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真實的呈現,秉持赤子之心-森心日春

真實的呈現,秉持赤子之心-森心日春
蔡怡妮、林語卉

    一片綠意盎然的木屋建築,彷彿帶我們到歐洲的鄉村,沒有誇張絢麗的招牌,就坐落在福爾摩沙島嶼的森林中心,享受著四季如春的天氣,「森心日春」靜靜的等候客人的到來。

    推開門,迎面而來的是老闆娘靦腆的笑容及親切溫柔的招呼聲,當我們看到木質地板時,第一個想法是要脫鞋進入,但老闆娘及時阻止我們請我們直接入內。她說,在最早期想過讓客人像是回到家一樣,可以自在放鬆,所以採用這樣的裝潢,可是後來發現來用餐的客群年齡層都比較高,拖鞋子有時候反而成為一種困擾,因此打消這個念頭。

    在進入森心日春時,並沒有馬上感受到冰冷的空調,老闆娘認為,其實埔里的氣候很好,並不需要用空調阻擋與涼風的接觸,所以平常店面都只會開微微的冷氣,使客人不感到悶熱為主,也讓身體可以自動調節,並且同時節約減碳做環保。

    在等候餐點的期間,我們將整間店逛了一圈,發現這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果醬,原來,研發及販賣果醬,才是森心日春的定位。在老闆娘之前從事平面多媒體設計師的時候,因為飲食不正常及壓力的雙重影響下,導致健康狀況岌岌可危,當時為了養病,搬回了老闆的家鄉「埔里鎮」。而在讓自己吃的健康並靜養的同時,老闆娘也想要將這健康飲食推廣出去,於是「森心日春」開幕了。
 
    為什麼會選擇做果醬呢?老闆娘說,台灣擁有豐富蔬果種類,其中,南投更是佔有出產蔬果的一席之地,特別是其他縣市較少見到的,像是馬告。她想要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素材,於是把蔬果融入到果醬裡,每瓶果醬不僅有專屬的名稱,甚至有其典故及代表的意涵,送禮自用兩相宜,進而發展成獨立品牌,並在去年與誠品合作,於台中勤美開設了櫃位。

    但是,對於餐點的品質,老闆娘卻是一點都不馬虎喔!森心日春採用預約制,並且需要在預約的同時點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食材的新鮮度,更能節省客人到店等候的時間。老闆娘笑著說:「因為多半的時間都在研發新果醬啊!」他們也把自製的果醬融入餐點裡,更增添了另一番風味。其中的生菜沙拉更是老闆娘親自嘗試,並且到農場選購的,她認為,埔里其實有很專業的團隊種植這些生菜,不用到鎮外採買甚至選購進口生菜,想把這介紹給來享用餐食的客人,讓大家了解到,臺灣也可以出產如此美味可口的蔬食。

  在飽餐一頓後,老闆娘跟我們說,她很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像我們一樣的年輕人,但她更期望來用餐的客人,可以先了解森心日春想傳達的意念後,打從心裡覺得這筆錢花的值得,並從中感受到食物所帶來的感動。

  走出森心日春的門口,被填滿的不僅僅是肚子,更包含心靈。長期外食的我們,又有幾次能夠好好的品嚐食物的原味呢?森心日春的真實呈現,不随波逐流的往商業化發展,秉持著赤子之心分享健康飲食給大眾,我想,我們很快地就會再度來訪,再來一場心靈與美食的饗宴。


源源流長、去蕪存菁 分享每一刻-雋荖廚房

源源流長、去蕪存菁 分享每一刻-雋荖廚房
蔡怡妮、林語卉
                 
    陣陣的香味從某戶住家中飄出來,我們被這住宅區中的一欉綠蔭吸引住目光,心想著,在這埔里鎮上偏遠的郊區,怎麼會有這麼一間別緻的餐廳呢?原來,他就是我們這次訪談的的對象「雋荖廚房」,一間靜靜坐落在外環道路的無菜單料理餐廳。

    老闆是一位幽默風趣的大男孩,身為埔里人的他,每當回到埔里時都不知道要吃什麼,而且也因為長期在國外旅遊,品嚐到各國的風味料理,便有了在自己的家鄉,開一間餐廳的想法。而近年的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更讓他想健康的吃,對老闆而言,吃的健康不等於吃素,如何將這個想法告知大家呢?親自去實踐、分享,是最快的方法。

  為什麼店名取為「雋荖」呢?其實這只是一個突然蹦出來的名字,當老闆到北京旅遊時,在一覺醒來之後,腦中突然出現了雋荖這兩個字,於是他去查詢字典,「雋」這個字有著源源流長的意思,而「荖」有著去蕪存菁的意思。老闆想著,希望對於生活及吃這兩方面,都是去掉不好的,只留下美好的部分,長長遠遠的經營下去,於是,「雋荖」就這麼誕生了。

    原是從事外貿工作的老闆,對於餐飲的了解,僅有那小時候曾經經營過小吃販賣的家庭,長大後,他開始學著做菜,加上旅遊各國的經驗,漸漸的老闆煮出了屬於他的味道。選擇經營無菜單料理,是因為想用最新鮮的食材分享給當天的客人,但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老闆一天大約會準備四到五道料理,他笑說,總會有一道料理是喜歡的吧!如果當天預約的客人是七位以上,更可以享受到多國料理結合的合菜菜餚,從料理中品嚐出老闆的經歷,其中的美味更是不能用言語描述的。

  我們很疑惑,怎麼雋荖會選擇在埔里的郊區開設呢?老闆說,一開始其實是在台中找尋店面的,只是可能喜歡的不是租金太貴就是被捷足先登,當他正漫無目的的在埔里晃著時,看到了目前位子的店面正在出租,考慮了許久,老闆還是決定在此設點。我們詢問說,不擔心客源的問題嗎?老闆幽默的回答,對面是飯店啊!自然有客人囉!而且相對於市區,這裡方便停車,也可以同時在二樓經營民宿,增加另一筆收入。

  對於現代人來說,飲食方面已經是大家愈來愈重視的部分,老闆也認為,只要是人,都會去記憶那美食及味道,為了分享而創店,這就是雋荖存在的原因。


綠香柚子

綠香柚子
林亞歆、劉培儀

炎炎夏天的午後,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午後雷陣雨,我們冒著與騎車來到了綠香柚子這間餐廳,由於綠香柚子有搬過家,因此我們費了一番工夫才找到它,走進小巷,我們很慶幸它今天有開,因為它有時候的開店時間會不固定,走進去時覺得這家餐廳很有特色,它不像一般早午餐的餐廳布置的很溫馨、典雅,而是很新穎的把每片牆都漆成不一樣的顏色,它的一切都要自己來,除了茶水店員會幫你倒,其他的像是拿菜單或點餐都要到櫃台拿取或付錢,翻開他的菜單時眼睛為之一亮,它的菜單不像平常的店是用印製,而是用毛筆手寫的,我們分別點了法式brunch和美式brunch,還有英式奶茶和百香果綠茶,它的餐點裡包含了麵包、沙拉、培根和活腿、其中最特別的是一層蛋下面鋪著薯泥,雖然一開始看上去會覺得跟普通的餐廳是差不多的,但品嘗過後會發現簡單之中藏了老闆娘的巧思,再者它的份量還蠻多的,男生女生絕對都吃的飽,而且它的飲料也很好喝,平常去餐廳看到價格蠻便宜的奶茶都不太敢點,因為通常都會是用奶精泡的,不過它的英式奶茶不但價格不貴,而且真的是用鮮奶調配的,享用完我們的餐點後,我們害羞的問老闆娘是否可以讓我們採訪,老闆娘親切的答應了我們並告訴我們她開這家店純粹是因為夢想,原本從事服務業的她早在高中時期就拿到丙級證照,後來在自己的原鄉開了這家店,會搬家的原因是希望有更大的空間,不過她說未來她更希望能有自己的房子,這樣就能自己設計自己想要的空間並裝潢,她說自己創業都有一定困難必須面對,而在埔里開店會面臨到的一個問題是埔里人通常會對新的店很感興趣,不過大概過了一到三個月那種熱潮就會過了,唯有有特色的店才能繼續撐的下去,老闆娘說她之所以已經開了三年都埔里人對她這家店的興趣依然不減的原因一大部分是她每年會花一段時間出國去充實一下,有不同的靈感,而這些靈感都會變成她的菜單。經過這學期的採訪我們發現其實很多店的老闆都是因為自己的夢想而創業,而他們也都熬過了辛苦的那段時間,現在我們看到的他們都已經是成功的老闆或老闆娘了!

 
 

歐兔啡食館

歐兔啡食館
林亞歆、劉培儀

在下雨天的傍晚,當我們騎著車漫無目的的騎著,正在苦惱著晚上該吃什麼時,意外的轉進了一條小巷子,發現了這間歐兔啡食館,我們很立即的決定就是它了!!!一進去裡面的裝潢就讓我們很喜歡,裝潢擺設簡單乾淨,到處都有它的兔子的Logo,但由於當天大雨滂沱,所以餐廳裡只有我們兩位客人,老闆熱情的招呼我們,為我們帶位,並為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它的餐點非常多樣化,有義大利麵、火鍋、鬆餅、Brunch、套餐、還有一些單點的,我們分別點了烏龍麵和牛肉豚骨火鍋,它的配料都非常豐富,價格也非常合理,而且也非常好吃,那裡的環境很適合三五好友聚會的時候去吃,我們悠閒的吃著聊著,享用完我們的晚餐後,我們靦腆的詢問店員他們可不可以接受我們的採訪,店員請示店長後爽朗的答應我們,並幫我們請出店長來,讓我們驚訝的是,店長竟然是個非常年輕的男生,他說他本身是餐飲科系畢業的,所以對餐飲非常有興趣,也實習過相關行業所以對於餐廳的運作也算相當熟悉,畢業後就打算開一家店一圓自己的小夢想。會選擇加入連鎖餐廳是想說自己剛起步還缺乏許多資源和人脈,加入連鎖餐廳對他來說幫助許多,因為總公司會幫忙他安排,也給他更多資源讓他能安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但也因為總公司會為他打點一切,所以其實他開店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裝潢和規畫屬於自己的歐兔啡食館,歐兔是間連鎖餐廳,我們以前在高雄的時候也就有吃過歐兔,所以店長希望可以建立一間有自己風格的餐廳與別的連鎖店有不同的感覺,也由於自己老家在埔里,所以就選擇回來開店。店長向我們表示他也曾很擔心會做不起來,甚至最糟的狀況就是和工讀生們領一樣的薪水,但自從開店七個月以來他們就相當努力,為的不只是給客人一個優良的用餐環境,更是堅持自己的夢想,所以到現在也有做出一番成績。店長也勉勵我們有夢想就要去努力實踐,店長本身是就讀私立的大學,所以對我們說就讀國立大學就該更好好善用我們所擁有的資源,並好好努力自己的夢想,不要害怕失敗,好好努力就對了!
 


千葉火鍋札記

千葉火鍋札記
柯思存、蕭莉蒨

此次文章,主要是要表達我們對於千葉火鍋的感受,市面上吃到飽的店家很多,價錢便宜的店家更是不可勝數,但是最吸引我們的是千葉的待客態度以及對於食材的嚴肅。

一進到千葉,明亮的燈光與寬敞的空間讓人有著舒適的感受,店員更是親切的招待並且為我們做詳細的解說,湯頭多元且針對不同族群有著不同口味的選擇,此集團會為了年長者推出較養生且清淡的藥膳或是雞湯頭,也會針對年輕族群推出較特殊的口味如日式海鮮、麻辣、泡菜甚至是甘蔗湯頭,有著多文化的味道。

有千葉集團的產生,是因為經營者在遇到事業不順之時,藉由姊姊的資助下轉行經營火鍋店,並藉著以往生鮮超市採購的能力,降低進貨食材成本成功闖出一片天,於民國94年1 月21日,在雲林縣斗六市成立第一家旗艦店,集團貫徹以客為尊為出發點,且理念是要「給您最好的」,且使得客人能夠「享受無拘束美食」,更一直秉持著效仿日本人對於事務謹慎的精神,對於食材,他們講求新鮮、豐富、多樣化,湯頭皆用上等食材精心熬煮且無添加味精,希望將食材最新鮮純粹的甘甜之味道帶給客人去感受,不只在身體上不是一種負擔,在心靈上也是一種享受。

他們對於員工也有著完善的照顧制度,不只有合理的獎金與福利也會提供用餐優惠及員工旅遊等等,教育訓練更是不可少,例如:管理、溝通、心靈成長、專業技能等等。千葉,也許價格對於學生族群仍是稍微偏貴的價格,但是他們的待客理念,以及對於食材的嚴謹,都會想要讓我們為了它好好存錢一次去讓自己的身心靈有著另外一種享受。

千葉這家火鍋自助式吃到飽的餐廳,給予不同族群帶來不同的感受,待客的親切態度更讓我們有著賓至如歸的感覺,食材的補貨也非常的即時,為了避免浪費也會控管食材,卻也不會讓來此消費的賓客感到有不飽的感覺,肉類不只新鮮,種類也多元,多為現客人現點,店員就現切,厚薄適中,不管吃肉的原汁原味,或是搭配他們所給予的佐醬及配料,給予我們不同感覺的味蕾饗宴,在千葉,吃東西也許會讓我們因為想要吃夠本而有著讓肚子過撐、身體有負擔的狀況發生,但是千葉為因應這種狀況,也會視情況提醒顧客與採取相對措施。


方便美食

方便美食
柯思存、蕭莉蒨

這次的報告我們要別出心裁,沒有訪問,但有新穎的內容,類似美食報導般的介紹。首先這次的topic是方便美食,這次我們去拜訪八六麵食館和炎術,那為什麼要叫方便美食呢?因為他們倆家店的位置相近,吃完麵時可以順道去喝炎術哦,很方便。

那首先我想先介紹八六麵食館,它位於南興街上,先祝賀它重新開張吧,那它在桌上還放有報紙供客人參考、閱覽,很貼心。原店也是在附近哦。以下是我們點的麵類。首先,是海鮮湯麵。海鮮湯麵的料非常的多,有蚵仔、蝦子、魷魚、貢丸、高麗菜,還有肉絲,但是我覺得麵的份量有點少,至於它的湯頭有醋,我很喜歡,很好喝。那另外,它有麥茶,我覺得它的味道很苦,不太好喝。我和另一個同伴都這麼覺得。

 那接下來,我們來介紹炎術吧。炎術是一家標榜天然的飲品專賣店,它的總店位於台中,之後在高雄也開了分店。那它的冬瓜茶非常的醇厚,非常好喝,很推薦。炎術堅持的理念為「不添加防腐劑、不加化學色素、不加化學香料」,採用最優質天然的食材,對顧客負責。

重慶麻辣麵館

重慶麻辣麵館
王俐鈞、胡禾芳

因為教育機構不多且訪問的時程很難安排,我們決定轉換跑道,改成採訪美食,這之間其實經歷了一番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心理掙扎。而且同組的組員禾芳一直很羨慕其他採訪美食的組別有時候可以享用到店家贈予的食物,所以幾經討論後我們向老師您寄了信,就此展開了我們的美食尋訪之旅。

上一篇我們介紹的是韓國料理「高麗谷」,這次想介紹的則是位於總站旁巷子內的「重慶麻辣麵館」。會興起想訪問這家店的念頭是因有次跟同學去總站附近吃飯,在距離這間牛肉麵店幾步之遙時我們便嗅到了一股誘人的香味,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我們立刻趨前向老闆娘詢問可採訪的時間。

下山採訪那天下起了傾盆大雨,但這完全沒有澆熄我們的熱情。走進麵店時正好沒有其他客人,真是個訪問的大好時機,於是在點餐前我們先向老闆娘進行了採訪,但因為老闆娘手上有很多活兒要幹,無法坐下與我們對談,所以我們只能站在一旁完成訪問。

首先,我們很好奇為什麼會開這家店,老闆娘的回答很簡短:養小孩。創業過程也遇到許多困難,剛開始經營這家店時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要買哪種食材比較好,或者在哪裡買比較便宜,因為做吃的其實賺的少,一天下來賺得只有十幾塊,不像其他公司或者投資可能一次就是一兩千塊起跳,所以只能這樣不斷比價,選擇品質好價格又不那麼貴的食材。

而顧客最常點的菜就是紅布招牌上的麻辣牛肉湯麵,抄手也很多人會點,涼麵也是台灣人很愛的。這間店是去年所開,老闆娘很驚訝在台灣冬天還是會有人買涼麵,只是比較少。比方說夏天可能一天賣個二十幾碗,冬天就變成八碗,但在老闆娘的家鄉冬天是沒有人吃涼麵的,這很特別。我們推想可能大陸的冬天氣候較嚴寒以至於不會有人想吃涼麵。

老闆娘覺得台灣人比較熱情,她剛來這裡時店面的遮雨棚都是埔里人幫她搭的,而且價錢算得很便宜,她如果有什麼困難這裡的人也會伸出援手。開店到現在,客人都對她蠻有禮貌的,不過有次有個客人喝醉酒,對她咄咄逼人。老闆娘出菜都是按照順序來的,那個客人可能等得厭煩了破口大罵:「要不是聽別人說妳的牛肉麵很好吃,我也不會來吃,做得那麼慢!」老闆娘忍下怒氣回說:「我只有一雙手沒辦法做那麼快」,雖然心裡會想說:「不要吃就滾啊,我不缺這種客人。」但是還是會一直跟他說不好意思和對不起,因為老闆娘在大陸是從事銷售相關的服務業,所以知道不可以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別人。

店面目前就只有老闆娘在顧,她之前有請一個人來幫忙,但他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周末店內生意忙碌的時候也都不見人影,老闆娘一氣之下就叫他不要來了,因為覺得自己做得這麼辛苦,為何要請一個愛來不來的人,不如自己一個辛苦一點,一個月八百塊慢慢存,日積月累也是筆龐大的數字。

這家店因為採開放式空間,又沒有冷氣,所以夏天很熱蚊蟲又多時客人會少很多,夏冬兩季的顧客量差的很明顯。且競爭滿激烈的,附近就有一家「台川牛肉麵」,而老闆娘是四川牛肉麵。

訪問結束後我們覺得老闆娘活得很辛苦,他的小孩才五歲而已,店內又沒有其他人幫忙分擔。我們決定以後常常光顧,讓她經濟壓力小一點。

埔里志光補習班

埔里志光補習班
王俐鈞、胡禾芳

這次,我們訪問了埔里志光補習班的蔡專員。一踏進埔里志光補習班,即深深感受到一股濃厚的讀書氣息以及專業的人文素養。蔡專員告訴我們志光的學生大都來自於暨大,其中也不乏社會人士,但皆抱持著相同的信念,那就是在國考中取得亮眼的成績,他更向我們談到對補習的想法。

補習在臺灣由來已久,近年來更有日益普遍的趨向,而其影響層面也愈發擴大。研究發現,補習對國中生學習成效的增進,確實有明顯的助益。另外,補習在臺灣日漸普及,存在於階層之間的差異已不明顯:女生參加補習的機會和男生大致相當;家庭收入對補習機會形成的門檻甚低;父親的職業類型與子女補習機會之間也沒有特定的模式。比較特別的是,中等收入的家庭或擁有大專學歷的父母,子女們參與補習的機會最高;研究所以上學歷父母的子女們參與補習的情形,則與學歷較低者沒有明顯的差別。

補習是多數人在臺灣成長過程中的經驗。過去,純粹為了升學;現在,目的更多。或許提高學習成效仍是參加補習的主要目的,但不可諱言的,臺灣學生去補習班,其年齡層正不斷地向上延伸、向下蔓延,補習班的教學內容也日益多元化。補習一方面可能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升學,甚至是未來的工作;另一方面,補習的參與程度(包括時間和種類)可能也隱含著階層性的不平等。從學理的角度來看,補習不但是臺灣特殊的教育問題,更是值得探究的社會現象。大致說來,看待補習的態度,在不同的年代非常不同,補習班在臺灣也經過相當長的歷史發展。當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剛實施的時候(1968年),社會上對中小學教師的惡補曾感到相當的不滿與憂慮。一般認為,教師為了利益而主動招生補習,扭曲正常教學,也就是「教師不按照規定授課,留一手到補習時再行講授」。然而,時至今日,人們對補習班的觀感已有明顯的改變。其間的轉變歷程,有必要進行學術考察。

我們聽完後深有同感,過去的我們也曾在補習班待過多年,補習是教育體制外的第二管道,但我們認為補習真正的動機還是應該回歸原點看「個人需求」。


高麗谷

高麗谷
王俐鈞、胡禾芳

一踏進這家店就立即被它獨特的裝潢和明亮的採光所吸引,激起了我們的食慾。我們各自點了石鍋拌飯和銅板烤牛肉,在餐點送來之前,老闆娘端上好幾碟小菜,那時我們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所以像狂風掃落葉般一瞬間就吃得一乾二淨。這時餐點也送來了,石鍋拌飯和烤牛肉都熱騰騰地溫暖了我們的胃。酒足飯飽後,店內剛好沒有其他客人,老闆娘開始接受我們採訪。

我們好奇為什麼會開這家店,老闆娘表示這家店已經營業九年了,當初不是她要開的,因為當時韓式料理比較少人在做,再加上韓式料理屬於輕食,就是油比較少且蔬菜佔大部分的料理,老闆於是想做看看,所以就加盟了。至於會選擇韓式料理是因為剛好認識加盟店的老闆,他是韓國人但在台灣念書,很喜歡結交朋友。他們的店當時新開不久,又剛好在擴張,就問老闆有沒有興趣加盟,那時候覺得異國料理很特別,所以踏上了這條路。

當然在創業過程中難免碰到許多困難,埔里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象,就是開幕的前三個月生意會很好,可是大概三個月或半年後會有點下滑,加上埔里的居民大部分以務農為生,所以他們會在家裡自己煮,除非聚餐否則晚上很少出來吃飯。那時候很低迷,也產生了想放棄的念頭,可是老闆娘的女兒對她說:「媽,妳不做的話,好吃的東西就不見了,沒有人吃得到了怎麼辦。」老闆娘因為女兒的這句話重新振作,將店家做了一些改善,比如說以前的筷子還是用台灣的竹筷,後來總公司來探討跟支援,不管什麼器皿都是用韓國進口的,包括一些裝潢,這樣會讓顧客光臨就好像真的來到韓國一樣。

我們很好奇顧客最常點哪道菜,老闆娘向我們道出她多年來觀察的結果:年輕人一般最喜歡吃石鍋拌飯,像我們暨大生。可能覺得兩人套餐不適合吃,所以就會吃石鍋拌飯,喜歡吃辣的火鍋就會點泡菜鍋,煎餅、年糕是必點的,大人則是偏好人參雞跟銅板烤肉。特別的一點是,韓國的肉其醃製法跟台灣不一樣,因為他們口味偏鹹、辣,而台灣人的口味則是微甜,所以高麗谷有改良做法使料理更符合台灣人口味。

