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醒靈寺,一段生與死的邂逅

醒靈寺,一段生與死的邂逅
謝睿瑜、葉威志/文字  
蔡有誠、何偉宏/攝影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梅村路1號的醒靈寺,祭祀三主(關公、呂洞賓、灶王爺),是埔里歷史相當悠久的寺廟之一,也是「二二八事件」最後戰役─「烏牛欄之役」的古戰場,所以醒靈寺對埔里的歷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醒靈寺建於愛蘭橋的山丘上,一進入埔里往左上方看,就可以看到醒靈寺,建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舊稱醒化堂後因地震毀壞,於民國38年重建現址正式 稱為醒靈寺。醒靈寺地勢較高,因此可以俯瞰埔里鎮風光,盆地諸山盡收眼底,寺院後方有呈「之」字 型的階梯步道通往河岸,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有種置身事外的淡然。寺內尚有石碑,敘述埔里開發的情形,本寺保留南方寺廟的燕尾屋頂,寺廟內外的剪黏彩繪藝術教化忠孝節義,出現在屋簷的「卍」字透露佛教文化融入寺廟,加上日本神社的石燈,顯示醒靈寺融合了儒、道、釋、日本神道教的文化元素。寺前一對石獅子是清朝總兵吳光亮建大埔城時,放置在衙門口的聖物,輾轉移至醒靈寺來,已有130年歷史,在斜坡旁的石燈,是日據時期日本人在虎頭山下建能高神社時所建,神社在光復後遭破壞,倖存的石燈展轉移至醒靈寺,寺廟融合閩南及日本風格,是大埔城的重要古蹟,相當特殊。
        另外,民國三十六年,謝雪紅率領她的學生守在當年還是一條吊橋的愛蘭橋頭,與國民黨的軍警對峙,所以醒靈寺也是當時的古戰場,因此醒靈寺在後殿設有「文獻堂」,收藏埔里文獻、老照片,包括當年二二八事件的珍貴資料。
        根據本寺負責人所言,有一天他們收到一封信是關於天災的啟示。然後他們也半信半疑的遵守信里的指示,提前準備存糧和飲用水,以及做好外部的防災措施,而這場讓人怨聲載道的災難就是八七水災。在二戰時期,當時台灣為日本殖民地。在美軍空襲時,恰巧在埔里上方盤旋找可轟炸之建築物,但只看到醒靈寺,就直接折返為投擲任何一枚砲彈。居民們相信是因為三恩主的庇護才與一場劫難擦身而過。
        儘管醒靈寺經過許多次的整修,仍然矗立在高處守護著埔里地區的居民。就好像它的名子一樣,萬物的靈皆在此甦醒庇佑現存的生命和大地。






震後重生的黃望古厝

震後重生的黃望古厝(口述歷史)
王唯懿/文字  陳貞妤/採訪  
顏婉如、許雅晴/攝影


黃望古厝的名稱由來:
        黃望古厝,是當年清光緒年間埔里地區的番秀才(即原住民考上秀才)望麒麟,也就是我曾祖母的父親的住宅,有黃跟望兩個姓,顧名思義就是黃姓和望姓的結合。

        我的曾祖父姓黃,當年跟著愛蘭教會的傳教士從台南一起進來台灣,他是一位漢人老師,來這邊教原住民漢語,而我的曾曾祖父無子,於是由他的獨生女,也就是我的曾祖母望阿參招贅漢人為夫,那時為了傳遞香火,因此決定讓生育的八子中,長子姓望,其餘七子皆姓黃,而黃姓和望姓的聯姻,不僅象徵了台灣原住民與漢人通婚的典型例子,更造就了今日的黃望古厝,而現在的人都習慣稱我們為黃家古厝。

        黃望古厝是埔里道地的三級古蹟,建築典雅,歷史悠久,但是卻硬生生經歷了921等三次地震的重創,我們兩側的土埆厝全部坍塌,主廳的支柱也嚴重傾斜,不過我們視這次的危機為轉機,趁機整建,不僅維持了古厝原有的風貌,還重新粉刷,加入新的元素,讓黃望古厝有了古意,更有了新意。

黃望古厝的特殊性:
        當年我的曾曾祖父望麒麟敦請興建大埔城的鎮臺總兵吳光亮代為勘查地理設計格局,故黃望古厝有清代建築風格,像正廳兩側的彩繪作品,它與牛眠山潘宅及笳苳腳(樹王公旁)之毓蘭堂同均出自台中市石岡鄉萬安村的客家匠師 劉沛手筆。

