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人物專訪 │ 瑞峰國中曾羽瑈老師

【 人物專訪 │ 瑞峰國中曾羽瑈老師 】
文:吳佩宸; 攝影:邱瑜莉(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鹿谷的孩子│
瑞峰國中位於南投鹿谷,全校學生不到20人,學生數少的優點是能夠適性教學,師生關係緊密,有更多的互動與關心,好比處在一個大家庭中。但也因為處於偏鄉,工作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家長的工作以農作為主,單親、外配家庭的比例也相當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不太有餘力監督孩子的課業,也因為缺少刺激,孩子課後自主學習的意願往往不高。這成為了曾羽瑈老師為瑞峰國中的孩子申請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的主要原因。

│ 學習與陪伴 │
曾羽瑈老師是數位學伴計畫的帶班老師,陪伴孩子上一週兩次的學伴課程。她說,雖然孩子嘴上說白天已經上了一天課,晚上還要繼續上課很累,但其實孩子們都很期待學伴課程。除了能利用學伴時間詢問課業問題外,孩子們也能向學伴哥哥姊姊傾訴生活中的煩惱。此外,因為平常生活圈很有限,大學伴對孩子來說,更是獲取外界新奇資訊的管道。曾羽瑈老師觀察,孩子在上學伴課的時候,有時好像變了一個人,平時沉默寡言,上學伴課卻可以喋喋不休;有的在日常生活中,從害羞不善言辭,透過與大學伴的互動變得敢表達自己。也有孩子因為大學伴的認真教學,受到鼓舞,而決定認真學習,在課業上有很大的進步。曾羽瑈老師表示,學伴計畫的優點在於能一對一教學,大學伴能針對小學伴的學習狀況製作教材,也因為年齡差距不那麼大,孩子更願意與學伴哥哥姊姊有更多互動,從中學習、成長。此外,孩子也許與家長有代溝,大學伴也是很好的抒發管道。學伴計畫,讓孩子獲得更多陪伴,在學習中成長。

│ 小學校也有優勢 │
面對偏鄉小校的辦學,曾羽瑈老師有自己的見解。她說,很多家長會認為大學校比較好,但其實小學校反而更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訓練更加嚴實,每個人也能分配到更多資源。學生少,老師更有時間與心力關注學生的學習,也更能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狀況。而全校學生都很熟悉,同學間也更能合作鼓勵、互相監督。課程資源部分,像是瑞峰的升學以技職體系為主,因此國三的學生會全數參加技藝班,多探索不同的職業,而每個孩子在選填志願前都會有專屬的諮商時間;又如全校師生一起到美術館、科博館參訪,假日的英檢訓練班、課餘的橋藝課、羽球課等,都是瑞峰全體學生享有的資源。小學校不一定不好,而是要找到最大的資源,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訓練。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鹿谷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數位學伴計畫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一)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2018年仲夏,魚池鄉公有零售市場前搭起一排簡易型棚架,棚下是小型的市集,在市場大樓的入口處,一張長桌正販售著「魚戲池中央」的戲劇演出門票。

市集和戲劇演出在沒有電影院的魚池並不多見,吸引了來往的民眾、鄉親。

開演時間一到,只見一位穿著西裝窄裙的工作人員,引領著觀眾們入座看戲,一幕結束,工作人員再此起身,帶領觀眾往下一幕走去。

和常見的戲劇表演,明顯區分舞台、觀眾區,並在每一幕結束時燈暗、移動布景的換幕形式不同。在這裡,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很近,每一幕結束時,移動的是觀眾的腳步。

每看完一幕,就可以在門票上蓋一枚特製的印章,戲劇結束後,觀眾收集四枚印章,再沿著魚池大街走,轉角處的破屋前有歌唱、舞蹈表演,及魚池老照片的小型展覽和最後一個集章點,收集滿五個印章後,可以向古蹟燒團隊,換一份古蹟造型的雞蛋糕。