經營這家店當然也發生了些難忘的事,印象最深的是有客人去清境遊玩就順路繞進來吃,那時後國道六號還沒有開。他們品嘗後覺得很美味,第二年他們又來玩,可是那時候老闆娘有考慮說要展店,或者換地方,他們得知後說:「老闆娘你們如果換地方要跟我們講欸,因為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要讓我們找得到你。」還建議我們可以去中壢開店,因為那裡沒有這種店,一定會很賺錢,讓她覺得很窩心。這種感覺大概就是不開這個店好像會對不起他們一樣,而且很多客人會變成你的朋友很支持你,會告訴你哪裡又新開一間什麼店,變成你的眼線。之前「韓峰」開幕的時候,就有客人說要去幫她吃看看,然後回來報告說還是高麗谷比較好。

不過因為孩子們各有自己的事業發展,所以應該是沒有人想接這家店,老闆娘的兒子跟她說:「生意好,人會倒;生意不好,店會倒。」其實生意不是很好做,如果要料理的水平維持在一定的標準的話,就是要自己親力親為,因為交給別人會不放心。但凡事都自己一手包的結果就是睡眠被剝奪,除非假日才能多睡一點。

整個採訪過程中老闆娘很健談,很願意向我們分享她的想法,訪問結束後我們覺得經營一家店很不容易,每間店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坎坷的一
面不為外人所知。

古早味的樂趣

古早味的樂趣
張椏涵、洪巧盈

    人生過了大半後,總要有些時光來體恤自己半輩子的努力,這間小店就是老闆在退休後準備要讓自己繼續維持生活樂趣的一間小店。老闆是台南人,本來在30年前到埔里時,是來做飲料販賣機的大本生意,原本在埔里的各個校園裡都有穩定的生意,只是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就慢慢將這生意收回來了,直到十年前開始在自己家前開起這間「十坪」古早味冰店。這間店名的原由說來也很有趣,之所以會取名叫「十坪」的緣故是因為老闆用了家門前只有十坪的車庫作為開店、供客人吃冰的地方,因此這間店和老闆家裡其實是連在一起的。

  這間店雖然小,但是裡面的擺設和裝飾卻有些懷舊的風味,老闆在店裡將一些竹籃子、竹蓆擺放在牆上,也有一些很復古樣式的珠簾,這些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會讓人有種很溫馨、很像家的感覺,因此有許多國中生、暨大生或一些中年的當地人都會很喜歡在下課、下班後來店裡吃上一碗剉冰,店裡有許多配料可以選,而這些配料都是天然,老闆和老闆年自己製作的。在一開始,老闆和老闆娘因為沒有餐飲業的經驗,所以有許多地方都需要慢慢改善,他們也在開始營業的第一年中以便宜料多的方式慢慢打響他們在埔里的名氣,漸漸地許多學生和當地的居民便常常來光顧這間冰店,也時常給老闆和老闆娘許多甜點上調配的建議,此時十坪冰店的營業也慢慢步入軌道,直到第二年才將配料降為市面上應有的量,雖然第一年虧了許多,但也就此讓許多人知道這間小店的存在。當然,一間小店光靠冰品甜點的生意是不太夠的,因此老闆和老闆娘也開始提供不同的餐點如鐵板麵、炒飯等熱食,同樣也是以平價的方式販賣。

  這次去採訪後也順道嘗嘗那小有名氣的剉冰,果真是配料恰到好處,而且很消暑的甜點。經過這一年在埔里的探索後,我發現埔里鎮的小巷子裡其實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小店,這些店都不是為了營利而存在的,而是為了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存在的,最重要的是,這些店賣的不只有食物,他們還給了來享用的客人家的感覺,這些人情味或許就是為什麼鎮上還是有許多小店是值得我們懷念、拜訪的吧!



消去暑氣清涼一下

消去暑氣清涼一下
顏孝庭、王思云

不管現在是幾年級的你,一定都會知道在學餐裡賣飲料的阿姨吧!
沒錯,我們今天就是要介紹他噢~~
阿姨說這間店原本是他的朋友開的,後來朋友拜託他經營,它就立馬接下了這份工作,其實在這裡工作有襖有壞,好是可以認識很多的朋友而壞呢就是要隨著學校的時間去配合學生開店,暑假要跟著暑假寒假也是要跟著學生們離開學校去囉
一開始在那間店完全都是一間飲料店單打獨鬥,突然旁邊多出了 一口煎餃,我就想說為甚麼要突然加開這一家,其實後阿姨他是為了成本的關係,因為他的飲料店其實是物美價廉,東西很實在而且價格又便宜,但是成本的問題就會難倒他,所以想了想也只右多開一家店來賺取其他的成本,選擇了一口煎餃,其實我覺得還不錯,我每次來都看到一大堆人大排長龍,應該是天氣太熱飯又吃不下麵又更燥熱,就會選擇一口可以吃進去的煎餃囉!我有時候夜是因為這樣所以中午選擇吃煎餃,我想這也是阿姨的戰略之一吧,後來真的有成功啊,最後原本根本沒賺什麼錢的一家飲料店,漸漸的,把成本一點一滴地收了回來。
阿姨的用心與努力我們都看得見啊,畢竟每天都在沒冷氣的低方工作,但是阿姨很高興能在這裡工作,因為他認識了很多常常在這裡光顧的客人,而且他根本不需要開口就知道她今天想喝什麼的那種關係。我覺得這樣很好不只可以增進生活樂趣,也可以跟孩子們多互動呢
阿姨說,下學期就會換人做!我們其實驚訝了很久,我最喜歡到這裡喝西瓜汁了,結果二年級就要換一個不一樣的廠商來代理這裡,而且我們一點也不熟悉,我們雖然一直跟阿姨一直說不要走,但是我想這也是不得已的,畢竟阿姨也有自己的生活,改變的只是暨大的環境,其他人也是依然的在過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阿姨說在他離開以前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再喝到他的原汁原味的飲料,最推薦的就是百香QQ,那杯飲料最多人買也最多人說好喝,所以還沒買的人快去購買,因為再待下去之後就沒有物美價廉的阿姨做的飲料可以喝囉。
(阿姨指著他的大西瓜說;我們的西瓜絕對沒有騙人)
我想在學校的生活中可以再喝到好喝的西瓜汁,明天就是幫阿姨捧場了拉哈哈
我想大家也是這樣吧,快去找自己在暨大回憶吧!

媽祖廟

媽祖廟
張椏涵、洪巧盈

若說到媽祖廟,相信大家第一直覺不是大甲鎮瀾宮便是北港朝天宮,但是在溫暖純樸的埔里小鎮上,卻也有著一間媽祖廟呢!
而為何會選擇媽祖廟作為本次作業主題也是由於典故,大家都知道媽祖是海上的守護神,因此通常是靠海的城鎮才會有媽祖廟,然而埔里這樣一個四面為山的小鎮為何會有媽祖廟呢?這點實在令人好奇,因此就決定前往¬去一探究竟。
而根據廟方沿革記載,原來媽祖廟可源於清領時期。
在道光四年(1824年),廈門商人陳瑞芬帶領族人來臺,而當時台灣海峽俗稱「黑水溝」,能成功渡海至臺灣的人實在不多,因此陳瑞芬向湄洲大后宮恭請了一尊大媽神像以保平安。而當抵達埔里後,陳瑞芬等人將大媽神像安置於一間名為「恆吉行」的雜貨店,由於神蹟顯赫,信徒愈發眾多,當地仕紳便在一次機會下籌措資金建立了埔里媽祖廟-恆吉宮。
怎麼說神蹟顯赫呢?據廟方說法,大約在光緒年間時,埔里發生過很嚴重的旱災,於是當地居民便去請示媽祖,而在媽祖的指示下,便很快的發現水源、解旱,而發現水源當天便是農曆九月一號,因此後來每年埔里九月都會舉辦整整一個月的遶境活動,俗稱「九月戲」,然而由於經費以及不浪費資源的原故,現今已不再舉辦。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外地人或許不知道,但對埔里人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慶典!當初恆吉宮落成,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因此舉辦了一個大活動,稱為「醮祭」,台語稱為「做醮」,為了長保地方平安,因此每十二年埔里便會舉辦醮祭,從不間段。而說到醮祭,由於爸爸為埔里人的關係,我小時候在埔里也住過兩年的日子,因而正好有個個人經驗可以分享。由於醮祭是每十二年一次的活動,因此埔里人在準備慶典上可說是卯足全力。上次醮祭的時候記得我念初中二年級,當時回埔里和國小同學出門玩耍,一路上埔里就像個熱鬧的大城一般,馬路兩旁都是攤販、人潮,而鎮上也備有流水席供人們免費享用,不遠處也可聽到不絕於耳的鞭炮聲,以及四面八方湧入的人群、車子,將馬路上塞淂水洩不通,可說是熱鬧非凡。
聽聞一些故事後,想了片刻,若不是透過作業,我想我大概也不會這樣的去了解這我具有一半血緣的小鎮吧!
懷舊文化,了解地方,這次的作業是真的很有意義了。






你餓了嗎?暨大的守護者

你餓了嗎?暨大的守護者
顏孝庭、王思云

這次我們採訪的人是與我們暨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偉大人士
他不管颳風下雨都會在相同的地方等著我們在半夜肚子餓的學生
我想你們應該都可以猜到吧
沒錯!那就是每天在宵夜部的叔叔
我們才訪他的時候他就在認真的給我們用宵夜呢
而且也因為叔叔他的熱情跟學生的熟悉度他的客人也一直源源不絕
不過你們知道
這個宵夜部是怎麼開始創立的嗎
宵夜不是從98年開始創立,那時候叔叔就決定要來開宵夜部
那為甚麼要開宵夜部也是因為以前學校只有7-11的時後
學生都會騎車下山買東西吃
但是這時候發現因為大家常常這樣騎車下山,發生事故的機會也越來越大
所以學校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就請叔叔來學校開炸的宵夜部
雖然每天都會到1點還要收拾才可以回家
不過叔叔說他很開心能來到暨大認識同學跟在生活中又增添一些樂趣

其實叔叔他賣的東西跟旁邊賣炸的阿姨不太一樣
阿姨賣的東西是像是甜不辣薯條跟雞排
而叔叔他賣的比較像是炸的貢丸跟青椒
其實我覺得他們很聰明
第一 他們知道學生喜歡吃炸的宵夜所以他們都是一樣都是賣炸食
第二 其實炸食很窄,但是他們分兩攤分別賣不同的東西
這樣可以吸引學生都買他們的宵夜
也不會互相同衝突,而且有時候學生都還會兩攤都買呢!
而且叔叔有很推薦他們家的貢丸、跟豆干,那是他賣最好的東西
如果有機會大家就是跟叔叔捧場一下,非常歡迎來這裡買東西吃噢

我問了叔叔在學校的客源如何,他說其實還不錯
畢竟在暨南大學想吃宵夜只能選7-11或是他們這裏宵夜部
而現在小朋友都喜歡吃炸的,所以很多人都每天會到這裡光顧
久而久之舊客源跟新客源就增加他們的收入也可以結交同學
在學校也可以開開心心的賣宵夜哈哈哈哈哈哈
其實我覺得宵夜部可以變成店面,就是學校給他們一個位置讓他們能在裡面做事,不然我覺得他們不管颳風下雨或是寒流天氣冷的時候他們都必須時間到把攤位拿出去又必須在那邊呆到晚上1點
除了叔叔阿姨年紀也不小了這樣對他們來說是很不好的
再來就是可以讓他們不要那麼辛苦
而且我認為如果換成店面也可以再增加客源
這樣也可以一石二鳥喔!!
而且他未來也會繼續在暨南大學賣宵夜,如果你有空或肚子餓就去幫他我們暨南大家宵夜部捧場吧!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楓康超市-採訪心得

楓康超市-採訪心得
司徒辰軒、周家琦

    有鑑於台灣近年來食安風波不斷,各種食物問題層出不窮,無論是沙拉油事件,抑或是過期食品逾期販售,都讓消費者人心惶惶,因此我們決定將農業與「食」這方面的相關議題,深入了解並做全方位的探討-究竟在一個處處皆是黑心食品充斥的年代裡,還能不能找到僅存的一絲絲希望?

   一個快樂的生活,不僅要活得健康、更要吃得安心,身為暨大學生的我們,當然不能錯過擁有在地好口碑的「楓康超市」囉!走入這家超市給我的第一印象,起初並不特別,但隨即映入眼簾的第一幕,卻讓我深深烙在腦海裡,就是站在門口一旁的服務人員,那永遠不變的笑容與親切的招呼,秉持興農五十年的創業精神,楓康真誠實在地走過了這些年的歲月,堅持以銷售有機產品為第一考量,打造出獨特的在地農業好形象。由窗外一覽,寬敞的停車空間、四周緊鄰多處商家,尤其對街不遠之處的埔里酒廠,每年更是吸引大批的觀光人潮,為埔里當地帶來新的商機,路上人潮絡繹不絕、車水馬龍,同時也讓路過的人們,可以有機會順道往超市裡走走逛逛。

   近年來養身觀念興起、飲食習慣改變,農業技術持續創新改良,「有機栽種」更不在話下,幾乎如雨後春筍般推陳出新,其中「溫室小番茄」,不只是興農東石營業所所長的心血結晶,也是他種植番茄長達17年來,身負重任的使命感。他曾說:「為了讓顧客到的每一顆番茄甜度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採收時每串番茄只能挑選其中最紅的一顆。」,每一粒小番茄都是經過千挑萬選才送到顧客手中,此外栽種過程中,除了要有充足的養分,還要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此一來,果實便能豐碩飽滿、粒粒晶瑩。

   綜觀農業在台灣發展的這些年來,從早期的自給自足,一路進展到自產自銷,逐漸升級到現在以市場為導向的販售模式,甚至開啟國際航線,將台灣本地土生土長的新鮮蔬果銷售到國外,結合新農業技術與高科技運輸業的營運方式,除了能讓異國客在第一時間嘗鮮,更將台灣種植培育的蔬果帶到國際舞台上,為農業開創嶄新的扉頁,打造專屬於台灣的農業新品牌。
 

有魚有肉也需要有青菜呷---插花界的配角<新文竹>

有魚有肉也需要有青菜呷---插花界的配角<新文竹>
司徒辰軒、周家琦

「紅花需要綠葉來襯托它的美麗,月亮需要繁星來顯現它的皎潔」,萬紫千紅的花卉已經成為埔里小鎮的一大特色,那些擁有鮮豔顏色的花朵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在它身旁那些不起眼的花材卻總是被無情地忽略,但大家沒想到的是它其實正默默地用自己平凡的長相來襯托花朵的不凡。

這次我來到了一條一次大概只能容納一台車通過的細長產業道路上,起初兩旁綠色的低矮作物並沒有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但經過這片田地的主人潘阿姨的介紹後才讓我對它們有了不同的看法;潘阿姨是個性開朗的人,說起話來也是滔滔不絕,不停地和我們分享她的生活還有種植心得,但那些綠綠的作物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一種名叫「新文竹」的花材,當花市在包裝花束時被用來陪襯還有保護花朵的,「埔里種植的面積就屬這裡最多呢!」笑起來很可愛的潘阿姨得意的說。

因為氣候合適再加上它是一種種起來很「省工」的作物,長年生的「新文竹」種下地後二至三年都不需要再重新種植,此外,當它成熟後不用馬上採摘,可以讓它在田中繼續生長等待價錢較好時再出貨,這些好處讓它成了早上還要上班的潘阿姨種植作物的首選,阿姨的主要貿易對象是位於台北的花卉批發市場,收成時只需要把十支綁成一束送出去即可,一束大約能賣到台幣六七十塊呢。

即使嘴上說種起來容易,但種植時還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遇到病蟲害的問題時噴灑農藥就不能少,除此之外,還有需要注意供需平衡的問題,冬天時植物生長緩慢,但遇上春節這種大節日時,「新文竹」的需求量就會暴增,此時的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但相反的,若遇到春天時節大約三四月時,沒有節日的推動,銷售量往往會停滯不前,而阿姨也說她現在販賣「新文竹」收入和九二一地震前相比大約只有三分之一,景氣的衰退讓現代人減少民生必需品以外的支出,也讓用來調劑身心的花卉少了些知音。

景氣的關係再加上需要養育家中的五名兒女,潘阿姨除了上班還有種植新文竹的收入外,她還自行摸索大閘蟹與龍蝦的養殖方式,甚至將他們和草魚混養,讓牠們能夠互利共生,我覺得潘阿姨真的非常厲害,一個人要做如此多樣的工作,在訪問的過程中她都是以愉悅的口吻來和我們分享她的生活經歷,似乎完全不因工作繁忙而苦惱,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才能讓她在處裡繁忙事務時能夠得心應手呢。
 

學生住宿權益現況及未來展望

學生住宿權益現況及未來展望
吳亭樺、王詩雅

適逢期末,部分同學因出於自願或抽不到宿舍床位而需要搬至山下租屋處,致使我們聯想到關於學生住宿權利的現況。我們訪問到對學生權益相當關心的住服組曾敏組長,來到暨大近二十年的她曾任職於秘書室、招生組等,近年來到成員流動率高的住服組。來到住服組後,擁有社工學士、社會福利政策碩士相關背景的她致力于改善制度,這些經歷使曾組長針對政策的制定能夠有更全面的觀點。

原本我們只想對僑生住宿保障的制度變動進行訪談,但曾組長認為其問題核心在於全體床位如何有效運用。近年來,許多學生抽不到宿舍床位,開學後卻又有許多空床位。
曾敏組長認為此現象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改善:

ㄧ、增進本地生床位候補程序效率
由於往年床位候補時程公佈較晚,且有些候補順位較前段的學生已租屋,而學校沒有管道可以得知這些學生已不需要宿舍床位,因此往往讓補順位較後段的學生因遲遲等不到正取床位而下山租房,開學後才發現床位空缺。因此,曾組長表示希望可以建立新制度,讓學生一確定不需要候補床位即可以透過網路通知住服組,省去一些麻煩的手續,讓床位提早釋放給需要的人。

二、即時更新實際就讀學生數量資訊
招生簡章即有保障住宿生之預估數量,包含外籍生、交換生、僑生等,而住服組便會依照人數保留床位,但在全球化的浪潮影響之下,全球各地都積極招攬人才,少子化現象嚴重的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往往造成預估人數與實際報到人數有相當大的出入,導致舊生抽不到床位,而開學後才發現床位過剩。曾組長認為需要儘早得知需要保障的床位的實際數量,才不會影響其他住宿生的權益。

三、調整僑生保障宿舍制度
住宿生違規計點超過15點即會被退宿,但其實在今年以前,僑生並不會被退宿。因此,今年更改為超過15點即會被退宿,並且取消下學年的保障。僑生以港澳生為大宗,又因港澳生通常生活水平較台灣高,且中文流利,租屋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因此曾組長認為可以適度調整保障年限,調降為兩年或三年。但並不會因此影響到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及其他特殊原因的僑生保障年限。

由於埔里是個較偏遠的小鎮,宿舍維護修繕的材料花費會比交通方便的城市高。雖然在地有許多小廠商,但各廠商間都「各司其職」,例如維修的電風扇的A廠商負責A區域,維修浴廁設施的B廠商負責B區域,而且不會輕易跨區維修。此默契非常難打破,因此造成學校非常難以找到業務完備的廠商。除了修繕廠商的難題外,當初建造研究生宿舍已經花費學校三、四億的經費,加上教育部鮮少補助,因此許多重大工程都只能進行一部份,例如這次暑假要進行漏水防補工程,但礙于經費,只能處理一半的宿舍。大學部宿舍一直無法增設公共廚房,係因為當初設計電路無法負荷;翻新宿舍需要上千萬,目前尚無經費可以進行工程,不過住服組正在積極構思其他解決方法。

此次訪談足足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因為曾組長跟我們說明了許多住服組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曾組長對於一個問題,她有非常多的想法及解決辦法。訪談中,曾組長不止詳盡的回答我們的問題,更積極地問我們身為住宿生對於宿舍的現況及其他感受。她很歡迎學生來信或來電反映意見。她說:「我不會因為某個問題有十個學生反映,就忽略那些只有一個人反映的問題。」我們感受到曾組長是真心為學生著想,曾組長一上任就提出許多改革方案,充分體現了她對生住宿權益的關心。

教學意見調查問卷設計及成效探討

教學意見調查問卷設計及成效探討
吳亭樺、王詩雅

近年來,教育部為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在教學卓越計劃中設計多元評鑑或評量制度。根據教育部105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實施成果,落實教師及教學評鑑係為達成「落實教師獎優汰劣」、「落實學用合一」、「使學生意見得以反映」、「發展教師多元升等」、「鼓勵教師投入教學」等目標。讓學生以顧客的觀點,進行對教師一「商品」的評價。許多學校為了教學卓越五年五百億誘人的巨額補助,迎合教育部的胃口跟進教師及教學評鑑。此篇報導暫且不探討教師(教育)商品化問題。校內教學評鑑制度是否合理?其問卷的設計是否適當?

    這次採訪林松柏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是教育評鑑、教育測驗與評量、計量研究方法。並且松柏老師也有參與教學意見調查的問卷設計、分析,也在著手問卷的改良方法。以下提出幾點我們認為校內教學意見調查制度、問卷設計、及成效評估等面向上幾點有待討論的事項。

一、 碩博班老師比大學班老師的教學績效好?
根據松柏老師對教學意見的問卷調查結果,並以量化分析,發現大學生對於教師的評鑑分數明顯低於碩博班研究生。認為導致此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二:課堂上的討論程度、及學生積極程度。
(1)課堂上的討論程度:
碩博班的課堂相對小班制,課程中有較多討論的機會及空間。以松柏老師自己的課程為力,他的課表一半是碩博班的課程、一半是大學部的課程,所以明顯感受到碩博班與大學班在課堂上討論及主動活躍程度不同。而較多的討論也等於較多的參與。因此碩博班學生普遍在課程上獲得較多成就感及參與感,傾向於認為課程成效好。
(2)學生積極程度:
由於民間企業普遍要求應徵者要有「大專院校以上學歷」。因此,部分學生只是為了「得到畢業證書」而上大學。導致這些學生對於大學課程幾乎沒有興趣,更遑論積極參與課程了。相較於想學習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族群,在課程獲得的成就感也較低。原本就對這些課程沒興趣、學習積極程度低的部分學生便把這個後果歸因於「教師教學方式對我的學習沒有幫助」、「教師教學方式不能提升我的學習動機」、「本課程的學習成效不良」等。
(上述分別為校內教學意見調查題號第11、12、16)。
此現象的增加對於教師及教學評鑑制度的更大危害就是:因為所修讀系所並非其志向或不符合其興趣,幾乎每堂課都不是他們的「菜」!