        我們黃望古厝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彩繪和浮雕,我們的彩繪比較典雅,不像其他建築的彩繪趨向於豔麗繽紛。例如經過921地震之後,我們的古厝用了淺藍色彩繪支柱,素材依舊以木材和紅磚為主,正廳的兩側還恢復了原本的水墨畫,這樣更是保留了我們黃望古厝特有的簡約和優雅。














意外掉進桃米坑

意外掉進桃米坑
許渲宜、徐玉燕、蘇雅華/文字
許渲宜/攝影


        灰色的星期三下午,我們前往預定的紙教堂參觀。到站後,宏亮的雞叫聲帶出了濃濃的鄉村氣息,隨即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一趟知性的旅程就此展開。

       尚未走進紙教堂,就發現身後有位老先生正在細心地照料他的菜園,這一幕讓我們不禁發出讚嘆:「哇!好有鄉村的味道喔!」再往前走一步,紙教堂旁一條神秘的小徑吸引了我們,腳便不自覺地向前移動。

        一開始以為我們走到了荒郊野外,一旁的山坡上還有許多的墳墓,更添加了一層黑色的詭異氛圍。正當我們準備打退堂鼓時,眼前的路標再次挑起我們的好奇心,深呼吸,繼續向前走。經過了一段荒蕪的路之後,我們終於到了路標的指示─親水公園,或許是非假日的關係,映入眼簾的是冷冷清清、一滴水都沒有的公園,原以為我們來錯了地方,但我們索性放開心胸,童心未泯地玩了起來,三個大小孩自得其樂地享受不一樣的親水公園。

        當我們嬉鬧的走出親水公園時,飄來了一陣淡淡的果香,原來出口上方掛著一顆顆的百香果,初次這麼近看見百香果的生長,讓來自城市的我們感到新奇不已。經過在親水公園的心情轉變,回程的路上腳步格外輕鬆,周圍的景色似乎也起了化學變化……。「妳們看,這裡竟然有咖啡樹!」一顆顆由淺到深的紅色果實,點綴了灰色的天空,沒想到在這種地方也有生長咖啡樹,與我們的認知有所差別。正當我們在讚嘆咖啡樹的稀奇時,餘光,一叢叢鮮豔的粉橘轉移了我們的注意力,一腳往那兒跨去,我們又開始評論這長得像羽毛的花朵,這山上真是無奇不有啊!繼續往前走,濃濃的楊桃味竄入鼻腔,抬頭一看,天哪!滿滿的楊桃掛在樹上,這幕「滿樹星斗」的壯觀景象深深震撼我們,讓我們像孩子一樣,努力往上躍,想伸手摘下一顆星,但卻撲了個空,失望之餘,發現成熟的楊桃在地上舖成了一道銀河,於是我們沿著銀河歡喜地走回原處。

        意外掉進桃米坑,讓我們在這趟未知的旅程驚喜連連,擁抱大自然,眼前死寂的灰變得五彩繽紛,一趟小小的旅程卻有著大大的收穫,也讓我們領悟到旅遊真正的意義。















在紙寮偶遇的小確幸

在紙寮偶遇的小確幸
朱姵齡/採訪  許俐雯/紀錄
蔡佩昀/攝影  郭雯雅/錄影


 

       
        十一月二十號,星期三下午,陰陰的天氣伴隨著我們出發,我們要去拜訪名聞遐邇的廣興紙寮,一路上,尋尋問問,越來越往鄉下地區走,我開始有些小疑惑,懷疑廣興紙寮是否藏身此處,當經過水稻田時,一陣刺鼻的糞味席捲而來,再往前走幾步,便看見了「廣興紙寮」的大招牌掛在斜坡口,我們往斜坡上走,看到了廣興紙寮手工紙店,裡面展示各式各樣的手工紙,有些紙的紋路交叉錯綜,有些紙的顏色淺柔勻稱,每張紙都帶給人不同的印象,像是一則小故事般的記憶,店內任何一款「高級楮皮紙」都可以看到完整的生產紀錄,每張紙中的浮水印店記和生產年份,這表示紙店對自己產品負責的態度,也代表每一張紙的獨特,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展示品是用紙編織成新娘禮服,驚嘆之餘又對紙寮造紙的過程有很大的想像。




