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用影像創造更多在地感動——劉又麒導演

用影像創造更多在地感動——劉又麒導演

陳畇萑、劉卉榆、李淑勻/採訪



從事影像工作產業,父母的用心栽培

從小劉又麒的父母總是鼓勵他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劉又麒小時候便具有美術天分,每次畫畫比賽都能得獎,也會代表學校去比賽。他的父母發現他喜歡畫畫,為了鼓勵他繼續培養這份興趣,就帶他去學畫畫,當時學畫畫一小時需要 100 元,學費並不便宜。在中學的時候,他想要買相機學習攝影,雖然家庭經濟狀況不許可,父母還是湊出了錢幫忙添購相機。劉又麒回憶起那段時光,說道「記得那台相機花了 15000 元,但買了三天後就被偷了」。再一個禮拜過後,爸爸跟他說「爸爸再幫你買一台!」在家境不是很優渥的條件下,劉又麒對父母親的付出,總是心存萬般的感激,決心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苦心栽培,奠定了日後的工作方向。


來到埔里的契機

劉又麒曾在 TVBS、年代等媒體公司工作,因為公司的規模龐大,分工細緻,具有很大的時間壓力,有時候為了公司需求,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渴望完成的事。對於生活重心的轉折,是在哥哥生重病之後,讓他意識到人生短暫,生命可貴,才決心追尋真正想要的生活,因而自行獨立創立公司---赤兔馬媒體影像製作中心,實踐自己的理想。

在成立公司之後,劉又麒曾經以微電影的方式,在南投縣集集鎮拍攝一部星光種子的「種子電影」。這部種子電影的概念,隱含著共同參與的概念,希望可以透過拍攝手法與技巧的分享,與社區進行合作。在完成整體影像架構與分工之後,構交予社區居民進行運作,由民眾完成屬於自己的微電影。透過這種參與式拍攝的機制,以及相對簡單的微電影形式,劉又麒希望可以讓社區感受到影片的價值,並且讓他們願意繼續拍攝。奠定了參與社區,以及拍攝紀錄片的基礎。

南投縣埔里鎮是劉又麒老婆的娘家,在與老婆定居埔里之後,劉又麒發現埔里的農產豐富,茭白筍又是最大宗的作物,因此埔里又被稱為「美人腿的故鄉」,於是開始構想拍攝一部有關美人腿的影片。


拍攝美人腿故鄉的苦樂

獨立製片的辛苦之處,就在於每個月沒有固定的收入。為了完成美人腿的故鄉這部影片,劉又麒努力爭取相關單位的經費補助,以及有力人士的支持,在資金短缺、收入不穩定的狀況下,持續帶領著團隊花時間進行影像的拍攝。

對於這部影片的構思,劉又麒在訪談中說到「當我們在看到一段感人的故事時,裡面不是美的東西居多,可能是社會黑暗面或者藏在心裡的惡魔劇場或貧窮。相反的這種感動會吸引我們想繼續觀賞」所以一開始在選擇切入角度時,劉又麒不只意圖呈現農業的美麗,也描述了農業裡產業二代傳承的問題,還有觀光衝擊的問題。

對於影像的拍攝,劉又麒覺得態度非常重要。以良善的態度對待被攝者(農民),會讓被攝者更願意分享他們生活日常;以良善的態度對待這片土地,便可以巧遇最完美的拍攝角度。
在經過這些努力之後,劉又麒發現,他與居民之間的關係改變了。居民更願意與他打招呼,願意跟他有更多的接觸,他覺得這是最溫暖的地方了。


影像是傳達一個地區故事的媒介

「我覺得影像應該要創造一個共同的價值,而不是個人」劉又麒說道。

劉又麒認為影像是一個很大的擴散介質,如果可以透過影片宣傳美的事物、有意識的價值觀,便可以感動更多人。因此,劉又麒對於影片的期許是,想要透過大螢幕的播放,藉以感動更多的人。

沒有用故事去包裝的事物,比較不會感動人,劉又麒到南投後,發現有很多的人文或者事物,都非常需要一些故事去包裝,才能夠讓大家更認識南投。劉又麒成立赤兔馬的另一個動機,便是讓想學電影拍攝、拍攝後剪接的人有機會學習,培育相關人才之外,還可以提供小地方的工作機會,找當地人當演員,創造自己與當地人的共同價值。

影像是個可以由小故事傳達大感動最有用的媒介。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