二、為了評鑑而評鑑:利用優先選課、獎勵金等,變相強迫學生填答。
校內實施獎勵制度,學生個人若上學期完成填寫所有課程的教學意見調查,便可於下學期選課錢優先填寫通識課的志願序,減少「搶不到課」的風險;學生集體若「全班」填答完有5000元獎勵金,有些班級為了減少書籍費用的支出、或是補貼迎新宿營等活動金費,讓全班同學互相提醒完成教學意見調查,筆者也深受其害。但其實有利也有弊。優點係為學校可以得到定期並且足夠的樣本來分析教學成效、協助「有點懶得填答」的學生反饋意見;但缺點就是學校變相強迫學生填答,並且如上文中提到的,課堂參與積極程度低的學生通常也不會主動填寫教學意見調查,為了這些獎勵,學生隨意填寫。筆者是迎新的幹部,為了經費要求同學填寫意見調查,有同學竟說:「你幫我填吧,全部都填三」。

三、失魂的卓越:過於商品化的顧客導向
部分大學生因系上必修不是他的「菜」,或者認為「以後用不到」、「課堂不有趣」等,以分數意見反映,許多教師為了補助、續聘,課程設計淪為以「取悅」學生為主。

四、問卷設計不良:態度熱誠、備課充分怎麼量化分析?(題5、6)
有些課程內容本來就比較死板,不容易以生動的方式教學,部分學生便認為教師投入時間不足;有的課堂老師花費許多精力或金費請來講者,但學生沒有看到教師這部分的努力,便認為教師沒有「備課充分」。

五、樣本過於量化、分析不足:台灣尚未能進行文字分析。
松柏老師表示,雖然意見調查可以使用文字自由填寫補充,但台灣技術不及歐美,尚未發展出自動分析文字中文的技術。又礙於問卷問題設計不良,有些學生填寫問卷後表示:「我的分數給很低,但是我意見寫得很正面!」此矛盾現象尚待解決。

經過淺略分析,不難發現部分問題出在學生身上。「教」一字於說文解字中係為:「從攴從孝」,可見教育本來就是需要一點「鞭策」的。小時候若老師沒有強迫我們學注音符號、英文字母等,我們現在也無法接受資源如此充沛的高等教育。過於顧客導向的教育加上尚需改善的教師及教學評鑑制度導致許多教師只能迎合。二零一一年的新聞報導「傑出通識教師黃俊傑 憂心知識商品化」中,獲得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教師黃俊傑指出:「現在知識商品化,當學生從一個受教育者變成一個購買者,都會影響教師教學,像是教文學的老師,可能為了迎合學生喜好,只教哈利波特、忽略了莎士比亞。」

雖然教師及教學評鑑制度立意良好,但其中仍有許多隱憂值得我們省思、探討。

公益服務課程之發展

公益服務課程之發展
吳亭樺、王詩雅

此篇報導旨在探討近來社會議題中炒得沸沸揚揚的公益服務課程之存廢,並佐以暨大本身公益服務課程的緣起與近年來的改革。受訪者為通識中心的王靖怡助理,她從去年開始接手關於公益服務課程的事務,在此概略介紹暨大的公益服務課程,此堂課程設立的目的是要改變過去以校內為主的「利己」,擴大為服務社區的「利他」,達到學校、學生及社區之間的互動,並且將原校園清掃服務轉型,建置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包含弱勢學生課業輔導、地區活動協助、公民社會的議題倡導等等,更與社區特色結合(如:籃城社區的社區營建),以期永續並與專業結合的服務工作。

99年教育部修訂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鼓勵各大專院校成立服務學習推動單位,規劃服務學習課程,並將原有課程、原有學生的社團活動結合社會服務活動或實習服務活動,而受訪者提到暨大就是順應教育部所推動的服務學習,才將原本是選修課程的公益服務課程轉變成必修課程,而這目的是為了落實「大學城」此概念,連結學生跟社區互動,這是一所大學裡在鄉鎮裡所該付出的努力,希望讓學生可以學習關懷他人與服務人群,不只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能充實自己的心靈。 在暨大,通識中心是一個平台,是公益服務課程的老師與公益服務機構溝通的平台,主動的教師會積極去跟機構聯繫,了解此機構的性質,再安排適合自己系所特性的機構讓學生去服務。

暨大的公益服務課程被列為必修,雖然此項措施會造成有些學生只是基於為了拿到學分的原因才去公益服務,而違背公益服務的本質,但是受訪者表示,就像國、高中的國、英、數等課程,會有人討厭這些科目,但這些課程依然是必修,靖怡認為學校不會為了那少部分的人,就廢掉公益服務這堂課,不過由於學生有反映,所以學校也正在提出改善方案。

如東海大學規定勞作學習就是要掃地,雖然掃地是硬性規定,學生會有抱怨,不過東海大學也透過許多措施來讓學生知道此項服務的重要性,例如校內有許多的助學勞作、獎學金等等許多的校內助學工作機會都會看勞作成績,也有部分企業會拿此當成工作態度標準的評量。舉另外一所大學為例,台大從87年開始,就推動服務課,各系的服務一與服務二課程內容為系上環境的清潔,服務課程三課程內容為系上的專業服務,非學系的服務三,是以社團之服務內容來抵免。但在91年,做了一項關於服務課的調查,有高達64%的同學贊同服務課的必要性,但是卻有72%的同學不清楚服務課程之設計規劃,甚至有91%的同學認為服務課程應該有所改善。94年的服務一、服務二都還是系上掃地,只能夠藉由掃地磨鍊心性,缺乏多元服務增廣見聞的機會,故在95年,台大通過新的服務學習課程施行辦法,以「服務學習」的概念跟實務應用來取代單純的「勞動服務」,讓服務與學習並存,破除服務課只不過是掃地課的刻板印象。

暨大也從先前的清掃服務,轉變成多元的服務取向,縱使如此,仍是有學生對自己的服務機構不滿意,或者是認為公益服務是在浪費時間,受訪者告訴我們因應這樣的反映,就算有人不喜歡公益服務課程,仍是沒有多大可能會把此堂課程廢除的,不過學校正在討論改善方案,也許會將原本有系所老師兼任的公益服務課程教師,轉變成由熟悉社區或是機構運作的專門老師來帶領學生進行公益服務,或者是將原本用系所來區分的機制轉變成主題式的方法,如區分成老人看顧、兒童教養、公共運動等面向,讓學生自由選擇參加自己有興趣的機構進行服務,雖然一切都只是在商討之中,不過受訪者告訴我們的這些方法都讓我們感受到學校的誠意與深深期盼,期許學生能發自內心餐與共一服務並享受其中。


女宿A棟棟長--陳令婕

女宿A棟棟長--陳令婕
吳亭樺、王詩雅

是否能在宿舍烹煮東西,一直都是學生關心的議題,而這就可以延伸到公共廚房設置之與否的議題。這篇採訪則訪問宿舍幹部,女宿A棟棟長--陳令婕,身兼宿舍幹部及住宿生的她,用不同身分的處境來告訴我們她的想法。

受訪者一開始就明確的表示若是以宿舍幹部的身分來說,她對於公共廚房的設置是有疑慮的,但若是以一個住宿生的身分來說,她當然還是希望可以有公共廚房的。受訪者本身是在一個外食及家長自行烹飪參半的環境下成長,她自己也沒有烹煮的習慣,但由於在認為公共廚房基本器具應該包含微波爐及瓦斯爐的前提下,她覺得就算不會使用瓦斯爐煮東西也可以使用微波爐加熱一些微波食品,而這樣住宿生對食物的選擇就可以更加多元,不會只被學餐侷限住,因為有些住宿生若是沒有代步工具又加上現在校車車班較少車次的原因,對於飲食的基本需求是有些麻煩的。

不論是以宿舍幹部或是住宿生的身分來說,她都認為設置公共廚房比自行在房間烹煮安全且便利,因為之前宿舍就曾因為有人自行在房間烹煮東西而導致該房間器具毀損,又以宿舍幹部的身分來說,因為學校近期經費拮据,而砍掉部分開銷,如宿舍幹部所舉辦的活動或講座也會減少,限制熱水也是因為開啟鍋爐的費用過於龐大,那麼設置公共廚房的興建費用以及爾後每個月的水電費或是瓦斯費又該由誰來分擔,若是由全體住宿生共同負擔,這又將會形成另一個議題,到底使用者付費才是對的抑或是每個人繳錢之後都該善用以防浪費這筆錢,如註冊單上的體育館使用費一樣,且宿舍幹部有疑慮的問題是,公共廚房之人力配置或是使用規範又該由誰來維護及制定,而宿舍幹部的工作份量是否又會加重,就如同上學期初女宿公共垃圾桶之設置一樣,宿舍幹部應只是主動提出計畫且統整大家意見之後,進行監督之工作,而不是讓少數人認為,倒垃圾就是應該由幹部負責,因為既然大家決定了要設置公共垃圾桶就應該由全體住宿生來輪流倒垃圾,大家應有相同的共識,事情才會好推動,不過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為學校的硬體設備不夠齊全以及電路設計不能負荷如此大流量的使用。

公共廚房的使用者該如何管控以及環境的維護也是一大問題,受訪者建議可以使用像借安全帽一樣的方法,使用者應先到管理室登記並借鑰匙,好讓管理員能夠掌控人數,且因應任何突發狀況能有個依據去解決,而環境的維護,則是希望大家能對使用者在使用公共廚房過後應自行負責與清潔都有共識,但是總會有較迷糊的學生忘記關瓦斯或是忘記還原環境,而這時候的懲罰機制或監督機制又該如何制訂,是另一大設置公共廚房時需考慮的因素。


社團法人南投縣康復之友協會 張凱宜理事長

社團法人南投縣康復之友協會 張凱宜理事長
張茵茹、許庭瑄

  協會成立於九十四年四月十六日,由賈惠洲理事長發起、結合社區中精障家屬及專業人士共同籌設,主要服務南投縣及大埔里地區之精障朋友及家屬,另也幫助中台灣地區資源較缺乏的區域,提供完整及專業之精神醫療及復健服務。另也成立社團法人南投縣康復之友協會附設庇護工場-迦南美地麵食館,讓學員能在庇護性的工作場所,從事復健訓練,藉此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與工作技巧。

  原本張凱宜理事長就讀國貿系,畢業之後負責行政工作,在因緣際會下而修了社工的課,開始投入服務,慢慢建立起社工所需專業知識,這樣的轉變,讓她看待個案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在過去還沒踏入社工這個領域之前,當聽到個案的處境,她會像一般人一樣,只是傾聽和給予安慰,但成為社工之後,則是會先了解事情發生背後的原因,再做出專業判斷,或是在路上遇見精神障礙障或是身心障礙障人士,她能運用自己的專業給予幫忙,對於鄰里中的低收入戶,她也能提供他們資訊,以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

  張凱宜理事長說自己的付出能幫助到學員及其家庭,那樣的心理的滿足就是她最大的成就來源,就如麵食館的一位學員,雖然沒有考過廚師丙級證照,但是他轉而去修褓姆的課精進自己,她認為這對學員來說這是很大的進步,因為這代表他開始懂得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在迦南美地麵食館中,學員彼此或互相扶持,並交流經驗,有些原本長期待在家中的精神障礙者來到這裡當學員之後,漸漸從與其他學員的互動相處找回信心,生活變得更有意義和寄託。

【採訪後記】
  在許多媒體、報章雜誌中,我們時常會看見精神障礙者被汙名化,社會上有些人會將們視為有潛在危險的一群人,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畏懼和無所適從都是來自於不了解,像我們在迦南美地麵食館被那些學員服務、和他們互動,發現其實他們認真做起事來和一般人是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還比一般人多了幾分熱情、可愛,我認為這些學員們比起那些身體健全卻不務正業的人好多了,至少他們是竭盡所能地在學習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而他們的確也做到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被社會所誤解的精神障礙者,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幫助他們更融入這個社會,找到屬於他們的迦南美地。
                             

南投縣公設民營懷恩養護康健中心 林文堂主任、劉淑雲教保師

南投縣公設民營懷恩養護康健中心 林文堂主任、劉淑雲教保師
張茵茹、許庭瑄

    懷恩是公設民營的機構,隸屬於南投縣政府,主要服務對象為重度身心障礙、失能缺乏照顧的成人,提供其生活上的照顧,包括居家所需的人際互動與社區活動參與。

    在林主任和藹親切地請我們坐下等候之後,他便邀請一位女教保師來和我們分享她的工作心得,於是我們就很幸運地訪問到更多元的內容,也讓我們看見林文堂主任和劉淑雲教保師兩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長期照護這份職業所產生不同的體悟。

    劉淑雲教保師談及自己會從事這份工作,是由於自己的父親本來就是一名護理人員,因為已達高齡90歲,為了照顧父親,她從原本的幼教老師轉為教保老師,也因應這個社會老人變多,小孩變少的趨勢,加上朋友的引薦而踏進長期照護這個行業,她說起初從幼教領域轉換為長期照護這個職業,不免會受到一些專業衝擊,但也因為如此她不停地從過程中學習。

    而林文堂主任則是原先在醫院負責行政管理,在921災後重建中,看到很多員工變成受災戶,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幫助,當時有很多社工來協助,讓他從不清楚社工這份職業具體工作內容到看見這份職業的價值,也因為意識到社會服務這件事很有意義,決定辦理退休,並進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工系的在職專班進修,這一連串的準備就是讓我們看見他想投入社會服務的決心和用心,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剛好當時懷恩需要社工,他就搭上成為社工的這班列車,並帶著那份初衷一路行駛到現在。

  劉淑雲教保師告訴我們原本幼教老師的身分到現在的教保師,讓她具備從帶小孩到老人的經驗,在從事長期照護的過程中,讓她可以提早知道自己要如何去迎接老年生活。人們時常會對衰老、死亡等字眼感到不安惶恐,但我想害怕源自於不瞭解,因為這份工作讓她不會害怕衰老、死亡,並且知道自己該怎麼走,也知道自己有什麼福利,甚至可以提供家人、朋友及服務對象關於老年生活的資訊。

而這份工作對林文堂主任帶來的影響則是學以致用,畢竟學校授與我們的只是一些基礎理論,實際進入職場,接觸到的狀況又更不一樣了,林主任還提到這份工作讓他找到自己的價值,並在服務過程中從服務對象身上學習良多,他也深深體悟,服務中接觸的不是單一的個案,而是包括個案的整個家庭及人際網絡,在觀看了人生百態後,讓他進而學習生命的功課。社會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林主任提到自己再過十年也將邁入老年生活,他希望現階段能盡其所能去奠定社會老年照護的穩定基礎,畢竟這是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將面臨的課題。
    努力的在工作崗位上耕耘,總會有一些回饋成為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劉淑雲教保師在第一線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直接接觸長輩及身障者,看到他們一天比一天更進步,即便是一點點的進步,就是最欣慰的事了。由於長期照護是在人一生的最後一個階段,在服務過程中,時常會面臨服務對象生命的結束,劉淑雲教保師說當個案最後放心地將自己交給他們,陪在個案身邊直到生命的盡頭,看見他們安詳的離開就覺得很值得了。

對林文堂主任而言,助人的快樂是他一直秉持信念,人的改變,因為是主管,關照的是服務對象還有服務同仁,每個人都有幫助別人的能量,主管有較多的決定權.資源,要善用這些資源,幫助別人,要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在於看到改變,機構中有60位長輩,將60位長輩照顧好就是幫助到60個家庭,工作人員承擔照護責任,而在幫助長輩也是在幫助工作同仁。

基於助人,一般人會想說能給就盡量給,但要林主任說應該要視其真正需要,要重視個案的尊嚴及自主性。在機構當中,當然也會有印象深刻的案例,他們為我們分享照顧過最年長及最年輕的個案,一位是世界人瑞115歲,因為社會局的安置來到這裡,剛開始來機構時,雙腳潰爛,但是藉著慢慢帶他就醫,協助他,與他溝通從他的興趣切入和他聊天,教保師也說他的個性很正向,每一次為他服務,他的回應都是說著謝謝菩薩,功德無量,讓我們很心甘情願為他服務。

另一位是21歲的女孩子,她是在縣政府緊急安置,插著鼻胃管進到機構,透過治療,逐漸康復,,慢慢在旁輔助她,讓她能夠自己吃飯、學習……,最後還考上機車駕照,並學習一技之長,考上照顧員執照、接著實習,最後也成為一位照顧員,現在正在為機構服務。

【採訪後記】
這次我們很幸運也很開心能在一次的訪問中,收穫林文堂主任及劉淑雲教保師兩位的分享,讓我們看見一個機構中,不同崗位的人的不同視角,也讓我們跨越不同世代去從受訪者角度觀察和感受不同的人生閱歷,從林文堂主任身上,我們看見其對社會服務的熱忱與抱負,也讓我們看見身為一位主管對員工的呵護關愛,讓我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助人的能量,我想就算是身為學生的我們,只要多一些關懷,也能為身邊的人帶來正面能量,而劉淑雲教保師親切的笑容與柔和的語氣中蘊藏著一份為服務對象付出的堅毅,及對病患付出但不求回報的愛,這讓我們學習到,我們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人應該要更懂得感恩。
 

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曾智翊社工-傳承的改變,改變的傳承

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曾智翊社工-傳承的改變,改變的傳承
張茵茹、許庭瑄

「寺廟只是一種信仰,讓人心靈有寄託而已,如果一直停留在蓋廟,那也很可惜…」
    民國72年,由創辦人陳綢阿嬤偕同所有志工,在其夫婿林有海先生支持下推動設立「玉清宮良顯堂慈善會」,由起先辦理清寒優秀學生獎學金,超越信仰逐步拓展至就醫、救困、濟貧、輔導青少年等業務。基金會的服務地區主要是大埔里地區,服務對象廣泛,除了給予弱勢兒童及青少年的協助外,當家庭遇到緊急變故時,也能求助於基金會。

     我們所訪問的曾智翊社工,會從事這份工作是因為自己是埔里人又就讀社工系,而且在這裡做過志工及行銷方案的助理,對這裡環境熟悉,福利穩定,當遇到困難時,主管也會提供支持給予協助,她說這是一份與人面對面互動的工作,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能更認識自我,並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雖然剛開始從事這項工作時都會有救世主情節,總是想用更多的力量去幫助個案,但後來漸漸發現,社工所扮演的是陪伴的角色,只要適時給予服務對象所需的幫助就好。

    自從在這裡工作後,她驚覺自己對埔里並沒那麼熟悉,隨著工作的投入與參與,讓她看見埔里的不美好,也因為如此,現在的她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並沿襲陳綢阿嬤的初衷¬—「眾人的力量慢慢做,社會慢慢變好。」,她說他們所做的也許不像政治家那麼有影響力,但她選擇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地推動社區的進步。

    在經歷過這麼多的個案後,她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看見改變」,不論是為了減少家庭紛爭、獲得工作技能……等而尋求他們協助的個案,社工與服務對象成為夥伴共同討論到完成,慢慢改變劣勢,或是受輔導的青少年的出現一些些轉變,都會讓她感到欣慰。像是她曾經服務過的案例,最近考上居家服務員證照,曾智翊社工就替她感到開心。她說道:「我們就是靠著小確幸來支撐自己」,因為若要看見顯著的改變,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看見,容易對自己的能力存疑。

  曾智翊社工也在訪談最後跟我們分享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當社工後遇到的第一個個案,在調解紛爭的過程中,一開始她也因為不知該如何與個案對談而感到徬徨無助,但後來她掌握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的方式,並適時地順著個案的家庭脈絡去對談,最後也成功幫助個案冷靜下來正視其家庭問題,當曾智翊社工完成調解的工作後,也對自己有不一樣的看法,肯定自我的價值,對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社會新鮮人,面臨第一件工作,能勇敢地去面對並解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許就是這樣的勇氣與執著,才能讓她比當初大學的同學更有堅持到現在的信念,雖然曾智翊社工提到,在社工這個行業裡,流動率很高,就讀本科系最後真正投入社工這個行業的人也寥寥無幾,但我們相信,她身上散發的熱忱和她正向樂觀的態度,會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力量。

財團法人南投縣私立炫寬愛心教養家園-魏宜玲社工真誠換來的小確幸

財團法人南投縣私立炫寬愛心教養家園-魏宜玲社工真誠換來的小確幸
張茵茹、許庭瑄

在埔里,有別於其他照顧老人的安養機構,炫寬愛心教養家園所照顧的是身心障礙者,因為創辦人賴錦鏡先生有一位重度智障的女兒,並覺得自己年邁無法終身照顧自己的女兒,而且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安置場所,所以於60歲時創辦了炫寬愛心教養家園,希望能以一份愛自己子女及庝惜其他有相同憂慮家長的心情來經營一個像家庭一般的溫馨家園。這裡提供身心障礙者全天候的照顧,每天有晨操的活動,有節慶時(聖誕節)也會辦活動,假日時會辦理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我們所訪問的魏宜玲社工,她之所以會在這個機構擔任社工,是因為她大學時所就讀的科系為社工系,在大學期間有到身心障礙機構擔任志工的經驗,因此而對這方面產生興趣,畢業以後,為了回饋家鄉,而來到這個機構工作。在機構中,她的工作內容廣泛,像是幫個案媒合資源,做家訪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並辦理活動增進服務對象與家人的感情。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魏社工對這份工作的認同感,在炫寬的刊物中有一篇她撰寫的炫寬小確幸中提到,是服務對象的笑容讓人看到簡單的快樂,我想身為一個社工也許不太會去奢望服務對象有多顯著的改變,只要陪伴著他們,看見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就是支持他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對魏社工而言,最有成就感的個案就是有一位唐氏症小孩,剛來到機構時,還不會寫字,但是經過她的輔導,那個唐寶寶已經可以寫出她的名字,我想這樣的感動就足以讓她相信自己的陪伴與付出是值得的。

    在訪問過這麼多的社福機構之後,讓我們瞭解幫助社會上的弱勢者這件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個案會離開機構或是轉由別人去負責,但是機構中的人員對服務對象的影響卻可能是一輩子的,就像魏社工服務過的一位服務對象,在經由他們的輔導以後,回到自己家鄉,還會不時地打電話來慰問他們,並分享自己的生活近況,得知自己陪伴過的服務對象過得平安健康,應該就是服務人員最樂見也最感欣慰的。

    聽著魏社工述說她與個案的互動,讓我們體悟到真誠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也許那些智能上有障礙的個案無法理解太艱深的話語,但真誠的相處他們感受得到,而且會一直被記得。


玖玖牛排館

玖玖牛排館
林汐秦、賴貞穎/採訪

我們採訪了埔里的玖玖牛排館。老闆和老闆娘都十分親切,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了解老闆因為熱愛美食,因此心中對於開餐廳一直有份憧憬和嚮往,原本在台北念建築系的他,畢業後,憑著滿腔的熱血和衝勁,來到埔里開設這間平價餐廳。

