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王嘉勳的賽德克精神

王嘉勳的賽德克精神

陳奕良、張芳郡、楊貽婷/採訪


在電影《賽德克・巴萊》播映之後 ,讓許多人才知道了這座落在南豐社區的眉溪部落,許多在外讀書、工作的部落青年也回到部落,認識自己的部落文化,為地方的建設與事務盡一份心力。



返鄉的契機,對於自身文化的求知若渴

王嘉勳說,其實他自己對於部落的文化、生活、認知,大多數都是在他返鄉之後才慢慢建立的。因為國小畢業之後,便離開部落到嘉義輔仁中學讀書,在部落的印象只有國小那段記憶。因為在南部念書,剛開始滿害怕被欺負的,因為在當時同學家長對於原住民就是野蠻、不能溝通的代名詞。他確實也曾被同學們聚眾欺負,不過,最後最熟的都是這些人,因為打過鬧過,彼此也消弭了彼此的隔閡。不過這讓王嘉勳驚覺,雖然經歷了族群的衝突,他卻也對自己的文化一知半解。之後高中直升,創辦了原住民文化研習社,一方面期望同學們能了解原住民文化,更大的方面是也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自己的文化。
由於就讀的是私立又是天主教學校,對於學生管制較為嚴格,因為擔任原住民文化研習社社長這個職位,個性也有一點小叛逆,加上社團結社、聚眾等等理由,王嘉勳被校方貼上了標籤。但他不因此受打擊,仍然持續努力社團工作。當時大家對於原住民的認知僅止於課本,也都是一些很片面的資訊,王嘉勳認為,像霧社事件這些說的確實是原住民文化,但說的卻不是自己這輩、自己身上的故事與文化,也埋下他對於自身部落文化探求的種子。


回到部落的出發點

王嘉勳在大學時,成績不錯,教授也很照顧他,所以也接手做研究、國科會計畫,擔任系學會長與學生會長,在學校可以說得上是風雲人物,也再次創立原住民文化研習社。不過,他不當社長,而是轉為從旁協助的角色,當時沒那麼想回部落,畢竟已經在外面生活了許久。後來二年級時,突然覺得茫然,因為沒有去對自己原住民身分做更多的認識與證明,正好碰上原民會的徵選活動,獲選前往紐西蘭與毛利人交流,被當地毛利人的文化深深感動。因為毛利人是真的有自己的故事與文化,一個一個家族也有家族的故事,每幅畫每座雕刻,都有背後含意與傳承,王嘉勳這才驚覺自己可以朝這個方向去走、去發想。
後來回到台灣,正好父母擔任社區發展協會幹部,王嘉勳便回到部落幫忙。當時的想法是爭取政府經費,拿到錢再做計畫,但越做越不對,無法找到紐西蘭的那份感動,所以就開始省思該往哪個方向走,又投入更多地方事務、建設的參與,時間比重上也越拉越多,所以自大二那年回部落,不斷在修正路線,也積極與部落的人溝通、交換意見,過程中也有很多衝突與挫折,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資源、人力也慢慢的進入到部落,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王嘉勳認為,姑且不談念的科系,大學與研究所給的經驗就是應對進退的能力、組織管理、人脈經營、判斷是非對錯,其實也就是我們在現階段要學習的。而王嘉勳說他都在管理方面鑽研學習,現在在社區做的也是組織與管理,算是在相同的專業領域上。


初返部落的衝擊與堅持

王嘉勳當初回部落時,其實是被排擠的,「你是外地回來的」、「你又不懂地方」、「你也不會說母語 」,這三句話狠狠傷了嘉勳。但是王嘉勳說,他的心理建設比別人多那麼一點,總是不退縮的承受每一次的打擊。在別人給的框架內,得到的肯定也都會是源自於框架內,因此,對於走不同道路的王嘉勳來說,最初的幾年,總是備受壓力,直到大家認同之後,他的想法才會被關注、在乎。挫折與磨難都是融合的過程,許多盤根錯節的問題,不是年輕人回去就能夠解決的,所以王嘉勳前幾年其實都在扎根,把根扎牢,才能有後續的改進。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落實對於部落的社區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部落中的斷層很大,耆老跟中壯年族群,中壯年族群跟年輕族群,一代一代之間都有不小的價值觀落差,傳統文化傳襲的過程出現落差,所謂的傳統也就變調。王嘉勳說,先去享受、沉浸在部落,要有一個動機甚至是使命感去驅使著做這件事,像介紹自己的部落,便是一種發揚,那要做到這樣,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認識自己、認識部落、認識那些傳統。


青年返鄉不知道做什麼 ?

