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人物專訪 │ 瑞峰國中曾羽瑈老師

【 人物專訪 │ 瑞峰國中曾羽瑈老師 】
文:吳佩宸; 攝影:邱瑜莉(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鹿谷的孩子│
瑞峰國中位於南投鹿谷,全校學生不到20人,學生數少的優點是能夠適性教學,師生關係緊密,有更多的互動與關心,好比處在一個大家庭中。但也因為處於偏鄉,工作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家長的工作以農作為主,單親、外配家庭的比例也相當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不太有餘力監督孩子的課業,也因為缺少刺激,孩子課後自主學習的意願往往不高。這成為了曾羽瑈老師為瑞峰國中的孩子申請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的主要原因。

│ 學習與陪伴 │
曾羽瑈老師是數位學伴計畫的帶班老師,陪伴孩子上一週兩次的學伴課程。她說,雖然孩子嘴上說白天已經上了一天課,晚上還要繼續上課很累,但其實孩子們都很期待學伴課程。除了能利用學伴時間詢問課業問題外,孩子們也能向學伴哥哥姊姊傾訴生活中的煩惱。此外,因為平常生活圈很有限,大學伴對孩子來說,更是獲取外界新奇資訊的管道。曾羽瑈老師觀察,孩子在上學伴課的時候,有時好像變了一個人,平時沉默寡言,上學伴課卻可以喋喋不休;有的在日常生活中,從害羞不善言辭,透過與大學伴的互動變得敢表達自己。也有孩子因為大學伴的認真教學,受到鼓舞,而決定認真學習,在課業上有很大的進步。曾羽瑈老師表示,學伴計畫的優點在於能一對一教學,大學伴能針對小學伴的學習狀況製作教材,也因為年齡差距不那麼大,孩子更願意與學伴哥哥姊姊有更多互動,從中學習、成長。此外,孩子也許與家長有代溝,大學伴也是很好的抒發管道。學伴計畫,讓孩子獲得更多陪伴,在學習中成長。

│ 小學校也有優勢 │
面對偏鄉小校的辦學,曾羽瑈老師有自己的見解。她說,很多家長會認為大學校比較好,但其實小學校反而更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訓練更加嚴實,每個人也能分配到更多資源。學生少,老師更有時間與心力關注學生的學習,也更能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狀況。而全校學生都很熟悉,同學間也更能合作鼓勵、互相監督。課程資源部分,像是瑞峰的升學以技職體系為主,因此國三的學生會全數參加技藝班,多探索不同的職業,而每個孩子在選填志願前都會有專屬的諮商時間;又如全校師生一起到美術館、科博館參訪,假日的英檢訓練班、課餘的橋藝課、羽球課等,都是瑞峰全體學生享有的資源。小學校不一定不好,而是要找到最大的資源,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訓練。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鹿谷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數位學伴計畫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一)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2018年仲夏,魚池鄉公有零售市場前搭起一排簡易型棚架,棚下是小型的市集,在市場大樓的入口處,一張長桌正販售著「魚戲池中央」的戲劇演出門票。

市集和戲劇演出在沒有電影院的魚池並不多見,吸引了來往的民眾、鄉親。

開演時間一到,只見一位穿著西裝窄裙的工作人員,引領著觀眾們入座看戲,一幕結束,工作人員再此起身,帶領觀眾往下一幕走去。

和常見的戲劇表演,明顯區分舞台、觀眾區,並在每一幕結束時燈暗、移動布景的換幕形式不同。在這裡,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很近,每一幕結束時,移動的是觀眾的腳步。

每看完一幕,就可以在門票上蓋一枚特製的印章,戲劇結束後,觀眾收集四枚印章,再沿著魚池大街走,轉角處的破屋前有歌唱、舞蹈表演,及魚池老照片的小型展覽和最後一個集章點,收集滿五個印章後,可以向古蹟燒團隊,換一份古蹟造型的雞蛋糕。

鮮少夜晚娛樂的魚池大街平時很安靜,在活動期間,摻上了一些藝文氣息,和多了一絲熱鬧。

而將這一切帶回家鄉的,是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的巫明如。成長於魚池鄉的她,帶著朋友們回到家鄉,籌備起這一場戲劇節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成為魚池人的夏日回憶之一。

| 誤打誤撞開啟的演員生涯 |
2019年,巫明如又再次籌辦戲劇節。這一回,活動名稱從原先的「魚戲池中央」改為「魚池戲劇節」,多了當地的藝術家、志工加入工作團隊。團隊中每位夥伴來自各行業、各地,籌備期間利用工作結束後的休息時間,處理戲劇節的事務。而平時在台北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明如,除了以訊息聯繫工作團隊、劇團,更是頻繁地來往南投跟台北和工作團隊開會。

本來就忙碌的演員生活,在籌備期間,行程更是忙碌。

活動前一個禮拜,明如將時間空下,回到魚池,全心地投入最後衝刺期的工作。

和她約了一個下午進行採訪,她帶著我走進本次的活動場地──魚池鄉公有零售市場大樓──上一屆「魚戲池中央」也是在這裡舉行。

問起選在市場大樓的緣由,明如說:「其實就很簡單,因為這裡是免費的,而且有足夠的空間。」

放眼望去,魚池鄉並沒有藝文中心那類「常見的表演場所」。地點選在市場大樓,觀眾在大樓間的各角落移動腳步、換幕,在走廊間欣賞戲劇演出,是去年戲劇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是很獨特的戲劇欣賞經驗。

「我很喜歡這樣的形式,觀眾跟演員的距離很近!」明如說:「但也有一些問題令人措手不及啦!像是垃圾車經過呀,還有一幕放在廁所前,雖然我們有先申請使用權了,但有民眾經過要上廁所我們還是得讓他去。」這樣的形式,對觀眾來說新鮮,對演員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今年我們就做了一些變化,我們一樣會帶領民眾在走廊間移動,但表演的場地規劃跟去年有一些不同。」過去的經驗,成為下一次活動的養分,今年的活動同樣充滿新鮮感。

明如在市場的各角落讓我替她拍照,面對鏡頭,沒有猶豫不決、害羞膽怯,而是大方從容,非常上相。

當我在鏡頭後稱讚她很上相時,鏡頭前的她笑著答道:「拜託,我是演員耶!」

演員的訓練,在面對舞台、鏡頭時不退縮,隨時拿得出自信的態度、神情,在讀大學以前曾想過自己會成為演員嗎?

「其實我原本是陪我朋友去考試的,但我後來上了,我朋友沒有上!」明如說這段演員生涯的開端,其實是誤打誤撞地開始「我想說是國立大學,讀完再決定什麼也不遲。但進去讀之後發現,我很活潑,我的聲線也很適合,當演員需要有一些鬼靈精怪的點子,我也有。」

就這樣,原先只是陪著去考試,後來進了戲劇學院,接受專業訓練,成為一位演員。曾經參與過面白大丈夫劇團《職男人生5─引卿入關》、相聲瓦舍《警察杯杯我的車牌咧》、盜火劇團《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多齣舞台劇的演出。

當我們來到去年展示老照片的破屋前取景,只見紅磚縫探出幾株小草,今年破屋前也安排了表演,讓欣賞完戲劇的觀眾,可以至此感受溫馨、復古的氣氛。

去年活動結束後,不少外地的旅客以為這幢破屋是一座古蹟。其實,這幢紅磚堆砌的房屋,在地震時倒塌了一半,而因為地權等爭議,保留殘破一半的現狀至今,卻也出奇地適合復古的氛圍,成為活動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份。

明如帶著我在市場大樓周圍走,和賣古早味糖果的阿姨聊天、向雜貨店的大姊介紹這次的戲劇節、邀請老鄉長一同參與這次的活動、在菜攤和攤主借景拍照。

在舞台上扮演好女丑的明如,下了台後,於生活中,舉手投足間稍較同年齡成熟一些,和街坊鄰居的交流中,既有禮卻而不因此形成冷冰的隔閡,既熱情也不造成對方困擾,每一分都是恰到好處。

生活和戲劇不同,生活中沒有人知道明確的幕起、幕落時間,也沒有人能預知在幕起、幕落之間,將會遇見了什麼事情。像是曾經鮮少人跡的魚池,而今是國內外觀光客爭相拜訪的景點;像是帶有爭議的破屋,成為魚池街上一個美麗的錯誤;而童年時期的明如,也不曾想過今日會成為一名專業演員。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二)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

| 家人的支持 |
而一位專業演員在魚池戲劇節之中擔任主辦人,召集眾人籌備這場活動。這一切的起源,只是為了一個很簡單的原因。

「真的很單純,我就想說我演戲那麼好看,舞台劇也這麼好看,爸媽都來台北看好辛苦,我常說的不然搬一齣戲回來演好了,那我是要搬一齣戲回來,還是我自己在家鄉做一齣戲。然後想一想,覺得後者比較好,因為後者除了給爸媽看之外,給更多人看到。」

簡單地,「想讓爸媽看」這個原因,就讓明如連續兩年將空暇的時間,用來籌備戲劇節。

在這過程中,大姊御竹一直都是明如的得力幫手。除了戲劇演出外,戲劇節還安排了小型的市集,御竹一肩擔下市集召集人的工作,忙著聯絡在地的廠商,租借場地及市集所需要的環保餐具,也是御竹去聯繫在地各方資源。

到了活動前幾天,行政團隊到明如家做路標、標示牌等,客廳放滿道具、紙箱,明如的媽媽在客廳看電視,不時探頭過來關心,還拿出餅乾請大家吃。

趁著明如稍微離開的片刻,明如媽媽突然問起活動的準備情況,默默地說了一句:「唉呀,我覺得這像小朋友家家酒一樣!」臉上滿是擔心的神情。

過了一會兒,當明如在擦要給觀眾當椅子的舊箱子時,明如媽媽又過來幫忙檢查有沒有釘子外露、給予建議;另外一頭需要硬紙板,明如媽媽又提供了一些建議,要大家到家裡某處找。

「我媽媽就會這樣,她不大支持我當演員,有時候她還會叫我去找一份正經的工作。但她會來看我演戲,戲劇節她也會來參加。她會說我們像是扮家家酒,前陣子我姊辦個人演唱會她也這樣說,但她會帶朋友來參加。」

而明如的父親回家看到滿客廳的紙箱、道具及手裡不得閒的夥伴們時,則逗趣地問在一旁的狗:「黑寶,你有沒有幫忙?」過了一會兒又招呼夥伴們:「要不要喝飲料,我們有豆漿喔!」、「要不要檸檬,我今天有摘一些!要不要帶一些回去?」。

到了戲劇節期間,明如的媽媽第一天就到現場關心,還買了一件印有主視覺圖案的T-Shirt ;明如的父親則是騎著摩托車在活動現場巡視,留意每個小細節。

或許家人就是這樣,因為擔心而嘴裡說著不支持,但其實都用行動表達對明如的支持。

這之中的關係很微妙,因為擔心,而不支持;也因為關心而支持。支持與不支持,都是在乎和在乎的表現,也都是親子關係的展現。

從來沒有一本劇本,可以告訴人們下一幕會出現在生命中的是什麼,也從來沒有一本劇本,告訴每一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設定並清楚地說明該怎麼和父母應對、和孩子溝通,但親情都在這些互動中展現。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三)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

| 志同道合的戲劇團隊 |
連續兩年的戲劇節,明如都和大學時期認識的朋友們合作。活動前一週,導演、演員們、行政人員從各地陸續抵達魚池鄉。

礙於經費的限制,明如能給予的報酬並不多,演員們願意千里迢迢地來到魚池,都有各自的原因。

「其實他們來算是無酬演出,我能給予的並不多,可能只能給予一些補貼或安排住宿。願意來這裡的絕對不是為了發大財。」

演員們願意參與這次演出,和職業特性有關,劇團可能會參考演員的經驗判斷是否適合合作。

「人家(劇團)會參考當作依據之一也是演員願意來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就是他們(演員)也會覺得:『這好酷喔,在市場演出!』、『竟然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做演出』覺得很神奇,這會是一種挑戰的慾望。」

這之中還有團隊成員對概念的認同,「我們這次的導演,他個人就是對偏鄉有所熱愛;一位團員,來自高雄,家裡是做辦桌的,對於來到一個地方可以用台語演出,覺得很自在。」當團員們的理念契合,便成就這次的演出。

而戲劇節也會是演員們練習的機會。「我們在學校的訓練,剛好會有導演跟演員,一位導演配兩位演員,一定會有配合的機會,就是這樣不斷地搭配跟累積。但是學校裡面的練習是同學跟同學之間,觀眾也是同學、學長姐,或是自己的親友。」明如說:「但是戲劇節有很大一部分不是自己認識的人,他們(演員)也會期待這些非本科系的人會怎麼看待自己的表演。」

演員到這裡賺取的主要是經驗,當然,在這些願意來到魚池鄉的團隊成員之中,不乏明如的朋友。

「我有一些朋友也是義氣相挺,我提供他食、宿,他們就願意下來演出,順便當作旅遊。」

這場戲劇節絕非明如一人可以辦成,所有的一切都還在創立初期,這些願意一同參與的朋友或許是因為理念相投,或許是因為單純的義氣相挺,這一切都促成這次的合作。

「其實去年辦完後,我也有猶豫過今年要不要再辦。」明如老實地說:「主要是沒有錢也沒有人力,我就想說先爭取到經費再說,我有寫一個計劃去申請經費,但是沒有上。可是有非常多人一直在支持我、願意幫助我,我就想說我不想讓這些人失望,我就想要繼續努力。」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四)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

│ 對戲劇節未來的期待 │
這次魚池戲劇節的主題是「轉來看戲」。「轉來」有兩個意思,一是閩南語、客語的「轉來」是「回來」的意思,希望到外地工作的魚池遊子們,可以在活動期間回到家鄉參與,一同看戲、和家人相聚;另一意思則是希望從台21線上經過魚池鄉的遊客,可以「轉來」魚池鄉參與活動。

而活動時間安排在晚上18點到21點,也是有特別的用意。

「一方面的考量是戲劇活動在晚上會比較熱鬧。而另外一個考量是,魚池鄉很多人都是從事服務業,是沒有固定休假的,他們可能要到日月潭服務觀光客呀!他們晚上比較有空!觀光客來魚池,到了晚上也可以參加這個活動。」魚池人大多從事服務業,和魚池鄉的觀光發展有關;假日時旅客到此乘船遊覽日月潭,魚池街上顯得較為冷清。到了晚上,日月潭禁航,居民、遊客都有了空暇的夜晚,以此為考量,將活動安排在七月連續兩週的星期五、六、日三天的夜晚。

「有一些人覺得我是在推動偏鄉藝文發展呀什麼的,但其實也沒這麼複雜,我就是想讓我的父母、鄰居都有戲可以看而已。」

誤打誤撞地開啟演員生涯的明如,在辦戲劇節這件事上,也是誤打誤撞地,成為了別人口中「推動偏鄉藝文發展的人」。

「但我覺得有一些事情,我們也都可以試試看,像是這次的換蕃所呀」戲劇活動結合了市集、歌手演唱。和今年重視環保的瑞塔和工作夥伴新嘗試的「木屐囒換蕃所」,讓民眾可以以回收物品而家中不需要的物品和別人交換。嘗試以多元的活動,吸引更多人參加,讓各年齡層的民眾,都能一同參與。