在開設餐廳的過程中,老闆也遇到許多困難,無論是資金上的不足,還是口味上的研發,都令老闆苦惱不已。但是,老闆依舊咬緊牙關,針對餐廳的不足一一做調整,從醬料和肉質的選擇,老闆都親自把關,為的就是讓顧客能夠吃到最好的料理,一個學習建築的門外漢,對於料理能夠如此用心,他敬業的精神令我們感到欽佩。而最令我們感動的是,老闆娘原是教職員,為了幫助丈夫的事業,她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兩人一同打拚,在開餐廳的前幾年,老闆娘更是親自培育員工,教導他們對待客人的禮儀,以及遇到麻煩時該如何解決。看著老闆娘神采奕奕的眼神,我們知道她十分用心在經營餐廳,這間餐廳不僅代表一對夫婦攜手同心,更是他們對於未來的希冀和理想。

玖玖牛排館原意是想每客牛排販售九十九元,但是因為近年物價上漲,依照這種價格販賣,只會做賠本生意,老闆靈機一動,將玖玖牛排館設計新的圖案,並取其義,希望餐廳能夠長長久久,這樣的創意巧思,使顧客更能夠記住餐廳的名稱,令我們覺得十分有趣。另外,老闆娘跟我們分享開設餐廳的心路歷程,她說唯有誠心,才能將事情做好。無論是對待顧客的態度,亦或是針對餐廳可以改進的地方,他們都秉持著以誠心待人,認真做事的態度來面對,我們覺得,這樣的精神非常難能可貴,不僅可以讓他們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更能讓他們有勇氣去解決未來的一切困難,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與效仿。

在訪談快要結束時,老闆娘更親切的給我們她的聯絡方式,並告訴我們,若是有問題,隨時可以聯絡她做更深度的訪談。她說顧客的意見就是他們進步的動力,她的熱情令我們感動更令我們感到溫暖。我們由衷地覺得,他們這樣敬業和謙虛的態度,積極追求進步且不怕吃苦,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雙流休閒民宿

雙流休閒民宿
林汐秦、賴貞穎/採訪

   這次我們採訪了雙流休閒民宿,雖然才剛創立了兩三年,但為了在眾多民宿業中擁有自己民宿的特色,約二千三百坪的民宿園區中,飼養各種淡水魚生態池、約90坪的網室有機菜園,而前往住宿的旅客也可以自己前往有機菜園採菜,或是在生態池釣魚當場烤來吃,這不僅可以使習慣在都市裡生長的我們體驗農村生活,也可以使全家人的感情更深厚,在那裡有種令人放鬆的感覺,能夠暫時忘卻城市中的喧擾及壓力。

    民宿的主人蕭伯父原本在法院擔任法官,但他說法官的工作真的不是人做的,擁有太大的工作份量和壓力,使自己弄出一身病來,所以雖然未達退休年齡,仍毅然決然地退休,又因為自己也嚮往回到從小在農村長大的生活,決定在地價相較起來較低的南投開民宿,讓自己的心境能從原來的壓力轉為開拓的心胸,身體健康也因此而漸漸恢復,我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許多的正能量,也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所缺乏的,和伯父談話的同時,我們喝著他泡的茶,看著池塘裡的魚還有其他動物,心也被緩緩解放了。法官的職業性質是針對個案來分析,使伯伯精神壓力非常大,因此伯父從退休之前就已經著手規畫開設民宿,農村生活是他最大的嚮往。最終,伯伯順利在南投開設這間雙流休閒中心。

    在訪問過程中,我們知道伯伯不是為了規劃退休生活而開設民宿,而是為了追求心靈上的自由而退休,這點令我們非常敬佩,有多少人夠在名利雙收時急流湧退?誰不眷戀權勢和金錢?這樣豁達的人生觀,值得我們學習。勇於割捨,不讓自己後悔,這樣的勇氣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所缺乏的,我們總是害怕不確定性而不敢勇於嘗試,蕭伯伯能夠在50幾歲做出這樣的人生抉擇,對正值20年代的我們來說,令我們感到十分慚愧,反思自我,我們可曾有這樣的勇氣去逐夢和去面對一切未知嗎?在創設民宿後,伯伯不僅重新規畫生活步調,他的民宿生意也越來越好,也常有外國遊客去住宿,這種回歸田園的生活,喚醒他靈魂深處對於自然的熱愛,我想,伯伯已經找到他的心靈歸宿,他的家人一起過著清閒、平淡樸實卻心靈富足的日子!

流浪貓兒狗兒的阿嬤

流浪貓兒狗兒的阿嬤
林琬柔/林宜慧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了關於張桂妹阿嬤餵流浪貓和狗的新聞,深受感動,知道阿嬤就住在埔里後,我們更決心一定要找到阿嬤,我們透過臉書專業和阿嬤的女兒聯繫多次,尊重子女們不願外界打擾阿嬤生活的心願下,我們藉由阿嬤的女兒來了解阿嬤和她那些「孫子們」的故事。

    其實阿嬤一家人都護浪愛浪如癡,在阿嬤的女兒的小時候,家中就有收養浪貓浪狗。目前阿嬤的三媳婦家裡收養了10隻浪貓,也曾經收養過流浪狗,而阿嬤家的小哥也收養多隻浪貓浪狗,對於阿嬤家裡的人來說,遇到浪貓浪狗就等於看到朋友一樣的親切。

    真正開始天天幫浪浪送餐是在16年前,有感於浪浪們挨餓又被人類驅趕甚至被不講理的民眾毆打,於是阿嬤決定開始每天幫牠們送餐、送醫、結紮……。而一旦踏入這條路,就沒有所謂的困難可言,但實行時卻有無數個無奈!例如:平常餵食的浪浪忽然受傷了,且明顯是人類蓄意所為,再者浪浪突然不見了,八九不離十是被捕狗隊抓走了,還會遇到反對人士的阻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無奈是無法用簡單話語所能述說,只有親身體會過的人才能明白。

    對於家人而言,阿嬤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十幾年前,雖然還是與往常一樣康健,但家人也會心疼老人家的體力與安全。然而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如果沒有生活重心,那他們的生活不是睡就是看電視,長久下來身體健康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反對阿嬤做有意義的事不如支持她陪伴她,所以全家都支持阿嬤照護浪浪的行為。

    在家人們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年九月阿嬤因胃潰瘍嚴重出血而住院的事情了,住院期間阿嬤仍心繫著浪浪們,怕牠們餓肚子,不時要求醫生護士讓她請假去餵食,但因胃出血實在是太嚴重,所以被子女們給阻止了!因此這段期間裡,浪浪們則由子女和媳婦代替去餵食。但在住院第四天,子女們拗不過媽媽對貓狗的牽掛,只好幫她請了幾個小時的假,並陪著她一起去餵浪貓浪狗。這件事明顯地展現出阿嬤對於浪浪們深切的感情與擔憂!也深深感動了許多人,人間處處有溫情,只要用心感受。

    最後,阿嬤的女兒也提到,阿嬤除了餵食浪浪外,還有餵食野外小鳥,也會送餐點給孤單的獨居老人,而她也因為這些事情過得很充實很快樂,讓我們更對阿嬤的故事感到溫馨。

旺媽心樂園

旺媽心樂園
林琬柔/林宜慧

    這次很開心能聽到「旺媽心樂園」的董事長和我們分享許多關於動物的故事,「旺媽心樂園」是南投在地的動保社團,透過愛心人士的捐贈作為經費,不做單一募款,所有經費全投入於動物的醫療,多數為貓和狗,即使醫療開銷過大使社團難以負荷,但看著動物能因為他們的幫助恢復健康,就是「旺媽心樂園」存在的最大意義與價值。

    董事長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小故事,有殘忍的也有感人的,殘忍莫過於我們一直想避免提及的「香肉」問題,這問題到現在還是存在,旺媽也教我們如果知道有此類事件可以通報,申請警察的協助,但也還是要看遇到的警察,不見得每個警察都願意為你處理這種事;還有就是關於愛狗人士和不愛狗人士的爭議,其實常常聽到有鄰居小狗跑出去結果吃到毒藥死掉的事情,像琬柔和宜慧家裡也曾都有過這種事情,我們的狗都是跑出去結果吃到農藥口吐白沫死掉的,這對於主人來說真的是很痛心的一件事,也因此我們也都參與了動保社,希望能好好實踐動保社的創社宗旨─尊重生命,不希望身邊再有人心愛的狗狗或寵物再遇到此類事件了。

    還有另一大議題就是安樂死的問題,安樂死其實不只在於流浪狗或貓,蝴蝶、水母也都在此議題之內,因為蝴蝶會破壞農作物,曾一度遭到撲殺,但蝴蝶是吃小黑蚊的重要食物鏈,撲殺蝴蝶造成的後果很可怕的,因此我們認為消極的方式並無法使昆蟲或動物減少,並且會為環境帶來更可怕的傷害。

    而董事長和我們分享的感人事件就是有個先生領養一隻狗,希望能讓這隻狗來幫他一起照顧蕃茄園,牠被領回家第一天就為了追牠的狗女朋友離家出走,第二天才又回來  他主人常笑說是帶他回來把妹的 因為領養時已經是成犬 所以他其實跟主人不親 但有天他一直緊緊跟著主人,都沒出門,結果在主人採收番茄時,在番茄的架子上,藏了一隻眼鏡蛇 在眼鏡蛇要攻擊主人時,那隻狗竟去咬眼鏡蛇,只是不幸的是,後來狗狗被咬在接近心臟的位置,送醫後不治身亡,也許動物也和我們一樣,有內向和外向的,雖然故事裡的這隻狗狗一直沒有表現出牠對主人的情意,但牠依然能讓牠的主人感受到,也因此我們都說狗是人類最忠心的夥伴,其實我們和動物之間也是挺講究義氣的呢!

    很開心這次能和董事長分享這麼多動物的故事,也希望「旺媽心樂園」能繼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動物,並且有能有更多人了解這個社團的意義,藝起來愛護動物、幫助動物!

認識埔里─埔里影像故事館

認識埔里─埔里影像故事館
蘇淯湘、洪乙芹、張婷婷

    埔里影像故事館是臉書上收集埔里老照片的專頁,會知道埔里影像故事館這個專頁,是由大埔里@報分享發現。一開始,我們以為埔里影像故事館是大埔里報經營、推廣的。在採訪完大埔里報後,才了解原來埔里影像故事館是由埔里鎮立圖書館多年來致力蒐集保存埔里的老照片,想藉由這些老照片發掘埔里的老故事、歷史文化,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這些老照片,所以成立埔里影像故事館粉絲專頁。

    除了在臉書上經營粉絲專業,埔里鎮立圖書館也有辦埔里老照片展,把蒐集到的老照片、富有歷史的文物,像是刊物、雜誌等展覽出來。很可惜的是我們要去採訪時,他的展覽已經結束了。雖然錯過了老照片展,但是我們藉由臉書上的專頁和阿姨的介紹,看到了許多值得回味、聽到了富故事性的老照片。

    每一張黑白老照片中,都述說著當時的故事,無論是街景、人物或埔里地區的老地圖,都像時光機,帶我們到照片中體驗當時的年代風采。其中,有一張照片是一群小學生穿著制服要去修學旅行的照片(修學旅行就像是現在的畢業旅行)因為這張照片的展出,竟然有照片中的人物---一位高齡九十歲的女士出來指認、述說照片中的背景---台灣神社修學旅行,是她念魚池公學校木履囒分校時,北上修學旅行所攝。我想無論是創辦埔里影像故事館、蒐集埔里老照片的團體,或是那位九十歲的女士來說都是既驚喜又感動吧。

    在這麼多張照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埔里的舊街景照,這張老照片有計程車、腳踏車和機車同時出現,當時那個年代,腳踏車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機車和汽車是非常少見的。現在的街頭,反而是機車和汽車居多,一樣的場景、道路,因為時代的不同有不同的景色。從這張老照片,可以看到歷史演化的趣味,我想這就是老照片的迷人之處吧。

    藉由這些老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可以藉此了解以前的歷史,生活在照片中那年代的人,可以懷念、回味當初。埔里影像故事館是一個分享這些老照片故事的地方,是一個可以讓人找回記憶的地方。現在照相越來越普及,從以前的黑白到現在擁有很多彩色,彩色的照片讓我們在視覺上擁有較多的色彩,看起來也比較引人注目,但在這次看到埔里影像故事館裡,我們看到很多黑白的老照片,也許照片的精采度不是藉由彩色來豐富,而是裡面的故事。按下快門照下這些照片只用短短的一秒,但是每張照片的背後都可以用幾分甚至是幾小時來訴說一個精彩的故事。這次的採訪雖然歷經了一些波折,但是我想值得,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也更認識埔里這塊土地,他不是我們的故鄉,但是有天我們也會從這裡帶著滿滿的記憶離開,而如何留下記憶呢?我想一張照片,一則故事,換一個滿滿的回憶。

認識埔里----埔里酒廠

認識埔里----埔里酒廠
蘇淯湘、洪乙芹、張婷婷

    這次的採訪可說是得來不易阿!在要預約採訪前,我們先打了電話,但是一直被轉接,轉到最後都不知道轉了幾個,而且每個都說他們很忙,唯一一個肯定的回答就是他們5點關門,所以要在5點以前來。我們三個趕在4點下課後殺去埔里酒廠,而這也是我從未看過的埔里酒廠,因為販賣的攤位一個個熄掉,有個人問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說要採訪,得到的答案卻是他們要打烊了,大家看起來都歸心似箭,這讓我們三個有點小小的難過,這跟早上他們拉客人的樣子真是天差地別阿。結果呢,皇天果然不負苦心人,當我們正難過的站在外面想要怎麼辦時,一台車從遠處開了進來,身旁有個人說,你可以訪問他,他或許可以回答你要的問題。我們三個人就這樣衝向前,厚臉皮地詢問是否可以採訪,答案當然可知,他是酒廠的陳領班,因為他,所以我們順利的完成了這份報告。

    埔里酒廠是大家去埔里玩時必定會去的一個景點之一,大家會買伴手禮送給親朋好友,但卻從來沒有人好奇的去問酒廠的歷史背景。我們聽著陳領班的解說,原來酒廠中還有好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埔里酒廠是日治時期本來就有的,隨著國民政府來台時才一起“渡海來台”。剛開始在台灣廣為流傳製造的是清酒和白酒(搖頭酒<台語>),直到蔣介石喜歡喝紹興酒被大家廣為流傳時,紹興酒才成為現在大家去埔里時為什麼會聽到紹興酒的原因。過幾年後,隨著啤酒傳來台灣後引起大家熱烈的回應,紹興酒因此沒落一時,但是他們沒有讓著個景象持續太久,他們開始研發更多的產品,也因為和多方面的人合作,採納各方的建議,所以才會有我們現在大家看到的─紹興酒蛋、紹興米糕、紹興香腸,也因為如此,酒廠也漸漸有起色,也讓大家更廣為注意。陳領班在酒廠已待一段時間了,對於內部的一些運作他也瞭若指掌,以前有私人要併購時,他也和裡面的員工產生危機意識,一起攜手度過難關,那怕假日都要加班,他們也不嫌累。

    這次的採訪讓我們更認識埔里酒廠,不讓我們只是進去逛逛買一些伴手禮,這次我們因為陳領班知道了不少關於埔里酒廠的點點滴滴。埔里酒廠有歷史,雖然它是屬於國家財政部的,不像其他的企業需要擔心倒閉的情況,但是我相信不管如何,那是一個歷史,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他們一起寫過的一頁,這將永遠留在他們的心理。

樂齡大學

樂齡大學
蘇淯湘、洪乙芹、張婷婷

這次採訪的是位於暨南大學中的樂齡大學,是學校在103年6月向教育部申請承辦的,8月底獲教育部核定。在經過一個月暨南大學的積極招生後,吸引鄰近社區中許多高齡的長輩走出個人生活,重返校園來到樂齡大學,總共有38位長輩報名,多數是埔里地區,2位是魚池地區,學員平均年齡是63歲。

樂齡大學主要的招生對象是55歲以上高齡者,然後要身體健康、行動方便,但不限學歷而且只要有基本識字能力即可。

上課的時間是每周三上午:8:30~12:00和下午:2:00~4:00、而地點就是在暨南大學教育學院A棟的一樓。在課程規劃方面主軸是以高齡者身心健康全方位發展為理念,其內容是快樂老化、樂活健康、自然生態、人文藝術、生活美學、體適能、特色運動這幾個面向來發展。而規劃了各式各樣的課程,無論動態靜態、身體心靈方面都有規劃過期課程。例如土風舞阿防身術、養身術、茶藝課程、理財課程、還有些戶外的教學活動,像是去桃米賞螢火蟲。讓老人們有很多知識可以學、也能維持身體健康、即使老了也過得很充實,也有很多事可以去學習。他介紹了其中的兩個典範給我們知道,第一位是在樂齡大學中最年長的一位女士,劉蘇錫阿嬤,她已經高齡88歲,家事住魚池鄉,有7位女兒,最大的女兒已66歲,孫子達17位,早年曾在魚池樂齡學習中心學歌唱、繪畫班,然後知道暨大有「樂齡大學」,在家人鼓勵下,就馬上報名,是希望自己能學得更多,才不會有所遺憾。第二位是一位男士,是80歲的施能榮先生,家住埔里鎮第三市場附近,多年前曾就讀國中的補校,對歌唱及二胡有專長,遷居台中住了20幾年,最近才返回埔里定居,獲知暨大有「樂齡大學」,因暨大環境好,又有很多戶外學習課程,在女兒的鼓勵下,也隨即報名參加。

樂齡大學所規劃的課程及活動是想要啟發所謂的「三H學習」就是「用心感覺-Heart」、「用腦思考-Head」、「用手創作-Hand」這三了理念。希望能讓長輩能從體驗中享受「終身學習」。完全實踐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也讓他們退休後的生活多采多姿,讓人持續成長,預防腦袋退化。

樂齡大學是一個很新的學校,也帶給老人許多的快樂與生活樂趣。


桃米

桃米
蘇淯湘、洪乙芹、張婷婷

這次我們採訪對象是桃米社區,因為桃米離暨大不遠還是個觀光景點,於是我們想要了解他的背景。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最早清朝的時候,早期因魚池缺乏米糧,需要到埔里鎮上購買,而他們挑米經過之坑谷就取名為「挑米坑」,然而光復後因戶籍普查調整時,官員筆誤而改為「桃米坑」。

在民國85年9月21日的921大地震,居民的生命、生活及自然生態都收到嚴重的創傷,造成傳統農業沒落、人口外流,震災後他們重建社區,積極於社區營造,因為桃米生態資源豐富,生態教育極為成功,故取名「桃米生態村」。

對桃米來說,地震是危機,也是轉機。

在重建的時候有一個基金會對桃米有很大的貢獻,就是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桃米社區重建委員會,他們藉由大大小小的會議討論,打破人民對公共事務參與的冷漠。然而在與居民不斷討論當中,以家園土地為起點的「桃米生態村」的發展方向逐漸清晰;也凝聚了社區共同打拼的情感與動力。

桃米雖然面積不大卻孕育了各式各樣的生物,人口約1000人以上,社區內有一所小學─桃源國小。產業主要還是農業加上觀光業,因此桃米社區內有許多民宿,還有一些農場,桃米社區的招牌是一隻青蛙,一進去就看的到的。

桃米生態工法營造小組,是921災後集合了村中建築、園藝等一些人才組成的,進行社區內一系列環境保育、空間改造的工作。生態工法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工程概念,一開始連小組的成員也摸不著頭緒,到了2001年桃芝颱風過境,沖毀了茅埔坑溪部分河段,為了重建桃米第一座生態河道,成員們跑到深山吸取靈感,就運用在工程裡。

桃米最近的一個活動是近期是賞螢的好時節,於是他們結合賞螢活動有作一些附加的活動,民宿也趁著賞螢季打廣告。

未來桃米仍然想以觀光為主軸來發展,因為桃米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可以成為一個吸引點,還有著許多的特色例如紙教堂,所以他們想以觀光來振興桃米,讓桃米能繼續的發展下去。

桃米離暨大真的不遠,前幾次去也看到了許多觀光客,手裡拿著食物,一家人都洋溢著笑容,我覺得桃米雖小卻也是個家庭出遊的好選擇。

埔里鎮牛眠社區的理事長-潘仁和

埔里鎮牛眠社區的理事長-潘仁和
徐楚婷、林子云

今天我們訪問到的是埔里鎮牛眠社區的理事長-潘理事長(潘仁和),起先決定要調查訪問這個社區,是因為上網google,看見牛眠社區這個很特別的地方,就純粹因為這個社區的名字,於是我選擇了它。所幸潘理事長非常隨和,馬上答應讓我們訪問!約了地點之後,我遲疑了一下,咦?潘理事長所指定的地點是阿里婆,他說:「就直接到我的店裡面吧!」抱著好奇的心理我們走進了位於埔里第三市場內的甜品店-阿里婆,潘理事長(也可以說是老闆)正坐在裡面等著我們!親切地打了招呼還有說明目的之後,正式進入我們的訪問。

首先理事長為我們介紹牛眠社區,為何此社區名為「牛眠」呢?因為就在此社區後面,有一座山,樣子就像是一隻牛躺在那裡,另外,牛眠社區裡面又有七個村莊,牛眠社區又稱為「本庄」。他向我們說,他們社區就像其他社區一樣,感情很好的,比如說,在那裡有一顆楊桃樹,每天上午固定時間就會有婦女阿姨聚在那裡聊天,而下午就是男人們在那裡聚集聊天;甚至會因為職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群體,簡而言之,在這一個社區裡面,依習慣還有時段,又會有很多不同的圈子,即便如此,整個社區感情凝結力是非常強的!在這個社區,會定時舉辦「長青健康活動站」的活動,不論是否為牛眠社區的長輩,都可以參加這個活動,讓彼此感情產生連結互動,此外,牛眠社區還聯合愚人之友,互相共用資源來完成這樣一個活動,在這裡可以很清楚看見合作的關係,進而帶動參與社區、對此社區有認同感。

接著我們詢問潘理事長愛不愛這個社區,他理所當然地笑著和我們說:「我從小就在這裡長大,怎麼會不愛呢?」看到他和我們分享社區的神情,毫無保留地透露出他對這片土地的愛。在訪談中,他也提到了一狠非常現實的問題,那便是-「傳承」。因為在埔里這個鎮上,並不算非常發達的地區,因此外一律非常高,留在這裡的居民多半是上了年紀的長輩,不過欣慰的是,三十幾歲的壯年人口還是大有人在,即便如此,十幾二十歲的青少年幾乎是呈現斷層的現象,這便是他最擔心的地方…。我們接著問,請問有什麼應對或使解決的方式嗎?他回答道,一個方法就是,讓年輕人有工作上的保障,才有辦法吸引他們留下來,不過他說到,這裡的農務也不如以往,就算想要讓他們傳承家族的農田事業,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而另一個方法是,社區之間的合作、增加就業機會。

透過這次的訪問,我們發現原來這位理事長是阿里婆的店長,他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老闆,因為想要在埔里有布一樣的貢獻,因而創立這個非聯合品牌的甜點店。和我們分享的時候,他提到了很多活動、很多社區內的合作,他深深愛著他所在的社區、所在的城鎮,這都是溢於言表的,除了感到佩服之外,還有感動…。