鮮少夜晚娛樂的魚池大街平時很安靜,在活動期間,摻上了一些藝文氣息,和多了一絲熱鬧。

而將這一切帶回家鄉的,是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的巫明如。成長於魚池鄉的她,帶著朋友們回到家鄉,籌備起這一場戲劇節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成為魚池人的夏日回憶之一。

| 誤打誤撞開啟的演員生涯 |
2019年,巫明如又再次籌辦戲劇節。這一回,活動名稱從原先的「魚戲池中央」改為「魚池戲劇節」,多了當地的藝術家、志工加入工作團隊。團隊中每位夥伴來自各行業、各地,籌備期間利用工作結束後的休息時間,處理戲劇節的事務。而平時在台北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明如,除了以訊息聯繫工作團隊、劇團,更是頻繁地來往南投跟台北和工作團隊開會。

本來就忙碌的演員生活,在籌備期間,行程更是忙碌。

活動前一個禮拜,明如將時間空下,回到魚池,全心地投入最後衝刺期的工作。

和她約了一個下午進行採訪,她帶著我走進本次的活動場地──魚池鄉公有零售市場大樓──上一屆「魚戲池中央」也是在這裡舉行。

問起選在市場大樓的緣由,明如說:「其實就很簡單,因為這裡是免費的,而且有足夠的空間。」

放眼望去,魚池鄉並沒有藝文中心那類「常見的表演場所」。地點選在市場大樓,觀眾在大樓間的各角落移動腳步、換幕,在走廊間欣賞戲劇演出,是去年戲劇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是很獨特的戲劇欣賞經驗。

「我很喜歡這樣的形式,觀眾跟演員的距離很近!」明如說:「但也有一些問題令人措手不及啦!像是垃圾車經過呀,還有一幕放在廁所前,雖然我們有先申請使用權了,但有民眾經過要上廁所我們還是得讓他去。」這樣的形式,對觀眾來說新鮮,對演員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今年我們就做了一些變化,我們一樣會帶領民眾在走廊間移動,但表演的場地規劃跟去年有一些不同。」過去的經驗,成為下一次活動的養分,今年的活動同樣充滿新鮮感。

明如在市場的各角落讓我替她拍照,面對鏡頭,沒有猶豫不決、害羞膽怯,而是大方從容,非常上相。

當我在鏡頭後稱讚她很上相時,鏡頭前的她笑著答道:「拜託,我是演員耶!」

演員的訓練,在面對舞台、鏡頭時不退縮,隨時拿得出自信的態度、神情,在讀大學以前曾想過自己會成為演員嗎?

「其實我原本是陪我朋友去考試的,但我後來上了,我朋友沒有上!」明如說這段演員生涯的開端,其實是誤打誤撞地開始「我想說是國立大學,讀完再決定什麼也不遲。但進去讀之後發現,我很活潑,我的聲線也很適合,當演員需要有一些鬼靈精怪的點子,我也有。」

就這樣,原先只是陪著去考試,後來進了戲劇學院,接受專業訓練,成為一位演員。曾經參與過面白大丈夫劇團《職男人生5─引卿入關》、相聲瓦舍《警察杯杯我的車牌咧》、盜火劇團《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多齣舞台劇的演出。

當我們來到去年展示老照片的破屋前取景,只見紅磚縫探出幾株小草,今年破屋前也安排了表演,讓欣賞完戲劇的觀眾,可以至此感受溫馨、復古的氣氛。

去年活動結束後,不少外地的旅客以為這幢破屋是一座古蹟。其實,這幢紅磚堆砌的房屋,在地震時倒塌了一半,而因為地權等爭議,保留殘破一半的現狀至今,卻也出奇地適合復古的氛圍,成為活動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份。

明如帶著我在市場大樓周圍走,和賣古早味糖果的阿姨聊天、向雜貨店的大姊介紹這次的戲劇節、邀請老鄉長一同參與這次的活動、在菜攤和攤主借景拍照。

在舞台上扮演好女丑的明如,下了台後,於生活中,舉手投足間稍較同年齡成熟一些,和街坊鄰居的交流中,既有禮卻而不因此形成冷冰的隔閡,既熱情也不造成對方困擾,每一分都是恰到好處。