12、13兩日下午不時下起傾盆大雨,令工作團隊為觀眾的出席率擔心,而幸運之神彷彿也參與了活動,雨總是奇蹟似地在開演前停。民眾湧進活動現場,逛市集、購票入場、在破屋前聽歌手表演,甚至吸引了不少民眾特地從外地前來參與。人數比去年更多,甚至在13號當晚門票全數售罄,各年齡層的觀眾和演員一起哭、一同歡笑。

民眾的參與鼓勵了工作團隊及劇團成員,而提及對戲劇節未來的期待,明如想了想說:「希望能跟嘉義的草草藝術節一樣,成為當地人熱血參與、外地人會想要特別熱血去參加的戲劇節吧!」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魚池戲劇節會成為藝文界的重要活動之一,在這創立初期,明如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正一起寫下活動的幕起,不確定下一幕為何,但每一個人都願意為此投注心力。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 百工系列 │ 控溫的人──沈詠為】

【 百工系列 │ 控溫的人──沈詠為(上) 】
文 / 張瀞文;攝影 / 曾嘉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返鄉之後 │
「開始決定種咖啡,是因為全家人都喜歡喝咖啡。」沈詠為說到種咖啡的契機,其實很溫暖。在南投魚池鄉出生的沈詠為,成長階段最熟悉的地方,是距離魚池鄉約一個小時車程的台中市。

921地震那一年,從事水電工的沈詠為回到南投縣,但回鄉之後的工作並不順遂,沈詠為總想著「用好的」,而這樣的理念卻不符合鄉下居民的觀點,於是沈詠為另闢生路,選擇開民宿,而一家人都愛喝的咖啡館於民宿一樓就此成立。

從一開始認為,只要加兩顆奶球、兩包砂糖就是「咖啡」的外行人,到2017年考到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沈詠為說,咖啡農要能獲得杯測師的名額,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因為對咖啡的熱情受到肯定,沈詠為受邀到南投縣「愚人夢工坊」擔任講師,要帶領11位心理發展遲緩的學童找到沖泡出苦中回甘的香濃咖啡的方法。

現在,沈詠為不僅成為經營民宿、咖啡廳的老闆,同時也是愚人夢工坊的講師,生活忙碌,卻四周都有溫暖的咖啡香。

講座時間:11/6 19:00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 百工系列 │ 控溫的人──沈詠為(下) 】
文 / 張瀞文;攝影 / 曾嘉盈

│ 「慢慢」烘培夢想 │
南投縣埔里鎮第一間公益咖啡廳於2018年10月12日,正式在南投縣身心障礙福利復健服務中心落腳,南投縣政府與愚人之友基金會合作,為11位慢慢寶貝們發展別有韻味的一技之長。
  
愚人夢工坊經過一年左右的培訓及籌備,並邀請到擁有CQI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證書的沈詠為,以及埔里鉅鹿咖啡館的老闆莫宜軒擔任講師,期許能透過慢慢寶貝們對於咖啡的興趣,為他們開創出一個舞台,也讓他們對自己提升信心。
  
而有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金杯技師認證的講師沈詠為笑著說,其實一開始對於被邀請的這件事感到有點惶恐,因為不知道是以捐贈的方式,或是交授的方式進行。他也表示,但看到11位學童對咖啡的興趣萌芽,並且有目標地學習,其實心裡很安慰。
  
因為接觸了咖啡,一頭栽進咖啡的香氣裡頭,沈詠為用自己所學習到的專業,細細教給這些慢慢寶貝們。「愚人不作夢咖啡」、「憨人ㄟ夢想咖啡」,愚人夢工坊的主旨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夢想不只是夢,而認真學到的成果,他們則反應在公益活動上,希望吸引更多人一同跟進。

講座時間:11/6 19:00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大學生了沒?】

【大學生了沒?】
文 / 鐘翊婷;影片 / 鐘翊婷(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忠明生參加一日暨大體驗營 人院專業課程供自由選擇 |
  
近年來高中生參訪大學已經很常見,不過上上週六(11/17)卻有一場有別於一般參訪的體驗營在暨大舉辦,是暨大人文學院舉辦的「高中生人文學院體驗營」,邀請了台中市忠明高中的學生來體驗一日大學生活。
  
當天適逢假日,一早就因國道塞車而延誤行程,可豐富的專業課程體驗,仍為學生們帶來不同驚喜,上下午各有外文系、歷史系、東南亞系、中文系、社工系、公行系的教授為學生們上課,要上什麼課程都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更能藉此體會大學生選課的自由。
  
| 教授、系主任主動參加行程 親和力十足 |
  
中午休息時間人院院長--李廣健老師、中文系系主任--陶玉璞老師也一同到教室與高中生們吃飯,吃飯之餘與同學們聊天、為同學們解惑系所未來出路。
  
此外,學校特色運動的體驗更是一大亮點,當天開放的高爾夫球和射箭體驗吸引許多高中生們參與,現場更有教練、課程助教在一旁協助指導,同學們更為此新奇的體驗互相錄影留念。
  
而圖書館的參觀由解說員在一旁導覽,不只是小型團體室的功能讓同學們為之好奇,暨大多樣的生態展覽也讓同學們圍觀,為此陶玉璞老師還特地撿了捲斗櫟,讓同學們帶回去作紀念,於活動尾聲更有同學主動與陶玉璞老師合照留影,老師還俏皮的模仿同學的手勢,師生間可以說是零距離呢!
  
遊覽車燈緩緩地閃著,人文學院院長和中文系系主任主動向車上的高中生揮著手,一日大學生體驗營就在微雨和道別聲中畫下句點了。
  
活動時間:11/17 9:00
活動地點: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 #忠明高中 #人文學院體驗營 #暨大特色運動 #高爾夫球 #射箭 #暨大生態 #捲斗櫟
來看看暨大一日體驗營的生活吧

【 翻轉島國想像的邊境實習課 】

【 翻轉島國想像的邊境實習課 】
主講者:吳佩璇
文 : 鄭勻婷 ; 攝影 : 鄭勻婷(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11/21的分享會太精彩了!
講者原本是一位國中的數學老師,大學就讀交大材料,現在在唸暨大的國比所,透過去泰緬邊境實習八個月,她看見了不一樣的自己,對於教育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在實習的過程中,他心裡也有過掙扎,像是在進行活動的之間是否該拿起單眼記錄下這個美好瞬間;又或者是該完全融入當地生活還是在同時也擁有自己,這些疑問我們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而有一個周末他去緬甸的朋友家,朋友的媽媽不但幫他洗衣服,甚至還幫她燙衣服,他們仔細到連內衣褲都燙,我覺得這是他們對於生活的重視、生活品質的講究,我自己到目前為止才燙過一次衣服(笑。

一位庫倫族的族人曾說:「受的教育越高,就離家越遠。」這句話我感同身受,高中畢業之前,我都一直在臺南生活,上了大學之後來到一個離家200公里的地方──埔里,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很多事情都要學著自己面對,雖然才剛來沒多久,可是我覺得自己成長很多。

這次的分享,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於出國實習有一些新的想法。

時間:2018/11/21 晚上
地點:裡弄hostel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註解:克倫族(緬甸語:ကရင်,緬甸語委轉寫:ka.rang,/kəjin/;英語:Karen),是一個居住在緬甸東部及泰國西部的民族,在安達曼群島也有少量克倫族移民,是著名的象伕民族,總人口約600萬人,其中40萬在泰國境內,其餘在緬甸克倫邦、克耶邦和撣邦。克倫族使用的語言叫作克倫語,屬於藏緬語族克倫語支,通行於克倫族人聚居的緬甸東部及泰國西部。兩邊的克倫語雖略有不同,但在溝通上不會有障礙。

【 守城清早日常 】

【 守城清早日常 】
文 / 孫于婷 ;攝影 / 孫于婷(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明山早午餐 │
11月17日的周六早晨,穀笠合作社的成員之一,夏慧,在守城大山舉辦了筍仔-到田裡幫水稻少女挖筍頭的活動。

當天為了在下田時有充足的體力,我們一大早先在守城里的明山早午餐店飽食一頓。店裡除了一般的中式清粥小菜、熱湯、炒麵等,也有夏慧十分推薦的馬來西亞咖啡。夏慧提到,雖然這是一家中式早午餐店,但因為老闆娘是馬來西亞人,因此特別販售了家鄉味的咖啡。每天早上在下田前,自己都會先喝上一大杯來提振精神。

另外,在早午餐店裡的牆壁上,更是以竹編為底貼著斗大的字樣:「守城蔬菜產銷班,第11班。」背後還有「產銷共同化」、「經營企業化」、「品質管理化」等。台灣農產品的履歷制度,有著臺灣良好農業規範實施、驗證,以及履歷追溯的體系。而守城里第16班正是以筊白筍為認證項目。

在吃早餐的過程中,除了向我們分享一些有趣的種田經驗,夏慧也忙著和許多「田友」聯絡。果不其然到了筊白筍田,有許多不同區域的田友皆前來協助。甚至有人特地從彰化遠來埔里,只為了一同參與,以了解更多關於筊白筍的種植文化。

活動時間:2018年11月17日
活動地點:守城大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守城清早日常 】
文 / 孫于婷 ;攝影 / 孫于婷

│ 挖筍頭實記 │
下田之前,其中一名農夫教我們,所謂的挖筍頭,是從一大片已收成且經曝曬過的筊白筍田中,從那些由田間帶土挖起的筊白筍根部,小心翼翼地把曬鬆的土撥乾淨,從中找出健康的幼芽,並以快刀切掉鬚根。而那些被挑出的幼苗收集後,需再由特殊的稀釋液浸泡半天,完成後才能準備種植。

在田中,有人負責翻土帶出筊白筍的根部,有人負責將根部的土撥弄乾淨,尋找稚嫩的幼芽,有人負責將鬚根切除。僅僅是一片田的挖筍頭農事,看似簡單,但其實處處有學問,也用上我們半天的時間及精力,看得出農事對於人力手工的需求。

夏慧和我們吃早餐時曾說到,自己也是外地人來到埔里求學,經過四年的短居,發現埔里之美,以及更多自己覺得值得堅持及倡導的議題,便決定畢業後留居埔里,加入穀粒合作社學習種田。在田裡,她也分享到這片田的水源來自附近的能高山,泉頭水質甘甜純淨,但流經許多農地後,水質就有可能會參雜到一些農藥或汙染物,儘管這片田堅持用有機無害的方式人工種植,卻也無法百分百保證收成後的品質,這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

這次的種田活動,看到的是這群人為友善環境及有機種植默默的努力與付出,雖然需要承擔品質不穩,通路退貨…等風險,卻依然對於正確的事情有執著,並期許舉辦許多活動倡導,讓更多人關注及認同。這也可能是夏慧在活動結束後所說的心境:「希望20年後,農村不會消失,依然要傻傻的種心田。」

活動時間:2018年11月17日 
活動地點:守城大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R立方學堂 | 竹山文化的推廣人—林家宏】


【R立方學堂 | 竹山文化的推廣人—林家宏(上)】
文:黃珮瑄;攝影:張瀞文(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改變:尋找創業契機│
「一位同時身兼職業軍人與飛機引擎工程師身分的十七歲少年,有著穩定的工作與收入」,這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件令人羨慕的事,因為無須為經濟負擔、費心找尋工作而苦惱,但是林家宏卻不這麼想,「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志願役只當了六年就退伍(志願役當二十年後可領終身俸)?我不想二十年後和軍中的班長一樣,他那時拿著一份報紙,然後走進辦公室後,攤開報紙,泡一壺茶,就著樣過了一整天。」林家宏認為自己不應像那位班長一般,過著機械性、平凡的人生,於是毅然決然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在考量了自已的興趣後,選擇為期半年的設計職業訓練。

│累積經驗,創造競爭力與優勢│
選擇學習設計的林家宏並不急著考取證照,而是一對一和老師學習,每日花12小時學習設計軟體、攝影技巧,在職訓半年後的他選擇了創業,做潮流品牌的服飾。在過程中,他發現僅僅半年的學習經驗是不夠的,想要建立品牌,還必須要與文化交流,了解每個文化背後的多樣語言和色彩,以及設計規範,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於是決定與其他廠商合作,推出獨特的T恤款式,並且與店家合作辦了一場活動,這才成功吸引了民眾的注意。之後在回到故鄉------竹山,接收家裡工廠的同時,得出「現代的產業必須要有優勢、要有競爭力,才能不被淘汰、沒落」的結論,發掘了競爭力的重要性。於是,從著手與夥伴靠著自己的力量與當地廠商溝通、協調,舉辦路跑的活動,凝聚在地居民的向心力,到從生活中發掘靈感,利用竹山文化的優勢,結合環保概念、找出改良的細節,開發第一支台灣竹牙刷,並且辦理竹山文化節,將竹山竹文化推廣到全台各地,每一步「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講座時間:11/28 19:00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R立方學堂 | 竹山文化的推廣人—林家宏(下)】
文:黃珮瑄;攝影:張瀞文

│在地思考,重新定義文化價值│
「沒有什麼就業機會,到處都是創業機會;我們需要思考的不只在地,而是透過再思考,學習如何透過文化優勢,行銷竹山。」林家宏如是說,他認為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好,應該學習如何相互交流、檢討,丟出問題一起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發掘在地文化的重要性,也許有人會問:「文化究竟有什麼特殊性?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呢?」林家宏強調,在地年輕人必須學習自行辦活動而非藉由政府的領導,並且透過辦活動影響在地政府單位,瞭解溝通的重要性與自主協調性,在活動中,不要浪費交流機會,累積經驗,瞭解品牌的價值,每一次的擺攤,就是一場展演,而不斷在文化上累積,累積豐富的經驗後就是一種經驗的輸出,這對於推廣在地的文化是相當有益處的。而最後林家宏提出了「如何從大面向找出埔里的文化特色,推廣其在地文化呢?」他認為這是值得我們去好好思考的議題。

│總結:延伸探討│
從林家宏的自身經驗中,可以引起在地人對於當地文化的關注及意識到其重要性,文化不是抽象的,它是一種溝通在地的語言,當人們嘗試將文化與生活,做結合,並且將在地文化的獨特性呈現在人們面前時,那就是一種創新,從更多元的層面看待文化,重新定位它的意義,而非將之停留在單一的層面思考。還有,現代年輕人如何尋找創業的機會與契機也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而所謂的契機始於「改變」,如林家宏選擇另闢蹊徑,從不同面向思考,找尋不同的人生意義,而非佇立於原地,被人生的平凡所侷限住,若是能夠參與、學習不同的事物,在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缺點,轉變為向上的動力,藉此累積競爭力與優勢,那麼,創業便不再只是一個夢想,而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等待我們去達成、實踐。

講座時間:11/28 19:00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以義為名──從《大佛普拉斯》談起 】

【 以義為名──從《大佛普拉斯》談起 】
演講者:黃信堯
文:蘇瑾珮;攝影:郭芳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1973年出生的黃信堯,二十八歲時開始拍攝紀錄片,《大佛普拉斯》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2017年時獲得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及最佳改編劇本等等獎項,但在此之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拍劇情片、更沒有想過會編寫劇本。

「紀錄片對我來講是一個觀察這世界的方式、一個工具,然後我採集了很多東西一直放在我心裡。」

黃信堯說起他在十幾年前的某一天,在台南七股的堤防上經過一個海防衛哨,裡面住了一位陌生的、披著有點發黑的白色毛巾的阿伯。阿伯告訴他,因為他覺得家裡太吵了才搬到這來住,這邊雖然沒有電沒有水,但晚上可以看見星星、旁邊的鹽水溪給他一種像海浪般的搖籃曲,讓他能安心入眠。

這位請他喝茶的阿伯默默地記在黃信堯的心裡,成為後來《大佛普拉斯》裡釋迦的原型。不論是菜脯、肚財等等角色,也同樣取材於黃信堯人生中所遇到的各色人事物,加了點糊裡糊塗的想像力,一點一滴地醞釀出來。

《大佛普拉斯》描寫了三位靈魂人物──菜脯、肚財、釋迦。在社會最底層的肚財在生活裡被社會壓迫,在警衛室裡卻能壓迫菜脯。人生處處有著不公平,這些不公平和困難卻都是真實存在的,只好在生活的背後繼續埋藏夢想。

但當所有人都在為現實討生活時,釋迦卻是為活著而活著。在介紹釋迦時,黃信堯反過來問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賺錢?當生活變成約定俗成的道德、法律,人們對這一切理所當然並且深信不疑,我們難道沒辦法懷疑這一切嗎?