暨南大學警衛室

暨南大學警衛室
徐楚婷、林子云
 
下雨天使然,我們順著沒有肖楠樹的肖楠步道走到暨南大學警衛室,今天我們要採訪的是,守護這個暨大大社區的潘警衛。

擔任校警21年的潘警衛表示,與我們分享他守護校園安全的經驗,希望我們能影響多一點同學,在交通安全方面多多注意,畢竟是自身安全,還是得有危機意識,騎車時頭戴安全帽不論在校內還是機車道,校外就更不用說了,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不該因為校內不取締就不遵守,養成良好的習慣;警衛要求的僅有簡單的繫安全帽、不違規超速的簡單要求,不外乎就是為了學生的安全。

雖然我們學校地處高山上,比較不會有閒雜人等進入,但還是不能疏於守衛的工作,就是因為校門口有警衛和保全先生的把關,我們學生和老師才能夠安心的住在這個校園裡面。警衛採24小時輪班制、犧牲睡眠時間保衛的是全校師生的安全;在採訪的同時,我望向一扇門,那後面是警衛先生的床鋪,原來警衛先生因為全天輪班,都在那個小空間裡休息,看了真的非常欣慰!其實校警的工作說輕鬆也沒有很輕鬆,對警衛叔叔們對這份工駕輕就熟,但不論白天抑或是晚上都要例行性巡邏的工作,晚上7點後進入嚴格管制,整個晚上犧牲睡眠時間嚴格把關校園安全,還好我們學校地勢較高,較少有人半夜闖入,不過還是會遇到飆車族們騎上汽車道再騎下去這種挑釁的誇張行為。而夜晚不只有飆車族還有更令我們驚奇的校長夜巡視!叔叔還透漏說當現任校長還是總務長時夜巡視的次數最高紀錄一晚高達3 、4次。其實大家也是基於維護校園安全作努力,我想校長與警衛叔叔們共勉之吧!另一方面,警衛叔叔也提到,從事這份工作他並不會感到無聊或厭倦,因為做每一份工作,其實都是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或同一件事,主要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在警衛叔叔的言語和眼神裡,我看到的是自信、以及他對自己工作的熱忱和投入。

潘警衛熱情與我們分享,在防談前後我們都極力爭取,但他一開始表明不願透漏名字,也對於我們苦苦哀求合照予以推辭,轉而極力向我們推薦和另一處執勤的郭保全合照……。

張蒸餃大王

張蒸餃大王
邱志軒、洪宗和、張呈愷

   我第一次來到第三市場時,是我上學期中的事了,那時候因為沒有機車,要下山很不方便,所以幾乎都待在山上。但是在一次機會,我坐著同學的機車來到山下尋覓我們的晚餐。看到玲瑯滿目的攤販,我一時間愣在了那哩,不知道要選擇什麼好呢?這時一股親切的招呼聲,把我的心神都拉了過去。這時我就看見了這家店,雖然外表砍起來普普通通,但是裡頭絡繹不絕的人潮,再加上蒸籠的炊煙緩緩飄起,不禁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到底是有如此美味的食物,可以吸引這麼多人近來品嘗。於是乎我就下定決定吃這一家了。他們的蒸餃內包有滿滿新鮮的蔬菜與豬肉,咬一口就吸到大口鮮美的湯汁!不過要小心別流出來,不然就太浪費了!店內的高人氣湯品-酸辣湯,擁有豐富的湯料,湯頭味道非常夠味!只可惜這是限量的,賣完就沒有了!

    而在有了之前的美好經驗,這學期的國文採訪,我就想到了這一家店。我到了第三市場準備訪問老闆娘,只是客人實在是太多了,讓我擔心是否沒辦法成功。只是當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去跟老闆娘說明我的計畫後,令我感到震驚的是,老闆娘竟然放下手邊的事務,一口就答應了。這也使我感到老闆娘的熱情與親切。

    我從老闆娘的口中得知原來這家看似不起眼的蒸餃從民國57年營業至今,已有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了!到現在也已經有很多家電視公司前來專訪過,人氣居高不下,可以說是第三市場內最為有名的一家店,許多的外來遊客來到埔里就是為了品嘗這蒸餃的滋味。自從老闆娘接手過這家店的時候,為了不要砸了老字號的招牌,也為了把這個埔里可以說是一家三代都品嘗過的好滋味能夠傳承下去,老闆娘堅持使用傳統的作法,長時間熬煮這家店的任何湯品,就是不要為了省時間,而採用化學物品調味,也為了讓客人能夠吃的安心、健康。

  而老闆娘同時也向我推薦店內的高人氣湯品-酸辣湯,擁有豐富的湯料,湯頭味道非常夠味!只可惜這是限量的,賣完就沒有了!而另一項店內的高人氣湯品-四物豬腦湯,也是限量產品,更是超受埔里在地人歡迎的湯品!顧身體又美味喔!

  最後我在老闆娘身上看見了謙虛與踏實,雖然這家店如此的有名,但是老闆娘還是待人親切,不因此為自滿,而是一步一步堅持著理念,使這個滋味能夠讓更多人知道。來到埔里旅遊,一整天玩累了,晚上可別急著回民宿、飯店,趕快來埔里第三市場這超熱門的宵夜冠軍-張蒸餃大王,嚐嚐看埔里在地人最愛的口味吧!

伊萬里

伊萬里
邱志軒、洪宗和、張呈愷

又是一個陰鬱的星期日午後,慵懶的我從床上爬起,正思索著午餐該何去何從,戴上鑰匙,發動機車,不假思索地衝下山。正當我繞了半個埔里時,經過了一小巷子,看到了一間紅色招牌的小店面,上面寫的「伊萬里 日式豬排」,好久沒吃豬排飯的我,就決定試試看這家豬排了!

放下安全帽之後,轉身迎來的是一個熟悉的和藹的笑容,語氣祥和的跟我說:「同學,今天想吃什麼?」,讓我有回到奶奶家的感覺。我環顧了一下店面,店面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前衛的設計,反倒讓人有種回到家裡的溫馨感,乳白色的磁磚地板,就好像家裡客廳的感覺,空氣瀰漫著家常菜的芬芳,讓進來的人更加食指大動。菜單是各式豬排飯、魚排飯、肉排飯、炒飯等等,讓原本飢腸轆轆的我更加的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想品嘗著股家鄉的好滋味!因為我實在太餓了,所以我一次點了日式黑胡椒里肌豬排套餐和日式燒烤奶油鮭魚套餐。等待的時間,我稍加環視了店裡的客人,有正在說長道短的婆婆媽媽,猜想是剛剛才去公園做運動的媽媽們,也有看上約是國中生的情侶正在用餐,不禁讓我想起中學時期校門口常去的豬排店。

正在回憶就是之時,餐點已送到我的桌前,金黃酥脆的豬排仍舊散發著一股溫暖的奶油香氣,些許的油光反射著光,我毫不由於的將他送到我的嘴邊,微微的熱氣攀上我的唇邊,清脆的外皮在齒間咖喀作響,豬肉的香氣也勢如破竹的直搗咽喉深處,肉汁在口中盪著淡淡的甜味,每咀嚼一口都像煙花一次次的炸裂,在口中綻放著多重的色彩,填溢著挑動胃口的油脂。

彷彿回到當時,下課鐘聲方結束,我和朋友們便衝到學校附近的豬排店排隊,那也不是一家裝設精美的店家,卻是我跟朋友們的銅板美食,一口咬著雞排,一口說著學校的趣事的八卦,並肩走在回家的路上,真是當時的一大享受。而現在已經不知多久沒有那時的感覺,遠方的舊友也不知過得如何?因為空間的距離加上現實的匆忙,讓我們都遺忘了童年當初的快樂,或許下一次有朋友撥空來埔里相距時,一定要帶他來品嘗這裡的美味


我炸你吃

我炸你吃
邱志軒、洪宗和、張呈愷

在做完公益服務後,正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想到這星期好像還有國文報告沒做,於是我們漫步在埔里的大街上,找尋適合的採訪對象。正當我們走投無路時,看到了一家新鮮的面孔,是賣芋頭餅的,我特別愛吃芋頭,來埔里快一年了,目前還找不到一家合口味的,於是我們決定試試看。

他們賣的種類很多,有芋頭餅、小芋球,起司球、黃金脆薯、冰心地瓜條、冰心芋泥球、紅豆球等等,我們買了他們的幾項招牌,有芋頭餅、芋泥球和小芋球,我先吃了芋泥球,淺淺的咬一下外皮,表面酥脆帶著Q度 感覺有點像"韓國麵包"或市面上的"麻糬麵包"那種口感,不過它的外皮帶的奶甜香,所以當我咬到"芋頭泥"的時候感覺芋頭味是被融合!接下來是小芋球,隱約吃到芋頭特有的泥塊綿密感覺,多吃一口根本就只是揉了一塊芋頭球,裹粉丟下去炸的,用料真的很芋頭。

剛好我們去的時間很晚了,老闆也正要收攤,於是跟我們聊起了他麼過往,老闆之前是做保險的,老闆說,保險業不是人做的行業,國內保險公司有30多家+百家經紀人公司+銀行及電話行銷等等,競爭激烈要想生存不容易!傳統通路的業務員非常難做,陌生開發不容易,親戚朋友做完就畢業了,業務員平均職場壽命不到3年!而且各家保險制度不一,還會遇到渣乾妳資源後,不再管你的主管,讓你自生自滅,或是主管跟本沒能力帶你,拿別人做案例,借力使力不費力,不會陌生開發,只會和你在辦公室紙上談兵!因為不想看主管、老闆的臉色,而且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會被裁員,與其等到被資遣,還不如自己出來創業,雖然辛苦,但更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老闆也分享了他的創業心得,如果你不想上班,也想跟別人不一樣,走自己的路,這的確需要勇氣,而且是很多很多很多的勇氣,你得先看自己的勇氣有多少?再做這個決定。因為創業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會太快樂跟安穩。如果你確定了你的創業目標與方向,請好好認識自己,然後定位自己,跟不對的人做好區隔, “千萬別讓任何人定位你"。你要做的是,告訴自己跟別人,我在做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我需要真正的幫助是什麼,我能給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什麼價值跟你做交換?思考清楚:對你來說,現在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然後付諸行動。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侯憬庭

侯憬庭
周光妤、黃薾萱

在畢業典禮當天,看著自己大四的直屬等會兒要畢業,內心特別的不捨,想在最後聽她分享大學的奮鬥歷程。

  她的名字叫侯憬庭,嘉義人。我一直很崇拜她,難得碰見都是在每個學期一次的直屬聚,因此我們也才見過兩次面呢。

  憬庭能成為教政系學弟妹的榜樣,是因為心中有一個明確往前的目標,在畢業前就如期考上公職,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擁有自己的工作是現代每位年輕人所追求的事。

  憬庭在大一大二時享受了大學生的瘋狂與自由,心理歡呼著脫離高中的綑綁年代,一心想好好過自己所嚮往的生活。直到升上大三的那個暑假意識到,自己的前程和現在的自己,該是時候替未來著想了,說道:「啊!真的不行再這樣玩下去了,玩了兩年也玩夠了,應該是對自己的未來好好思索、負責。」。

  系上的教授希望我們考上公職,並在教育類科方面發光發熱,不過在報考教育行政初等考試後,憬庭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在那兒,在經過一番探索後,選擇了戶政科,原因除了有興趣外,也希望自己能被分派到離家近的事務所,此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啊,學姊開始了每天上課、自修、補習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半,回想起當時,每當朋友約她一起出去遊玩,其實內心是十分複雜的,在追尋夢想的這條道路上有時候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不過憬庭也了解,適時的休息能幫助自己走更長遠的路,她開始更懂得分配自己的時間,找到屬於自己的規律性。

  在等待今年三月放榜前,憬庭幾乎沒有在與同學見面了,因為她早已在大四上學期拿到提前畢業證書,開始在家幫忙分擔家務,會那麼早畢業的原因,也是希望不要再花費家裡的開銷,給了自己一個承諾和期許:「我希望自己能提早畢業,減少一個學期的註冊費,以減輕就貸壓力,並且在畢業時就能有工作,因為我很怕我畢業沒工作,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小時候的我們總希望快點長大、快點擁有自由,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責任感需要擔在身上,這讓我深深感受到要珍惜當下,因為每一刻都有值得珍惜的美好。

  當然,提前畢業的憬庭比起一班同學更早邁入社會,一個女孩獨自到台南租屋、工作、生活,相較於還在過大學生活的同學們,她的確錯過了不少,不過她擁有的是更多的經驗與人生資產,總是得畢業的,只是比較早起步。

  憬庭對自對來有兩個期許,一是在未來能工作順心、平安健康,學著好好的享受自己的工作,為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第二個期許是能考上高考,這也是她給自己的另一個人生目標,有了目標就能擁有更大奮鬥下去的動力。
  祝福學姊鵬程萬里。
 

校園中的異國風情

校園中的異國風情
周光妤、黃薾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顧名思義,我們學校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國際學校,走在路上時常碰見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生或是交換學生。他們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中國等等。他們的陪伴為我們台灣當地學生四年的大學生活增添了許多新奇。不僅是外國學生,校園中當然不缺少外籍教師。

    Davy Leslie,一位帥氣且帶有親和力的外籍老師。觀光英文這門課是Leslie在暨大所開設的一門通識課程。Leslie於1992年,在美國YMCA計畫的帶領下來到美麗的福爾摩沙,原本只打算待在台灣一年的他,卻出乎意料的在台灣結了婚並生下一個女兒,一待就是長達七年之久。後來,他與他的家人回到了美國,並在美國居住了五年後,於2005年回到台灣,其後定居直到現在。Leslie的父親是加拿大人,母親是美國人,他是在美國長大的。他覺得,美國擁有各種不同的食物、娛樂的選擇以及多樣的活動,但卻不喜歡當地的政治問題以及美國人活在自己的框框內的態度。Leslie也說,他深深認為台灣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尤其是台灣人,非常的友善且易於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

    對於Leslie來說,教導學生一直是他的夢想。於2005年來到台灣後,他首先拜訪了有著濃厚人情味及文化歷史的台南,卻應無法適應當地的氣候而毅然決然地來到了南投。得知暨大有教師空缺的當下,Leslie與妻子決定一起進到暨大教書。Leslie於暨大寫下了到目前為止三年的教書生涯,大多時間都在English Corner任教。Tourism English-觀光英文,是Leslie在因緣際會下,於日月潭的雲品教書時,發覺觀光時所使用的英語能力是學生英所具備的,於是興起了開設此通識課程的念頭。

    上了一個學期的觀光英文,除了能以更生動的方式領悟英文的奧妙之外,最特別的莫過於Leslie有趣且變化性高的教學方式。不像一般的課程,這門通識課中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無庸置疑是整個學校中最多的。不論是角色扮演、相互對話,Leslie讓我們在課堂中更加提升自己的信心,大膽的在同學面前展現自我。Leslie說:「Don't study English; live your life with English in it. Don't focus on how much you've learned.  Instead, focus on having a meaningful life, and try to incorporate English into that. 」 我們不是常聽人家說要活用英文嗎?不要總是拘泥於你學到了多少,而是要將你的人生與語言融合,並繼續循序漸進的學習。在Leslie的帶領下,我想我真正走進了一個英語的異想世界。

老闆餃子館

老闆餃子館
賴昱翔、陳泓學

    在經過快一年在埔里的洗禮後,幾乎把埔里的大小吃都吃遍了,於是我開始尋找有沒有所謂的隱藏版小吃,果不其然的在轉運站找到了一家美食店!

    這次採訪的店家是位在埔里轉運站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名為「老闆餃子館」。雖然位在中正路這條熱鬧的街上,但不大的店面,加上招牌不太明顯,稍微一個不留神就會錯失品嚐這家美食的機會。跟大部分的店家一樣,拿著菜單,用原子筆輕輕劃記想要吃甚麼,菜單的內容也不算少,有十多樣。我點的是一碗大的肉燥飯和一碗貢丸湯,等到菜送上桌後我驚艷了,肉燥多到讓我從外面看不到裡面白飯的存在,貢丸三顆卻填滿了整個碗面。最讓我感到溫暖了,莫過於老闆娘的聲音,雖然只是很一般地說:「小心燙哦,你的貢丸湯。」卻讓我感受到滿滿的關心,讓我有媽媽的感覺。用餐完畢後,帶著滿足的胃,我決定採訪他們。

    採訪的對象是老闆,一樣很親切,給人一種慈父的感覺。經過訪談,知道說老闆本身就是埔里人,從小就在這裡長大,這也是會在埔里開店很大的因素,而開店的過程其實就是很普通的,老闆及老闆娘與他的妹妹合夥開的麵店,因此,店裡的員工也就僅僅三人。至於開店遇到的困難,老闆說到最一開始的困難就是不太熟悉如何煮菜,因為他們全都是從外行跳到餐飲業這塊的,且之前都沒有在類似的餐飲業服務過,不過時間會累積經驗,慢慢的也就越來越上手了,俗話說的好:「萬事起頭難。」我想老闆已經熬過他們最艱辛的時候了。另外的就是我很好奇店名的由來,而且老闆餃子館聽起來著實有一點可愛的氛圍。沒想到原因也是可愛,老闆就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叫老闆,餃子則是因為是從餃子開始起手營業的,所以因此而命名!在最後我問了老闆有關食材的採購,老闆則說大部分的食材都是從台中的大批發商過來的,很特別的是他們家自己也有在做豬肉,所以我想水餃應該都是手工的吧!

    最後在我訪問完正要騎車離開時,竟然忘了拍照了!因此我就很不好意思的回頭請老闆拍照,老闆一看到是我還面帶微笑地跟我說:「還有甚麼要問的嗎?」讓我感到有一點窩心。

有歷史的雜貨店

有歷史的雜貨店
賴昱翔、陳泓學

這次的團體作業,我們決定跳脫美食主題,去採訪其中一個組員賴昱翔的爸爸,家中是開雜貨店,位於屏東縣內埔鄉,雜貨店是已經傳了三代,歷史有大約五十年左右,店中有請兩位幫忙的阿姨,會想要採訪的原因,因為店中的特色就是我們很多東西都是用秤的,例如花生、蝦米、蔥蒜、雞蛋等等,這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應該都是很少見的吧,我們問過賴爸爸說,為甚麼不向全聯一樣,用整包包好的來賣,賴爸的回應是,如果這樣的話,每個客人就不能夠選去所需要的量,因為這些用秤的東西,如果沒有在一定時間內吃完,到最後也是只能丟掉,那也會是一件很浪費的事情,雜貨店現在已經很少存在於生活中了,原因其實有很多,一方面就是像全聯、家樂福、台糖等等量販店的極速設立,他們的銷售手法多元,並且每一季都會有新的策略出來,面對客人的需求,也總是能夠馬上的提供協助,因為他們店大,貨品多,店員也多,是一個有很大組織系統的商家,對於傳統的雜貨店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打擊,不過對此,賴爸並不擔心,他說,店裡的客源有一半都是常客了,因為內埔屬於鄉下地方,很多中年以及老年的阿公阿嬤,跟我爸爸都有認識,所以幾乎要買類似的商品都會來店裡而不是去全聯,而客人與我們的感情都很好,每次買完東西都會留下來閒聊幾句再走,我只要放假有空也都會在店裡幫忙,不過對我來說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說客家話這件事情,因為小時候沒學好所以長大後要用客家話溝通變的很困難,不過如果能把客家話學好,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經營上是否曾經遇到困難呢?賴爸的回應是在過去每次的食品風暴,不管是地溝油、泡麵、三聚氰胺等等,對店裡都有很大的影響,每次看到類似新聞出來,店裡就得準備下架食品,有的時候對我爸以及店裡來說,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過,賴爸就說了,該面對還是要面對,店裡不管發生甚麼事,都還是要繼續經營下去的,畢竟,都已經經營那麼久了,是否繼續傳下去給自己的兒子呢?賴爸說了,希望自己的兒子女兒好好讀書,自己去闖出一片天吧!
 
