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在創新之前的反思—訪問曾守仁老師

在創新之前的反思—訪問曾守仁老師

張芳郡、張馨云/採訪   鄭凱謙/照片提供



「創新,是人類在大腦裡天生就被賦予的,它是一種本能,唯有人類才會進行反思這項複雜的大腦運動。」所謂創新,一般認為必定添加了某些新的成分,那是在舊有的物質上無法尋覓到的元素。然而曾守仁老師卻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他反對將「創新」定義為對過去的一筆抹煞,因為有先前的經驗我們才得以反思,追求更好。

曾守仁老師於師專畢業後成為小學老師,擔任教職與相關職務一陣子後,先是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念了輔仁大學夜間部中文系,然後讀了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碩士班、臺大中文博士班。也許是國小老師出身,所以對學生有更多的體恤與耐心。這個對教育充滿真摯情感與熱忱的老師,柔和的嗓音輕輕落在肌膚時卻常夾帶著濃厚的說服與感染力。然而提及「創新」一詞時,眼前的曾守仁老師微微蹙了蹙眉。

「這應該要問你們啊。」

當時無法理解曾守仁老師話下的意涵,往下探討卻發現開拓了自己未曾想過的另一個眼界。曾守仁老師認為,教室裡教學者與受教者是互為主體的,意即當他在「授課」時,其實也正被「教導」著,他並提出,創新教學並不一定只是在教學者這個層面上,它應該是教學環境下的一個良性互動,有時一個眼神交會,內心便會敞開,同時併發出許多未曾見過的色彩,華麗了心靈也美麗了生命。曾守仁老師以動物界裡的獅子和老虎為例,母獅子對小獅子的教育方式千年來可能並沒有太大改變,是在動物界裡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本能法則;相反的,只有人類會進行思考,會持續改善他的教法,一代代都不一樣,說真的這簡直就是奇蹟。就這點來說,創新就不是認為過去舊事不好或陳腐,它本身就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反思能力,而其源源不絕的動力則來自學生,生物界唯有人是具有反思性的動物,且長期不斷進行著思索。

「所謂創新應該來自學生吧。」

曾守仁老師將教育思考得極為透徹,並傾盡心力,全神貫注於學生身上,時常一個反應與剎那間的眼神,他便明白此刻同學的心境是該列為專注還是放空。也正因為如此,曾守仁老師認為同學的上課反應才是給予他的最大回饋,它使得曾守仁老師不斷去思考,因為在乎上課成效與同學的反應,因此即便身心勞累也終會苦盡甘來,樂此不疲。

「我要求我的學生每個禮拜閱讀一篇文本並撰寫一篇札記,那是種課前預習。教室裡面師生互為主體,因此我準備,你們也要準備啊!」身為老師也許存有著比常人還更深一層的責任感,曾守仁老師說,老師就該在課前做好最充足的準備,連同突發狀況都該被一併列入考量,這是對學子們的尊重,也是曾守仁老師為人師表的一貫堅持。他說在外系教國文是很有挑戰性的,或許正因為是外系,他們會不斷檢視我們的教材、教法,問文學何用?也因為是外系,學生最基本的問題:對學習不熱衷、沒有想法、不知為何要學等,這些基本、長久積累的病灶,就會成為病徵表現在國文課上。因為外系國文課,讓他得以不斷得到反饋與動力。

但即使到了大學,我們的思維或許還停留在高中以前,猶記得高中時拚命想跳脫備受拘束的既定教育模式,試卷上的A、B、C、D、E後拖曳著一個正解與四個陷阱;人生不是選擇題,那因何在人生重要過程裡卻逼迫我們做反反覆覆且毫無自我的選擇呢?等到終於進了大學,偶遇某個以撰寫札記讓我們暢所欲言的老師,卻又在私底下碎念與謾罵,「這個好多那個好煩」,「A、B、C、D、E這些選項還是比較容易,也真的學到東西」。但經過一年洗禮之後,才真正明白一旦鎖在這些既定選項與答案裡,我們便失去了思考的欲望、更甚至失去了原本的自我。曾守仁老師強調,學習並不在於分數的高低,尤其90分與91分的微小差距,到底差異在何處?ABCDE答案不是學生們花心思想的,而是靠刪去法擇出來的,考再高有何用?「你想猜,老師就會設陷阱,我們的考試、學習都變成這種相互算計,真的有必要如此嗎?」

