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微聲創噪》:返鄉、青年與社區

《微聲創噪》:返鄉、青年與社區
採訪/林子園   圖片/曾立馨

曾立馨從前的工作是社區營造,協助社區撰寫社區計畫,她在南投、彰化至少接觸過三十幾個社區,但有一天,她發現不斷工作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因此,她決定「用歌聲換吃住」環島 30 天。後來回歸工作後,終於察覺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故而毅然決然辭職。

2017 年 4 月 7 日完成《你想聽到的那些》專輯,現專心投入「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的《微聲創噪~樂說埔里/魚池、生活樂人培訓計畫》中。

跟曾立馨的訪談約在午後,她拿著在便利商店買的麵包坐下,靦腆地說:「我還在習慣這種不穩定的生活,」她啃了一口麵包,「以前上班,早上一定得強迫自己起床,哪像現在,今天早餐 11 點才吃耶!」


用歌聲換吃住的環島 30 日

從前曾立馨的工作是社區營造,一開始其實做得不順,不大會開車、動作遲鈍,被老闆建議做到月底就好,但她不服輸,努力填補自己的不足,就這樣持續留在這個工作。但真正對社區營造產生興趣,是因太陽花學運,23 天的學運,她去了 10 天,坐在青島東路的路口,聽了許多高中生與大學生的短講,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當時公司接到農村再生計畫的輔導案,曾立馨笑說:「發現我原來可以跟社區『吵架』啊!」她一方面引導社區不申請多餘的補助金,一方面也替社區從承辦處爭取平等與福利,替雙方締造更好的溝通。從那時候起,她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但是我時常平日不太能準時下班,天色很晚才離開公司或社區,假日也都在工作,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生活只剩下工作?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正迷惘時,她參加了朋友的婚宴,與從前熱音社的友人們重聚,她才恍然--跟好友一起玩音樂、聊天、聚餐,才是她想要的生活。由於好友們四散各地,曾立馨乾脆地想,「那我來環島好啦!我沒有錢,那就用『歌聲』換吃住!」於是,2014 年的 1 月,她告訴老闆,她要請三十天的假期,自己一個人開車環島。

老闆當然不准啊!但是我說你不答應也沒關係,我辭職。

後來老闆拗不過她,還是讓她請了 30 天的假期。「我覺得,永遠都不要管別人對你說什麼。」曾立馨便堅定地答道。她說,她離開舒適圈,親戚都對此決定多有質疑:為什麼不工作,跑去玩音樂?30 天以來,她的環島只靠著一台車子,用歌聲換吃住,有時先行和店家約好,沒有約定時,就走進路邊的店家,直接地問道:「您好,我是創作歌手曾立馨,我正在環島,您願不願意提供我吃或住,我唱歌給您的客人聽?」通常問到第三間店,老闆就會答應了。



環島期間,其實並不像他人想像得那般順利。一天兩場、一場 40 分鐘的演唱,讓指頭在短時間內生了一層厚繭,疼痛不已。也曾經遇過 Mixer 故障,讓她不知如何是好,但一路上遇見許多願意幫助她的人,讓她得以繼續努力表演,完成了環島 30 天演唱 63 場。
在環島之後,曾立馨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嘗試整理歷來的個人創作,錄製成專輯,並發覺自己仍有需要學習的地方,她舉例道:「像在錄音、編曲的時候,樂團裡面也會有很多意見,可是就要彼此溝通。」在各種不同的建議中,她發現了尊重專業與溝通的重要性。她強調,出版專輯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個時候要「願意相信身邊的人」,願意接受他們的幫助,尋求專業的指導,她認為,只要全然信任夥伴,就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對方、對得起創作的歌曲。


毅然決然踏出舒適圈,成為「入鄉青年」

「經過環島那 30 天後,我認為真正的社區營造,應該是少少的錢,卻能夠做很多事情。」她堅定地說。但她懷抱著收穫,想要回饋給社區,卻深深挫敗,因為社區的回應,總是「金錢、人力不夠,我們沒辦法做」。

從前在做社區營造時,她總覺得自己像個旁觀者,引導社區,卻從未直接參與,另一方面,充滿正義感的她,對社區的資源糾葛無能為力,也總感到失落不已。因此 2015 年 9
 月,曾立馨毅然決然地離職,為了轉換角度,擺脫從前輔導社區的身分,嘗試替農民賣東西。2016 年 1 月至 10 月中在台北工作,擔任社區農特產品的通路,但工作和音樂的時間不斷拉扯,為專心製作專輯,她決心再次踏出舒適圈。

離開穩定工作後,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做點事情,「當時正好看到文化部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我產生一個念頭——以『共同創作』的契機進入社區裡。」她馬上著手,申請了《微聲創噪》計畫,結果順利通過了。當時辭職後,就緊接著產生了這項計畫,讓她知道自己並不是真的離開社區,總有一天會再回來……而這次,她要真正「踏入社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體會身在其中的感覺。因此曾立馨說,與其說她是返鄉青年,不如說她是「入鄉青年」比較合適。

「現在我回來了,帶著吉他一起。」她笑著說:「我們一起寫歌。」

《微聲創噪》計畫的雛形其實不是靈光一閃,當曾立馨還待在社區營造的工作時,就有社區曾經希望有音樂底子的她為社區寫一首歌,但她認為,這種方式是單向、沒有意義的,因為社區居民沒辦法參與,對歌曲的認同度便會降低。而且,她不是當地居民,不了解最能代表他們的故事或特色,作出的歌曲便是淺薄、失去深度的。


《微聲創噪》:梅村社區、籃城社區、東光社區

通過「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時,曾立馨的想法其實更大,想要做全台性的社區計畫,但後來發現,光是田野調查的階段便難以執行,需要的人力、資源預估會遠超她能力所及,故她決定以她最熟悉的彰投地區的社區為主。

「籃城社區、東光社區,都有在做社區劇場。梅村社區雖然沒有社區劇場,卻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過去的社造經驗中,這幾個社區,曾立馨皆不陌生,也因為這三個社區地理位置聚集的優勢,讓青年入鄉的計畫可行性更加提高。

「但我還是希望居民們能夠一同參與,」她強調:「我知道社區人手不夠,所以透過讓青年進入社區、與居民們聊天,來實際了解社區,用訪談的方式採集故事,篩選出幾則最能代表社區的故事,再由居民們投票,決定歌曲的主軸。」而創作歌曲的過程,她也希望居民們能夠加入製作,從基本的詞曲,到實際進入錄音室,會樂器、唱歌、作曲的,都能親自為「社區的歌」出一份心力。

因此,她積極召集社區外的人手,預計找 15 到 20 位青年,再以分組方式進入社區。入鄉幫忙的青年,她不拘泥於當地人,也到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進行宣傳,吸引當地學子加入計畫,一方面期望藉此讓他們更了解就讀地區的文化與故事,使更多青年進入社區,另一方面,學生的時間也較有彈性,配合計畫的可能性較高。


對於返鄉這件事

在尋找青年進入「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的時候,她其實不覺得一定得是出生於埔里或魚池的年輕人。

「我覺得血統不是重點,只要你現在在埔里生活,即便你之前在這裡是空白的,但你現在也有自己的故事。」她提到,其實很多時候,在地人也不見得了解自己的家鄉,因此「血統」並不是返鄉計畫中最該關心的事情。

「如果你願意參與這件事,願意關心土地,願意努力生活,對我來說,這樣就很足夠了。」她笑著說。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