 

素食早餐

素食早餐
陳俊諺、白孟桓、謝昂莛

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想當然爾早餐是我們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有鑑於此,這次團體作業我們決定推薦給大家一間位於東榮路上,在埔里屈臣氏和埔里第三市場斜對面一家不起眼的素食早餐小吃攤。

天才剛微微的亮起,素食早餐店裡的兩位老闆已經在工作岡位上準備的如火如荼,等待迎接新的一天光臨小吃攤的顧客。大概清晨四點半到五點多的時間點就必須先到埔里批發早市採買當天必須使用到的新鮮蔬菜、麵條,等到一切食材採買完畢就得馬上回到小吃攤裡清洗蔬菜、準備配料和調製醬料等等……。為了趕在早上六點能夠準時營業,每天還沒正式營業兩位老闆的臉頰上總是堆滿大粒小粒的汗珠,衣領、袖口間早就已經被汗水浸溼。

終於在一翻辛苦的準備下可以正式展開新一天的營業。只見爐子上的高湯剛剛燒開,一長排的客人已經在門口苦苦等候,為的就是一嚐老闆簡單卻不平凡的手藝。小吃攤裡的擺設相當素雅,兩張長桌搭配十二張椅子,牆上掛著一大張白底或黑字或紅字的菜單,完全沒有任何多餘的配件裝飾小吃攤,使得整間店面僅管窄小卻不顯的擁擠,反而更讓整間店面散發出濃濃的樸實感。在許多城市的市場裡時常可以發現幾間沒有任何招牌、沒有任何醒目文字,卻總是吸引大排長龍的人潮排隊等候,我想這家素食早餐店便是埔里第三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幾家小吃攤之一。

老闆說因為人手不足的關係,小吃攤所能供應的餐點種類很有限。其中一位老闆負責素食自助餐的部分,另一位則負責素食麵類的品項。自助餐每天提供的配菜都不盡相同,主要是依照當令蔬菜以及當天早市批價結果最划算的蔬菜做為供應的選擇,不但可以不讓客人覺得厭膩,還能夠將食材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另一方面,麵類提供的品項包括了:素食炒麵、素食細絲麵、當歸湯麵、素食烏龍麵等等……,將近十種的品項可供客人做選擇。

態度真的決定一切。我在兩位老闆身上皆看到他們對工作的執著,他們不把自己的工作當成維持家計的工具,而是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每天對社會的奉獻,也因為如此,兩位老闆就算流再多的汗水,臉上的笑容從來沒有一絲的減少。可惜因為絡繹不絕得客人再加上老闆不太願意和不熟識的人照像,因此無法取得與老闆的合照,或許是這次採訪最不足的地方。

微熱山丘鳳梨酥

微熱山丘鳳梨酥
陳俊諺、白孟桓、謝昂莛

位於八卦山紅土高原上的微熱山丘鳳梨酥,幾年來持續的吸引自四面八方的遊 客來到三合院,或在院埕聊天、品嘗真實美味的鳳梨酥,或端著一杯清茶四處走走逛逛……。

一顆原味鳳梨酥,一杯清茶,除了讓遠道的客人感受鄉下人純樸的熱情,微熱山丘也想讓各地遊客與村民有更多的交流。人們在輕鬆、熱鬧的環境下,村民 藉著自家的農產品或手工製品,不只是生意,更讓客人更貼身的瞭解山上的風土人情。

微熱山丘鳳梨酥不只外型完美,味道更濃郁,口感更酥脆。數十年來,鳳梨酥製程一直未有重大突破,糕點師傅在傳統的四面模具內將餡料以手壓成型,將一盤盤鳳梨酥送進烤箱烘焙,鳳梨酥受熱會膨脹突起變形,而每個餅皮麵糰的奶油、水份也無法精準細算,一個烤盤上數十個鳳梨酥外型、餅皮顏色、酥脆程度與奶香濃淡等,因在烤爐位置不同而總是有差異;糕點品質的不一致性,是侷限台灣鳳梨酥始終是地方特產,無法成為真正的國際性糕點的原因之一。科技人不懂烘焙,烘焙師傅不擅科技,於是微熱山丘研發團隊與五十多年糕餅經驗的藍師傅所帶領的烘焙團隊,在廠房蹲了近半年,終於解決了這項傳統烘焙業的共同問題。

在自身鳳梨酥事業小有成就後,老闆為了真正改善八卦地區其他農民的經濟狀況,籌劃經年,耗資數千萬的“村民市集”於焉誕生。一座白色的帳篷在綠意盎然的林間,襯著山上的藍天精神的支起。隨地勢架高的地板,避免大量的開挖,保持地貌,也讓土地呼吸;薄膜結構的帳篷遮風避雨而且自然通風,市集四周遍植的青楓、樟樹、流蘇和荔枝樹隨山風搖曳。

大帳篷下順著地形高低鋪設的木平台,採用無防腐藥劑處理的柚木地板,村民們各具特色的攤位錯落排開形成熱鬧的小市集;剛採收的蔬果還帶著紅泥,農 家媽媽手製的點心仍有灶火餘溫。客人買或不買都沒關係,但每個都是村民們真真實實的汗水收成與自家製品。除了假日的市集,“村民市集”平日亦是村民們休憩的好去處,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大帳篷下盡情的奔跑嬉戲讓柚木平台砰砰作響, 而139號公路上的單車客更多了一個地方歇腳,喝口水、洗把臉,享受山谷吹來的涼風,互相交換彼此在踏板上的心得。

總之,我覺得為熱山丘除了讓遠來的客人更瞭解山上的風土人情,讓村民有個整潔而遮蔭的地方販售自家產品,更重要的是老闆希望透過這個悉心規劃的小 市集傳遞村民們誠懇待客與認真對待鄉里環境的態度。


江戶手做麻糬工作坊

江戶手做麻糬工作坊
陳俊諺、白孟桓、謝昂莛

  隨著西化與用餐環境的講求,下午茶、咖啡店雨後春筍般林立,而古早味的小吃與點心,卻因此而漸漸被遺忘…,但今天身在一個人情味猶濃的傳統小鎮,我們認為不應該只沉溺於大都市就擁有的裝飾華麗與用料複雜,於是我們探訪了「江戶手做麻糬工作坊」,重溫手做的古早味。

  週三下午,我們到了郵局旁的麻糬攤,平常是在南昌街的服飾店前擺攤,而在北安路上的伊索咖啡前也見得到他們的蹤影,一靠近攤前,花生粉濃厚的古早香氣迎面而來,讓人不自覺探前了一步。現場欣賞老闆輕柔的捏起米糰、填入餡料、捏成橢圓長條狀,最後在麻糬外頭粿上一層厚厚的花生粉,動作就像呵護小寶寶那樣溫柔輕巧。花生粉裹著金黃的麻糬,其中的餡料有紅豆、芝麻、花生以及由紅豆混著芝麻的「招牌」口味,白白胖胖的純米糬皮吃起來Q彈不黏牙,裡頭包的餡料十分扎實綿密,餡料則清爽而不膩口。一盒裡面有十顆麻糬,除了不能曬到太陽,也不能放置太久,一般來說,當天現做隔天就必須盡快吃完,否則會變質變硬。老闆娘當天現做,也堅持不添加防腐劑,為的就是手做的新鮮與天然。

  老闆說,這是從他的父親傳承下來的一份工藝,從前是在第一圓環附近擺攤,後來父親不做之後,中間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是沒有營業的,在二代復興之後,為了打響知名度,除了在臉書社團上宣傳,也增設不少地點販售。麻糬除了當點心,在每月參拜或供奉天神、向土地公祈求消災解厄也是個不錯的貢品,另外麻糬因為糬皮偏黏,一般也相信有黏錢的功用,臺語「拜麻糬,賺大錢」這有押韻的俗語便是個音譯共存的絕佳表現。

  訪問的最後,我們買了一盒麻糬到附近店家享用,果然吃起來就是跟一般販賣的麻糬很不一樣,老闆跟老闆娘很貼心,知道我不喜歡吃紅豆口味,但是另外一個喜歡吃,就將他們用成綜合口味的!喝上在附近店家買的一杯飲料、再配上剛買的麻糬,在便利商店裡面悠閒地待著、品嘗著,這豈非人生的一大享受嗎?週三下午,天氣很炎熱、但是也夠愜意,我想,人生的美好大也不過如此吧?

餡餅日記

餡餅日記
陳俊諺、白孟桓、謝昂莛

  星期三午後,我跟夥伴心血來潮的決定來個下山訪問之旅,我們的報告是以「特色美食」為主題,當然我們要瞄準的一定會是某個販賣食物的店家!郵局的店面,有一間賣餡餅的小攤販,在我們訪問這間小攤販之前,其實我們就已經耳聞過這家店了!無論是在上學期的課堂中老師有介紹過或者是電視上的食尚玩家都有報導過它。當天,我們親自拜訪這間小攤販,看看這小攤販的餡餅是不是如報導說的那麼可口、那麼好吃!一到攤販前,我們就看到老闆與老闆娘工作的場景,還記得當天是大熱天,他們流著汗水、頂著豔陽天在販賣著餡餅,在訪問的過程中,我們問這對在此工作多年的夫妻檔幾個問題,我們問到了他們在這裡工作曾經有遇到什麼困難嗎?這對看起來十分和藹的夫妻回答:「很少!只要顧客吃到了我們的餡餅,然後帶著笑容,什麼困難都沒有!」這樣的回答其實讓我十分訝異,因為根據之前到其他店家採訪,很多店家都感到困難的問題便是租金不夠或者是商閾不廣等問題,但是由於這家好吃的餡餅是以攤販呈現,因此不大會有這個問題。除非是下雨天,不然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擺著攤的。很多學生放學的時候,也都一定會來這裡買一份餡餅作為點心,不僅慰勞自己一天上課下來的疲累度,同時也滿足自己的食慾了!

  我們又另外問了一個問題,便是他們在這裡工作了這麼多年,那這份工作帶給他們最大的成就或快樂是什麼呢?老闆指著自己最親愛的人,非常自信也愉快的回答:「跟她(老婆)工作便是我最大的快樂與成就!」我想這對已算是有把年紀的夫妻必定十分恩愛彼此,老闆這樣的回答,讓一旁的老闆娘莞爾一笑,也讓一旁的我有一種十分感動與震撼的心情,若是被問到此問題,多數被採訪的店家可能會說他們的成就便是來自越來越多的顧客與之捧場或是看著顧客吃著他們自家的食物就是最大的成就等此一類型的回應。可是老闆的回答卻讓我非常的出乎意料,我想,跟與自己最心愛的人、陪伴自己一輩子的人一起工作,想起來其實是非常難得的,很多夫妻,其實都各自有自己的上班場所,只有工作完回到家之後才可以碰面,但是這對年邁的夫妻,卻能在工作的時候也能看到彼此,在同一片天空下、做著同一件事情,是多麼珍貴啊!

   訪問完這對和藹的夫妻後,我買了一個「泡菜牛肉餡餅」當作給自己的點心,老闆親切的跟我們說再見,還不忘記提醒我餡餅有多燙要小心拿,帶著愉快的心情,我們完成了這趟〈餡餅訪問之旅〉。
 

和風食堂

和風食堂
徐伊嫺、楊惟安、王秋雪

    整個學期的最後一份採訪,卻很遺憾的沒能在老闆和老闆娘的忙碌中爭取到一些採訪時間,因為他們為了蜂擁而入的客人們不停歇地一直在熱氣中烹煮,但我不想要錯過這一家餐廳的機會!十年以上的營業,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一道風景。老闆娘阿姨跟老闆叔叔真的為每一份餐點盡心盡力,在我國中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有多忙,雖然在店面上和現在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在僱用人手上我已經發現了很大的改變。在過去,和風的工作人員並不多,阿姨叔叔和老闆的媽媽或者頂多再加上一兩名姊姊;現在,光是工作人員已經增加到了四、五名甚至更多。從這裡面看到的,並不只是餐廳的輝煌和人氣,更是可以看到阿姨和叔叔的努力!

    阿姨對學生們都很好,對熟客更是會在點餐或送餐時抽空關心一下你的近況,這種感覺真的很好,畢竟傳遞過來的溫暖無論是在寒冬裡或下雨天都能滿懷溫馨與感激,更為之後送上的餐點更增添美味。

    忘了實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到和風吃飯已經不用自備餐具來避免使用免洗筷,在店裡準備著洗乾淨的筷子和湯匙,讓人更願意因為餐具用得安心而重複到訪。因為和風的廚房所在之處,每個人都能清楚看見他們在做什麼、餐點怎麼準備,所以不用害怕他們會加入有害健康的添加物。只是相對的,再炎炎夏日中,廚房的每一個人都會熱得滿頭大汗,汗水一顆顆滾落甚至沒有多餘的手能略作擦拭,這是我很心疼他們的地方,也是我敬佩每一個餐飲業者的付出!

    老闆娘總是用笑臉迎人,爽朗的態度讓人相處起來沒有什麼壓力;而老闆則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在和風可沒有「君子遠庖廚」這一個概念,幾乎每一份餐點都會經過老闆配菜後才會送到你的手上,認認真真地做事,雖然寡言,卻在不自覺間放心將食物交給他處理!

    除了店面的生意之外,老闆和老闆娘還與大成國中的升學班合作,在學生需要在校衝刺卻沒有廚工幫忙時,煮好飯菜讓他們不用煩惱自己的午餐和晚餐。做為一個曾經受惠的升學生,我由衷地感謝他們!即使當時的我們總會抱怨怎麼又是和風,卻會默默地把飯菜清光!

    除了感謝與感動,我們都銘記在心,我們更會記得在世界上很多角落,很多人用心付出來服務你,他們的確是想賺你口袋裡的錢,但不代表顧客就是上帝,尊重是我們永遠要學習的事!
   

夜晚食堂─大郵局的宵夜時光

夜晚食堂─大郵局的宵夜時光
徐伊嫺、楊惟安、王秋雪

    位在暨大人口中的大郵局附近,在這個學期開了一家新的滷味攤,經營者是一對夫妻和其兒子,對於這一家新的店面,住在大郵局周圍的學生們終於不用再為了消夜,拖著辛苦了一整天的疲憊到處奔波,買到的同時食慾也沒了。老闆娘很溫和,對於前來的客人總是帶著暖暖的微笑,她覺得吃食物就應該是快樂的,雖然因為營業到比較晚總是很累,但是造福了那麼多學生和其他客人,一方面也賺到了錢貼補家用,雖然很累卻也值得!由於是從下午四點半才開始營業,因此來的客人主要都是要解決晚餐和消夜,雖然滷汁口味比較偏甜,但老闆娘強調他們的食材真的很新鮮,一定要來吃吃看!

    問及營業有什麼困難時,老闆娘表示,開店該遇過的問題也就是那些,地點、裝潢的經費、客源等等,一開始他們的內用區域真的比較簡陋,但經過了一個學期左右,店面已經逐漸走上軌道,未來還會有什麼麻煩,她也不知道,只是希望讓這家店可以成為在客人的印象裡,是一間值得重複光臨的滷味店。

    曾有一次,我帶著滷味去學校當作晚餐,學姊在詢問過是哪一家的滷味後,羨慕的說:「好好喔!可不可以借我吃一口?」。在那個當下,我莫名地感到驕傲,也許是因為我也經歷過晚上找不到好東西吃時,渴望有個人能分我一口美味,那怕只是過過乾癮也好,我也會覺得太幸福。而這一次,賀氏滷味給學姊的印象,必然是極高的,不容反駁。讓我覺得,能遇到這一家人真是太好了!他們願意將店址選在這裡真是太好了!他們能做出口耳相傳的好口碑真是太好了!

    做為一個埔里人,我衷心的希望他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做下去,讓未來尚不知道在何處的學弟學妹們,有那個機會飽飽口福!在任何一個地方,經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崛起與倒閉總是無時無刻在威脅每一個經營者,未來的我們也不知道會走上什麼樣的路,希望經過訪問了這麼多的店家後,我們不僅僅能向他人介紹美食,也要記住我們遇過的每一位老闆他們面對困難的態度。也許自己會失敗、會有「再也無法繼續下去」的難關,但至少記住「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後要永遠懷抱著會有另一村的期待!
   

黑輪

黑輪
徐伊嫺、楊惟安、王秋雪 

「黑輪」,相信是大家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於是我們就想採訪有賣黑輪等小吃的店家。
這間餐廳雖然以外觀來說並不起眼,但是並非很難找,而且他的關東煮真的很好吃!它的價錢也很實惠,一支賣10元,不需要花費多少錢,就能填飽我們的肚子了。開東煮的湯還可以喝到飽呢!它的湯頭清新爽口,讓人一碗接著一碗的喝,當然這樣對老闆老闆娘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而這裡還不只賣黑輪,還有賣雞肉飯、陽春麵、貢丸湯和其他關東煮等等。

老闆是一位泰國人,他娶了台灣妻子――米娜,藉由家人們(像是老闆的大舅子)的幫助,他在這裡開了這間餐廳,已經開了15年之久。他們從經營的第一天開始就很詳細的紀錄收支,因為他們不需要付房租,因此省了一筆開支。再加上他們沒有雇用很多員工,事情大多數的事是由老闆老闆娘親力親為的,所以在人力成本上也沒有太多的花費。

一進到餐廳,看到擺設,不能不去注意到貼在牆上的照片,這照片是老闆娘和藝人2moro的合照。我想通常會有藝人去光顧的餐廳,基本上在口味方面應當是有一定的保證,所以這張相片真的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宣傳!

這間餐廳看起來並不像高檔餐廳,但它卻有屬於自己和其他餐廳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的辣椒醬,這辣椒醬可以說是他們的獨家絕技,是由泰國當地的辣醬加入香料調製而成的,舀一匙起來,香氣四溢。雖說是用當地的食材,但調配的作法卻不墨守成規。像是泰國的的辣醬口味偏酸辣,要經過適度的改良,才能為台灣人所能接受的,辣椒醬配合黑輪吃口味更佳。

這裡的生意非常好,像我在等採訪時,其實等了一段時間老闆娘才有空接受訪問,可見這裡生意真的不同一斑!但老闆他們希望未來還能有更多的客人光顧,像最近附近有一間旅館重新建造,這可能會成為一個旅遊景點,「希望能因為那間旅館,而增加我們的客源」老闆說。

最後,我覺得真的很高興能夠品嘗到這間餐廳的招牌黑輪和它的麵食,老闆娘的親切招待和接受訪問,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和感謝!因為這些好滋味和親切的老闆娘,我想我再過不久還會再來光顧的,也很推薦大家來品嘗看看。  

台南李口味

台南李口味
徐伊嫺、楊惟安、王秋雪

   第一眼看到這間餐廳,覺得環境明亮、空間寬敞且十分乾淨。而來到這裡當然不得不點這裡的招牌-虱目魚肉粥囉!另外我們還點了魚鬆飯。我先來介紹它們的虱目魚肉粥,它的湯頭是以虱目魚骨熬成的高湯,喝起來十分鮮甜甘醇!裡面的配料有豐富的蒜頭酥和芹菜,以及不可缺少的虱目魚肉,我覺得很棒的是它的虱目魚肉是已經完全去了刺的,可見老闆、老闆娘的用心!至於魚鬆飯,魚鬆搭配上他們的醬汁,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接著一口。

    老闆和老闆娘都不是埔里的當地人,就以他們的店名就可以知道他們是台南人,之所以會上來埔里生活,其實是因為老闆的妹妹嫁到埔里來,當時的埔里是外商興盛的時代,所以他們夫婦也就一起北上來埔里了,但之後外商時期沒落了,於是他們就決定要改開餐廳,老闆本身在台南就有學不少料理,所以煮菜對他來說自然不成問題。至於為什麼會選擇賣虱目魚肉粥和其它的菜色,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想要展現台南的特色,而另一方面其實他們也嘗試過許多台南其他的小吃,但發現賣虱目魚粥較其他食物好一些,所以才會有我們現在能吃到的好味道!

    而為了達到埔里人的口味,老闆和老闆娘可是費了不  少的功夫啊!就是要投其所好,像虱目魚是老闆和老闆娘從小吃到大,所以一開始應該是以做虱目魚湯為主,但他們發現埔里人很喜歡吃飯,於是便將招牌主菜改為虱目魚肉粥,而且一開始大眾可能還不習慣那些口味,於是老闆和老闆娘就不斷地改良還有努力的推銷,於是大家也漸漸接受了這樣的口味,進而喜歡上這間餐廳,成為老顧客!但老闆和老闆娘的用心還不只如此,這裡的虱目魚是由台南運送上來的,強調台南當地的味道,並且就像我一開始說的他們會將虱目魚的刺去除,經由他們的細心,能讓我們吃得更加安心和舒服!

    這間餐廳的位置十分明顯,而且店面又很大,所以並不難找,就以我來說,我覺得這真的是做生意很重要的一點―位置優勢!再搭配上他們的好口味於是好口碑就能夠越傳越遠!還有老闆娘親切的態度也不得不提!十分感謝她一邊忙碌,還一邊接受我們的採訪呢!
 

嘟嘟冷熱冰

嘟嘟冷熱冰
廖亭維、凃喬薰採訪報導

隨著四季遞嬗,進入炎熱的夏季,在總站附近的小巷中,我們來到了一間埔里當地首屈一指的冰品老店—嘟嘟冷熱冰,店家的空間也算寬廣,至少可以停下五輛車,所以騎車、開車來也都相當方便,而他們提供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冰品,五色冰、雪綿冰、冷熱冰……等,還有新鮮果汁、飲料和豆花,冬天還推出暖呼呼的熱甜點。老闆堅持每天親自處理食材、現煮現賣,並提供每季新鮮的水果。

在採訪前我們就先注意到了店內最獨特的冷熱冰,起源於潮州地區,特色是外冰內熱的雙重口感,十多年前老闆將冷熱冰帶進埔里,並改良、創新,研發出屬於在地口味、獨一無二的冷熱冰品,非常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另外還有雪綿冰系列很受小孩子們喜愛,也曾經被報導推薦,綿密的細緻口感搭配濃郁的牛奶風味,甜到心頭而且清爽不膩。除了這些個冰店普遍都有的冰品之外,嘟嘟冷熱冰也跟隨著創意巧思的潮流,設計了幾種不同尺寸的盆栽冰淇淋、花籃冰淇淋,很逼真但卻不失可愛的風格。

年紀較大的顧客們比較喜歡點的是月見冰、五色冰(挑選幾項配料)這種古早味的冰品,老闆也說到這一代的小孩子們很多都不知道月見冰是什麼了,藉由提供這些多元的冰品讓年輕人也能品嘗到爸爸媽媽小時候熟悉的滋味,能夠接受的人們往往在嘗試過後就愛上了這樣冰品了呢!

一邊吃著美味的冰品,一邊聽著老闆開店的經歷,談到開店時曾發生的趣事時,老闆笑著說到幾年前有一個外國家庭剛好到埔里遊玩,因為當時是暑氣逼人的夏日,他們幾乎天天都來光顧,偶爾寒暄個幾句,大約一個禮拜後他們全家人又到店裡吃冰,順便跟老闆道別,臨走前還依依不捨地到處走走看看、不停的拍照留念。另外還有一次也是很特別的經驗,在一個炎熱的下午,一位老伯伯騎著機車來買他最愛的五色冰,但是一個不小心他連人帶車整個跌倒在地上,因為害怕隨便亂移動可能會造成其他更大的傷害,在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時,老伯伯居然堅持撿起倒在地上的那碗冰,就這樣抱著那碗冰坐進了救護車,所幸檢查過後沒有神麼大礙。讓老闆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原來他們的努力顧客有感受到,也很珍惜他們親手做出的味道。

為了使顧客常到更多新鮮的滋味,老闆運用他的創意跟巧思,綿延不絕的開發出新產品,各種味道巧妙的搭配,菜單一天比一天還要多元,雖然食安風暴這個問題是食品業都必須面對的,但是老闆幾年下來堅持手作、新鮮配料,牆上張貼的一張張合格檢驗單也讓他更加有信心,未來繼續在嘟嘟冷熱冰為大家服務,讓這些好味道繼續傳承下去。

 

巷子中小小幸福

巷子中小小幸福
廖亭維、凃喬薰採訪報導

    埋藏在不起眼的小巷子中,歐兔早午餐是由一對年輕夫婦所經營,而這裡可以說是他們的夢想墊堂。

  之所以會選擇在埔里創業是因為老闆的老家就在埔里,從高中就因求學而離家的他特別想念家鄉的味道,不只是輕鬆的步調,最讓他懷念的還是回家的感覺。因為爸媽年紀大了,自己又是家中的老么,由於求學關係而擁有鮮少的時間陪伴在父母身邊的他決定和老婆一起回埔里創業。

    即便餐飲本科出身的他帶著滿懷的熱忱與知識技能回家創業卻也免不了有遭遇挫折的時候,在學校與先前飯店上班所學的專業當面臨自己創業時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也讓回家的他不免感到灰心,放棄的念頭有過多少回,甚至也有轉行跑業務的想法。「當你發現現實與夢想相違背時,還是會有著把夢想暫且丟一邊吧,顧好肚子最重要的想法。」老闆苦笑著說。

    然而這樣的挫折並未將這段年輕夫婦所打倒,為了提高這家剛開幕的早午餐的生意,他們不僅從原公司習得料理製作的技能外,更發揮自己的創意,學會如何將餐點作出好看的擺盤以吸引顧客,或是研發更多新口味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味蕾,為的就是讓前來歐兔的消費者們在用餐完畢後能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

    客源的不穩定是他們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因為剛開幕不久同業的競爭也相當激烈,為了不斷改善自己的不足,他們也會去埔里當地不同的早午餐多多學習或是觀摩。他們謙虛的說著自己所做出的料理不一定是最好的,畢竟每個人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但他們能肯定的是自己的服務品質,打造出舒適的用餐環境、提供顧客最良善的服務是他們所致力追求。

    貼心的他們考量到客源的族群大約是上班族與學生,在菜單的設計上也會有所注意。為了均衡他們的飲食,在不同的料理中盡可能的擁有肉、蛋、蔬菜、水果等食材上的配製。能看到客人因為他們的料理而幸福的笑著是他們最期盼的事。

    即便熟知餐飲業擁有所謂淡季、或是同業競爭等問題等待著他們,但他們仍然堅定的走過來了。除了希望能從客人口中得到好的回饋之外,他們更期盼客人能多多給他們建議讓他們有改善與進步的空間。開店不只讓他們學會何謂經營,行銷的手法也是他們不斷學習的課題之一。「就是需要不停的學不停的改進才能提供給客人最優渥的品質,讓客人們在某個悠閒的午後還會想到來歐兔坐坐,對我們來說這樣就夠了。」從老闆堅定的眼神中我看見了他對自己夢想與工作的堅持和毅力,那樣的堅定不移與肯定,是我們這次採訪中最大的收穫。

阿菊肉圓

阿菊肉圓
羅孟竺、簡靖瑜

還沒來埔里念書前聽說過阿菊肉圓了,之前親戚也特別推薦這家店,但真正來埔里後卻忘記有這家店,是在我們有一次偶然騎車經過,才又突然想起之前聽說過這家店,所以就想說下車吃吃看,果然名不虛傳,非常的好吃,價格也很合理。

店的裝潢跟很多小吃店一樣很簡單,其中有一個地方很有趣,就是他們的營業時間,寫的是十一點半到「售完為止」,那時候我心裡想那麼有自信一定賣的完,如果一直沒賣完,不就坐到半夜?後來事實告訴我擔心太多了,因為根本就不會有賣不完的情況。我們去時還沒五點,但只剩最後兩顆肉圓!

