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微聲創噪》:返鄉、青年與社區

《微聲創噪》:返鄉、青年與社區
採訪/林子園   圖片/曾立馨

曾立馨從前的工作是社區營造,協助社區撰寫社區計畫,她在南投、彰化至少接觸過三十幾個社區,但有一天,她發現不斷工作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因此,她決定「用歌聲換吃住」環島 30 天。後來回歸工作後,終於察覺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故而毅然決然辭職。

2017 年 4 月 7 日完成《你想聽到的那些》專輯,現專心投入「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的《微聲創噪~樂說埔里/魚池、生活樂人培訓計畫》中。

跟曾立馨的訪談約在午後,她拿著在便利商店買的麵包坐下,靦腆地說:「我還在習慣這種不穩定的生活,」她啃了一口麵包,「以前上班,早上一定得強迫自己起床,哪像現在,今天早餐 11 點才吃耶!」


用歌聲換吃住的環島 30 日

從前曾立馨的工作是社區營造,一開始其實做得不順,不大會開車、動作遲鈍,被老闆建議做到月底就好,但她不服輸,努力填補自己的不足,就這樣持續留在這個工作。但真正對社區營造產生興趣,是因太陽花學運,23 天的學運,她去了 10 天,坐在青島東路的路口,聽了許多高中生與大學生的短講,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當時公司接到農村再生計畫的輔導案,曾立馨笑說:「發現我原來可以跟社區『吵架』啊!」她一方面引導社區不申請多餘的補助金,一方面也替社區從承辦處爭取平等與福利,替雙方締造更好的溝通。從那時候起,她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但是我時常平日不太能準時下班,天色很晚才離開公司或社區,假日也都在工作,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生活只剩下工作?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正迷惘時,她參加了朋友的婚宴,與從前熱音社的友人們重聚,她才恍然--跟好友一起玩音樂、聊天、聚餐,才是她想要的生活。由於好友們四散各地,曾立馨乾脆地想,「那我來環島好啦!我沒有錢,那就用『歌聲』換吃住!」於是,2014 年的 1 月,她告訴老闆,她要請三十天的假期,自己一個人開車環島。

老闆當然不准啊!但是我說你不答應也沒關係,我辭職。

後來老闆拗不過她,還是讓她請了 30 天的假期。「我覺得,永遠都不要管別人對你說什麼。」曾立馨便堅定地答道。她說,她離開舒適圈,親戚都對此決定多有質疑:為什麼不工作,跑去玩音樂?30 天以來,她的環島只靠著一台車子,用歌聲換吃住,有時先行和店家約好,沒有約定時,就走進路邊的店家,直接地問道:「您好,我是創作歌手曾立馨,我正在環島,您願不願意提供我吃或住,我唱歌給您的客人聽?」通常問到第三間店,老闆就會答應了。



環島期間,其實並不像他人想像得那般順利。一天兩場、一場 40 分鐘的演唱,讓指頭在短時間內生了一層厚繭,疼痛不已。也曾經遇過 Mixer 故障,讓她不知如何是好,但一路上遇見許多願意幫助她的人,讓她得以繼續努力表演,完成了環島 30 天演唱 63 場。
在環島之後,曾立馨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嘗試整理歷來的個人創作,錄製成專輯,並發覺自己仍有需要學習的地方,她舉例道:「像在錄音、編曲的時候,樂團裡面也會有很多意見,可是就要彼此溝通。」在各種不同的建議中,她發現了尊重專業與溝通的重要性。她強調,出版專輯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個時候要「願意相信身邊的人」,願意接受他們的幫助,尋求專業的指導,她認為,只要全然信任夥伴,就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對方、對得起創作的歌曲。


毅然決然踏出舒適圈,成為「入鄉青年」

「經過環島那 30 天後,我認為真正的社區營造,應該是少少的錢,卻能夠做很多事情。」她堅定地說。但她懷抱著收穫,想要回饋給社區,卻深深挫敗,因為社區的回應,總是「金錢、人力不夠,我們沒辦法做」。

從前在做社區營造時,她總覺得自己像個旁觀者,引導社區,卻從未直接參與,另一方面,充滿正義感的她,對社區的資源糾葛無能為力,也總感到失落不已。因此 2015 年 9
 月,曾立馨毅然決然地離職,為了轉換角度,擺脫從前輔導社區的身分,嘗試替農民賣東西。2016 年 1 月至 10 月中在台北工作,擔任社區農特產品的通路,但工作和音樂的時間不斷拉扯,為專心製作專輯,她決心再次踏出舒適圈。