大佛慈眉善目的模樣,卻不知裡頭到底裝了些什麼,黃信堯笑著說這是他之前無心想到的一個問題,能有一日變成劇本的材料,但這彷彿告訴了我們,儘管是再虔誠的信仰也無法救贖人們艱困的生活環境,「生命有很多困難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面對。」黃信堯說,用著淡淡地語氣,像極了《大佛普拉斯》裡單一又立體的黑白畫面。

講座時間:12/5 13:00 
講座地點:暨南大學圖書館一樓新書展示區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相見.期待再見 | 暨大遠距離課輔相見歡】

【相見.期待再見 | 暨大遠距離課輔相見歡】
文:鐘翊婷;影片:鐘翊婷(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暨大數位學伴計畫 |
「嗨,有聽到嗎?」「你這禮拜過得怎麼樣阿?」這是在數位學伴教室最常聽到的話;每個禮拜都會有不同科系的大學伴們,聚集在一間小小的電腦教室裡,為的是這一週一次的學伴教學。

刷卡、登入、上線是上課前的準備,陪伴、教學、耐心則是大學伴的必備;在放學後,有不少孩子回家,家裡是空無一人的,沒有人和他們玩耍、沒有人指導他們功課,數位學伴計畫正是為了這群孩子而存在;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灣有二十六所大學、一百二十七個學習端參與這項計畫,而暨大也參與其中。

每個學期初,暨大數位學伴計畫都會舉辦說明會,招募來自不同系所的大學生們參與計畫,再透過面試選出合適的大學伴,開始為期約十週的遠距離視訊教學。

一開始在視訊鏡頭前面,很多孩子是害羞的,隨著陪伴時間的增長,漸漸地也與大學伴的感情越來越好、越來越多話可說,為了不讓兩者關係只侷限於鏡頭的交流,計畫會在課程進行約五週後舉辦相見歡。

| 相見歡 |
對很多大學伴、小學伴來說,能見到相處已久的彼此,可以說是學期中最期待的事,即便要需要花上幾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還是有許多大學伴一早起來、坐上搖晃的大巴,只為了與自己的小學伴相見。

雖然已經上過幾週的課程,但第一次見面的彼此難免有些生澀,好在孩子們總是能輕易的讓我們敞開心扉;「老師,這個是要給你的!」小學伴手提著一袋家裡種的橘子,對著他的大學伴說,大學伴回「怎麼這麼好,謝謝你ㄟ」,燦爛的笑隨即在孩子的臉上展開,這樣的笑顏是許多大學伴待在計畫好多學期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們為彼此的身影留下影像,紀念這一天共同奔跑的快樂、紀念這一學期教學相長的喜悅;如果說舉辦相見歡是為了讓大小學伴有更多交流,那麼相見歡的結束,就是讓彼此學習如何道別;離別和重逢交織每個人生,而每次的離別,都是為了更美好的相遇,也許是數十年後、也許是下個學期,但是如果重逢時,依然慶幸相遇,那麼「再見」就是最別具意義的承諾。

我們老是說,學伴計畫是為了陪伴、教導孩子們,但我總覺得,學習方是大學伴們才對,這應該是大學生們的遠距離課程,是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課堂中,教我們怎麼解決難題、怎麼學會陪伴;如果你也想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成長,你可以加入計畫、踏入這一間小小的電腦教室裡,與大家一起開啟視訊鏡頭、戴起耳機說「嗨,你有聽到嗎?」「你這禮拜過的怎麼樣阿?」。

活動時間:12/9
活動地點:中寮鄉公所、中寮國小

【從「服務」看見生命價值-莊凱詠與大山北月】

【從「服務」看見生命價值-莊凱詠與大山北月】
文:張瀞文;攝影:曾嘉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看見問題,解決問題 |
「透過自己的承擔,去成全當地的服務精神。」從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畢業的莊凱詠,現在是大山北月的負責人,莊凱詠說,之所以把廢棄小學改造而成的這個空間取名為大山北月,是將當地地名「大山背」的「背」字上下拆開,以此象徵一個新的開始。

因為有了穩定的理想和方向,莊凱詠對於正在做的事情堅定不移,他提到,有次一群坐著輪椅的朋友們來到大山北月,要離開時他們表示,能不能在草地上躺著,這是他們很久以來的夢想。莊凱詠二話不說,立馬就答應了。「當看著這些坐輪椅的朋友們開心躺在草地上時,我知道我們是在做一件很棒的事。」或許是因為身兼農村導覽員的身份,莊凱詠每一句娓娓道來都像在說一篇雋永的故事,透過話語,打動每一位正聽著大山北月故事的人們。

而莊凱詠自願性的服務精神,不僅反應在他對於這塊土地的保護,對於在地農民的辛苦及不被看見的付出,莊凱詠也運用行銷所學,毫無保留地給予幫助。

「帶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廣結善緣。」因為誠懇以待,大山背的農民漸漸卸下心房,跟隨著莊凱詠的腳步,一起參與導覽、策展以及農民市集的舉辦,並供應最新鮮的在地食材,讓遊客得以嘗到在地的好味道。

大山北月的美食佳餚,促使橫山這個地方的居民串聯起來,莊凱詠的行銷手法,也正一點一滴地改變新竹橫山鄉。

|「利他」的出發點 |
「研究所畢業那一年,我們決定要給自己一個禮物,於是出發到尼泊爾一個地方。」為什麼當初會想以「服務」他人、「服務」在地為出發點去付出?莊凱詠語氣緩了下來。他說,在去尼泊爾之前,他們做了調查,發現當地因為物資比較貧乏,許多孩子即使想學寫字,也沒有筆。於是莊凱詠和幾位夥伴聯合募集了一千支彩色筆,拿到當地時,孩子們興奮及喜悅的情緒渲染了他們。莊凱詠說,「那時候看到他們的笑容,知道我們一個小小的行動、小小的努力,竟然就可以改變別人的生活。」因為如此,莊凱詠決定從「利他」的角度展開行動,後來為新竹橫山鄉、為當地農民付出,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契機。

因為看見需要,所以提供幫助。從莊凱詠的經歷分享中,可以發現,他的理念很純粹,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大山這個如此悠靜的地方,也希望透過小的創意,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人不得不欽佩的是,他所有的行動,沒有其他營利價值的計算,而是在於「服務」,在於連結在地與台灣尚未被看見的美好。

講座時間:12/12 18:30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 百工系列 │ 經彩的人—許明源 】

【 百工系列 │ 經彩的人—許明源 】
文 : 高筠雅 ; 攝影 : 曾嘉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時間轉換帶來的改變 │
從1991年到2018年照相館歷經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從黑白相片、彩色沖印到現在的數位影像輸出,在這之前許明源的人生也經歷過一些轉換。

年輕時曾短暫的到外地工作,因父親從事鞋子批發業的關係,透過介紹之下到鞋子工廠工作,原本和家人討論要自行開工廠,但需要的資金龐大無法負擔而作罷。當完兵後換了份工作,許明源跑去做業務,一年多過去剛好因為要結婚決定回到埔里,父親熱愛攝影,因著他本身對於攝影的愛好與研究,向兒子提議可以開設一間照相館,自己也能適時從旁協助,在一個簡單的想法下,許明源便付諸行動邀了弟弟在開店前一起去學習相關技術。

照相館在埔里全盛時期總共有11家,至今只剩下5家,有的是因為老闆年紀大了想退休於是把店關了,有的則是不敵數位轉型的浪潮,機器沒有跟著升級而被市場淘汰,許明源認為升級設備絕對是必要的,即便機器動輒數百萬,又或是新型的設備雖然廠商都有附上操作解說,但實際上有很多地方還是要靠自己去摸索,一切從頭開始,也在所不惜,因為一定要轉型才能繼續經營下去,他的堅持與努力讓照相館不隨著時代改變受到波及,反而促使他去精進技術,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客人。

│ 經營相館的背後點滴 │
底片時代並不像現在使用數位相機按下快門後即可預覽照片,照片的放相更是要在僅有微弱紅光的暗房內操作,兩者憑藉的都是攝影者長久以來的經驗累積,而一張簡單的相片背後其實也是結合了許多的專業與技術。

現在相館提供的服務主要有五大項目:證件快照、相片沖洗、工商攝影、舊照翻修及相機經銷,其中證件照從最初的傳統相館就已存在,所以可以看到技術隨著時間慢慢地汰換,從在黑白暗房沖洗和打印,接著有了彩色沖印的機器,再到現在的數位輸出,拍攝到取件所花費的時間只需20分鐘,相比以往要花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節省了不少時間,目前也是相館最大的業務,幾乎是每天的例行工作。

經營照相館前,許明源曾經當過業務,也因為在那過程中看過商場上比較黑暗的一面,現在做生意也會時時提醒自己,要摸著良心去面對顧客,同時也用最誠懇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客人,看見客人拿著相片露出滿意的笑容時,這樣便值得了。秉持著一顆誠摯的心加上專業的技術,也許這就是許明源能經營照相館長達20多年不可或缺的原因。

講座時間:2018年12月11日 晚上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年到了!噶哈巫族語繪本新書發表會 】

【 年到了!噶哈巫族語繪本新書發表會 】
主講者:翁勤雯(全麥麵)
文 : 蘇瑾珮 ; 攝影: 陳松泰(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閃亮的女孩|
「我的本名叫翁勤雯,筆名叫全麥麵,因為我媽媽是做全麥麵,然後我很喜歡吃全麥麵,所以我就叫全麥麵。」
 
她讓其他人親切地喊她的綽號「麵麵」。這是她第一本繪本的新書發表會,內容是關於噶哈巫的傳統新年,但有趣的是,麵麵並不是噶哈巫族人,她是來自屏東的漢人,在2015年時從網路得知在守城部落有免費的族語課程,認為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於是帶著弟弟一起來埔里守城份社區與潘永曆耆老學習噶哈巫族語,同時亦在牛眠部落學習織布,於是在這樣的機緣下,她漸漸認識了這個美麗的原住民文化。
 
麵麵彷彿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不怕生,可能這個特點成為了她做研究與調查時的一個有力的武器,但我知道不是的、並不是這樣簡單,而是麵麵眼裡對這個噶哈巫族單純的喜歡,讓她說話時鏗鏘有力。
 
|年到了!|
紅色為底的繪本看起來很討人喜氣,上頭用Q版人物畫出的噶哈巫族人生動活潑,彷彿隨時都能從裡頭跑出來。在這個時代有很多關於原住民的創作產品,不乏使用文字、繪畫等等方式來分享不同的文化,「azem pasaken lia」指得就是「年到了」,即是一本介紹噶哈巫傳統新年的繪本。
 
為了蒐集資料和確保語言與畫面的正確性,在前置作業上麵麵一行人下足了工夫。除了參考文獻,她們也到部落裡做田野調查,用與耆老聊天的方式採集,考量到在語言上的一致性等等因素,最後決定與守城社區裡的潘德興耆老學習,他是族裡可用完整族語口述傳統過年的一位老人,可說是行動的「長篇語料」。
 
起初連台語都說不好的麵麵,鍥而不捨地和耆老說話、學習,直至現在已經能很流利地使用台語或者噶哈巫語與潘德興耆老聊天,讓人佩服,麵麵也告訴我們,她為了學好噶哈巫語,也會在IG上用族語記錄生活,她說一定要先以族語去想怎麼寫,寫完了再用中文翻譯一次。
 
其實不管到底是不是這個部落的族人,只要喜歡甚至認同這個文化,都值得去理解和宣揚它的存在價值。在麵麵身上我看到一種光,那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很坦率的感覺,可能也曾有人疑惑她喜歡的理由,但是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

講座時間:2018年12月16日 14:00
講座地點:籃城書房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當代馬戲」表演的議題介入與創作──〈如果你還在〉與〈噶哈巫!斷語?〉的演出分享 】

【 「當代馬戲」表演的議題介入與創作──〈如果你還在〉與〈噶哈巫!斷語?〉的演出分享 】
主講者:林正宗
文 : 蘇瑾珮 ; 攝影: 郭芳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表演的語彙| 
傳統的馬戲以一切能吸引大眾的事物為主要組成的因子,舉凡奇珍異獸、扛石吞火等等,主要目的是傳播歡樂,但隨著1970年代裡的學運、新媒體娛樂發展等新時代產物出現,在法國開始了新馬戲運動,不同往常那般為只為取悅觀眾,多了些追求自由的請願與訴求,而直至今日,動保觀念拒絕了動物表演,馬戲開始正視了藝術與社會的磨合,漸漸轉變為「傳達一定主題」的詩意性表演,也是這樣的改變,讓馬戲有了新的名字──「當代馬戲」。
 
創立當代馬戲團性質的圓劇團以後,林正宗也不斷嘗試去解釋「當代馬戲」的定義,但他最終所追求的目標,便是用身體表演的藝術,傳遞社會種種值得人思考的議題。

|關於創作|
2016年演出的《如果你還在》,劇名中的「你」指得便是蔣渭水。蔣渭水曾為台灣寫下〈臨床講義──對名叫臺灣的患者的診斷〉一文,裡頭指出台灣的各種社會疾病,但這些病態的現象即使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似乎也沒有改善太多。
 
「這個時代不可能因為誰多偉大就可以改變社會,我覺得是永遠不太可能,只是我們不會意識到這件事情。」
 
如果那個曾經熱烈生活在我們心裡的偉人再次親身感受這個世界,是不是除了科技的進步和學識的累積之外,就再無其他改變了呢?
 