我們點了肉圓和肉羹麵,他們的肉圓是我比較不喜歡的肉多皮薄,但吃了之後改變了我的想法,除了外皮超Q彈外,內餡雖然肉多,卻不會油膩,吃起來意外的爽口。老闆問我們是不是第一次吃,他叫我們留一些內餡,可以加點湯,我們這才發現原來桌上的茶壺裡裝的是老闆精心熬的大骨湯,第一口喝時其實沒什麼味道,但當湯吞下去之後大骨清香味充滿整個齒頰,值得細細品味!

吃完後,因為老闆也準備收店了,所以就想說順便做個採訪,我們首先問了店名的起源,原本以為「阿菊」是老闆娘的名字,但問之後才知道背後的故事。老闆娘是被領養的,名字叫「黃阿卻」。養母是客家人,總是用客語叫她:「阿卻、阿卻。」可是住在福佬人比較多的埔里,大家把客語阿卻的「ㄎ」音轉成福佬語「ㄍ」的音,她就變成「阿菊」,「阿卻,阿卻」叫久了就變「阿菊」,這就是店名的由來。

老闆娘黃阿卻在埔里成長。十八歲開始學裁縫,因為他工作認真又很勤奮,所以師傅把她留下來當助手。二十四歲時結婚,先生是魚丸店的老闆。生了四女一男。為了撫養眾多的兒女,接了一些零星的打工,後來年紀漸長,才到高雄親戚家學習做肉圓,回來埔里後又遇到一位老先生傳授獨特配方,才開店做生意。

再來我們問了開店遇到的困難,老闆說當初其實有在考慮到底要不要開肉圓店,因為埔里肉圓店挺多的,但後來還是開了,一開始意料中的生意不是很好。因為之前開在暨大旁,經過學生網路上的宣傳,才有今天的好生意。

雖然埔里肉圓店很多,但為什麼菊肉圓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我想不只是因為肉圓好吃,還有老闆老闆娘親切的待客之道,我看來這裡的客人幾乎都會跟他們聊上幾句,就像朋友一樣,客人不僅喜歡上肉圓,也喜歡上這裡的人情味了吧!
 
 

古早味蛋糕

古早味蛋糕
羅孟竺、簡靖瑜

這家位在總站對面的蛋糕店,店面雖然簡單,但是賣的蛋糕有很多種,也很符合大眾的口味,價錢更是合理。老闆娘待客親切是讓我們想要訪問的原因,我久久去一次,她也記得我有買過,家人來這裡玩的時候,回去也一定會先買完再上國道,這家店在我心中已經成為埔里的伴手禮了,名片上面寫「埔里七大美食」更是不為過。

老闆說近幾年來食安風暴層出不窮,很多食物都加了傷害身體的化學食品及合成物,所以需要有良心的店家堅持做好吃又健康的食品重拾消費者的信心,他們嚴格控管原料,用的是一番鮮濃醇香的牛奶、特製的蛋糕粉、新鮮雞蛋,糖也是嚴選的純黑糖,乳酪起司口味用的起司也是純的起司片,找這些優良的食材花了老闆很多時間及精力,成本雖然高了點,但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是他們不會反映在價錢上,因為只要讓客人吃得開心,薄利多銷又有何不可呢?

即使一開始很擔心客人只喜歡吃精緻的小蛋糕,怕沒有人想吃古早味的,也曾想過會不會客源只在老一輩的人,年輕人根本沒興趣,但是現在很多店家都是賣精緻小蛋糕,很少人做古早味的,所以想說就試試。沒想到有很多橫跨各年齡層的消費者都會慕名而來,就是要嚐嚐超綿密口感的蛋糕。原味是他們的招牌,除此之外還有用重乳酪的乳酪起司、內餡完全是用真芋頭的夾心芋頭、一切開巧克力就流出來的爆漿巧克力、養生的桂圓核桃及南瓜、濃郁的芝麻花生,甚至有香甜可口的香橙等十種口味。但是有時不一定全部都有,要看當天有甚麼,所以通常要先預訂,而且因為是當天現烤,到下午賣完就沒了。

現在慢慢穩定客源是老闆繼續經營下去的力量,開在總站附近也是希望讓遊子回家鄉前能帶點甚麼回去,顧客也反應說很像鴉片,只要吃一口,就想再接著吃下去,讓老闆啼笑皆非。
近幾年黑心商人利益大於良心的錯誤價值觀漸漸改變了過去那種只想做到最好的想法,讓許多人民都陷入不知情的狀態下卻讓很多不可食用的東西吞下肚,這時候就需要用良心在經營事業的店家照顧人民的健康,佳良古早味蛋糕好像奉命似的堅持用天然且不加防腐劑的做法溫暖每位顧客的心。


懷念古早滋味 ‧ 埔里「冰上冰」

懷念古早滋味 ‧ 埔里「冰上冰」
葉恩汝、黃奕禎/採訪

穿梭在巷口的「叭噗叭噗~」對於邱老闆而言是孩提時期最美好的回憶,可惜隨著時代演進,巷口卻早已聽不見那令他回憶湧現的「叭噗」聲了。為了延續那古早味的冰品,原本在外地工作的邱老闆特地回純樸的家鄉─埔里創業,也將他記憶中兒時的叭噗冰品口味傳承下來。趁著炎炎夏日時分,我們來到這家六十年古早冰品店─冰上冰,這古早口味是邱老闆向手工製冰已有六十年歷史經歷的阿嬤所學,因此,這不添加化學原料而堅持手工天然的理念一直延續至今,雖然這家店位於不起眼的巷口內,且空間不大,但卻能夠吸引如此多的人潮,正是因為它的健康理念吧!

這家「埔里冰上冰─台灣古早味冰品」從原物料的採購到製作的整個過程,全是經由純手工以及原物料的產地購來,因此,每天一大早,老闆就要開始準備這一整天的營業了。老闆堅持傳統口味的古早冰,經由改良先前叭噗甜膩口味的,讓冰變得綿密、口感清爽且不會感到更口渴,卻也不喪失那傳統風味,我們覺得在時代演進中,這是很重要的,老闆隨著時代變遷而創新,卻不失去它原本的風味,還依然保有他當初創店的初衷。其中,最特別的是,這家店的挖冰勺,可是傳承至阿嬤且現已停產的古董冰勺,顧客所點的每碗冰,都是在此古董冰勺下所挖至,嚐起冰來不僅吃到冰的古早味口感,也因為古董冰勺,更感受到傳統傳承下的懷舊感。

店裡的所有冰品都十分親民,雖然現今化學用料能使冰有膨脹效果,且讓糖、水均勻且不會分層,但老闆堅持著這樣的傳統冰品,因為他覺得這樣的真實,這樣的價格,我們覺得再嚐遍許多混淆與表象後,回過頭來,這樣的傳統冰品卻是令人最回味的。

這次去,我們在四種口味裡選了香檳和時令水果──芒果口味,香檳口味裡有著蓋不住的牛奶香,讓人知道這個口味的冰,基底就是不馬虎的用了一定量的牛奶。而最令我們驚豔的還是芒果口味的,味道濃郁之外,我們竟然在裡面吃到了細碎的芒果果肉。這讓我們覺得很難得。最近很多新興的冰店標榜著天然,但卻從未在水果口味的冰裡吃到讓人信服的天然,而「埔里冰上冰」不用大聲的對客人強調天然就讓人吃到它的天然,也難怪能夠六十年屹立不衰。



埔里之台南○李口味

埔里之台南○李口味
葉恩汝、黃奕禎/採訪

    在一段我們都生病感冒的日子,突然沒來由地想要吃粥,便上網找了埔里有哪些粥鋪,發現了「台南○李口味」這家店。環顧店內環境,有種極傳統的樸實感,當下決定下次來的時候要採訪老闆娘有關這家店的故事。

    第二次到訪,我們點了虱目魚粥跟魚鬆飯,吃完了之後,便開始了對老闆娘的訪問。老闆娘剛開始十分靦腆害羞,但當開始訴說這家店的成立故事,便又開始滔滔不絕,十分可愛。這家「台南○李口味」原先店址是位於忠孝路,後來忠孝路開始翻修,所以老闆娘搬到第三市場,開始跟其他攤販一起在晚上販賣餐點。但由於覺得在晚上營業太過勞累,才搬到現在位於南興街東華路口的店址。老闆娘說,「台南口味」從成立以來已經三十載,而在現在店址也已經有20年了。

    老闆娘與老闆都是台南人,當初來到埔里是為了討生活,且由於姑丈是埔里人,便決定到此做生意,因為當時的埔里算是繁榮,大部分都是做外銷。但後來因為被中國搶走了生意而逐漸轉型,所以他們決定改做吃的。老闆娘說,他們的料理都是真正的台南口味,而且虱目魚都是託人每天從台南運來埔里,老闆每天清晨就開始殺魚、去鱗片等等的工作,就是為了能讓客人吃到新鮮食材。

    其實最剛開始老闆與老闆娘賣的東西是碗粿,台南的碗粿其實是有很豐富的配料的,跟埔里人習慣吃的碗粿只有菜脯跟蛋很不一樣,所以價錢難免貴了些,導致埔里在地人不能接受,這是一開始他們所遇到的問題。除了價錢的問題,還有口味的問題,都是剛開始比較遭到客人反彈的,老闆娘夫婦便努力的改良口味,讓大家都能適應。抑或是在剛開始賣虱目魚粥的時候,因為虱目魚的魚刺很多且由於粥對於在太陽下工作的人們來說普遍接受度不高,所以許多客人不願意嘗試,儘管虱目魚粥再好吃也無法打動客人,所以老闆娘他們便把他們的虱目魚去除魚刺,也極力推薦客人嚐試,漸漸地客人也接受了這口味,感受得到老闆娘夫婦對於開店的用心。

    之所以選擇虱目魚是因為虱目魚為台南有名的漁產,老闆娘夫婦小時候皆是吃虱目魚長大的,後來到埔里開店後,除了為了生活,也將故鄉的味道帶來到埔里,感受得到老闆娘夫婦對於台南家鄉的思念情懷。

    而店裡也不是剛開始就有那麼多元的菜色,從剛開始只有碗粿到後來有肉臊飯,是因為客人想吃飯。而店裡的肉臊飯也是台南口味的肉臊,比較軟也比較順口,但因為單單只有吃飯太乾了,便推出了湯,而後才有虱目魚粥。老闆娘說,店裡最推薦的特色就是白菜滷,且每樣菜餚的價格其實非常平易近人,讓人驚訝。在採訪結束後,有了這樣的感觸,其實每個小細節,都有店家的巧思與用心,每家店,都有者它不同的故事,只要我們去探究,就一定能體會。

用心的好味道─源士林粥品

用心的好味道─源士林粥品
蔣和成、黃詰宸、趙彥淳

這次採訪對象是源士林粥品,選擇採訪它的動機在於有一次夜晚天氣濕冷,突然想起以前母親在天氣冷的時候會煮小魚稀飯,或是在母親因工作繁忙沒法好好弄一頓飯時,她也會從冰箱找肉絲或是吻仔魚和昨晚的剩飯一起煮粥,而那晚,我看見這家店裡有零星幾位客人在店裏頭,於是也就跟著入內點一碗大哥大(海鮮粥)。

老闆娘名字是邱雪娟,印尼華僑人,這家店已經開了十年了,最初老闆娘是替人煮粥,她描述了以前埔里有三家源士林粥品,而他在第三市場幫忙煮粥煮了六年也有名氣了(聽到這裡我有些訝異又帶有些驚喜,因為又知道了過去那我所不知道的埔里),她繼續說著當初那三家源士林粥品後來因為覺得有知名度及穩定客源後想自己另創品牌不再跟公司簽合約繳費而關掉,埔里的源士林粥品一瞬間都聯合解約讓總公司嚇一跳也找上了老闆娘詢問是否願意加盟,老闆娘十分願意,而且總公司在替她尋找店面時老闆娘也自己有找一家,結果不約而同都是同一個店面出租,老闆娘覺得這是種冥冥中注定的機運吧。

看似順利的發展卻也在此時讓她遇到開店的第一個困境,那就是她當初的老闆不希望她簽約並且威脅說到時她敵不過三家,但今天事實證明老闆娘的堅持是對的,她露出自信而堅毅的眼神說做生意就是要有企圖心去拚,要有恆心不能做一天休一天,一旁的顧客也熱情補充做這一行就是每天的顧客都不能錯過,並且說老闆娘從沒偷懶過,採訪到這我明白了這家店能經營這麼成功,並非選店位置好或機運的問題,而是老闆娘認真的付出。

食材除了海鮮是從總公司中央廚房急速冷凍送來,其餘的都是老闆娘從第三市場等埔里當地商家採購,菜單是由公司訂出,說道有沒有推薦的佳餚,她笑著說這裡每道菜都推薦,顧客不管事學生、小孩、老人都有,菜單多樣迎合各種人的胃,煮粥,一煮是十六年了,洗菜,是切掉頭部後浸水並且不斷讓水順著莖部洗滌;煮粥,是要先文火然後轉大細心拿捏,老板娘以她每一小細節都不馬虎作為她成功的註解。

最後,我好奇地問老闆娘嫁來台灣怎麼有勇氣開店,老闆娘說她之前就經商的,來這裡開店沒什麼,做個生意人她賣的東西也心安理得,怎麼會怕在這做生意,我想若台灣的業者都能像老闆娘做生意如此坦蕩問心無愧就好了。

現在老闆娘已在台中開分店了,而當初和源士林粥品解約想自創品牌的那三家,卻已收攤不做這行了,可見堅持真的很重要,訂立一個目標後要慢慢打好基礎,這也是在採訪過程中所吸收到的經驗。

好吃又好玩的阿婆豆花

好吃又好玩的阿婆豆花
蔣和成、黃詰宸、趙彥淳

    在這炎炎夏日裡,總是令人覺得口乾舌燥,如果這時能來杯清爽的飲料或冰品,那真是一樁無比的享受,為配合現在的炎熱氣候,這次我們來到了位於二環三媽臭臭鍋附近的阿婆豆花。埔里賣豆花的店家可說是數不生數,之所以會選擇這家店,主要是因為之前有同學去品嘗過,並且大力推薦,那時我心想,不過就是一家豆花店,到底有什麼引人入勝的地方呢?基於這個原因激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便決定在這次的採訪中以這家店做為主題,順道見識一下阿婆豆花有何不凡的魅力。

    來到阿婆豆花後,看到招牌上面寫著「自助式」,起初還看不太懂,不過在親自點了一份之後,我著實大徹大悟,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真的是自助式!老闆娘在裝完豆花後,接著就會把碗交給客人,剩下的就由顧客自己來動手操作!老闆所準備的十幾種配料任君挑選,要多少加多少,當然,如果要外帶自己要注意一下別裝得太滿,否則滿出來後果自負。內用就不用考慮這麼多,想加什麼料就自己加,不過雖是這麼說,大家在加料的時候還是都加得剛剛好而已,沒有多到一個很誇張的程度,我想應該是體諒老闆和老闆娘賺錢辛苦吧。

    好巧不巧,我們這次的造訪並沒有遇到阿婆本人,幫忙顧店的是一位工讀生,聽得出來她講話時有些口音,應該不是台灣人,一問之下便得知原來她來自越南。令人驚訝的是,她也是暨南大學的學生!而且正在攻讀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的博士,也就是我們系!真的是一個特別的巧合!她之所以會找到這間店來幫忙,主要是因為她現在租房子的房東剛好認識阿婆,便介紹她到阿婆店裡幫忙,順便給她打工的機會補貼一下生活費。這位從越南來台灣讀博士的工讀生來頭可不小,她現在是越南當地的大學教授,貴為一位大學教授,相信在經濟上應該是不成問題,但令人敬佩的是,她竟然願意放下身段,幫忙阿婆賣豆花,如此古道熱腸的精神值得學習。

    阿婆豆花平時的營業時間很長,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一點,由此可見老闆娘工作的辛苦。工讀生還特別提到,老闆堅持採用非基因改造之有機黃豆製作豆花,仙草則是採用台灣本土關西仙草乾熬煮,其他配料也是由老闆親手製作,絕非到外面買現成的。為的就是讓客人能吃得安心,更透過自助式加料讓客人吃的開心!我想,阿婆豆花大概是埔里鎮上數一數二最具特色的甜品店吧!


廖媽媽養生蔬食

廖媽媽養生蔬食
蔣和成、黃詰宸、趙彥淳

現在在臉書上有個「廖媽媽養生蔬食」的臉書專頁,專門在周四時替暨大同學送素食便當上來,替大家送便當上來學校的是一位埔里鎮上的居士,他虔心於佛教的修持,今與學校社團-大悲法藏佛學社合作,替同學做便當送上來。之前學校的崇青社原本都會替同學訂送素食便當,但進來量大加上人手不足只好停擺,而學生餐廳二樓目前外包給統一集團,學校吃素的人就更難選擇餐點了。

這位「廖媽媽」看到同學在異地求學,就想到自己最小的小孩也正在北部讀書,所以當阿姨看到暨大的同學時,就會想到自己的小孩也在外面求學,阿姨希望能讓同學吃得健康也能吃得飽。同學在外三餐難以營養均衡、足夠,所以阿姨體恤同學,以近乎以成本價供給同學。每周餐點固定有義大利麵、漢堡、壽司手捲每樣都40元,另外有碗稞20元,每樣份量都十分足量,讓同學們都可以吃得飽。
阿姨說:「尊貴的 龍德上師開示過:『吃素能夠長養慈悲心,亦能不與眾生惡緣。』所以聽到暨大吃素竟然那麼不方便,當然就希望盡自己綿薄之力來幫助暨大的同學。」而《楞伽經》有記載到:「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故阿姨看到暨大那麼多吃素的同學,感到相當讚嘆,因為同學年紀輕輕就能夠少造許多佛法所云之惡業。且從食物鏈的角度來看,吃素確實比吃葷少壘積毒素。
如今「廖媽媽養生蔬食」已服務幾周,因為阿姨是自己一個人做、一個人送,所以能力有及,只能負荷約三十份餐點。暨大人數雖然比其他學校都少,但吃素人口比例卻不比其他學校小,因此目前每周都能有三十份的訂餐,甚至超過。阿姨感謝同學給予的支持,也非常讚嘆暨大有這麼多人可以一起吃素。阿姨也說了,之後他會增加供應的餐點數,也希望同學繼續給予支持。

FB粉絲專頁:廖媽媽養生蔬食 http://ppt.cc/MHYsx
訂餐網址:http://goo.gl/forms/31iMOga6fR (訂餐截止禮拜三晚上9:00)
取餐地點:教育學院B1保健室前、取餐時間:星期四中午12:00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原食咖啡L'originalcafe'食記

原食咖啡L'originalcafe'食記
林亞歆、劉培儀

在懶洋洋的假日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們兩個一樣早已吃膩了學校的便利商店或者是學生餐廳了呢?如果是的話,不妨像我們一樣下山尋找新的埔里美食吧!

這次我們光臨的餐廳是位於埔里鎮北平街的原食咖啡,早在一開始路過時就令我們相當驚喜,畢竟在埔里並不像身處於大都市一樣隨處可見這種極具氣氛的咖啡店。原食咖啡整體相當簡約卻給我們一種舒適溫馨的感覺,木製的裝潢與擺設讓店內更添美感,店內目前二樓還在設計裝潢中所以暫不開放,所以如果想要來朝聖的朋友們建議早一點來或提早訂位才不會撲空了。

菜單的部分不僅有咖啡等招牌飲品,還包含了早午餐、義大利麵、三明治等等輕食,內容相當多元豐富,讓客人可以盡情挑選自己喜愛的餐點。我們分別點了肉蛋洋芋泥三明治及嫩煎雞腿排三明治,隨餐也附贈了小小杯的豆漿、飲料、及一份地瓜塊。一般吐司大小的三明治切成四等分,三明治包含的菜色相當豐富,也相當飽足,我們兩個女生一人點一份還必須外帶回去繼續吃的豐盛份量,而讓我們感到最驚豔的是餐點吃起來完全不油膩,而且看得出原食咖啡對食材相當用心,擺盤也不馬虎,每一口都能吃到他們對餐點的用心和細心。
餐後我們詢問老闆娘是否可以接受我們的訪問,老闆娘也很親切的一口答應我們,在訪談中他向我們娓娓道出了他們開這間店的理念,他們並不是埔里在地人卻選擇將店設置在埔里是因為想要將在大都市才頻繁可見的咖啡店引進埔里,讓埔里在地居民慢慢適應這種餐廳模式和口味,但他坦承一開始確實相當受挫,畢竟埔里在地居民以前沒有嘗試過這種口味和自助,就會引來顧客的不諒解也沒有受到肯定,但她不放棄一步步經營,到現在也已有不少死忠顧客。而最讓我們感到特別的是老闆娘相當注重食材的新鮮度,他說現在食安風暴這麼嚴重,他只想做出健康的餐點,也鄙視著那些為了錢財犧牲掉顧客健康的不肖商人,所以每個餐點的食材都由他親自把關,絕對安全!而令我們好奇的牆上擺設的三個鐘其實不只是為了美觀,紐約和東京也是老闆們非常嚮往的地方。這間店給我們的感覺相當舒適餐點也很好吃,希望大家有空也能來嘗試看看他有多好吃!