離開穩定工作後,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做點事情,「當時正好看到文化部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我產生一個念頭——以『共同創作』的契機進入社區裡。」她馬上著手,申請了《微聲創噪》計畫,結果順利通過了。當時辭職後,就緊接著產生了這項計畫,讓她知道自己並不是真的離開社區,總有一天會再回來……而這次,她要真正「踏入社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體會身在其中的感覺。因此曾立馨說,與其說她是返鄉青年,不如說她是「入鄉青年」比較合適。

「現在我回來了,帶著吉他一起。」她笑著說:「我們一起寫歌。」

《微聲創噪》計畫的雛形其實不是靈光一閃,當曾立馨還待在社區營造的工作時,就有社區曾經希望有音樂底子的她為社區寫一首歌,但她認為,這種方式是單向、沒有意義的,因為社區居民沒辦法參與,對歌曲的認同度便會降低。而且,她不是當地居民,不了解最能代表他們的故事或特色,作出的歌曲便是淺薄、失去深度的。


《微聲創噪》:梅村社區、籃城社區、東光社區

通過「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時,曾立馨的想法其實更大,想要做全台性的社區計畫,但後來發現,光是田野調查的階段便難以執行,需要的人力、資源預估會遠超她能力所及,故她決定以她最熟悉的彰投地區的社區為主。

「籃城社區、東光社區,都有在做社區劇場。梅村社區雖然沒有社區劇場,卻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過去的社造經驗中,這幾個社區,曾立馨皆不陌生,也因為這三個社區地理位置聚集的優勢,讓青年入鄉的計畫可行性更加提高。

「但我還是希望居民們能夠一同參與,」她強調:「我知道社區人手不夠,所以透過讓青年進入社區、與居民們聊天,來實際了解社區,用訪談的方式採集故事,篩選出幾則最能代表社區的故事,再由居民們投票,決定歌曲的主軸。」而創作歌曲的過程,她也希望居民們能夠加入製作,從基本的詞曲,到實際進入錄音室,會樂器、唱歌、作曲的,都能親自為「社區的歌」出一份心力。

因此,她積極召集社區外的人手,預計找 15 到 20 位青年,再以分組方式進入社區。入鄉幫忙的青年,她不拘泥於當地人,也到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進行宣傳,吸引當地學子加入計畫,一方面期望藉此讓他們更了解就讀地區的文化與故事,使更多青年進入社區,另一方面,學生的時間也較有彈性,配合計畫的可能性較高。


對於返鄉這件事

在尋找青年進入「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的時候,她其實不覺得一定得是出生於埔里或魚池的年輕人。

「我覺得血統不是重點,只要你現在在埔里生活,即便你之前在這裡是空白的,但你現在也有自己的故事。」她提到,其實很多時候,在地人也不見得了解自己的家鄉,因此「血統」並不是返鄉計畫中最該關心的事情。

「如果你願意參與這件事,願意關心土地,願意努力生活,對我來說,這樣就很足夠了。」她笑著說。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看創新教學

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看創新教學
李妍頻 / 文、圖

如果將人類的大腦比喻為機器中的引擎,那創新教學就是機油,潤滑艱澀難懂的學科知識,防止學習動力的鏽蝕,強化教學相長的性能。


創新教學的方法-點燃思考的火花

宋碧娟老師的「東南亞企業勞資關係」是我大學生涯中令人難忘的一門課。這門通識課的學生來自各個科系,分散在各個年級,對勞資關係沒有基礎認識,對東南亞也不一定熟悉,老師卻能運用教學設計,在短短兩小時內注入這門專業的精華,讓我見識到創新教學的效果。課程首先以文獻導讀的方式,訓練我們的口語表達和重點整理。每一組都是由不同科系的同學組成,思考的邏輯豐富化,討論的過程也更有火花。以講台為分界,台上的同學學會合作的精神、簡報的技巧,以及整理資料的能力,台下的同學則藉由觀摩報告學習到專業知識,創造出相互學習與交流的空間。之後又安排職業傷害的訪談,讓我們從自身的親友開始關心職業災害的風險。雖然「勞資關係」有其專業的理論,但更重要的是實際面的操作,如果以親友的工作經驗為橋梁,更能連接起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斷層,使學、用合而為一。課程最後以探索的教育體驗,讓我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領悟勞資關係的運作模式,為課程做了完整的歸納整理。