深刻體會到生活遇到的種種衝突,成為林正宗創作的養分,在2017年的《噶哈巫!斷語》中,便是因為他有一日想到「語言流失」的問題,回歸到自己身上,是關於母語的歸屬感。
 
「如果我們一直不在意,它就會覆滅。」
 
於是林正宗嘗試去尋找問題的解答,而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便找到了噶哈巫。緣分如此巧妙,讓一個揣著疑問的人來到這一方天地,噶哈巫雖然至今沒有被政府認同為原住民族,卻仍堅持著傳統文字與文化,被這強烈的自我認同感動到的林正宗,決定以噶哈巫為主題,呼籲社會母語的消逝的危機感與分享噶哈巫的文化熱情。
 
馬戲看似舞蹈,卻不是舞蹈;看似戲劇,又非戲劇。馬戲的美學在於反日常的身體動作,但在這些扭曲的畫面裡,卻又演出了生活,林正宗認為馬戲演員需要回歸到身體某種自然的表現,隨著內在有機的聲音,探索自己。

講座時間:2018年12月18日 13:00
講座地點:暨南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暖日明霞光爛:專訪繪本《Azem Pasaken lia!》全麥麵】

【 暖日明霞光爛:專訪繪本《Azem Pasaken lia!》全麥麵 (一) 】
文 : 郭芳慈 ; 攝影: 全麥麵、郭芳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2018年噶哈巫文教協會舉行傳統新年當天,以傳統新年為主題的繪本《Azem Pasaken lia!》(年到了!)出版後第一次在大型的族人集會中亮相,吸引了多家電子報如工商時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對此進行報導。除了繪本,作者全麥麵非族人的身分,亦使得媒體及大眾好奇:噶哈巫對於一位漢族女孩來說,有什麼樣的魔力,願意參與其中,並以自身所長,推廣該族文化?

│ 誰是全麥麵?│
全麥麵(本名翁勤雯)出生於屏東,在魚池鄉成長。近年來所流行的「斜槓青年」一詞,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她是位圖文作家,經營臉書粉絲頁「一條全麥麵」,時常在粉絲頁以圖文的方式分享她的日常生活。偶爾接案畫插畫、到市集擺攤畫「似顏繪」。到苗栗以當地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傳統活動為主題,進行壁畫創作;在牛眠社區活動中心的鐵捲門上,畫上噶哈巫傳統中的男生狩獵、女生織布。同時,她也是埔里國中噶哈巫語文社的講師。

第一次見到她時,是在一次體驗採箭筍的活動之中,對她的印象,是那天採箭筍過程中,不斷從竹林深處,傳出開朗的笑聲。逐漸熟悉後,發現全麥麵非常愛笑,總可以帶動快樂的氣氛。因為個性開朗,四處結交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的朋友。看似多才多藝且人緣極佳的全麥麵,「求學」經驗和大部分的人截然不同。

「我是自學長大的!」三月時,原想對她研究噶哈巫傳統服飾以織布的方式再製傳統圖紋一事進行採訪,和她相約在她最愛的早午餐店,吃了一點素食捲餅和奶茶後,她開始向我解釋她的「求學經驗」。「我媽媽教我讀注音,然後買了很多書給我看,我看書、就漸漸學會認字!」全麥麵說,直到六年前,她才到育英國小補校上課,國小補校畢業後,再到埔里國中夜校補國中的學歷,在這之前,從沒有到學校學習。自學的能力不只表現在學習認字一事,「我以前很喜歡看BL漫畫。」全麥麵笑著說:「然後我就開始自己畫本本!」起初對繪畫、美術有興趣時,是到埔里的畫社學習素描、水彩、蠟筆等基本功,當時畫室甚至讓學生們體驗用不同的媒材進行創作,「那時候我還有學像是絹印,滿特別的。」後來對畫漫畫有興趣時,便再找一些書籍自學,「像是怎麼塑造人物角色呀,怎麼畫分鏡,我都看一些書學。」甚至後來自學電腦繪圖,「我就上網找一些YOUTUBE教學影片啊,爬文啊!」書籍、網路給當年的全麥麵一個學習的途徑。

│ 最堅強的後盾 │
吃完早午餐後,全麥麵帶著我,從通往日月潭的台21縣轉進一條蜿蜒的小路,最終在她家門前停下。全麥麵的媽媽正在切要打成蔬菜汁的原料,「這個蔬菜汁,從她(全麥麵)很小就在喝,以前我是護理師,但我在醫院工作的經驗,讓我發現藥治標不治本。我覺得只有調理身體,才可以對抗疾病。」打完後,全麥麵的媽媽遞給我一杯蔬菜汁,甜甜的味道全麥麵每天一杯,喝了24年。

除了照顧她的健康外,全麥麵的媽媽給予她的還有無限的支持。「以前我還會去擺攤賣本本,也是我媽陪我去的。」走進全麥麵的房間,她從櫃子的深處翻出幾本同人本,裡面一篇篇短篇漫畫,其中還有媽媽的點子,「我媽媽還會跟我一起討論要畫什麼,劇情要是什麼,怎麼樣比較好笑,怎麼樣比較吸引人啊!」

有了一對開明的父母,自學這件事,讓全麥麵得以自由地選擇喜歡的事物、有興趣的事物進行深入學習。全麥麵的父母亦是不斷學習才藝,第二次拜訪全麥麵家時,媽媽正在客廳修理壞掉的吹風機,「我媽媽學水電,現在在練習修吹風機啦!」她解釋了一下,同時我也注意到全麥麵的爸爸並不在家,「喔!我爸去文武廟前面表演了!」一問之下才得知全麥麵的爸爸偶爾會到文武廟前表演薩克斯風,後續幾次拜訪全麥麵家時,也碰上她爸爸在客廳練習吹薩克斯風、彈吉他,「我們家都很忙啦!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以身作則並鼓勵孩子探索興趣的父母,是全麥麵追夢時最堅強的後盾。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暖日明霞光爛:專訪繪本《Azem Pasaken lia!》全麥麵 (二) 】
文 : 郭芳慈 ; 攝影: 全麥麵、郭芳慈

│ 自《賽德克巴萊》至噶哈巫 │
雖然受到父母的鼓勵得以自由發展,但在家學習這件事情,讓全麥麵一度在人際關係上有過一段摸索期,「我以前是個宅女。那時候都跟爸媽、弟弟一起呀,所以同年紀的朋友也不多,而且同年紀的朋友們白天都要到學校去上課,我比較無聊的時候就會上網交朋友。我會上網跟人家聊天,那時候如果要求我出門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或是爸媽的客戶,我都滿排斥的。」一直待在家裡不願意出門,甚至有一點排斥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流,如果再繼續如此的生活方式,是否會成為所謂的「尼特族」?這件事情我們永遠無法得知。

人生的轉捩點,是在看完2011年上映由魏德聖導演所拍的電影長片《賽德克巴萊》之後,深深為之所吸引。「那時候覺得很酷,台灣竟然有這樣的電影。」深受感動的全麥麵,開始了追星之路,到現在,房門口還貼了一張《賽德克巴萊》的電影海報。除了追劇中的角色外,也開始學習賽德克族的知識。在2013年的時候,和弟弟(翁子堯)一起到翁志文老師所創立的源薪文化藝術團學習賽德克族的舞蹈,「那時候我原本是去旁聽的,不知道為什麼也開始上課了!但是我舞蹈細胞超爛,雖然有上台表演過,但是後來也沒有了,我弟跳得很好,到現在還是會去幫忙跳!」後來沒有如子堯般常常和源薪藝術團一起表演,但在學習舞蹈的經驗,認識同在那裡學習賽德克傳統舞蹈的尤瑋聖,往後的日子漸漸成為很要好的朋友。「那時候他常去索居,我也跟他一起去索居,就開始結交更多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索居目前是埔里中正路上一個青年共居的空間,當時經營方式還是背包客棧,一樓設計為公共空間,平常會敞開大門,歡迎所有人,因此常有青年聚集、聊天,瑋聖是那裡的常客,全麥麵和他一起到索居去認識新朋友,也和在索居認識的朋友一起出遊,到台中、都蘭玩,甚至到一位在埔里種茭白筍的大哥「陳老爹」的田裡抓土虱。

除了在索居認識朋友以外,全麥麵也於2013年開始進入育英國小補校就讀,「那時候我媽媽覺得如果將來我跟子堯需要去找工作,可能還是需要學歷,所以應該要去考同等學歷證明,但是那時候我也不大知道要怎麼去準備這些學校課本裡的知識,因此讓我們去報名國小補校。其實我第一次知道補校的時候很難過,因為我以前不知道有這樣的學習管道,那時候我就想說,早知道有這學校我就可以早點來。那時候我的難過,有一部分是當時對人生很迷惘,在沒有開始畫繪本、沒有任何成績之前,我一直擔心自己沒有走一般的學習道路很怕自己沒有人家好。」後來這樣的心情,也逐漸轉換了,「後來我覺得去上補校有滿多優點的,我白天依然可以去做一些我喜歡、有興趣的事情,晚上花一點時間去上課,也因此認識一些朋友,老師也很有耐心,給予我們很多空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可以很輕鬆地學習知識,還滿開心的。」在補校上課,也因此擴展了交友的範圍,「像是我讀國小補校時,有認識一些越南、印尼的朋友,我就因此認識了不同的文化,甚至有品嚐一些越南美食、印尼美食呀!到了國中補校,同學之中有些原住民,我織布用的地機也是我同學的部落原先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為了織布課而準備的,但是後來部落婦女們沒時間織布了,於是就放在倉庫裡,後來知道我在學織布,就送給我,讓我可以去學習使用地機的方式。」除了交友圈的擴展,創作的方向也有所改變。全麥麵後來逐漸減少同人本的創作,但對繪畫的興趣仍不改,便到竹山在許碧達、朱悅君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畫直覺畫,「在竹山畫直覺畫跟在埔里畫社學畫畫不一樣,直覺畫不是追求技巧,而是比較追求感覺、直覺。」與外界開始有所連結的全麥麵,也在此時藉由直覺畫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以及想要創作的內容。

《賽德克巴萊》讓全麥麵離開網路世界結交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更讓她認識了噶哈巫文化。「我那時候看電影裡有織布的畫面,我覺得很酷,就也很想學!」最初接觸織布的方式也是自學,「那時候有一位阿姨教我整經,然後我再自學織圖紋的方式。」用YOUTUBE跟一些網路的相簿學習,先學織帶機的使用方式,後來想學一個更進階的織布的技巧,苦惱於沒人可教時,意外得知噶哈巫族分布的社區───牛眠社區──開辦織布課程,便報名參加了,2015年更進一步學習使用桌上型織布機。

除了學織布,那時候也因緣際會得知另一個噶哈巫分布的社區──守城──開辦免費學習族語的課程,便和子堯一起報名,到守城新公廳向潘永歷長老學習族語,學習基礎的羅馬拼音和單字。在課程結束之後,還曾到永歷長老家額外學習,開始寫一些句子請長老修改,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後才因故暫停。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暖日明霞光爛:專訪繪本《Azem Pasaken lia!》全麥麵 (三) 】
文 : 郭芳慈 ; 攝影: 全麥麵、郭芳慈

│ 壁畫繪製及傳統布的再製 │
繼賽德克族文化之後,藉由織布課程、族語課程使全麥麵認識第二個原住民族文化,也因此結交噶哈巫族的朋友,甚至在族人的介紹下認識中央研究院語言所研究員齊莉莎老師。除此,也在族語課程的過程中,結識道卡斯族的族人王閃耀,在閃耀的推薦下,2016年全麥麵有了第一次戶外創作的機會:到苗栗道卡斯族的故鄉後龍,以道卡斯族文化為主題,進行壁畫創作。

第一次畫壁畫,在開始畫之前,全麥麵先對當地的文化進行了解,去思考怎麼樣的作品可以符合當地居民的期待,有別於大型工作室接案畫壁畫的方式,全麥麵拿著草圖向族人解釋,從衣著顏色、髮型、房子的樣貌和族人溝通,希望可以引起族人的認同及共鳴。「附近的族人也很大方地給予我回饋,他們覺得像或者不像都會說。」全麥麵提到,當初有一幅作品是關於藺草的編織,因為她所知的都是女生在編織,因此畫中編織藺草的清一色為女性,族人們看了之後說:「我們後龍這邊也有男生編織呀!」提供全麥麵更改上的建議,讓作品更貼近真實的樣貌。

繪製壁畫的過程,也讓她結交當地的朋友,「那時候有些小朋友對畫壁畫也有興趣。」全麥麵說自己很像安親班老師,教小朋友畫畫,甚至一起完成作品。「有一個小朋友,全程跟我一起,一開始畫還會抖,後來他的線條很穩,我看了也覺得好有成就感。」除了小朋友,當地居民也很熱情地款待這位從深山來的創作者,「我那時候第一次畫壁畫,很多東西都準備得不夠齊全,但是當地居民都會主動提供我幫助呀!」像是夜晚為她點一盞燈,替她搬來一張椅子,甚至在吃飯時間,邀請她一起用餐。「他們有些人會說,他們的女兒也在外面工作,就把我當女兒一樣對待。」同時居民也希望,那些出外打拼的兒女,也可以被其他人熱情且無私地照顧。

壁畫創作的經驗,使得2018年以噶哈巫新年為主題創作繪本時,更了解如何創作能引起族人共鳴的作品。

第二次創作壁畫的經驗,是在2017年牛眠社區營造員潘正浩邀請她替牛眠社區活動中心的鐵捲門「穿新衣」。「那次的創作經驗也很特別,那時是潘正浩有先提供期待的成品樣貌,再經過多次修改、溝通之後,再決定要以現在的樣子呈現。」那次的創作,她在鐵捲門上畫男生狩獵、女生織布的作品,「後來我在想想,女生織布那幅,好像工具有些畫錯了。雖然當時有看一些照片,但是我那時候還不會使用地機,因此比較像是畫一個大概的樣子,讓大家知道傳統女生織布的畫面應該是怎麼樣,不過如果會織布的人,一看就會發現好像跟現實有些不同。」一步一步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不時回顧過去的作品,在新的作品上進行修改,或在檢視後有一番新的想法。

完成牛眠社區活動中心鐵捲門上的壁畫後一個月,全麥麵和牛眠社區的族人一起到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測量文物,和雲科大的學生陳柏祥一起分析台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一塊由伊能嘉矩採集,噶哈巫目前最老的一塊布(收藏編號219)的織紋。「那時候他幫忙我很多,原本是他要做作業的,所以到牛眠社區來,後來好像是作業換題目……其實他不用來了,但他還是願意留下來幫忙我們、協助我們,他在織布方面很有經驗,在織布技巧的困難上都協助我度過,甚至在心境上也給予我鼓勵。」在陳柏祥及台大人類學博物館館方、噶哈巫族人的協助下,全麥麵完成了編號219的傳統布的再製,展出於台大在2017年所主辦的「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特展和2018年「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台灣文化再發現」特展。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暖日明霞光爛:專訪繪本《Azem Pasaken lia!》全麥麵 (四) 】
文 : 郭芳慈 ; 攝影: 全麥麵、郭芳慈

│ 製作繪本《Azem Pasaken lia!》 │
有了這些創作的經驗,2018年,齊莉莎老師計畫做一本以圖文的方式介紹噶哈巫文化的繪本,便請學習噶哈巫文化多年、有繪畫專長的全麥麵製作。