「高中學到的往往只學到制式化、固定的知識,試問,若這些維基百科裡都收錄了,你們自己閱讀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花時間與老師面對面學習呢?其實,現在的學生已經被某種思維給制約了。」

曾守仁老師提到,教學並沒有絕對的方法,高中所學的也不是徒勞,儘管剝奪學生自由探索的思考空間,卻也替同學們打好了最堅實的基底。因此,有了高中的準備,曾守仁老師心裡所構築的「創新」就有了實踐的可能。「學生的表情和眼神透露給我許多訊息,因為身體的即時反應是瞞不住的,如此我便能知道,此時這個學生相當專注,而那個學生的思緒卻早已恍惚飄至九霄雲外了。」他所做的,就是要學生跳出來自我作主,自己設想、自己書寫,同時學會傾聽,為自己負責,開始作一個有見解的人。

曾守仁老師語重心長地道,教學是門藝術,也只有「藝術」才需要創新。教學不是機械三板,其實有它迷人之處。然而教學必定有它困難甚或為難之處,從事教育這麼多年,他不會不明白學生的思維,也理解同學私底下可能無情的詆毀,但也許生性樂觀,深信自己對教育的熱情必能傳達給每一位學生。曾守仁老師說,及時的掌聲不重要,他希望在我們未來成長過程中能夠忽然明白什麼,那就夠了。而那樣的驀然回首,正是他所盼望的正向影響,也期待那樣的影響能夠不斷地被傳承下去。

「學習是長期的。一個人的成長必然包裹著失敗與困境,而這樣的逆流才使得我們反省,進而長大。」曾守仁老師說,困難不因應便會成為困境,而面對困難,首先我們必須反思,繼而想出解決之道,絕對不是畫地自限或自我退卻。這時就顯現出文學的大用了。「文學能開闊我們的視野。當我在這裡接受採訪時,便不知道另一頭同時發生了什麼事。人有時空的限制,但閱讀卻提供我們多元視角,沒有比學這個更加值得的事情了。」文學的表現方法並不僅僅侷限於文字,它也許是個影片,也許是首歌,但它確確實實紀錄了我們無法到達的空間裡的時間流逝,透過閱讀與深省,必能擴大我們的胸襟,提昇我們的見識。

「我的教學法當然和恩師不同,畢竟教學的對象不同。」曾守仁老師將教學的熱情灌注在每一個學生上,他認為每個學生的專業科目不同,興趣不同,成長背景更是不盡相同,如此教學之下必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激出不同的光芒。雖然教學方法和恩師不甚相同,但教育理念卻是大同小異,因為對某些事存在著相同的熱情與堅持。「每位老師都是在與學生交會的時候呈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像在黑夜中交會的光芒,面對學生時,靈感會像源泉一樣不斷湧出。當然過程中同學可能會成為阻力,但反過來說,他們也都豐富了我的人生。」意即曾守仁老師提到的,教學相長,教導學生的同時其實自己也受益良多,因為學生的反應會逼迫他不斷進行反思。

「每個學生都是一本一本的書,他們敞開自己,邀請你進入他的生命,老師怎麼可能食古不化?」曾守仁老師重新定義了「創新」這個詞彙所內含的意義,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創新的本質不在追新,而是進行反思,唯有反省才有之後的改變,才得以去蕪存菁,找出最適合眼前學生的一套教學方法。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