創新教學的價值-誘發學習的動力

屏住氣息,我準備向前衝刺,因為我是「機台大檢修」的 1 號作業員,檢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碰觸到地板上標有數字的字卡即可。「啪!」我的手掌用力拍在地板上,隨即 2、3、4、5 等 21 個字卡也被一一擊破,使盡吃奶的力氣奔回終點時,老師的碼表一按:「平手。」遊戲結束了,思考才正要開始。如果不是「機台大檢修」的探索教育,我不會明白看似各盡其職的「專業化」下,隱藏著橫向溝通的障礙。也不會知道在你想要爭取時間做研發的同時,其實已經把機會讓給對手,因為搶得先機是企業之間的首要目標。甚至會把道德操守都拋到腦後,只為了取得勝利……這些心得或許是把勞資關係的理論背得再熟都無法體會的,但是透過探索教育,勞資關係中平衡「公平」與「效率」的重要性已經紮紮實實的進入我的生命裡。在「東南亞企業勞資關係」的課堂上,我認知到:「創新教學」不僅止於方法上的變化,更在於這樣的改變能否刺激學生的思考能力。倘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能夠反思所學與自身的關聯,讓學習內容進入自我的生命歷程中,學習的效果可能事半功倍。很幸運的,有另一個教學場域能夠實現我對於創新教學的想像。


創新教學的實踐-參與數位學伴計畫

我面對著電腦上的視訊鏡頭,鏡頭另一端的賽德克男孩正搔著頭思考著「大街小巷、內有惡犬、綠衣天使」這三個提示背後的職業是什麼。這是教育部的數位學伴計畫,針對偏鄉學童進行課後的一對一輔導。在這個課堂上,我的身分由學生轉變成「老師」。看著手上的國語課本,我告訴自己:「既然學校裡的老師會負責課本上的教學,我的任務除了陪伴,就是讓不到一千字的課文發揮最大的效用。」我也想要讓我的「學生」像我一樣在創新教學的環境下愛上學習,這個教學目的,光靠國語課本裡的課文無法達到,於是我向宋碧娟老師取經,透過遊戲設計傳遞快樂學習的價值。前面三個提示的答案,對我們來說再簡單不過,但是我想藉由這個「郵差」傳遞的,不只是聯想能力的刺激、描寫職業的訓練,還有對未來的規劃。我們一起閱讀繪本,也互相分享生活經驗,連連看、圈圈叉叉、聯想題都是我們曾經玩過的語文遊戲。三個學期下來,我觀察到學生的成長。他會認真思考我所拋出的問題,順暢的表達想法。回答的內容能舉一反三,覺得困惑的時候,甚至會主動提問。學生在最後一堂課告訴我:「謝謝老師的陪伴和教導,這輩子能遇到妳,是一件美好的事。」隔著螢幕,我不知道自己能夠帶給這個孩子多少,但是我希望能夠讓他看到山以外的世界,鼓勵他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這項遠大的目標,正是透過創新教學一步步實踐。


創新教學的意義-共創教學場域的正向循環

宋碧娟老師給我的養分,在咀嚼過後,生成輔導教材;很高興有大學伴培訓的機會,讓我們學習到其他大學伴的教學方式,和製作教材的方法。這個空間提供大學伴互相交流,也提供與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對話的機會。更珍貴的是:邀請到小學伴的學校老師,針對小學伴的個別狀況,與大學伴進行溝通。藉由這套制度,我的教案很榮幸的被老師挖掘出來作為範例,誘發其他大學伴以創新教學為核心設計教材。我是一個學生,也曾經是小學伴眼中的「老師」,這份角色轉換的經驗,影響我對創新教學的想像。以公共行政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創新教學可以套用在系統論之上,教學者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是一種投入,學習者的反身思考,則是一種產出,彼此在教學的場域中互相對話。最終,學習者向教學者提出反饋,創造出正向的循環。這套系統不僅是學生個體的反身性思考,甚至能擴大到教學者之間。創新教學固然成為教學者的重要課題,但是我認為方法百百種,重要的是誘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燃教師的教學熱誠,共同營造出快樂的學習環境,這才是創新教學的目的所在。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