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郁緣/文字
王怡媜、趙悅如/攝影
金利興鐵店位於埔里打鐵街(今南興街),店面外即可清楚看見藍底紅字招牌,老闆表示:「金與鐵有部首上的關聯,也經算命師的建議下,取了這個名字。」開創於日治時期,經祖父、父親傳承下,現由彭老闆夫婦經營。店內陳列大小型鐵具,還有一台大型黑色打鐵機具,感覺已有多年歷史,灰黑的牆壁有張「開爐大吉」紅紙,象徵著機具運作順利、生意興隆。
老闆今年五十多歲,視覺上感覺卻只有四十多歲,或許是長年打鐵,每天訓練體力之因素,讓老闆仍保有型男般的強健體魄,手臂肌肉上的線條依然明顯。
關於打鐵,彭老闆透露出一股專業且自信的神情,彭老闆表示,打鐵是一技術性的傳統手工業,除了需要過人體力外,也得耐得住夏天打鐵的悶熱環境。早期店內有四名工人,因產業蕭條因素,目前僅需兩人,通常只有缺貨時才會運作機器,製作鐵器。
打鐵時必須注意避免被濺起火花燙傷,因此都必須戴著袖套和手套,平均一鐵器製作約一到兩小時,於農業時期,鐵器需求量最多為大型農具,例如:鋤頭、耙刀……等,現代人則是鐮刀和較小型刀具類,近代工業發展,鐵器大量轉型為機械化生產,手工生產雖有品質保障,但僅有內行人了解並願意花錢購買,外行人使用鐵器頻率不高,較不要求品質,通常以價格便宜者為優先考量。
對於鐵店未來發展面向,彭老闆深知在時代的變化下,打鐵業陷入斷層危機,年輕人無意傳承,再者彭老闆認為鐵業不適合轉型發展,轉型也不一定能幫助鐵業重現生機,可能於十年後、或者二十年後打鐵業已不存在社會結構中,也許鐵店將在第三代停下腳步……彭老闆仍然樂觀看待,他覺得並沒有關係,孩子都大了,人生本來就是如此,至少鐵店曾經繁華、興盛,也為台灣農業做出貢獻,未來打鐵業可能為一消失的產業,但歷史上它卻永遠存在。
最後,採訪時彭老闆談及近期將接受社區國小的歷史文化教學參訪,期望能藉由像此類似的活動,傳達傳統打鐵業的文化給下一世代的孩子們。
●影片網址:http://youtu.be/-iHe5TpELC8
●「拾芭樂」人文地圖:https://mapsengine.google.com/map/edit?mid=zmfsI3tdfghE.k94yn-CDIEHA&hl=zh-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