生活和戲劇不同,生活中沒有人知道明確的幕起、幕落時間,也沒有人能預知在幕起、幕落之間,將會遇見了什麼事情。像是曾經鮮少人跡的魚池,而今是國內外觀光客爭相拜訪的景點;像是帶有爭議的破屋,成為魚池街上一個美麗的錯誤;而童年時期的明如,也不曾想過今日會成為一名專業演員。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二)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

| 家人的支持 |
而一位專業演員在魚池戲劇節之中擔任主辦人,召集眾人籌備這場活動。這一切的起源,只是為了一個很簡單的原因。

「真的很單純,我就想說我演戲那麼好看,舞台劇也這麼好看,爸媽都來台北看好辛苦,我常說的不然搬一齣戲回來演好了,那我是要搬一齣戲回來,還是我自己在家鄉做一齣戲。然後想一想,覺得後者比較好,因為後者除了給爸媽看之外,給更多人看到。」

簡單地,「想讓爸媽看」這個原因,就讓明如連續兩年將空暇的時間,用來籌備戲劇節。

在這過程中,大姊御竹一直都是明如的得力幫手。除了戲劇演出外,戲劇節還安排了小型的市集,御竹一肩擔下市集召集人的工作,忙著聯絡在地的廠商,租借場地及市集所需要的環保餐具,也是御竹去聯繫在地各方資源。

到了活動前幾天,行政團隊到明如家做路標、標示牌等,客廳放滿道具、紙箱,明如的媽媽在客廳看電視,不時探頭過來關心,還拿出餅乾請大家吃。

趁著明如稍微離開的片刻,明如媽媽突然問起活動的準備情況,默默地說了一句:「唉呀,我覺得這像小朋友家家酒一樣!」臉上滿是擔心的神情。

過了一會兒,當明如在擦要給觀眾當椅子的舊箱子時,明如媽媽又過來幫忙檢查有沒有釘子外露、給予建議;另外一頭需要硬紙板,明如媽媽又提供了一些建議,要大家到家裡某處找。

「我媽媽就會這樣,她不大支持我當演員,有時候她還會叫我去找一份正經的工作。但她會來看我演戲,戲劇節她也會來參加。她會說我們像是扮家家酒,前陣子我姊辦個人演唱會她也這樣說,但她會帶朋友來參加。」

而明如的父親回家看到滿客廳的紙箱、道具及手裡不得閒的夥伴們時,則逗趣地問在一旁的狗:「黑寶,你有沒有幫忙?」過了一會兒又招呼夥伴們:「要不要喝飲料,我們有豆漿喔!」、「要不要檸檬,我今天有摘一些!要不要帶一些回去?」。

到了戲劇節期間,明如的媽媽第一天就到現場關心,還買了一件印有主視覺圖案的T-Shirt ;明如的父親則是騎著摩托車在活動現場巡視,留意每個小細節。

或許家人就是這樣,因為擔心而嘴裡說著不支持,但其實都用行動表達對明如的支持。

這之中的關係很微妙,因為擔心,而不支持;也因為關心而支持。支持與不支持,都是在乎和在乎的表現,也都是親子關係的展現。

從來沒有一本劇本,可以告訴人們下一幕會出現在生命中的是什麼,也從來沒有一本劇本,告訴每一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設定並清楚地說明該怎麼和父母應對、和孩子溝通,但親情都在這些互動中展現。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三)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

| 志同道合的戲劇團隊 |
連續兩年的戲劇節,明如都和大學時期認識的朋友們合作。活動前一週,導演、演員們、行政人員從各地陸續抵達魚池鄉。

礙於經費的限制,明如能給予的報酬並不多,演員們願意千里迢迢地來到魚池,都有各自的原因。

「其實他們來算是無酬演出,我能給予的並不多,可能只能給予一些補貼或安排住宿。願意來這裡的絕對不是為了發大財。」

演員們願意參與這次演出,和職業特性有關,劇團可能會參考演員的經驗判斷是否適合合作。

「人家(劇團)會參考當作依據之一也是演員願意來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就是他們(演員)也會覺得:『這好酷喔,在市場演出!』、『竟然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做演出』覺得很神奇,這會是一種挑戰的慾望。」

這之中還有團隊成員對概念的認同,「我們這次的導演,他個人就是對偏鄉有所熱愛;一位團員,來自高雄,家裡是做辦桌的,對於來到一個地方可以用台語演出,覺得很自在。」當團員們的理念契合,便成就這次的演出。