在王嘉勳之前,便有很多人返回部落,卻沒有很大的突破,但其實他們也都在等待一個機會,去燃起鬥志對部落社區奉獻。他說自己也不算先驅,只是在一個階段之中,正好去突破出這個機會來的人。我們都不是英雄,只是正好有個想法迸出來,去解決掉當下的問題。因此,我們也不會以英雄或先驅去這樣定義自己,我們以正能量在突破困境。不論是早期的返鄉工作者、部落裡土生土長的人或是更年輕一批的返鄉青年,都可以創造機會、推動社區。他更認為,年輕人回到部落,不是急著去做些什麼,而是應該先吸收部落給的養分,要從觀察、實際參與做起,多溝通多交流,彼此認同,關係才會真正建立起來。建立起來良善的關係,才會有下一步,才能去談做什麼,老一輩的人也才會去接納你的意見,一起去改變。


衝撞體制,讓改變被看見

王嘉勳也曾競選仁愛鄉鄉民代表,但不是為選而選,而是真的有一些想做的事情。自己想對當前體制有衝撞,不是因為對目前的體制失望,而是希望讓一群想去做事、改變的人能被看見,讓這些人能夠看見也有跟他們一樣想法的人就在這裡。王嘉勳也拿下區域第四高票,也就是部落第二高票,甚至在不在自己服務的區域,都有投票響應。
不用去淪為政治的工具,很多事不是為權為利,他只是希望能在那樣的位置,能去做到更多的事,跳脫出地方思維去做地方的事,就會發現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加以去思索解決方案,王嘉勳用反諷詼諧的語氣來說,其實很多時候他都是在幫自己找出路,有時候難免鑽牛角尖,但就是得幫自己找出路,跳出死迴圈。


傳統與年輕的世代碰撞

現在觀念與傳統文化其實已有改變與落差,像是對長者尊敬、敬重,就是被捨棄的部落文化之一,但長者們還是有他們的人生智慧在,還是要抱持著尊敬的心態,地方才不會亂、才不會失序。當最基本的處事道理都在地方失衡的時候,就很難恢復過往的傳統,因此,改善失衡的局面,還原部落傳統,在生活的過程中去找回規範與生活,重回土地的連結以及關懷,恢復歲時祭儀,是很關鍵的一步。王嘉勳回到部落這幾年,很致力於這樣傳統基本觀念的恢復。


社區建設與核心價值

眉溪部落近期實行生態保育棲地建造計畫,跟地主溝通兩年才願意給施工,一開始種種限制,這裡不能挖、那裏不能動,但王嘉勳持續的跟地主溝通與說服,彼此了解彼此了,也就沒有這樣的限制與隔閡,後來也挖了水池,樹木也都移開了,生態池也才能如期動工到現在這樣的樣子。
在部落做的計畫都是以大面向去規劃,除了綠生農場與生態池,今年也還有一個廚房教室也要動工了,從農田採摘菜,去烹煮傳統原住民菜餚,其中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學習的,包刮農教、生態、地景,都是在追尋土地的倫理,在記憶裡有這段觀念,當下不一定會有影響,但在未來規劃事情時,便會有一塊這樣的經驗去影響著。
王嘉勳就在這樣不停的去規劃、參與部落事務討論之中,爭取認同,每每在與部落、住民、土地的溝通之中,便會有一些新穎、與傳統不同的方式,也能夠被部落接受,王嘉勳說,只要不偏離其對於文化認同的核心價值,相信這些改變都能夠被接納,並且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轉貼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