2018年3月和全麥麵相約第一次採訪時,她正結束繪本的前期準備,回顧相關文獻,並決定了繪本的創作方向,開始了一段時間的田野調查。「我原本族語沒有很厲害,但是這幾次田調後,更熟練了一點!」全麥麵拜訪噶哈巫耆老,如潘應玉阿公、潘英惠阿嬤、朱玉甚阿嬤、潘永歷阿公、潘英娥阿嬤、潘德興阿公等人,這些耆老熟悉族語,也了解噶哈巫傳統新年的儀式、過程,全麥麵和暨南大學中文所博士生林鴻瑞一同前往田調,另外,全麥麵有位關注平埔族議題多年的朋友吳心蘋導演,這時也主動提供協助,一同去拜訪耆老,紀錄耆老口中的「以前的過年」。

「那時候心蘋跟鴻瑞都給我很多的幫助,像是心蘋教我訪談的技巧、協助我們全程錄影,我跟鴻瑞有時候會去她家看田調的影片;鴻瑞也教我如何整理語料,還有整理檔案的方法。」繪本出版後,全麥麵回顧田野調查的過程,對於兩位和她一同田調的夥伴,格外感謝,「一開始我覺得自己很糟糕,我一直覺得我的台語、族語能力也沒有說非常的好,鴻瑞、心蘋、齊老師也一直鼓勵我,像是鼓勵我很聰明、有能力,說我很棒,說我的族語其實很強。」全麥麵補充說明,「一開始齊老師找我做這繪本的時候,我都不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有時候會有人質疑我台語跟族語都不好,這樣很沒有效率,我那時候也相信這些人,覺得那我就不要接了,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結果後來,老師再找我說:『我相信你有能力可以完成!』我就想到我很喜歡噶哈巫,又喜歡畫圖,不想錯過這麼好的機會,也不想辜負齊老師。」有了齊老師、鴻瑞、心蘋及朋友們、耆老們的鼓勵,給予全麥麵滿滿的能量,漸漸有自信可以將這件事情完成。

拜訪耆老的過程,全麥麵先以台語訪問,再請耆老以族語表達,並彙整文稿,以訪談的逐字稿作為繪本的基底。「一開始遇到一些問題,像是田調的時間不能太長,耆老會累,有些字耆老講過了,等等又想不起來,或者遇到假日子女回來的時間,他們也沒興致陪我們講。」後來全麥麵有了一番心得:「所以我們就不強求,增加拜訪的次數,而不是一次拜訪花很長的時間,逼耆老講很久的話,盡量不要讓耆老一下子講太久、太累,盡量平日的時候去拜訪,過年他們需要跟子女團聚。」一直到繪本出版後,全麥麵還是時常去拜訪耆老,「不能因為繪本出版就不去跟耆老們聊天呀!這樣他們會難過!」不單單只是為了創作繪本而拜訪,更多的是對族語保存、文化學習的在乎,還有對耆老的珍視。

│ 「總要試試看!」的人生哲學 │
田調結束後,全麥麵開始著手繪製圖像。「這之中我也受到很多人的幫助!」過程中,參考部落老照片、博物館文物,還有參考耆老口述的樣貌,甚至參考族人的臉孔。八月份再次拜訪全麥麵時,她開電腦給我看草稿的圖檔:「像是這街道的樣子,我參考牛眠早起結婚的老照片之中的街景;書中的服飾、配件也參考了博物館文物中的衣著樣式。」和當初畫道卡斯族主題的壁畫一樣,全麥麵盡力呈現更能引起族人共鳴的畫面。前人所累積的資料庫、收集整理的老照片,在全麥麵創作的過程中得以參考。「我之後也會讓人參考我所整理的資料。」有感於站在前人的成果上,得以讓繪本更臻完美,全麥麵也希望自己的成果,可以協助後人進行相關的創作、研究。

繪本完成後,出版前,全麥麵召開了一次族人徵詢會,邀請噶哈巫文教協會及族人們參與徵詢會。發送徵詢會邀請卡時,她拿著一疊邀請卡,盡量拜訪每一位耆老、族人。面對族人,全麥麵盡量以族語解釋來意,並誠摯邀請族人出席徵詢會。在徵詢會上,全麥麵再次確認族人是否同意繪本中的內容,並且向族人請教繪本的內容是否和現實有所出入。

「這部份很重要,因為繪本要讓大家(指大眾)了解噶哈巫傳統新年,但如果畫錯的話,大家就不會知道過年真正的樣子。因此要請教族人,並請族人們確認,這之中很感謝噶哈巫文教協會、族人們願意給我很多建議也教導我過年的樣子。」在經過徵詢會上族人們確認、同意過後,繪本得以出版。

出版後,全麥麵帶著繪本,不時在全台各地演講、分享創作繪本的過程,也拜訪不同族群,接觸更多致力於文化的傳承、保存的人們。「我覺得這一切的起源是《賽德克巴萊》。」很少在演講中提到,卻在我幾次的採訪中反覆提到這一點,「真該把我的書寄一本給導演!」全麥麵打趣地說。2011年的一部電影,使得一位女孩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踏出生活舒適圈,也漸漸和原住民文化有所聯繫,無論是賽德克族、噶哈巫族,全麥麵都勇於嘗試、挑戰,並努力在過程中學習。「我還有一些目標呀,像是我在拜訪完土坂後,也想學習排灣族語,或是用噶哈巫族語畫漫畫。但是我也不知道可不可以達成,因為排灣族語的發音跟文法比較難一點,哈哈,但總要試試看嘛!」繪本的創作結束了,但全麥麵對原住民文化的關心、興趣沒有結束,如她所說的:「總要試試看!」將來也會想要抓緊每個機會,去認識文化,並以自身的專長,為保存文化盡一份心力。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船艇】

【 體育專刊 │ 船艇(上) 】
文:曾雅鈴 ; 攝影:張晏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在暨大,有一群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們具備體育專長,透過較為特殊的管道進入暨大就讀,那就是─體育資優生。

十二月清晨六點,天微亮,低溫的日月潭潭面伴隨冷風,沒有休息沒有盡頭的訓練,擁有毅力擁有目標的選手,無所畏懼,時間一到,林展緯一聲「下水」,船艇輕輕放入水面,承載滿滿夢想。

│ 是體保生還是體資生呢? │
目前體育專才升學管道分別為甄審、甄試、獨立招生,以下簡略介紹:
甄審是以國外比賽成績作為依據,體育署會在網站上公告可以採計的國際比賽,取得甄審資格的條件相當嚴苛,必須在國際比賽取得前兩名的成績。

甄試則必須要在高中期間獲得全國指定盃賽名次可有甄試資格,並參加額外學科考試參加分發。

獨立招生為各校設定學測以及高中成績門檻、術科檢定、面試階段。

目前暨大船艇隊採用獨立招生管道,此管道能夠依照隊內需求,選擇需要的選手專長。

「體保生」不必參加全台灣一般高中生的學力測驗,「體保生」為體育保送生,不必參加全台灣一般高中生的學力測驗;「體資生」則必須參加大學入學學測,由各大學單獨設定學測分數門檻及招收體資生的運動項目,再由各申請學生進行術科檢定,綜合成績後選填科系。

台灣升學主義氣氛濃厚,對體育專長生總帶有些許負面的刻板印象,但其實暨大校內常見的這群人,並不是保送大學就讀的,而是體育資優生,是經過一連串審核與檢定,兼顧課業的同時也必須接受嚴苛的訓練。

│ 想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
「想在台灣體界的舞台中綻放多閃耀的光芒,全憑自己的努力」,提及運動員生涯長短與規劃時,身為船艇隊教練的林展緯開頭就先說了這句話,運動員不可能當一輩子,必定會面臨人生職涯的轉捩點,無論是想要轉當教練抑或是發展第二專長,都必須花費時間以及努力。林展緯常在集合的時候提醒每一位學生,身為運動員最難得可貴的正是勇於挑戰以及面對艱難依舊堅持的態度,他們不僅僅只是運動員而已,除了訓練外還有課業責任,即便系上專業科目十分不在行,也一定可以找到一個自己比較有興趣的部分,林展緯堅信若能將訓練時所培養出的堅忍毅力轉化使用在學科上,努力久了一定會激發出不同火花。

林展緯非常注重學生學業,於行政端致力協助,向校方提出一對一課後教學之建議,校方非常支持並且挹注經費於此,不過曾有學生向林展緯提出「是否可以與任課老師協調50分就算及格」,林展緯立馬否決,並且告訴學生:「老師們在學生名單中並不會得知你是體育資優生,也無需將你們貼上標籤」,除了不要製造任課老師的負擔外,最重要的是林展緯認為這樣的要求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而是學生要去了解問題出自於何處,並且主動提出需求,如此一來才能夠有所收穫。

選手們坦言「漫長的訓練,最大的轉變就是心態,在過去國高中時期可以毫無顧慮的接受訓練以及追夢,到了大學生之後,一樣可以不斷訓練追逐夢想,但是也要開始思考更多現實層面的部分了。」談起生涯規劃時,他們說遇到林展緯是件很幸運的事情,林展緯除了帶訓練,也用心和選手們討論未來出路,甚至沒日沒夜的開會、寫計畫來幫助選手們提升專業之能、培養多元能力,目的只是希望選手們能夠好好的、專注的訓練與學習,更放心的追逐夢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船艇(下)】
文:曾雅鈴 ; 攝影:張晏慈

│ 為自己負責 │
暨大未開設體育系,藉由特殊招生管道招收船艇、射箭、空手道、女子壘球專長的體育資優生。林展緯說及早期的體育資優生進入大學後,會因自身有系上的專業科目而不參加訓練,林展緯為了解決這個頭疼的問題,而有了「專長課」的安排,目前船艇的體育資優生必須修過六個學期的專長課,才能夠順利畢業。

107學年度林展緯在深思熟慮下決定增加一學期的專長課,專長課從五學期增加到六學期,選手們大二上開始接受一連串緊鑼密鼓的訓練,船艇重要賽事大專盃於下學期舉辦,讓大四選手能夠把握畢業前最後一次重要賽事,在賽前有更充足的訓練。選手們進入大學階段後,林展緯常對學生說「把訓練當作課程,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去做,林展緯只負責你一半的身分,身為體育資優生的身分,另一部份學生的身分,自己必須負責好學科」,林展緯笑稱自己像「保母」,時常嘮叨叮嚀選手們大小事,像個老媽子一樣。選手們有事情第一個一定找林展緯,不過林展緯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每個選手進入划船隊後林展緯都會說明清楚底線,一旦違反規定,即便他可以處理協調,也一律不插手,目的就是要學生必須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期待成功到來的一天 │
晨練完去上課,晚上七點還有一場訓練,即便假日也未曾放假,寒暑假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規劃,而選手們留在學校進行訓練,就算回家了,也必須自主訓練,面對如此頻繁與艱辛的訓練,忍不住想問:「偷懶幾天會怎麼樣嗎?」選手們答:「會呦!體能沒有維持好,教練一下就被看出來了」。

日復一日的訓練,只為了在短短幾天的比賽中奪下佳績,每次賽季都需要經歷非常長的訓練時間,「想拿金牌不單單只是要替自己爭一口氣,也是想證明自己、證明給教練看,讓教練了解他的苦心沒有白費。」這是選手不停再努力的事情。

划船完整動作的流程如同腳踏車的鏈條與齒輪一般,不斷地重複一樣的動作,但是不同的是腳踏車的鏈條與齒輪之間是互相緊緊咬合,而選手們只能用自己的雙手把槳桿拼命地緊緊握住,伴隨著的是整隻手掌的水泡,教練的呼喊聲與這些痛都在提醒選手們對夢想、目標的執著,只有不停地划下去才有實現的可能。進行訓練時,林展緯總在一旁吶喊、鼓勵,彷彿是他在划一樣,著實給人共進退一起奮鬥的感覺,不離不棄的陪伴也成為選手們的力量,支撐著他們。

選手提及划船教會他:「只要抱著努力不懈的態度,改進和彌補自己缺少的東西、輸掉的部分,勝利是會來臨的;比賽不會只有一場,無論輸贏都要為下一場比賽做好準備。」

練習的過程有喜悅有難過,相信選手們不斷地在成長,也享受著在船上的節奏感、團隊一同出力的氣氛,選手們希望站上更多與更大的舞台來分享這份感動,這份堅持來自於他們內心的對於划船「慾望」,更是一份榮譽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空手道】

【 體育專刊 │ 空手道(上)】
文:曾雅鈴 ; 攝影:張晏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國內國外差異大 │
全校體育資優生內,空手道選手人數較少,也因其不是奧運比賽項目之一,相較於船艇、射箭、壘球,空手道在台灣發展與關注度並沒那麼高,洪瑩珊自身參加國外賽事時,相當驚訝國內與國外的差異,空手道在世界上是屬於大型賽事,同時會有七至八個場地進行比賽,許多人會買票去觀賞比賽,甚至有黃牛票的販售。自從2014年仁川亞運以及2018年雅加達亞運空手道接連奪得金牌,且世界空手道總會(World Karate Federation,WKF)公佈最新世界排名,台灣空手道選手文姿云在女子55公斤級,奪下世界排名第一后座,其他選手們成績也越來越出色,漸漸地吸引許多人開始關注這項運動,這次國內大型空手道賽事「中正盃」,緯來體育台有進行轉播,也有專業講評,讓不曾看過的觀眾有了認識空手道的機會,洪瑩珊十分開心有媒體願意關注這項運動。2020年東京奧運競賽項目將新增空手道一項,這是空手道首次躋身奧運競賽項目,期許能有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空手道並且持續關注。

│ 空手道發展以及招生模式 │
南投縣國姓鄉有兩位教練在經歷九二一後,將南投縣的空手道推廣引領風潮,因為教練們的堅持與努力,南投縣奪牌成績漸入佳境,跌破外界眼鏡,為了留住優秀的選手們,使其不因訓練飽受奔波之苦,自十幾年前暨南大學開始招收空手道體育資優生,不過目前校內六位選手皆來自北部區域,原因是考試制度會影響選手的招收,空手道之招收制度為甄選入學,必須經由指定科目以及比賽成績作為排序進行分發,此招生方式並不能得知選手量級,一間學校中一個量級只能由一位選手出賽,不過慶幸至目前為止尚未出現重複量級的選手。

過去其實也有獨立招生管道,但由於報考人數過少以致取消,而招收空手道體育資優生的國立學校有:北市大、國體、國北教以及暨大,暨大並未設立體育系,多半學生會考量到學科方面能否順利畢業而有所猶豫。但目前招生狀況逐漸改善,洪瑩珊期許能夠再增加獨立招生管道,讓選手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 學習帶領,帶領學習 │
洪瑩珊本身是利用甄試的管道進入暨大就讀,剛畢業時要找工作,那時正逢體育館落成,需要一位助理協助行政事務,也就留下來擔任教練,協助帶領空手道。洪瑩珊父親是開道館的,所以從小耳濡目染,對於教學有一點底子,邊帶邊學、教學相長。訓練的過程並不會太嚴肅,如同朋友一般的對話,有些時候學生們會不懂拿捏分寸、甚至脫序,洪瑩珊也會嚴厲的指責,但學生們無論在哪方面遇到困難時,洪瑩珊能夠像朋友一樣給予聆聽與協助。

其實擔任教練非常不簡單,學生們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皆要注意,同時洪瑩珊也相當注重選手們的課業,不希望他們落後,因為從小不停地接受體育專長之訓練,課業上難免多少會有疏忽,希望學生們能多花一點心思在課業上,比賽成績盡力而為。