        接著,我們走進隔壁的造紙寮,一走進紙寮時就能看到熱心的解說員在為遊客說明手工紙的造紙流程,我們先逛裡面的紀念品店,樣式各異的紙商品氾濫著,除了文書商品外,還有販賣可食用的紙,食用紙看起來挺像添加風味的海苔,然後我們便去看造紙的流程,講解員表示,造紙的原理是纖維的重組技術,不同的纖維形成不同的紙張,而纖維的則取自於各種天然植物,經過各種加工而行成紙張,造紙師傅一直重複漂洗、打漿、抄紙的動作,漂洗是蒸煮後的纖維,使用大量的水洗滌,打漿是漂洗後的纖維原料成漿狀,作打漿處理,形成所謂的「紙漿」,抄紙是抄紙的原理是將紙漿纖維重組,是造紙流程中最奇妙的手續。



        參觀完造紙的程序後,我們便走出造紙廠,一走出來,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歐式建築的小屋,我們馬上被這建築吸引住,店家牌子上寫著烏牛欄手工巧克力工坊,店外的裝潢給人一種童話般的遐想,一隻大泰迪熊的擺設和五彩繽紛的植物,就連裝植物的盆子都是有設計感的巧思,在店名的牌子旁有兩隻水牛的銅像,彷彿現代與過去的連結,走進屋裡,雖然小小一間卻讓人有到歐洲旅行的感受,典雅的藍白搭配,每張桌子上都有搭配鮮艷的花朵,牆上的裝飾也別具特色,讓我們瞬間沉浸在這美好的氛圍裡。我們詢問老闆店名的由來,才了解,烏牛欄,原來不僅是地名,這間小屋其實曾經是老闆祖父養牛的牛欄,也由於老闆去日本學習做巧克力的背景,讓老闆的靈機一動把老舊的牛欄翻修成一間巧克力店,店家的手工巧克力是高單價商品,也是非常獨一無二的精緻食品,這趟旅程在我們買了手工巧克力後完美的落幕了。


        在參觀完紙寮後無意間發現的景點,無意間的小確幸,讓陰陰的午後有著悠閒的步調。










 


鐵店憶與情

鐵店憶與情
李郁緣/文字
王怡媜、趙悅如/攝影


        經過埔里打鐵街(南興街)相依的五家鐵店行,有時會看到一位奶奶獨自一人悠悠地坐在木椅上看著電視;有時客人上門,她會站在擺放各式刀具的玻璃櫃前,熟練地和客人交談、介紹。她是吳阿嬤,今年八十多歲,埔里人,經營鐵店已三十餘年,丈夫於兩年前逝世,目前為自己經營,兒女們也各個成家立業。這天,我們提早預定日期拜訪阿嬤,阿嬤依舊是一件台灣傳統花布衫配著一條黑色簡樸長褲,給人一種祥和彌樂的味道。


        回憶當年,阿嬤侃侃地說起故事,爸爸學打鐵有成後,想獨自開店,四處尋找店面卻無法找到合適的地點,又因當時有條欲經營打鐵店必須詢問左右鄰居,允許後才可以營業的規定,讓爸爸頭痛不已,幸運的是,打鐵師傅知此事後,隨即告訴阿嬤的父親「到隔壁開店」,父親也就在此落腳,阿嬤回想起打鐵師傅,心中滿滿感謝,師父沒有任何私心,願意如此提拔徒弟,透過師徒相互照應,技術又向上提升。

        早期,農業發達帶動打鐵業發展,興盛時期打鐵街上有將近三十家鐵店,每家鐵店平均有四位打鐵工人,人力不足時,十三歲的阿嬤也得拿起鐵鎚,按著父親指定位置敲打鐵塊。日治時期,日本警察相中打鐵街精湛的打鐵技術,要求店家承做日本武士刀,為了應付大量農具需求及武士刀供應,各家鐵店夜以繼日地趕工,但應當時有限定米糧供給,工人們時常因勞累、吃不飽的情況下無力打鐵,造成武士刀交貨延遲,警察廳聽聞此事,為鐵店業者增加配給米糧,好讓鐵店供貨正常。


        六○年代,政府希望藉農業帶動工業發展,當農具需求量更為驚人,師傅們為了提升產能,到處尋找打鐵機器或工具,最後師傅們運用早期捶麻糬的機具做些微改良,成了現今製鐵機器。時代變遷,鐵器也轉型為工業生產,手工鐵器雖有品質保證,卻依舊不敵機械化價格及產量攻勢,鐵店相繼結束營業,而今剩餘的五家鐵店生意平淡,僅零星客人和熟客上門光顧。

        從年幼至今,阿嬤見證了打鐵業之繁華與衰退,採訪時和阿嬤談及打鐵業日漸沒落是否因此感到可惜?阿嬤呵呵笑了幾聲,她告訴我們「可惜是一定會的,時代在變,很多東西都不同了,產業本來就有興有衰,我們沒辦法控制它,順應它是我唯一能做的,如果現在子女想繼承,我還會替他擔心,因為生意不好也沒辦法照顧一個家啊!」