而戲劇節也會是演員們練習的機會。「我們在學校的訓練,剛好會有導演跟演員,一位導演配兩位演員,一定會有配合的機會,就是這樣不斷地搭配跟累積。但是學校裡面的練習是同學跟同學之間,觀眾也是同學、學長姐,或是自己的親友。」明如說:「但是戲劇節有很大一部分不是自己認識的人,他們(演員)也會期待這些非本科系的人會怎麼看待自己的表演。」

演員到這裡賺取的主要是經驗,當然,在這些願意來到魚池鄉的團隊成員之中,不乏明如的朋友。

「我有一些朋友也是義氣相挺,我提供他食、宿,他們就願意下來演出,順便當作旅遊。」

這場戲劇節絕非明如一人可以辦成,所有的一切都還在創立初期,這些願意一同參與的朋友或許是因為理念相投,或許是因為單純的義氣相挺,這一切都促成這次的合作。

「其實去年辦完後,我也有猶豫過今年要不要再辦。」明如老實地說:「主要是沒有錢也沒有人力,我就想說先爭取到經費再說,我有寫一個計劃去申請經費,但是沒有上。可是有非常多人一直在支持我、願意幫助我,我就想說我不想讓這些人失望,我就想要繼續努力。」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 人物專訪 │ 幕起時分:專訪魚池戲劇節主辦人巫明如(四) 】

文:郭芳慈 ; 攝影:郭芳慈

│ 對戲劇節未來的期待 │
這次魚池戲劇節的主題是「轉來看戲」。「轉來」有兩個意思,一是閩南語、客語的「轉來」是「回來」的意思,希望到外地工作的魚池遊子們,可以在活動期間回到家鄉參與,一同看戲、和家人相聚;另一意思則是希望從台21線上經過魚池鄉的遊客,可以「轉來」魚池鄉參與活動。

而活動時間安排在晚上18點到21點,也是有特別的用意。

「一方面的考量是戲劇活動在晚上會比較熱鬧。而另外一個考量是,魚池鄉很多人都是從事服務業,是沒有固定休假的,他們可能要到日月潭服務觀光客呀!他們晚上比較有空!觀光客來魚池,到了晚上也可以參加這個活動。」魚池人大多從事服務業,和魚池鄉的觀光發展有關;假日時旅客到此乘船遊覽日月潭,魚池街上顯得較為冷清。到了晚上,日月潭禁航,居民、遊客都有了空暇的夜晚,以此為考量,將活動安排在七月連續兩週的星期五、六、日三天的夜晚。

「有一些人覺得我是在推動偏鄉藝文發展呀什麼的,但其實也沒這麼複雜,我就是想讓我的父母、鄰居都有戲可以看而已。」

誤打誤撞地開啟演員生涯的明如,在辦戲劇節這件事上,也是誤打誤撞地,成為了別人口中「推動偏鄉藝文發展的人」。

「但我覺得有一些事情,我們也都可以試試看,像是這次的換蕃所呀」戲劇活動結合了市集、歌手演唱。和今年重視環保的瑞塔和工作夥伴新嘗試的「木屐囒換蕃所」,讓民眾可以以回收物品而家中不需要的物品和別人交換。嘗試以多元的活動,吸引更多人參加,讓各年齡層的民眾,都能一同參與。

12、13兩日下午不時下起傾盆大雨,令工作團隊為觀眾的出席率擔心,而幸運之神彷彿也參與了活動,雨總是奇蹟似地在開演前停。民眾湧進活動現場,逛市集、購票入場、在破屋前聽歌手表演,甚至吸引了不少民眾特地從外地前來參與。人數比去年更多,甚至在13號當晚門票全數售罄,各年齡層的觀眾和演員一起哭、一同歡笑。

民眾的參與鼓勵了工作團隊及劇團成員,而提及對戲劇節未來的期待,明如想了想說:「希望能跟嘉義的草草藝術節一樣,成為當地人熱血參與、外地人會想要特別熱血去參加的戲劇節吧!」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魚池戲劇節會成為藝文界的重要活動之一,在這創立初期,明如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正一起寫下活動的幕起,不確定下一幕為何,但每一個人都願意為此投注心力。

專訪時間:2019年七月
專訪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