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 17~18世紀中部平埔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與族群互動 兼談對噶哈巫/樸仔籬的文獻觀察 】

【 17~18世紀中部平埔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與族群互動 兼談對噶哈巫/樸仔籬的文獻觀察 】
主講者:翁佳音老師
文:鄭皓勻 ; 攝影:陳松泰(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3月22日晚間不到七點,位於埔里鎮西安路的永樂園青年旅店早就擠滿了等待著這場演講的老師、學者、學生以及許多埔里在地族人或是關心平埔族議題的人們,大家熱情地互相打招呼、談笑風生,現場氣氛輕鬆愉悅,一點都沒有學術講座會有的嚴肅感。果然從人社中心老師以全台語進行的開場導言開始,到整場講座中翁老師國台語混雜,那相當接地氣卻又不失專業的演講風格,配上現場觀眾時不時發出的笑聲,都讓我們這些初次參與類似活動學生感覺到,比起一場學術演講,這天的活動更像一次讓大家學習交流的小型聚會。

| 歷史不能是單方面的講,而是要對話 |
在講座內容正式開始之前,翁老師先發表了一串對於「歷史」的看法,他說:「歷史是不停的爭論,永遠不會有止盡,也沒辦法講清楚,而且每個立場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觀點。」。他再三地強調,歷史需要對話,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講,要去傾聽每個立場的觀點,從中思考歷史的事實,同時也勉勵學習及研究歷史的人們,必須要去了解歷史,了解它的本質與意義,而不只是單純地背誦。起初聽到這些話時,我還有些疑惑翁老師選在今天講這些的用意,到了老師後面在講解他研究平埔族歷史所發現的現象時,才體會到老師這些對於「歷史」的想法,也許正是他在這麼多年的學術生涯中,所領悟出的道理吧。

| 名稱與傳承 |
演講過程中,翁老師談論了許多「地名」與「族群名稱」的由來,他首先提到名稱所代表的意義並不會是絕對的,例如「社」這個字,在中國本土指的是人生存居住的地方,到了台灣卻變成單指番人的居住地。其實「社」跟「番」字一樣,不帶有負面含意,「番」所代表的就只是外國人,只要是中國人以外都被稱為番,並不代表就一定比中國人差,這些多餘的解釋很多都是後人強加上去的。

現今的大多數地名都是根據漢語或是漢人的方式去命名的,但卻時常被誤植成與原住民有關,例如「武界」這個地名,傳聞說是因該地為布農族語原住民的古戰場,但事實上,它的由來是源於客家人幫助清朝官府進行撫番工作時,將該地稱為「埔界」後來才變成「武界」,與原住民一點關係都沒有。講到這裡時老師相當感慨的說,因為原住民沒有用文字書寫歷史的能力,所以他們的歷史時常被書寫者扭曲,又說到不論是族群名稱或是地名,很多名稱都不是原住民自己取的,他們甚至也不知道外界是怎麼稱呼他們。更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把祖先所取的名稱傳承給下一代,而是為了配合外界去更改講法,這讓許許多多原住民文化中的名稱就這樣消失了。

不只是地名,在族群名稱上,從最早期的荷語文獻,經過清領時期,再到日本人針對原住民族所進行的分類紀錄,對於族群的劃分並不能用如此絕對的標準去看待,經過了族群間的遷徙與通婚,這些分類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又或者說,「族群名稱」的概念本來就是相對的,是在對外界說明時才須要有這樣的概念出現,在原住民族的原生地,他們並不需要特別去強調他們是「某某族」或「哪裡人」,那麼取名及命名的意義到底是為了誰呢?

| 講座後記 |
翁老師在講座中說到,他並不會去細分平埔族或高山族,而是用統整的概念將其視為「原住民族」,透過這短短兩個小時的演講,深切體會到了翁老師對原住民研究的熱情與關懷,他急切地說著那些歷史紀錄上對原住民不公平或是有誤的地方,講座期間也多次向在場的族人確認他所講的內容是否正確。身為一個在學界中相當有地位的人物,翁老師用著他的身教,告訴在場的後輩研究歷史時所需具備的謹慎與尊重,尊重每個族群的文化,書寫下最貼近事實的紀錄。

講座時間:3月22日
講座地點:永樂園青年旅店(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