        三十年的鐵店情,總不能說放就放。曾經也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閃爍星體,仍舊抵不過時代巨輪,不再如此搶眼與明亮,逐漸褪去的光暈,在阿嬤的回憶下再度亮起。

●影片網址:http://youtu.be/HloReXJwxiQ



 








金利興鐵店

金利興鐵店
李郁緣/文字
王怡媜、趙悅如/攝影

        金利興鐵店位於埔里打鐵街(今南興街),店面外即可清楚看見藍底紅字招牌,老闆表示:「金與鐵有部首上的關聯,也經算命師的建議下,取了這個名字。」開創於日治時期,經祖父、父親傳承下,現由彭老闆夫婦經營。店內陳列大小型鐵具,還有一台大型黑色打鐵機具,感覺已有多年歷史,灰黑的牆壁有張「開爐大吉」紅紙,象徵著機具運作順利、生意興隆。

        老闆今年五十多歲,視覺上感覺卻只有四十多歲,或許是長年打鐵,每天訓練體力之因素,讓老闆仍保有型男般的強健體魄,手臂肌肉上的線條依然明顯。

        關於打鐵,彭老闆透露出一股專業且自信的神情,彭老闆表示,打鐵是一技術性的傳統手工業,除了需要過人體力外,也得耐得住夏天打鐵的悶熱環境。早期店內有四名工人,因產業蕭條因素,目前僅需兩人,通常只有缺貨時才會運作機器,製作鐵器。

        打鐵時必須注意避免被濺起火花燙傷,因此都必須戴著袖套和手套,平均一鐵器製作約一到兩小時,於農業時期,鐵器需求量最多為大型農具,例如:鋤頭、耙刀……等,現代人則是鐮刀和較小型刀具類,近代工業發展,鐵器大量轉型為機械化生產,手工生產雖有品質保障,但僅有內行人了解並願意花錢購買,外行人使用鐵器頻率不高,較不要求品質,通常以價格便宜者為優先考量。

        對於鐵店未來發展面向,彭老闆深知在時代的變化下,打鐵業陷入斷層危機,年輕人無意傳承,再者彭老闆認為鐵業不適合轉型發展,轉型也不一定能幫助鐵業重現生機,可能於十年後、或者二十年後打鐵業已不存在社會結構中,也許鐵店將在第三代停下腳步……彭老闆仍然樂觀看待,他覺得並沒有關係,孩子都大了,人生本來就是如此,至少鐵店曾經繁華、興盛,也為台灣農業做出貢獻,未來打鐵業可能為一消失的產業,但歷史上它卻永遠存在。

        最後,採訪時彭老闆談及近期將接受社區國小的歷史文化教學參訪,期望能藉由像此類似的活動,傳達傳統打鐵業的文化給下一世代的孩子們。


●影片網址:http://youtu.be/-iHe5TpELC8
●「拾芭樂」人文地圖:https://mapsengine.google.com/map/edit?mid=zmfsI3tdfghE.k94yn-CDIEHA&hl=zh-TW









花團錦簇:台一生態休閒農場

花團錦簇:台一生態休閒農場
鄭友琪/採訪  張雅雯/文字
陳奕安/動態攝影  鄭友琪、陳奕安/靜態攝影
蕭靜怡/影片剪接與製作

        「台一生態休閒農場」是坐落於埔里鎮中山路上的一個度假村,它佔地13公頃。近年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精緻農業,隨著休閒旅遊的興起和國人對自然保育的提倡和重視,這類型休閒農場是近年的趨勢,而台一是很好的範例,它結合了花卉、休閒和休閒,也把美食融入其中,成為此農場很大的特色。農場近年來大力提倡精緻農業與生活、生態、生產,「三生一體」的推廣,是現代閒休閒產業很好的理念。對於忙碌的國人,這真是一大福音,因為這是能徹底放鬆、沉澱心靈、遠離塵囂,享受大自然的休閒場所。

        經過園區副總的詳細介紹後,我們才知道原來農場創辦人楊董事長原先是位農民,當初為了提升農民的生活,所以承租了一小塊地作為農業用途,由小規模的苗圃開始做起,經過了很多的風雨,才擴展到現今如此大的規模。他對於自己創業理念的堅持是值得大家佩服的,默默的在埔里這塊土地上貢獻他的專業和時光。

