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埔里媽祖文化祭】

【20190331埔里媽祖文化祭】
文:陳松泰、鄭皓勻 ; 攝影:陳松泰、鐘翊婷、蘇晉緯(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媽祖是安定一方的海神,為什麼山城埔里也會出現媽祖信仰?媽祖又對埔里居民起了什麼樣的作用?追溯著這段起因,埔里的媽祖遶境活動對於小鎮活絡有什麼意義?

清晨的寧靜被轟隆的鞭炮聲所吵醒,這和一如往常的晨間作息中似乎有些不同。位於埔里愛蘭台地上的天后宮陸續地聚集人潮,身著代表各廟方的遶境隊伍陸續進場至廟前廣場,共襄盛舉這天的遶境活動,這是埔里天后宮第三年主辦的媽祖繞境活動。

而今年媽祖文化季最大的亮點是邀請到了北港朝天宮媽祖來埔里一同參與活動,北港朝天宮媽祖曾於九二一大地震後來到埔里,為當時重災創傷後的埔里居民注入了一股安定的精神力量,當年媽祖回鑾後,於北港舉辦的祈福儀式對台灣這片土地起了民間安定的深切意義。相隔二十年後的今日,北港朝天宮媽祖再次來到埔里顯得別具意義,回顧當年的埔里,這座小鎮外觀已然復原,媽祖所帶來的宗教力量使居民能夠緬懷傷痛而獲得重生力量。

由南投縣長林明溱、埔里鎮長廖志城等地方大家長一同點燃象徵性的起馬炮後,天后宮媽祖正式上轎、起駕,途經埔里小鎮的大街,日當中午時抵達恆吉宮媽祖廟,北港朝天宮也在恆吉宮前廣場表演了北港的傳統犁炮,隨著砲聲隆隆與各廟方的隊伍陸續進場,都顯得各方氣勢互不相讓,也使一旁圍觀的埔里居民看的目不轉睛。後於埔里仁愛公園暫時駐點休息片刻,又繞經埔里總站、包公廟、鎮公所等地,最後回鑾至天后宮。

即便烈日罩頂,汗流浹背,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各廟方人員都竭盡全力為遶境而努力,累了就直接坐在地上休息,疲倦雖然掛在臉上,卻從不懈怠,為了展現各廟的氣勢,無不展現其活力,而行經大街小巷的人龍隊伍,使得原本待在家中的居民出戶觀望、鑽轎祈福,過程相當熱鬧與溫馨,這是平日純樸寧靜的小鎮所不會出現的情形,可謂活絡了小鎮的生機。要追溯著媽祖信仰進入埔里,自清代媽祖信仰即被來自海邊的移民帶入,且受到埔里本地居民的香火、信眾的增多,而逐漸穩定,在發生各種天災人禍的同時,都有民心安定的寄託,平日中,寬廣的廟前廣場也是社區人士休閒與聯繫情感的好去處。

埔里小鎮規模不大,但每次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能見到在地居民的熱情參與,這些純粹且溫暖的人情味,正是推動各項活動成功的因素,在這次媽祖遶境的過程中也不例外。在媽祖行經的過程中,常可見到居民期盼的上前鑽轎腳,祈求闔家安康,每一張虔誠的臉孔,都令人感動宗教對於人們精神信仰的寄託意義。在路邊也可見到不少商家擺出小型祭壇恭迎媽祖,路途中更是有大大小小由在地商家團體資助的補給站,提供遶境人馬短暫休息補充體力的資源。同時這次天后宮馬祖的鑾轎更是由暨大土木系的同學與中華轎班團合作輪流抬轎,讓同學藉由服務學習的課程,能夠為這次的活動進一份心力,同時也體驗到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習俗。來自暨大僑生聯會的同學們跟隨遶境隊伍後,撿起遺落地上的垃圾,使遶境活動不僅僅是傳遞宗教力量,同時也能夠凝聚生活在埔里的每一個人,這無非提升了小鎮意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