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埔里人文發展記事」:與埔里鎮立圖書館

「埔里人文發展記事」:與埔里鎮立圖書館
李宜憲、張祐銘/採訪

埔里,臺灣的中心點。最初這座島嶼由南到北各自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地方特色,一直到了近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北部取代了南部成為臺灣最重要的地區,南部則挾其工業優勢,成為臺灣另一重要的都市生活圈。而埔里位居臺灣中心,近年來隨著產業的發展,埔里觀光逐漸打開其知名度,山城的美麗才因此為外人所知悉,然而多數人對這座小鎮其實不甚瞭解,不論在歷史、文化以及經濟產業等,埔里在各方面都需要一個完整詳細的介紹,才足以吸引民眾去瞭解此地,進而去探索這裏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

民國七十多年為配合省政府「一鄉鎮一圖書館」的計畫,今「埔里鎮立圖書館」順勢於現址成立。後經九二一大地震,圖書館整體館舍全倒,館內文物被迫搬遷至他處,待圖書館修建完成,始將原展覽物品移回館內。根據圖書館四樓職員陳義方先生的講述,我們得知,自從圖書館成立以來,已故在地文學家巫永福先生捐贈了大量的文學史料及書籍,圖書館便在震災後舉辦了新館的巫永福先生展覽,以及接下來的影像達人李百祿、小鎮醫生李長與小鎮儒者王梓聖,以及兩年前展出的埔里第一任民選鎮長余瑞淵,到近期的第二、三任鎮長巫重興的展覽,透過影像的方式讓居住在埔里的居民們更加認識這塊土地,也讓大家能夠瞭解此地的歷史與文化之價值,對自己生活的土地有更進一步的人文關懷。

陳先生表示,自從在館內舉辦展覽活動之後,參觀過的民眾紛紛將身邊具歷史價值的物品,包括老照片與舊文物,捐贈給館方當作展覽主題。隨著時間推移,從一開始的局部策展,直到現在整個樓層的展覽空間,收藏文物也隨著民眾的捐贈逐漸增加,這點讓圖書館的職員們相當感動,但同時也擔心未來無法再擴充收藏空間,屆時恐將無法容納過多的文物。因此,陳先生一方面鼓勵大家踴躍提供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給館方當作展覽用途,一方面希望儘量以「數位」的形式呈現,如此一來,既可保存歷史文物,也不必擔心館內收藏空間過小的問題。

埔里發展至今已儼然成為臺灣觀光業的重鎮之一,這些年來遊客人數的穩定成長,表現出埔里觀光產業的生命力,以及地方文化發展的前景。我們若能對身處的小鎮有更多瞭解與再進一步的關懷,透過人文與觀光的共同發展,著重於在地文化的重建與宣傳,那麼相較之下,過去九二一的震災地區便有可能恢復,透過「埔里模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地方文化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