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鐵店憶與情

鐵店憶與情
李郁緣/文字
王怡媜、趙悅如/攝影


        經過埔里打鐵街(南興街)相依的五家鐵店行,有時會看到一位奶奶獨自一人悠悠地坐在木椅上看著電視;有時客人上門,她會站在擺放各式刀具的玻璃櫃前,熟練地和客人交談、介紹。她是吳阿嬤,今年八十多歲,埔里人,經營鐵店已三十餘年,丈夫於兩年前逝世,目前為自己經營,兒女們也各個成家立業。這天,我們提早預定日期拜訪阿嬤,阿嬤依舊是一件台灣傳統花布衫配著一條黑色簡樸長褲,給人一種祥和彌樂的味道。


        回憶當年,阿嬤侃侃地說起故事,爸爸學打鐵有成後,想獨自開店,四處尋找店面卻無法找到合適的地點,又因當時有條欲經營打鐵店必須詢問左右鄰居,允許後才可以營業的規定,讓爸爸頭痛不已,幸運的是,打鐵師傅知此事後,隨即告訴阿嬤的父親「到隔壁開店」,父親也就在此落腳,阿嬤回想起打鐵師傅,心中滿滿感謝,師父沒有任何私心,願意如此提拔徒弟,透過師徒相互照應,技術又向上提升。

        早期,農業發達帶動打鐵業發展,興盛時期打鐵街上有將近三十家鐵店,每家鐵店平均有四位打鐵工人,人力不足時,十三歲的阿嬤也得拿起鐵鎚,按著父親指定位置敲打鐵塊。日治時期,日本警察相中打鐵街精湛的打鐵技術,要求店家承做日本武士刀,為了應付大量農具需求及武士刀供應,各家鐵店夜以繼日地趕工,但應當時有限定米糧供給,工人們時常因勞累、吃不飽的情況下無力打鐵,造成武士刀交貨延遲,警察廳聽聞此事,為鐵店業者增加配給米糧,好讓鐵店供貨正常。


        六○年代,政府希望藉農業帶動工業發展,當農具需求量更為驚人,師傅們為了提升產能,到處尋找打鐵機器或工具,最後師傅們運用早期捶麻糬的機具做些微改良,成了現今製鐵機器。時代變遷,鐵器也轉型為工業生產,手工鐵器雖有品質保證,卻依舊不敵機械化價格及產量攻勢,鐵店相繼結束營業,而今剩餘的五家鐵店生意平淡,僅零星客人和熟客上門光顧。

        從年幼至今,阿嬤見證了打鐵業之繁華與衰退,採訪時和阿嬤談及打鐵業日漸沒落是否因此感到可惜?阿嬤呵呵笑了幾聲,她告訴我們「可惜是一定會的,時代在變,很多東西都不同了,產業本來就有興有衰,我們沒辦法控制它,順應它是我唯一能做的,如果現在子女想繼承,我還會替他擔心,因為生意不好也沒辦法照顧一個家啊!」

        三十年的鐵店情,總不能說放就放。曾經也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閃爍星體,仍舊抵不過時代巨輪,不再如此搶眼與明亮,逐漸褪去的光暈,在阿嬤的回憶下再度亮起。

●影片網址:http://youtu.be/HloReXJwxi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