        花卉是「台一」經營體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農場裡到處都可見到他們所生產的高品質花種,另外還有景觀營造的部分,像是花柱、花牆、花屋來綠化建築增添綠意,不僅如此,貼心的他們還會在每個植物附上詳細介紹,讓遊客對每個植物有所了解和認識。在此更要特別介紹台一的「花卉餐」,是用當時季節的蔬菜下去料理,所以會隨著四季的變換而做改變的餐點。透過花卉的多元應用,顯示不管是在環境裝飾或佳餚料理甚至在生態教育中,都處處可見他們在花卉的創新與努力。

        農場內規劃的公共設施,不管是造型或是顏色,均考慮到整體環境的調和效果,不僅能表現出農村韻味;在景觀設計上,更能配合生態資源做最適當的建構。他們所使用的材質以木材、竹材及農村所慣用的自然材料為主,此種做法雖然成本耗費比較大,也必須定期更新、養護、維修等等,但為了維持最自然的生態環境,他們仍堅持以不破壞生物棲息的環境為原則,這實在是令人敬佩的地方。

        除了欣賞花卉外,農場也加入一些讓大家親身體驗的活動設計,除了有提供解說服務之外還有多項DIY課程,例如:押花鑰匙圈、押花紙扇、組合盆栽以及青蛙黏土蠟燭..等體驗教學,讓大家在體驗過程中,能更進一步認識農業生產、生態和生活的另一層面,用有趣的方式啟發大家內心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及復育的重要認知。

        在台一生態休閒農場裡,能休閒、能娛樂,更能了解各式各樣花卉,嚐由花卉所做成的美食。沉浸在美麗的花園中,使這趟旅遊結合知性與感性的旅程,能從其中汲取許多的植物上的知識和心靈的養分。


●「拾芭樂」人文地圖:https://mapsengine.google.com/map/edit?mid=zmfsI3tdfghE.k94yn-CDIEHA&hl=zh-TW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單車遊日月潭

單車遊日月潭
葛又慈、黃明英/文字
吳婉慈、簡婉鈞/攝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位居臺灣地理中心,周圍的觀光景點有紙教堂、奧萬大森林遊樂區、清境農場、日月潭……等。身為暨大學生的我們,怎麼能錯過暨大的地理環境優勢呢?於是我們選擇介紹最知名、最多外國觀光客來台灣必去的景點─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以拉魯島為界,東、西兩側因形似「日輪」和「月鉤」而得名,享有「臺灣八景」之一的美譽。風景區以「高山湖泊」、「原住民文化」、「自然生態」等觀光遊憩特色,每年吸引超過六百萬中外遊客到訪。

        日月潭環潭自行車道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CNNGO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這個頭銜吸引我們一探究竟,於是我們坐公車到了日月潭站之後,就去附近的自行車出租店租了幾台腳踏車,這次的日月潭小旅行就此展開!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選了水社碼頭至向山遊客中心的單車路線,是近幾年才興建完成的新興景點,全長約三公里,起點水社遊客中心是日月潭重要的交通轉運站,台灣好行、遊湖巴士、客運,以及自行車、機車租賃站皆匯集於此,遊客中心提供手機充電、照片輸出、行李保管等服務,另外也有販賣一些紀念商品和餐點。

        途中會經過水濱婚紗廣場,騎車經過這邊的遊客,多會停留下來欣賞。大部分土地鋪滿了植被,除了一般的草地外,還種了紫色鼠尾草與紅色不知名的小花,一旁,碧綠的湖水相映,還有設置沙灘,讓遊客可以親近日月潭的湖水,這浪漫的風情吸引了許多新人來拍婚紗。
一路上邊騎邊飽覽日月潭的明媚湖光,欣賞優美的風景,微風徐徐吹來,整個心靈的沉澱物都被日月潭的美好洗滌淨了,同樣的湖面,早晨與傍晚映入眼簾的景色不盡相同。

        終點站向山遊客中心是新建的日月潭管理處,以環抱日月潭為意象,設計出行政中心及兩棟半地景、半建築造型建築物,遊客還可以走上屋頂觀景,是一棟非常特別的建築。今年日月潭紅茶文化季活動,公所特別與觔斗雲飛行媒體公司合作推出「呷好茶.玩熱氣球」活動,熱氣球架設於此遊客中心的空地,可以從30公尺的高空俯瞰整個湖光風景,讓遊客可以感受到加倍的日月潭美景。

        日月潭的風景值得我們去欣賞,不只是搭纜車,騎自行車也別有一番風味,又兼具運動效能,讓我們一起來趟單車之旅吧!


●「拾芭樂」人文地圖:https://mapsengine.google.com/map/edit?mid=zmfsI3tdfghE.k94yn-CDIEHA&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