看到學生們比賽成績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能夠主動練習,不需要時時叮嚀著,這是洪瑩珊擔任教練最大的欣慰。洪瑩珊曾經教導過經濟狀況較差、從小父母離異的學生,卻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選手,因為沒有親人的照顧,國高中時都由當時的洪瑩珊協助,上了大學洪瑩珊也在各方面給予協助,不過最終學生放棄課業,選擇提早踏入職場,讓她無奈且難過,洪瑩珊希望他能完成課業、繼續參加比賽,不要為了錢放棄一切,不過面臨學生的決定,也抱持著祝福的態度,期許這位學生能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空手道(下)】
文:曾雅鈴 ; 攝影:張晏慈

│ 注重人格,獨立自主 │
首先,因為空手道屬於競擊運動武術,所以相當注重禮貌,洪瑩珊表示「無論何種運動皆需要尊重場地、教練、夥伴,空手道有更多形式上的禮節須注意,如:向場地敬禮、保持整齊且乾淨的道服」,接著一定要非常守時,遵守館訓「尊師長、重禮儀、守秩序、修人格」,這是必須遵守的規定,其實無論書讀的好壞抑或是比賽成績優劣皆無所謂,但至少人品一定要好,這是武術運動的最高原則。空手道是以速度取勝的, 所以一定要非常專注於當下,再加上沒有戴面罩,一不小心就會打,運動傷害在空手道很常發生,只要一閃神對方就得分了。

洪瑩珊常說:「把練習當作真正的比賽在打」,空手道男女混合練習,量級不同之間互相學習,空手道比賽很少,所以基本上會要求體能的維持,長假期間學生會回各自道館練習,多屬自主訓練與自設目標。

│ 洪瑩珊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 │
高中的時候膝蓋後方曾被認識的對手踢了一腳,時至如今尚未痊癒,造成運動傷害,雖然可以正常行走,但是天氣一轉變走路膝蓋會痛,留下一些後遺症。此傷害對於後續比賽也造成影響,當時已經選上世界青少年盃的國手,即將遠赴土耳其比賽,距離賽事僅剩三個月,洪瑩珊當時內心非常想參加卻又面臨膝蓋受傷,過程十分煎熬,因為每天都必須去看醫生,後來還是順利參賽,雖然沒有獲獎,可是是另外一種歷練,不僅是比賽經驗的累積更是增進自我成長。

│ 學校空手道課程 │
第一堂課簡單的介紹什麼是空手道,基本的得分方式、攻擊哪裡得幾分,會搭配影片輔助教學,不過十八週的課程不可能會學完全部,所以會從基本動作開始著手、 打型等,教學類似升等考試,當同學基礎的學完,課程會漸漸加深以及加廣,讓同學能夠在短短十八週內的課程中升等,目的是讓修課同學了解基本動作怎麼打、基本對打、以及簡單打型,但是光只有這樣的安排挺無聊乏味,並無法吸引同學,所以會加上簡單的防身術,如何保護自己,例如:前滾翻、後滾翻、護身倒法。後半段的課程再增加打的動作或是摔,有了前面課程的基礎會比較能夠引發同學的學習動機,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同學們先簡單的認識空手道、看得懂比賽,學到防身,這是身為老師的洪瑩珊覺得非常重要的部分,並且希望藉由教學推廣空手道這項運動,使其能夠有越來越多人正向的關注。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射箭】

【 體育專刊 │ 射箭(上)】
文:張晏慈 ; 攝影:張晏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位於暨大研究生宿舍後方的射箭練習場是特色運動中最安靜的區域,在射箭場上,沒有大聲的喧譁聲也沒有教練的呼喊聲,取而代之的是箭支互相碰撞的匡噹聲與箭飛越時的咻──咻──聲。

射箭運動在埔里地區發展已逾四十年,而暨大的射箭更是特色運動中的熱門項目之一,目前由袁叔琪老師帶領射箭專長的體育績優生。其中,暨大射箭專長的體育績優生又分為反曲弓與複合弓兩個類別,反曲弓較接近傳統的弓箭,完全依靠人力;複合弓則包含科技因素在內。

│ 將焦點拉回比賽 │
在射箭競賽中,些微的分數都會影響結果,每支箭都背負著選手的期望,朝著靶心奮力一躍。在比賽結束前絲毫不能鬆懈,時時刻刻都要穩定自己的心態。袁叔琪分享在以往比賽情境下,對於自己的心態的調整方法是將焦點拉回比賽,聽起來十分容易,但在當下相當容易受外在因素所影響。所以在平常練習時要了解自己的焦點、專注點,在比賽時要在最快的時間回到最佳狀態,將每一次的焦點回到比賽本身。倘若得失心太重、開始分心時,袁叔琪會讓自己開始回想在練習時自在的情境,讓自己可以重新回到在比賽中該專注的事情、專注的力量以及專注的技術等等。

面對勝負,袁叔琪則說,在還不知道輸贏時,每次射箭的過程都是很享受的。且射箭對她來說有著沈著和冷靜的力量,是在別的事物所沒有的。但漸漸有成績、勝負後便想要追求更卓越、完美的自己。在以往的練習過程中,面對這般情況的壓力來源在於:每天的成績是否都能有所突破。在經歷了幾次比賽後後,袁叔琪也體會到平時練習的重要性,在每次練習中把自己心態、技術、體能準備好,而不是為了比賽而準備,心態自然而然就會回到練習那般的輕鬆感,也就較不會在高壓的比賽下失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射箭(下) 】
文:張晏慈 ; 攝影:張晏慈

│ 紀律、團隊輪理、自我控制 │
帶領暨大學生已三年多,「在練習的時候,我不太會跟他們說太多要改的東西,讓他們自己感受,我則在一旁觀察。」對於射箭隊的學生們,袁叔琪相當重視學生的心態和態度。在練習時,期望學生可以主動學習、主動來找他討論,而不是老師主動去提出問題和解決,養成學生被動的習慣;在比賽時,儘管在技術方面不如體院學校成熟,但仍要將心態調適到最佳狀態,將平常的練習有所發揮,不要因為心態而影響到了表現。「我很少跟他們說我對他們的期待在哪」袁叔琪說,自開始任教後,更重視學生的「自我要求」,一別以往在比賽中好勝心強的態度,在面對學生比賽失常時會先調適自己的心態,而不是要求學生檢討。

觀察袁叔琪私底下與學生的對話與練習時有些許的差別,私底下,他就像學生們的朋友般,與學生們一同聊車、聊日常生活,偶爾帶幾句調侃的話使氣氛輕鬆歡樂;但在練習時,袁叔琪對於學生的規矩相當重視,「紀律、團隊倫理、自我控制」是對於學生們的要求,紀律的部分,他要求學生在每次練習時都要準時;團隊倫理的部份,他要求學生們的禮儀和不能做出傷害團隊的事;最後在自我控制的部分,她要求學生們對於自己的練習、學業、生活負起責任。「不要等到做那個人的時候才有那個習慣」袁叔琪肯定的說,遵守規矩是希望學生能養成習慣,當自己有目標想成為那個理想的人時,必須從習慣先養成,經由一點一滴的累積才會離目標越來越近。

│ 可以多去嘗試就多去嘗試 │
關於退役後的職涯規劃,袁叔琪有自己的想法:「我在唸書時一直都告訴自己以後不見得要走射箭這條路。」不論什麼項目的體育選手總有退役的時候,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接觸過很多種工作,舉凡酒吧、加油站、飲料店都曾留下足跡。在每一項工作中,袁叔琪卸下國手的光環從頭學起,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和挑戰。在受傷退役後,因緣際會來到暨大,袁叔琪仍持續進修,目前就讀於暨大的輔諮所。談到為什麼會想讀輔諮所,袁叔琪認為「在教學方面,教學者必須要有宏觀的視野,不一定要什麼都懂,但視野要大才能幫助到選手,如果我的專業一直都只有在競技體育方面,那可能對於選手一些心態上的調整或是其他問題會比較沒有辦法解決,這對我而言會是一種打擊。」她希望自己不僅能幫學生選手們競技上的問題,同時還能了解、甚至解決其他方面的問題。對於暨大射箭隊的選手們,袁叔琪期望他們可以提早規劃自己的生涯,也常鼓勵學生多接觸、多參與活動,若有興趣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回到射箭練習場,袁叔琪在採訪尾聲時與學生們一同練習,不難感受到在這項運動中的「心理調適」對選手們多重要,在面對不同情境時都要用最快的時間冷靜自己,面對每一個細節必須果斷地去判斷和觀察,同時馬上使自己重新聚焦在比賽上,不被其他事物牽著走。就如同袁叔琪所說的在比賽中常有「失焦再聚焦的過程」,如何在競賽時調適自己的心態會是射箭選手相當重要的議題,也相信在畢業後,他們能帶著在運動上所學的精神繼續在其他領域發光發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壘球】

【 體育專刊 │ 壘球(上) 】
文:張晏慈 ; 攝影:張晏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天剛亮,壘球場上仍逗留著些許霧氣,似乎在等待著陽光的到來,草地上的露水閃閃發光,映入眼簾的是暨大女子壘球隊擺放到位的器材和他們的開始暖身的身影。

暨大壘球運動在四年前開始招收運動績優生,目前是運動績優生人數最多的特色運動項目,目前由林佩君教練擔任總教練帶領女子壘球隊,林佩君為前國家代表隊一員,於今年年初與暨大女子壘球隊兩位選手一同參與雅加達亞洲運動會榮獲佳績。

│ 認識你們真好 │
壘球是屬於團隊運動,每個人在團隊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練習中,選手們長時間的相處,使他們對彼此都相當熟捻,「大家逢年過節是跟家人過,我們都是跟隊友一起。」就算有時候有假期,教練還是會要求選手們要體重控制還有基本訓練。在選手們分享中,不時伴隨著一些小故事和笑聲,儘管有時候在密集的比賽訓練中長達兩個月不能回家,但對他們來說,隊員間有著像家人般的情誼。

選手們認識彼此的時間大多都超過六年甚至更久,從埔里國中、埔里高工到暨大,一起訓練、一起比賽。「每天狀況都不一樣,有時候當天精神狀況不佳,被教練責罵時會更加不知所措,但還是要把自己情緒帶起來,畢竟在團隊裡不能當老鼠屎,再怎麼低潮都不能影響到別人。」選手們坦言,在團隊中每個人的情緒都可能會影響別人,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算有情緒也是在練習之外。「認識他們之後我才知道朋友那麼重要,可以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幸福。」在提到最想對隊友們說的一句話時,有位選手這麼說著,彼此難過時大家會互相陪伴、安慰,他們不害怕,因為她們知道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有這群姐妹在。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體育專刊 │ 壘球(下) 】
文:張晏慈 ; 攝影:張晏慈

│ 成為「工具人」 │
暨大女子壘球隊成員們大多都是從國中開始接觸壘球,有一半以上都是從埔里國中、埔里高工到暨南大學,從國高中時的訓練與大學的差異,教練林佩君提到會給予大學生一定的空間,比較不會給他們太多壓迫的感受,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溝通與想法上的交流,「以溝通代替責罵、用開玩笑的方式讓他們知道哪邊需要改進。」是她在訓練大學生時的方式。但對於練習時的基本要求,林佩君也說選手們的「態度、禮貌、精神」是她所重視的底線,因為大學練習時間相較於體育學院減少許多,所以會希望以較有效率的方式進行訓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在選手們練習時林佩君鼓勵選手們多嘗試不同位置和方式,不要單一防守同個位置,不一定要把每個位置練到最好,如果可以多去嘗試,訓練自己成為「工具人」,便能在遇到撞牆期和瓶頸時有所轉換,使選手在有新鮮感的情況下學習,即便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反應,但林佩君認為這會是必要的練習,在學習也會變得比較有趣、有效率。林佩君說道,在她的選手生涯中也是經歷了這般的訓練,使她無論是在比賽中或是教學上都有相當大的幫助,自己也會以曾經當選手的經驗來建議,同時也保留與選手們討論的空間,不會硬性規定選手們要照著自己的方式嘗試。

│ 在比賽中看見自己的不足 │
面對比賽中的勝負,林佩君更重視的是練習的態度,她說道:有時候輸球不見得是壞事,如果一直贏球可能會漸漸失去目標、練習態度比較鬆散,輸球算是一種警惕,可以讓選手們知道自己哪邊需要加強的情況下練習,進步的會比較快、練習也會比較有方向。「每次比賽時教練都會說:不要活在後悔當中。」選手們分享在比賽時的情況,在比賽時教練有別於平時練習,大多都以鼓勵代替責罵,並適時的調適選手們的心理狀態,「當比賽落後時教練也會拍拍我們的肩膀,跟我說不要有壓力、我相信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其中一位選手說道,教練這一番話也使他心情安定了不少,足以繼續堅持比賽。

「在面對運動時看見自己。」林佩君認為,無論是練習或比賽就如同平時處事的態度,練習的態度好,做事的態度也會好,在運動的過程中也是性格的培養,從中鍛鍊自身的毅力和態度,林佩君也說自己不後悔走上這條路,從他的語氣和眼神中,對壘球的熱愛一覽無遺。

暨大女子壘球隊隊員中,大多都有國手的資歷,比賽經驗豐富,在技術方面也都相當純熟,教練林佩君對他們有相當高的期許,採訪時正值比賽大專校院壘球錦標賽結束後,有一些選手在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進行訓練,但在校內的選手們依舊每天清晨進行練習,絲毫不鬆懈。

談到對選手們的期許,林佩君說道:希望選手們可以再多些自信心,在以往比賽經驗來說,比賽初期若先得分,那麼贏球的機率便提升了許多,但林佩君更期望他們無論在比賽先得分與否,都能用企圖心和自信心去扭轉趨勢、反撲敵隊,在比賽落後時不會沮喪的穩定自己情緒。

對球員來說,她們對待彼此就像家人一般,長時間的相處使她們對彼此相當的了解,儘管在畢業後不一定會繼續接觸壘球,選手們也說到:再優秀的選手都有退役的一天,但在那天到來之前,他們仍會繼續在比賽和練習上付出心力;對教練來說,選手們是學生、隊友甚至是朋友,團隊一起進步、一起努力和一起學習是再也不過的事情,在過程中,教練也在學習著如何調適選手們的身心狀況;相同的是,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大家也一起創造了許多回憶,他們對壘球熱愛的那份心情便一覽無遺。在短短幾次的採訪和閒聊當中,我想我不會忘記她們對於壘球的那份堅持與球隊間最深的的牽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原舞者示範講座 】

【 原舞者示範講座 】
文:鄭勻婷 ; 攝影:鄭勻婷(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在三月七日這個下著濛濛細雨的晚上,暨大來了一群很特別的舞者,他們是來自花蓮的「原舞者」。

「原舞者」是一個從新北市地新店區發源的舞團,而最初的排練教室是與一個鼓團共用,後來才遷移到現在的地點──花蓮縣壽豐鄉。

| 舞團發展 |
在這急遽變遷的時代中,有許多部落的族人以謙卑學習的精神,積極並努力學習祖先所遺留下的歲時祭儀還有各式各樣的傳統樂舞,這份寶貴的資產讓許多年輕的原住民對於自身文化感到驕傲。「原舞者」由來自全臺灣不同族的原住民年輕人組成,舞團理念是謙卑請益、傳承推廣等,因此每次在到部落之前會先大量蒐集資料,讓自己對於即將造訪的部落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實際走訪部落前也都會先將自己視為一塊乾燥的海綿,準備進到部落中並極力吸取長者或是耆老身上的智慧、精華,透過謙卑的學習、請益部落裡資深的族人,讓這些式微中的原住民傳統歌舞能夠順利保存下來。「原舞者」也透過在全臺灣各地的演出機會,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原住民的傳統樂舞,也獲選為最受民間肯定的「吳三連文藝獎」藝術類得主。

| 活動當天 |
活動一開始,大家先圍成一個大圓,並用來自花蓮的米酒進行儀式,大哥哥先用阿美族族語向跟著他們一同前來的阿公阿嬤致敬,並用手指頭沾酒灑向前方,一共要沾四次(四滴米酒),一滴給天、一滴給地、一滴在場的阿公阿嬤、一滴給身後不管是好是壞的靈魂,從大哥哥開始,一路傳下去,大家都完成之後,再次把手牽起來,向耶穌禱告,希望這次的講座可以順利完成,也祝福大家可以在這次的講座中體會原住民傳統樂舞的精髓。

講座正式開始之後,「原舞者」的舞者先跳了一段讓大家瞠目結舌的樂舞,大哥哥說他最喜歡在一開始的時候先跳一段舞嚇嚇大家,之後講座便正式開始了!大哥哥從舞團的起源、理念開始講起,之後再分享「原舞者」曾經製作過的作品,還有播放一些表演片段讓我們欣賞,在講座中他們也穿插了一些樂舞的示範,在示範之前都會先講解一下其背景和來源,每一段樂舞都讓我驚奇連連。接著大哥哥開始分享他們到全臺灣各地蒐集資料的經歷,他提到有一次去蘭嶼蒐集資料的過程,他們在傍晚時分穿著族服到海邊拍劇照,但是很快就接到電話,因為他們違反達悟族的規定,村子裡的長輩告訴他們族服不能於晚間穿著,除非家中舉行喪禮,因此他們必須立刻脫下族服回到家中,也因此入境隨俗是相當重要的;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在拼板舟要下水之前會用芋頭將拼板舟的空間填滿,我覺得這個超級特殊的,。此外,提到蘭嶼,除了飛魚、拼板舟之外,核廢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論蘭嶼的達悟族族人或是其他原住民談到核廢料時,都會主動消音,而「原舞者」更於2016製作《Maataw浮島》這個作品來說明蘭嶼的核廢料,也透過這個作品讓更多人關心蘭嶼核廢料的問題。

「原舞者」即將邁入30年,也期許舞團的舞者可以對於部落文化有更深的體悟,進而將部落文化發揚光大。在活動結束之前,舞者們和大家一起跳宜灣部落的年祭樂舞,牽手的方式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大哥哥說在跳的過程中腳要踏大力一點,因為踏越大力,就越能貼近祖先;屁股也要扭大一點,有三位男性舞者的臀部上有掛一大串的毛線球當作裝飾,是在模仿海浪拍打的感覺。在跳舞的過程中,當領唱者在唱的時候,其他人要彎腰,等到領唱者唱完要答覆時,再把頭抬起來。歌詞也很容易,領唱者唱什麼大家就跟著唱什麼,因此對於一個不懂族語的人也不至於帶來太大的困難。

| 講座之後 |
這次的講座讓我知道原來臺灣有一群致力於保存原住民傳統樂舞的人,因為有他們的努力,讓臺灣的原住民傳統樂舞得以好好的保存下來,或許未來我們不會再碰到樂舞,但是如果在未來的某天時,我們需要時,便可以很快上手。

講座時間:3月7日 19:00
講座地點:暨大體健中心 有氧教室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註解
「Maataw」在達悟族語是「漂浮在海中的島」



【 第四屆埔里跑 Puli Power 山城派對馬拉松 】

【 第四屆埔里跑 Puli Power 山城派對馬拉松 】
文:陳松泰、鄭皓勻 ; 攝影:陳松泰(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2019年3月10日的清晨細雨中,「埔里跑Puli Power」的參賽者悠活地走入活動會場,瞬即展開這邁入第四屆的山城馬拉松,所幸的是埔里這一周連日雨勢,直到活動開幕便逐漸減緩,活動期間無雨陰涼的天氣伴隨著山城霧氣氤氳景緻,為這次比賽更添美感。

此次比賽約4500位選手共襄盛舉,活動總共分為42K全馬組、22K超半馬組、9.8K挑戰組與3.5K親子組,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跑者參與,其中根據主辦單位的資料,有3位200馬以及18位100馬的選手,選擇將生涯中的重大里程碑獻給埔里。另外,在挑戰組與親子組跑者中可以看到許多全家大小一起參賽的畫面,或是也有視障人士在親友的帶領下一同完成賽程,可見這樣的分組安排,可以讓不同族群、不同體力程度的民眾都能享受在山城中挑戰自我的樂趣。

賽程中跑者們從埔里重要信仰地標地母廟出發,沿途經過虎頭山、地理中心碑、鯉魚潭、中台禪寺等小鎮地標,沿途有許多在地商家與機構、團體共同設立的補給站,提供選手們能夠休息與補充體力的地方。在標示已完成里程數與路標牌旁,掛上了埔里在地國小學童所繪的加油牌,他們童言童語地寫下對跑者的鼓勵話語,讓沿途經過的參賽者感到別具溫馨的趣味。

本次全馬組的競賽中,第一名的選手以不到3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總長42公里的賽程。而各組所有的選手完賽通過終點線後,都會由本校親善大使團的團員親自為他們戴上獎牌,並至一旁的帳篷領取客製化紀念品與完賽證明,為他們這天的挑戰留下完美句點。

埔里跑的活動能夠邁入第四屆,有賴在地居民的支持與參與,於走訪的過程中,可見埔里居民向跑者們給予加油和鼓勵,走訪到休息站處,志工伯伯溫情地要我放下手中的相機,一同享用點心與茶水,埔里在地人情味,是外地縣市成長的我從未感受地。在蜈蚣社區受訪的阿嬤表示每年的馬拉松都會經過她家附近,她認為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活動,非常值得鼓勵。其中受訪的志工伯伯也相當喜歡外地遊客來埔里玩,走訪埔里的點、欣賞埔里的美,人情味表露無遺。

各組別的賽程因應各類型的參賽選手,除了靠實力較勁的賽事組別,且設有3.5K親子組讓更多爸爸媽媽帶著小孩一同參與比賽,使親子互動更添情誼,看著小手拉大手一同遊埔里的模樣,備感家庭親子間溫暖,令人暖暖地一抿微笑;身心障礙朋友也在主辦協助下參與比賽,共同發揮運動精神完成賽程,畫面令人為之動容;來自共同團體的朋友們則舉著自己單位的旗幟,一同賣力完成比賽,完成彼此共同美好的回憶,令我感受到團體凝聚與運動精神的偉大。

馬拉松活動除了行銷埔里小鎮的觀光,同時也凝聚了埔里在地的活力,許許多多行政單位、在地志工投入,為這場活動給予支持、付出,好山好水的埔里鎮,擁有絕佳的觀光優勢,能夠結合運動賽事,讓各地跑者認識臺灣寶島的美麗,共同感受小鎮的風土人情,未來期許活動持續性的舉辦,再現埔里的人文風情,讓「埔里跑」活動不只成為行銷埔里,更是台灣優質的運動賽事之一。

講座時間:3月10日 
講座地點:埔里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17~18世紀中部平埔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與族群互動 兼談對噶哈巫/樸仔籬的文獻觀察 】

【 17~18世紀中部平埔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與族群互動 兼談對噶哈巫/樸仔籬的文獻觀察 】
主講者:翁佳音老師
文:鄭皓勻 ; 攝影:陳松泰(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3月22日晚間不到七點,位於埔里鎮西安路的永樂園青年旅店早就擠滿了等待著這場演講的老師、學者、學生以及許多埔里在地族人或是關心平埔族議題的人們,大家熱情地互相打招呼、談笑風生,現場氣氛輕鬆愉悅,一點都沒有學術講座會有的嚴肅感。果然從人社中心老師以全台語進行的開場導言開始,到整場講座中翁老師國台語混雜,那相當接地氣卻又不失專業的演講風格,配上現場觀眾時不時發出的笑聲,都讓我們這些初次參與類似活動學生感覺到,比起一場學術演講,這天的活動更像一次讓大家學習交流的小型聚會。

| 歷史不能是單方面的講,而是要對話 |
在講座內容正式開始之前,翁老師先發表了一串對於「歷史」的看法,他說:「歷史是不停的爭論,永遠不會有止盡,也沒辦法講清楚,而且每個立場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觀點。」。他再三地強調,歷史需要對話,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講,要去傾聽每個立場的觀點,從中思考歷史的事實,同時也勉勵學習及研究歷史的人們,必須要去了解歷史,了解它的本質與意義,而不只是單純地背誦。起初聽到這些話時,我還有些疑惑翁老師選在今天講這些的用意,到了老師後面在講解他研究平埔族歷史所發現的現象時,才體會到老師這些對於「歷史」的想法,也許正是他在這麼多年的學術生涯中,所領悟出的道理吧。

| 名稱與傳承 |
演講過程中,翁老師談論了許多「地名」與「族群名稱」的由來,他首先提到名稱所代表的意義並不會是絕對的,例如「社」這個字,在中國本土指的是人生存居住的地方,到了台灣卻變成單指番人的居住地。其實「社」跟「番」字一樣,不帶有負面含意,「番」所代表的就只是外國人,只要是中國人以外都被稱為番,並不代表就一定比中國人差,這些多餘的解釋很多都是後人強加上去的。

現今的大多數地名都是根據漢語或是漢人的方式去命名的,但卻時常被誤植成與原住民有關,例如「武界」這個地名,傳聞說是因該地為布農族語原住民的古戰場,但事實上,它的由來是源於客家人幫助清朝官府進行撫番工作時,將該地稱為「埔界」後來才變成「武界」,與原住民一點關係都沒有。講到這裡時老師相當感慨的說,因為原住民沒有用文字書寫歷史的能力,所以他們的歷史時常被書寫者扭曲,又說到不論是族群名稱或是地名,很多名稱都不是原住民自己取的,他們甚至也不知道外界是怎麼稱呼他們。更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把祖先所取的名稱傳承給下一代,而是為了配合外界去更改講法,這讓許許多多原住民文化中的名稱就這樣消失了。

不只是地名,在族群名稱上,從最早期的荷語文獻,經過清領時期,再到日本人針對原住民族所進行的分類紀錄,對於族群的劃分並不能用如此絕對的標準去看待,經過了族群間的遷徙與通婚,這些分類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又或者說,「族群名稱」的概念本來就是相對的,是在對外界說明時才須要有這樣的概念出現,在原住民族的原生地,他們並不需要特別去強調他們是「某某族」或「哪裡人」,那麼取名及命名的意義到底是為了誰呢?

| 講座後記 |
翁老師在講座中說到,他並不會去細分平埔族或高山族,而是用統整的概念將其視為「原住民族」,透過這短短兩個小時的演講,深切體會到了翁老師對原住民研究的熱情與關懷,他急切地說著那些歷史紀錄上對原住民不公平或是有誤的地方,講座期間也多次向在場的族人確認他所講的內容是否正確。身為一個在學界中相當有地位的人物,翁老師用著他的身教,告訴在場的後輩研究歷史時所需具備的謹慎與尊重,尊重每個族群的文化,書寫下最貼近事實的紀錄。

講座時間:3月22日
講座地點:永樂園青年旅店(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談網紅與直播之文化】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談網紅與直播之文化】
文:黃珮瑄 ; 攝影:黃珮瑄(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當初進入新媒體是誤打誤撞的。自己所學的專長為新聞,接觸新媒體的原因是在因緣際會之下與GOOGLE總服人員做了一個論壇,而我在2016年底也做過一系列的直播,包括臉書、中天新媒體快點TV、中時電子報、阿里巴巴一直播app直播,甚至遠至法國、比利時做面膜節的直播,當時台灣的直播沒有那麼火紅,才剛起步而已……」,「水晶主播」王宜安說道,其曾先後擔任電視新聞記者6年、電視台主管11年、主播主持5年,從傳統電視新聞主持人,到現在的新媒體直播主播(其英文暱稱為“Crystal”,故而又稱為「水晶主播」)兼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所的講師,擁有豐富媒體知識與經驗的她,除了在學堂中分享其經驗之外,甚至是以直播結合電商的方式,教導大家如何以直播的方式來行銷商品,藉此推出專屬於自己的品牌,這是現今網紅進行行銷的模式之一,但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何謂「網紅」?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使用手機的習慣,以及新媒體的興起之下,誕生了所謂「網路紅人」這個新興詞彙,網紅可以意指為「人物因外貌或才藝或特殊事件在網路上爆紅,有意或無意間受到網路世界的追捧」,或是指稱所謂的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其通常被定義為「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並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他們一般具備以下三大特徵:

一、 對特定範疇知識的持久介入:
第一個特徵是對某產品範疇的認識和經驗,比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更為深入。大部分KOL都有其專屬的關鍵領域(Key Area),例如美容、科技、旅遊、飲食等,也因為對於自身所屬之領域有著長時間接觸和深入的認識及充分地了解,亦可以藉此在其視頻內容中展現其人格特質,吸引觀眾的支持,因此,相對容易塑造鮮明的社群品牌形象。

二、 人際溝通:
第二個特徵是擁有良好的人際網絡。KOL需要具備較強的社交能力和溝通技巧,幫助其建立更廣闊的社交圈子,提升知名度及影響力。KOL作為一個發佈品牌或產品的媒介,最理想是能擁有四通八達的人脈網絡,從而通過更多不同的群組傳播信息,增強其與觀眾、網路的連結度。

三、 性格特質:
最後是性格特質,KOL需要抱持觀念的開放、接受新事物的心,對於流行趨勢的變化有着敏銳的直覺,才能夠符合觀眾的需求。

「口才好固然可以加分,但若是沒有特殊的技能,或者是特殊的人格特質,是不足夠的。」王宜安如是說,她認為,現在是人人皆可以當網紅的時代,但是我們必須找到符合網民喜愛的人格特質,因為,儘管視頻的趣味性、方便性是重要的,但視頻的內容是以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為中心,而不單只是以訊息的傳遞為中心,而網紅若本身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與見解,便能夠吸引更多人來觀賞直播視頻,因此一個網紅除了對於特定領域的了解之外,人際溝通與性格特質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為了配合如何在短時間拍出一段介紹在地商品的直播的教學,王宜安也提出了社群行銷的新名詞:VAS,V指的是網路影響力;A指的是活躍度;S指的是觀點意見,王宜安認為:「直接影響消費族群的不單是品牌的口碑,更重要的是VAS的正面影響力及對品牌的積極的訊息」,以何種方式進行行銷,抓住觀眾的心、以什麼樣的觀點來說服群眾購買商品,以及如何推廣直播,擴大影響力,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探討的議題。

王宜安在課程中也介紹了直播的類型,有陪伴型直播、才藝表演型直播、節目型直播、B2B直播、電商型直播,以及知識型直播。在講座之中,不僅僅只有理論與議題的討論與介紹,還有具體實際的操作,即在場的人們都可以分別以3分鐘的時間進行直播,這便是屬於電商型直播的一部分,並且針對大家忽略到的細節給予意見,像是在直播時產品必須至於面前的定點、介紹產品時內容必須簡潔有力、切入重點,以及根據現場(變數)的不同而做調整與變化……等等,使我們知道,原來直播也是有著一定學問的,因此,根據這些細節,可以歸納出直播需要具備的要點:專業、內容、視角(觀看者的角度)、品質,若是能夠注意這些細節,直播便不再是件難事了。

針對直播的特色,王宜安認為,現今直播會如此受到歡迎之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直播可以直接跟受眾溝通互動。
二、時間空間不受限制,人人都是直播主可傳遞訊息。
三、目前沒相關法令可管,業者願意直接做直播,且在成本上,比電視平面廣告或業配快或便宜,可說是成本低、效率大。

但隨著電商直播的崛起,無論是直播數字變現或是變金流仍有很大進步空間,舉中國與台灣來說,中國的直播在金流上相當方便,直接點擊直播頁面,即可立即進行第三方支付,而台灣在這個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使我們去反思直播的意義與發展的空間性。

最後,王宜安分享了其在記者生涯中的經驗,「26歲時擔任主管,面對比我資深的記者,必須要管理他們,那個時候是相當受挫的,30歲之後遇到人生的轉捩點,原本帶的是生活方面的新聞,改為較不熟悉的財金新聞,面對新的學習與挑戰,那個時候我還蠻開心的,為了要證明給自己看,也證明給長官看,於是一個禮拜就看了十本財金雜誌去惡補,直到我自己主持一個台灣產業趨勢報告,得到了忠實財經報導獎,那個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辛苦又很努力的轉變,並且得到蠻大的自信心。」對於王宜安來說,走在主播行業的道路上勢必會不斷地遇到磨練與挑戰,然而其除了本身優秀的才能之外,學習的態度亦是重要的,從其個人經驗分享之中,我們知道,面對挑戰必須抱持著正面積極的態度學習,而非被動的等待機會的到來,如果能夠以這樣的心態面對困難與挑戰,那麼對於未來的人生是受益無窮的。

在此次講座中,我們自水晶主播王宜安身上,看到了其獨特的人格特質,以及以清晰而具條理的口條介紹、分析直播媒體的特色,與此同時的,我們可以反思,在這個人人都能成為網紅的時代,我們可以如何運用網路直播來展現自己呢?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值得我們去細細探索自我,透過經驗的累積、學習,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性的網路世界影響者。

講座時間:3月30日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埔里媽祖文化祭】

【20190331埔里媽祖文化祭】
文:陳松泰、鄭皓勻 ; 攝影:陳松泰、鐘翊婷、蘇晉緯(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媽祖是安定一方的海神,為什麼山城埔里也會出現媽祖信仰?媽祖又對埔里居民起了什麼樣的作用?追溯著這段起因,埔里的媽祖遶境活動對於小鎮活絡有什麼意義?

清晨的寧靜被轟隆的鞭炮聲所吵醒,這和一如往常的晨間作息中似乎有些不同。位於埔里愛蘭台地上的天后宮陸續地聚集人潮,身著代表各廟方的遶境隊伍陸續進場至廟前廣場,共襄盛舉這天的遶境活動,這是埔里天后宮第三年主辦的媽祖繞境活動。

而今年媽祖文化季最大的亮點是邀請到了北港朝天宮媽祖來埔里一同參與活動,北港朝天宮媽祖曾於九二一大地震後來到埔里,為當時重災創傷後的埔里居民注入了一股安定的精神力量,當年媽祖回鑾後,於北港舉辦的祈福儀式對台灣這片土地起了民間安定的深切意義。相隔二十年後的今日,北港朝天宮媽祖再次來到埔里顯得別具意義,回顧當年的埔里,這座小鎮外觀已然復原,媽祖所帶來的宗教力量使居民能夠緬懷傷痛而獲得重生力量。

由南投縣長林明溱、埔里鎮長廖志城等地方大家長一同點燃象徵性的起馬炮後,天后宮媽祖正式上轎、起駕,途經埔里小鎮的大街,日當中午時抵達恆吉宮媽祖廟,北港朝天宮也在恆吉宮前廣場表演了北港的傳統犁炮,隨著砲聲隆隆與各廟方的隊伍陸續進場,都顯得各方氣勢互不相讓,也使一旁圍觀的埔里居民看的目不轉睛。後於埔里仁愛公園暫時駐點休息片刻,又繞經埔里總站、包公廟、鎮公所等地,最後回鑾至天后宮。

即便烈日罩頂,汗流浹背,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各廟方人員都竭盡全力為遶境而努力,累了就直接坐在地上休息,疲倦雖然掛在臉上,卻從不懈怠,為了展現各廟的氣勢,無不展現其活力,而行經大街小巷的人龍隊伍,使得原本待在家中的居民出戶觀望、鑽轎祈福,過程相當熱鬧與溫馨,這是平日純樸寧靜的小鎮所不會出現的情形,可謂活絡了小鎮的生機。要追溯著媽祖信仰進入埔里,自清代媽祖信仰即被來自海邊的移民帶入,且受到埔里本地居民的香火、信眾的增多,而逐漸穩定,在發生各種天災人禍的同時,都有民心安定的寄託,平日中,寬廣的廟前廣場也是社區人士休閒與聯繫情感的好去處。

埔里小鎮規模不大,但每次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能見到在地居民的熱情參與,這些純粹且溫暖的人情味,正是推動各項活動成功的因素,在這次媽祖遶境的過程中也不例外。在媽祖行經的過程中,常可見到居民期盼的上前鑽轎腳,祈求闔家安康,每一張虔誠的臉孔,都令人感動宗教對於人們精神信仰的寄託意義。在路邊也可見到不少商家擺出小型祭壇恭迎媽祖,路途中更是有大大小小由在地商家團體資助的補給站,提供遶境人馬短暫休息補充體力的資源。同時這次天后宮馬祖的鑾轎更是由暨大土木系的同學與中華轎班團合作輪流抬轎,讓同學藉由服務學習的課程,能夠為這次的活動進一份心力,同時也體驗到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習俗。來自暨大僑生聯會的同學們跟隨遶境隊伍後,撿起遺落地上的垃圾,使遶境活動不僅僅是傳遞宗教力量,同時也能夠凝聚生活在埔里的每一個人,這無非提升了小鎮意識。



【 原論──原住民生活大小事】

【 原論──原住民生活大小事(上)】
文:鄭勻婷 ; 攝影:鄭勻婷、 原圈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3月27日的下午,暨大的人文藝廊來了四位特別的訪客,分別是返鄉老師、獵人、雜貨店老闆的女兒以及卡車司機,他們不是各行各業的菁英、沒有代表作,跟我們一樣是再平凡不過的凡人,但是透過他們親自現身說法,讓我們聽見部落最真實的聲音。

| 返鄉老師──曾文儀 |
曾文儀老師來自廬山部落,從小立志成為一位老師,彰師大畢業後回到南投縣的仁愛國中服務,一待就是十幾年,其實他一開始是要在彰化高工實習,但是後來爸媽跟他說:「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一共七年的時間都在外地生活,應該要回鄉。」一開始文儀老師有點抗拒,因為他覺得已經適應當地的生活步調而不想返鄉,直到媽媽對他下最後通牒:如果不返鄉服務便要斷絕母子關係,再加上曾老師是一位爸媽說什麼就會去執行的小孩,所以他沒有反抗,便聽從爸媽的建議返鄉服務。

當主持人問起文儀老師關於原鄉家長對於教育重視度的這個問題時,他說在他任教的國中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原住民,而其中超過百分之五十都是隔代教養或是單親家庭,父母的想法是孩子有去上學就好,其他的方面不太管,也因此原鄉老師有「半個父母」之稱。曾老師還有提到一個問題:獎學金太氾濫,很多成績不好的小孩也可以領到獎學金,如果爸媽知道小孩有拿到獎學金的話可能還會拿去買酒,而不是提供小孩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不過,有些父母卻會為了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而將孩子送下山讀國中,有的會送去埔里國中就讀,但是爸媽卻因為工作或是其他因素而無法陪伴在孩子身旁,因此小孩可能會學壞、走偏,甚至走上吸毒一途。此外,曾老師還給原民生一些學習建議,像是要看自己的個人特質去找到自己的讀書方式,而不是一昧地想學習別人的讀書方法,因為每個人適合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因此要多多嘗試,除此之外,還要堅持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後來,有位同學問老師:「如果你很想栽培這個小孩,也對他付出很多心力,可是後來還是走偏了,你會怎麼處理?」老師笑了一下接著說:「只能祈禱並祝福他一切順利。」我覺得老師是個可以改變一個小孩的職業,即使教學這條路上處處充滿著困難或是障礙,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心,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 獵人──賴瑞夫 |
瑞夫是一位來自臺中市和平區的獵人,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雖然只有二十歲,卻是一個擁有許多打獵經驗的獵人。十歲那年第一次跟著長輩上山打獵,長輩告訴他要學會打獵就要先學會走路,學會在山區行走跟學會做陷阱一樣重要,後來當他開始學習如何打獵時,便希望自己可以比爸爸厲害,想要第一次就打山豬,後來發現這簡直跟登天一樣難,所以還是得從飛鼠、山羌這些小型動物開始。儘管父母告誡他不能帶人上山打獵,因為萬一發生危險是爸媽要負責,但是他還是有幾次偷偷帶朋友上山打獵。而說到打獵就一定會有需要遵守的文化禁忌,例如盡量打成年雄性的動物,但是如果是陷阱抓到的就沒有辦法;前一天不能跟父母或是家人吵架,因為會帶來厄運,這些禁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要嚴格遵守。

瑞夫有個很妙的經歷,在上山之前,長輩們會用米酒並且口唸族語跟祖靈祈求保祐,但是瑞夫的方式很特殊,他是用巧克力或是餅乾當作米酒獻給祖先,再加上他當時的族語不太流利,所以用國語跟祖先祈求平安,接著還會跟耶穌祈禱,祈求耶穌保祐他能夠抓到獵物,即使是一隻飛鼠也沒關係。有人問瑞夫怎麼處理獵物,他說如果是一開始就看到的話,會先掛在樹上,防止其他動物靠近新鮮的獵物,等巡完所有的陷阱之後,再回來把獵物帶走;關於會不會生吃獵物這個問題,他說他會生吃獵物的肉,有時候也會帶鹽巴灑在肉上面再拿起來啃,有一次他把還在流血的獵物揹在身上,再加上他的嘴巴都是動物的血,路人還以為他受傷了。

後來談及打獵文化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瑞夫說打獵文化一定要存在,因為祖先他們以前不像現在有如此方便的商店,所以一定要學會打獵,如果現代人把祖先傳承下來的打獵文化遺忘,就無法體會祖先他們當初是如何靠自己的雙手生活,而且打獵對許多族裡的男性來說是一個成熟的象徵,一旦讓這個歷代傳承下來的文化消逝,就像一個失去了靈魂的部落,所以好好保存打獵文化是件很重要的事。

講座時間:3月27日 13:00
講座地點:暨大人文藝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備註:本活動是一場由 原圈圈 所主辦的原住民論壇


















【 原論──原住民生活大小事(下)】
文:鄭勻婷 ; 攝影:鄭勻婷、 原圈圈

| 雜貨店老闆的女兒──林佳欣 |
佳欣的爸爸來自臺東,在南投的一切都是爸媽白手起家的成果,家中有五個小孩,她排行第四,從小就要跟哥哥姐姐輪流幫忙顧店,家中有販售許多東西,從糖果到米酒都有,還有許多生活娛樂,像是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有的卡拉OK,而且他家還有包廂,佳欣有時候如果突然很想唱歌,就會把自己關進去包廂裡面唱歌,唱到開心才會願意離開包廂;從開店到現在,因為佳欣的父母都有跟上潮流,所以不管是撞球檯、吊娃娃機、小朋友在玩的遊樂機,甚至還有網咖才會出現的遊戲臺,他家的雜貨店都有經營過。

家中氣氛看似歡樂,不過家教甚嚴,不能吃糖果也不能喝飲料,所以小孩子也不太會吃雜貨店所販售的糖果。此外,在雜貨店最常遇到的事情不外乎就是賒帳、失戀、喝醉酒的人和打架的人,但是只要是佳欣顧店的日子,誰也別想賒帳;每次客人唱完卡拉OK,小孩子都會輪流去收拾,雖然經常都是佳欣去收拾殘局,不過也是有大家一起幫忙整理環境的時候,但是通常都是哥哥姊姊分配工作,有人負責擦桌子,有人負責拖地,這些日子也許很辛苦,但是一家人能夠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而家中最大的副業是種茶,當茶園需要幫忙的時候,就會由最小的妹妹顧店,所以他們都會希望自己不要長大,這樣就可以不用上山幫忙。佳欣的哥哥也提到爸媽的志向很多,所以以後會不會把茶園當主業,雜貨店當副業也很難說。佳欣家的雜貨店我覺得超特別,我從來沒想過一間雜貨店可以有這麼多有趣的設施,透過這次的論壇,讓我對於雜貨店有不一樣的看法。

| 砍菜班兼卡車司機──邱嘉文 |
年僅21歲的卡車司機嘉文,從國中開始就加入角力隊,高中是體育班的成員之一,雖然每天在高壓力的訓練中成長,一開始可以堅持下去,但是讓他離開高中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學長學弟制佔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希望可以分擔家計,因此嘉文毅然決然放下高中學業進入職場工作,儘管還很年輕,但是他的臉龐看起來卻很成熟穩重。有人好奇地問為什麼當初會選擇角力而不是其他運動,嘉文說因為看到很多學長都是用角力保送高中,因此決定加入角力。

雖然現在每天的上班流程大致相同,但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例如若是要將運送肥料到山上的話,前一天要先去載肥料,並在隔天清晨以前送到山上,一個月如果認真載的話,月薪可以高達八、九十萬,這工作雖然看似高薪,但其實一點也不輕鬆,如果請小幫手幫忙的話還要從自己的薪水裡面支出,因此很多司機都會一個人包辦所有工作。後來主持人問嘉文為什麼會想學開大卡車,他說因為小時候看大卡車載東西來山上而覺得司機很厲害、過彎的時候很帥,而且喇叭聲很大,讓他覺得很酷,也因此決定要成為一名大卡車司機;關於責任感以及動力的來源,嘉文哥哥說是小孩和家庭,因著他有一個兩歲的孩子,也希望可以讓孩子過更好的生活,所以再累他都甘之如飴。

| 結語 |
今天是原圈圈第一次主辦的論壇,透過四個素人講者,不管是經常造訪的雜貨店或是不常出現在生活中的獵人,不僅讓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部落中的各行各業,也讓我更加貼近部落。
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面提到的:「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讓生活有目標而不是盲目的生活著;相對的,既然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不能中途放棄。當遇到困難時,可以想想當初是什麼信念讓自己堅持到這裡而不輕言放棄。現在的他們都努力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也許這條路上充滿的荊棘,但是他們用自身的熱情與堅持將這些荊棘劈開,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講座時間:3月27日 13:00
講座地點:暨大人文藝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備註:本活動是一場由 原圈圈 所主辦的原住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