鬲(ㄌ一ˋ)饕(ㄊㄠ)火鍋店

鬲(ㄌ一ˋ)饕(ㄊㄠ)火鍋店
賴昱翔、陳泓學

這次我們採訪的是位於埔里的一家火鍋店,店名叫做鬲(ㄌ一ˋ)饕(ㄊㄠ),鬲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鍋子的意思,而饕就是饕客以及美食的意思,這家店明一開始我跟我同學都念錯,那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沒事幹嘛取那麼難念的名字啊!其實我們原本上學期就打算來這家採訪了,不過一直沒有機會,由於我們組員之一是系壘的一員,而系壘每個禮拜練完球都會很有默契的固定選家小火鍋店來吃,而鬲饕就成了我們系壘最愛去的一家火鍋店,原因呢???很簡單,因為老闆對於暨大生優惠十元外,還有優良的服務態度,也提供一個很舒適的用餐環境,現在還有飲料冰淇淋白飯吃到飽,對於我們學生的需求來講,實在是無不滿足我們啊!!老闆會經營餐飲業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打從心裡喜歡火鍋,空閒時候也會去各地品嘗不同家火鍋店所帶來的文化,食材部分,一部分是廠商直接送來,一部份早上從埔里在地市場採貨,為的也是要保持新鮮,選擇在埔里開業的原因,由於火鍋店是家裡經營十年的店所以就繼續經營下去,並且做到最好,努力去讓客人愛上這間店,在埔里把基礎與名聲都打好,如果有機會的話會再往外擴展,至於經營上多少都會遇到困難,像是夏天天氣變熱,顧客多少都會減少,所以老闆會多想一些策略可以讓顧客一年四季都來品嘗,而飲料與冰淇淋供應就是這時所產生的,而冰淇淋與飲料供應所增加的成本老闆一點也不介意,老闆說就是要給顧客最好的,尤其是我們學生,工讀生方面,平日老闆會請工讀生,假日家人也會來一起幫忙,老闆有提到,如果暨大生要來面試,一定會優先來做選擇的這家火鍋店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有一定的羈絆了,每次肚子超級餓的時候,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鬲饕,對於我們來說,來到外地讀書,飲食想必一開始一定會不習慣,而這家讓我感到的是無限的親切感,以及對於我們學生的照顧,埔里甚麼都沒有,就是只有餐飲店最多,不過很多店家真的對暨大生來說都是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小孩看待,這一點,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們一定會大肆的去宣傳的!

紅將軍

紅將軍
邱志軒、洪宗和、張呈愷

身為南投人,引以為傲且必定廣為人知的著名特產,一定就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日月潭阿薩姆紅茶了,一提到這個,我們這一組從外地來的大一新鮮人似乎還未曾好好品茗,這名動千里的紅茶呢!因此,這一次我們採訪的目標便鎖定為這項名產,而經過我們上網瀏覽搜尋,便決定趕赴學校附近的「紅將軍」的茶飲店,經過幾分鐘的車程,我們變成功的到達我們的目的地了。

紅茶店的外觀布置得古色古香,內部也裝潢的典雅別緻,真是與他們店融合霸氣且古樸的名子「紅將軍」有著些微契合之感。踏入店內,發現招呼我們的是一對親和且年輕的夫妻檔,一聽到我們採訪的請求,便爽快的答應了!真讓我們感受到埔里濃濃的人情味啊!

老闆跟我們說,他當初想要創立這家店的原因是想要服務這裡社區以及周圍的學生客群,再加上附近就是魚池,阿薩姆茶葉的生產地,因此便決定要開設這家紅茶店,接著他們熱情的端出幾杯沁涼的紅茶,請我們嚐嚐道地的阿薩姆紅茶,為什麼如此說呢?老闆叫我們回想之前是否曾喝過令我們喉嚨卡卡疼痛的紅茶,這乃於添加了太多化學藥劑之故,而我們跟他請我們的紅茶相比較,這才發現偌大的不同,回甘與齒頰留香的天差地遠,而這也與他們所秉持且不妥協的經營理念有關:「堅持有機茶葉,自產自銷。」他們這一個概念不只為他們帶來了收入,也成為了消費者健康茶飲的把關者啊!而至於他們經營這家店時所曾面臨的困境,他語重心長地說,當初政府承諾911地震後要在當地的觀光有所建設,但是至今仍是緩慢的進行,所以初始客源有受到影響,不過在慢慢做出口碑後,就逐步克服了!我覺得也正如他懸掛在櫃台上的一首詩,正娓娓道出這家店所經歷的過程:「還有無心者,閒循此境來,鳥幽聲呼斷,茶好味重回」!

而當我們準備結束訪問時,向老闆點了一杯凍凝茶,他特地要我們提醒暨大學生出示學生證有特別的優惠,且當我們準備向老闆付錢時,老闆竟慷慨地說不用啦,就請你們了!讓我們瞬間覺得我們點的不只是這一杯飲料,也是點了一杯濃濃的馥郁人情呀!


走進社區---採訪大埔里報

走進社區---採訪大埔里報
蘇淯湘、洪乙芹、張婷婷

這次為了找採訪大埔里報的地點,我們在同一地區和街口不停地繞,才找到位於巷弄裡的書店,也就是發行大埔里報的所在位子。這間書店名叫山里好巷,一走進這間書店,柔和的燈光、木製的桌椅和四周充滿文藝氣息的擺設,讓人想待在這裡一整個下午,享受寧靜,享受與書本獨處的時光。

其實在成立大埔里報之前,大埔里@報就已經在網路上開始經營專頁。後來因為考量埔里地區老年人口比較多,所以才開始發行大埔里報,用這種紙本的方式,讓更多的埔里在地人知道地方的報導、埔里的大小事。這次接受我們採訪的受訪者,是大埔里報的中心靈魂人物,他是新聞相關科系出來的,所以關於決定這期大埔里報的專題、找相關題材等,都是他自己去尋找。這也是跟一般大眾主流媒體不一樣的地方,不會為了符合觀眾胃口¬,而隨波逐流報導腥羶色的內容,或者媒體往往在報導出重大議題或問題後,就了無音訊,喊喊口號罷了,而沒有重視或試圖解決。受訪者希望能藉由大埔里報和大埔里@報,讓埔里有個專屬的媒體平台,並確實的點出問題並且真正著手解決問題。大埔里報創立到現在,總共發行了十八期,在這之中,許多議題都備受矚目,像是農業的外勞問題、最近空氣汙染的問題等,不但引起埔里當地居民的重視,也引起主流媒體甚至立委官員的注意,進而會慢慢地想辦法解決這些被報導出來的問題,而非只是喊喊口號,這就是受訪者希望大埔里報所能達到這種目的和效果。

其實創立大埔里報,根本沒有什麼利潤可言,因為大埔里報是免費讓民眾索取。大約一個月發行一次的大埔里報中,參與的工作人員,包括寫手、公民記者、美編、校稿等工作,幾乎都是沒有薪水可以拿,甚至需要一個人身兼好幾個工作,才能完成一期報紙。整個創立報紙到發行報紙的過程,都是靠贊助和自己的理念在支撐。

最後,受訪者送給我們一本最近一期的大埔里報,一看到封面,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對這份報紙的用心,不但是彩色印刷,還把這期所有內容分門別類:專題報導、台灣之心、希望城鎮、地方新聞、產業動態,讓人清楚明瞭這次的主題和相關的內容。做完這次的訪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受訪者的那股理念,想用自己的專業,打造出屬於埔里在地的專屬媒體平台,並且讓更多人關注並了解埔里所發生的大小事。



熟悉的好味道

熟悉的好味道
趙彥淳、蔣和成、黃詰宸

在豔陽高照的午後,我們來到了離埔里總站不遠的「老闆餃子館」,之所以會選擇這家店做為採訪對象,是因為之前就常常來這裡光顧,卻不知道這家小吃店背後的故事,基於想要更了解這間店的好奇心,便開始了這次的採訪計劃。起出,踏入店門口往內一望,客人還不少,原以為又要敗興而歸,但在徵詢老闆娘的同意後,她竟然毫不推辭的接受採訪,沒有因為要忙著顧店而拒絕,真的是處處充滿著人情味!

這家店的店面雖然不大,但每次造訪時總有許多顧客在享用美食,其中的美味由此可見一斑。在開設這家店之前,老闆娘原本是在市場單純販賣手工水餃,生意很不錯,在累積一定的客源後,有客人向他們建議可以賣煮熟的水餃,對於較忙碌的顧客來說比較方便,加上老闆也想自己經營一家店,基於以上的原因,便在親朋好友的協助下找到了現今的地點並開始著手經營。之所以會取名為老闆餃子館,是因為之前有一位外省阿伯曾經傳授老闆包水餃的配方與技巧,在經過老闆的加工與改良之後,變成了現在所品嘗的好味道,為了紀念這位阿伯,便將店名取為老闆餃子館。

對於現在的營運狀況,老闆娘笑著說:比預期的還好!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在於人手不足的問題與店內規模不大,由於空間不足,多雇用額外的人手只會增添工作上的麻煩,有鑑於顧客反應熱烈,生意興隆,老闆考慮在未來會遷移店址,找尋另一處更大的地方繼續經營,在增加店內規模後,也才能雇用更多人手加快出餐速度。會有現在的知名度,老闆娘得意的說,全靠他們對於食物的用心與堅持來獲得顧客的親睞,他們只賣自己認為「好吃」且「敢吃」的東西。以湯頭為例,老闆一直以來都是親手熬製大骨湯,絕不像外面有些店家以骨粉來降地成本,憑著這份堅持,自然會有忠實顧客前來光顧,隨著大家的口耳相傳,便成就了今日廣大的客群。

老闆娘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客人是最好的師傅!因為會有現在的成就,客人的幫忙可說是其中的重要推手,菜單菜色的增加、水餃的餡料等等都有顧客給予建議,也進而讓老闆的餐點愈來愈美味,老闆與顧客之間的關係可說是互相扶持且互相成長!相信在未來老闆餃子館一定能開創一番新的願景!

18度c

18度c

講到埔里大家一定知道那個最讓人喜愛的知名店家吧
回家都一定要帶回去給親朋好友的禮品
在埔里沒有人沒吃過的18度c
然後大家都會認為18度c只有賣巧克力但是他旁邊還有賣其他的簡餐噢
不過我認為他們的生巧克力真的很好吃
連我媽不吃甜食的人也經常叫我帶回去給她吃呢
他們也有一個很知名的食物就是冰淇淋,不過真的有一點貴
偶爾吃一次真的很很開心因為真的很好吃
三個顏色80塊而且還沒有裝滿

不過有時候我會跟朋友一起去那邊吃pizza
我覺得那也是個消遣時光的好地方呢
吃膩了還可以去吃巧克力冰淇淋
這個商機還真不錯
就是還會在旁邊設一個簡餐店,讓觀光客不止到這邊朝聖巧克力
還可以吃一點別的東西
還挺聰明的,所以我們這些大學生有時候也會到這邊吃一些小東西
而切還真的蠻好吃的

18度c是自己重啟家的一家店
因為老闆茆老師家裡以前負擔很重
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為了分擔父母的家計,選擇讀夜校早上去當西點麵包師傅
因為他的認真跟謙虛
畢業後馬上到台中知名麥斯多麵包店工作後來被重用
於是第一年就馬上當上了廠長後來就到美國繼續他的職業生涯
但是因為家人的不熟悉當地環境
所以後來就回到了台灣深入了保險業務的工作
因為他的個性也讓他再保險業務中發光發熱
當他在這裡成功後他也沒忘記他以前的夢想不會忘記烘培
一直想要完成夢想的他
把自己的家改成烘培市,自己開始以西點麵包師的手藝教做各式各樣的甜點
看上日本人心思細膩的心態他打算再去日本進修甜點
可能也會在台灣用到
回到台灣後他也一直不斷的在研習一些不同方式的甜點
因為孩子們喜歡巧克力的心情
所以他也非常喜愛做巧克力在巧克力上也是有很多想法跟技術
後來他原本只是分享給一些親朋好友品嘗
殊不知漸漸地有人跟他訂購巧克力,大家都說茆老師的巧克力比外面百貨公司的都還要好吃
越來越多人跟她訂購他就打算讓他以巧克力創一份事業
讓他的努力能告知天下,他在這裡的努力大家都看得見吃得到
就以保存巧克力最佳溫度為名取為18度c

而且因為他老闆從小就是住在埔里的
所以他也沒想過要去哪裡開店就是埔里
也沒想說要把店擴大到很多地方
他說18度c已經是普裡的一個知名的地方
他希望每個人來埔里也能來到這裡坐坐
吃吃我做的巧克力這樣就夠了
我們能常常來到18度c吃它的巧克力享受她的氣氛是不是很棒啊
有機會大家也來幫18度c捧捧場
因為他們的巧克力真的很值得一吃

森之屋

森之屋
林汐秦、賴貞穎/採訪

雖然埔里的民宿隨便找都有,但是對於採訪,而且也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我們來說,是一大難題。這次我們來到了桃米社區,就順便參觀了附近的生態園區以及附近的紙教堂。

起初,我們是藉由網路尋找埔里的民宿,就看到了「森之屋」這間民宿,它的設計風格和我們上一份作業的「水月山莊」有點類似,所以我們決定前往採訪。一到那裡,我們有種彷彿也在度假中的感覺,廖媽媽說他那裡是最適合全家遠離城市,享受森林生活的地方。在那裡有一個大庭院,大人們可以在樹蔭下乘涼泡茶聊天,小孩則可以在池塘旁與青蛙生態嬉戲。曾到這裡住過的房客都說來到這裡像居住在森林中,彷彿投入大自然懷抱,而這也是「森之屋」的命名緣由。裡面的所有裝潢設計是用加拿大杉木建造而成,走進屋內總是聞到濃濃的木頭香味。廖媽媽說她將每個房間以鳥兒的名稱命名,展現出活潑且親近大自然的感覺,在民宿的室外,他們則自己種了一些自耕蔬菜,像極了日本的鄉村風格。

我們發現每一個民宿業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經營理念,無論是對於自然環境的喜愛,還是對於裝潢的熱忱,這些人的熱情令我們感動,也令我們佩服,其實只要擁有一技之長,每個人都可以將興趣發揮到極致。採訪完森之屋後,我們由衷地覺得埔里是個美麗的自然景點,樹木森林就地取材,鳥語花香,想到我們是來這種自然寶地念書,就覺得十分幸運,藉由這次的採訪,我們不僅更了解這個地方,對於埔里的回憶也增添了一個,我們想,也許這就是採訪的意義吧!與土地產生感情,並從中了解其的美麗!我們也從實地走訪中更了解民宿業者的經營理念和用心,明白從事這項行業的人他們對於生活的看法,以及對於土地無法割捨的情感,這些隱藏在山林之中的小故事,都代表一個人的人生歷程,需要我們去發掘,去探討,用心去體會!






埔里圖書館

埔里圖書館
蔣和成、黃詰宸、趙彥淳

這裡,沒有聒噪的聲響,有的,是輕聲耳語;沒有刺鼻的塵俗味,有的,是慢卷書香------埔里圖書館。

訪問隊像是圖書館1F櫃檯的林阿姨,今年已53歲;在圖書館工作有8年的經驗,並且兼差國小的才藝老師,阿姨的人生很特別,以下慢慢說起。

民國88年921大地震,摧毀了許多家園,甚至造成家庭破碎,而阿姨當時也是受害者之一。災後大愛村有免費授課交紙雕,這個契機讓阿姨學會紙雕,之後又去上真善美心靈重建中心免費的課,但2年後授課的老師開始收費,基於阿姨對紙雕技藝有一定熟練度,於是機構請她開班上課,而收費皆由機構吸收並換取繼續免費上心靈諮商老師的課程的條件,也算是一種對真善美心靈重建中心的回報。

在阿姨親自開課期間認識一位鍾玲郭小的教師,並在她的幫助下任職該校的才藝老師長達8年直到跟換校長,之後又參與太平國小的「月光天使」計畫,其宗旨在於幫助弱勢外籍新娘,轉眼間有過了4年,辭掉那份工作後現今只兼差中峰國小才藝老師,一個禮拜上一次課。
阿姨曾讀埔里高商(綜合商科),當初的她也沒想過會學會紙雕並且有今天圖書館、學校的才藝的老師工作,一切皆順其自然。阿姨的人生經驗好必許多人的寫照,在無心的情況下來到這麼一個環境或造就了這麼樣的自己,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挫折、困境,我們應該保持平常心面,因為這也是給人生另一條出路,若沒有一場921大地震,也許圖書館1F的林阿姨就沒有發現自己做紙雕的才華。

訪談要結束時阿姨提到想當初地震後過了2年,也有暨大生探訪她做一篇有關921受難者的報導,當時被訪問到將來有甚麼打算時,她回:「不知道,小孩平安長到就好。」這種平凡就真實的言語,不知在多少人內心留下沉默。

如今,我又提到了相同的問題,阿姨也回:「我不知道。」但從訪談中我明白她是以積極樂觀過生活,回想師長、長輩常告訴我們要有夢想、目標,但我發現了能否抱持隨遇而安心態正面過人生也是種學問。沒有明確目標的人就較沒未來嗎??有夢想、方向的人生一定比較快樂嗎?一我不知道。

拉亞早餐店

拉亞早餐店
陳俊諺、白孟桓、謝昂莛

走遍埔里大大小小的街道,訪問埔里大大小小的人物,這一次我們決定在自己的校園訪問,而這一次我們訪問的對象就是位於暨大學餐一樓的拉亞早餐店之帥氣店員—詹曜宇。因為常去光顧拉亞的顧客都習慣稱他為詹哥,所以以下的描述我就用「詹哥」代之。詹哥在最剛開始,其實是從事觀光業的,他總會去遊樂園當導覽員,甚至接應過庹宗康旅行團。後來因為某些機緣與會下,詹哥來到了暨大拉亞早餐店工作,並已持續了兩年。雖然拉亞早餐的價位對於很多人而言都非常貴,甚至覺得有種「買不起」的感覺,但是詹哥說,他不在意價位高或低,他想讓來拉亞的顧客了解到,比起價位,他更重於早餐的新鮮度,拉亞早餐店有許多生菜料理,例如一個漢堡裡面就會夾一片生菜,他非常強調菜的口味與特色,詹哥希望前往他店家的每一位顧客,都能嘗到最佳的口感、最新鮮的蔬菜,他不希望顧客只因為看到價錢,就否認了拉亞的品質。要知道,健康是來的比金錢更重要幾千幾萬的。通常,會去拉亞購買的人就是會去,不會去的人,強求他,他們也可能只會說價位太高而不選擇到此店家消費。因此詹哥基於這一點,也想要拉出不同的客群。他希望顧客不要再以價格而做出首要選擇,有時候就只是因為價格高,那些人就錯過好食物的機會。或許,對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來說,可能會產生一個念頭:「早餐何必要吃那麼貴?只要吃得飽就好啦!我何必花20塊去買一杯在其他早餐店10塊就可以得到手的奶茶?」聽起來這個念頭是再正常不過了,不過試想,我們幾時去在意過這一杯奶茶,到底是用奶粉所調配出來還是用劣質至極的奶精所調製出來的呢?或許價格對於大學生選擇一家早餐店而言可能是很大的因素,但是大學生往往會忽略健康的重要性,在很多時刻,我們都錯過許多本來可以應得的健康的好機會。雖然拉亞早餐的消費度頗高,但是其食材都是十分新鮮的。這也是詹哥一直想要強調的,詹哥表示,一個學期的開始,他們會用各種優惠讓學生先嘗嘗拉亞早餐的口感與新鮮度,之後價格可能會慢慢再拉回來,它的價格幅度是可以有彈性的變動的。詹哥從事此工作也已有兩年,他說,在這裡工作,熱忱度是大於所帶給他的壓力的,他喜歡看到每天會向他買早餐的顧客們,在工作之時,他也不會一心只專注於眼下該做的餐點,而是會跟他的「老顧客」聊聊天、講講生活瑣事,工作內容可能是死的,但是人的心卻可以是活躍的,每天,感覺都一樣,可是每天都不一樣。顧客的笑容是詹哥每天工作的動力,他也希望學生們不要只把學餐當成只是用餐的地方,在學餐,大家可以歡喜的聊著天,吃完的時候坐一坐、講講生活點滴。詹哥其實是個工作積極又熱忱的好店員,他不在意每天來的顧客有多少,只希望每天,他所做的早點,都能帶給顧客不一樣的感受。

校園溫暖小角落.「晚點__」

校園溫暖小角落.「晚點__」
葉恩汝、黃奕禎/採訪

我們常常趁著晚上順著丟垃圾的意圖繞了球場、體育館、以及學生活動中心一圈,每每經過學生活動中心時總是好奇的心想為何在夜晚時分的角落,仍然有眾多人聚在一塊,殊不知那裡正是暨大有名的晚間宵夜好去處──「晚點__」。

我們找了時間,去品嚐那我們一直很好奇的「晚點__」,在詢問之下,我們才知道原來「晚點__由一群大三國企系同學創立、餐旅系同學協助的。

「晚點__」的營業時間是從晚上八點到凌晨一點,所提供餐點都在百元之內,對於學生來說,負擔不會太大,讓人覺得物超所值!那群學長姊說當初之所以創立這家「晚點__」是由於一門「企業專題」的必修課程,他們想把這個企劃實際做出來,因此才有「晚點__」的出現!

對他們來說,因為有了這門「企業專題」的必修課程,讓他們更勇於實踐他們自己的夢想,現在「晚點__」對他們來說,不再只是因為課程,而是一個旅程,一個實踐夢想的旅程。
「晚點__」的成立也希望暨大學生能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透過彼此的談心互動交流及分享,得到更多的收穫與成長。我覺得這理念很棒!可貴的點在於他們不再只是侷限於自己,而是有了更多想法是為了暨大這個校園裡的學生。

在我們詢問之下,得知「晚點__」主要的核心理念是「share、space、stage」,代表著希望大家可以在這個空間裡分享資訊、故事以及夢想。他們也期望「晚點__」不僅是一個資訊交流的地方,更是一個心靈抒發分享交流的好所在。

我們找了位子坐下來,服務生遞上了菜單,在菜單上可愛的插畫以及設計,桌上擺著花,以及防蚊液,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晚點__」的熱忱,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巧思,特別是擺在桌上一疊疊讓客人寫任何想訴說話語的小卡,我們一邊翻一邊覺得,「晚點__」著實沒有違背他們的初衷,大家都很真誠的在小卡本裡寫出自己內心最真誠的告白,又圖又畫的,十分精采。

而終於我們的餐點上了,我們點了黃金磚,厚片土司上有著鮪魚及濃濃的起司,吃的時候甚至會「牽絲」,上面還撒著青椒與紅椒碎塊,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料理的用心。搭配著令人放鬆的音樂以及這醉人的氛圍,我們在「晚點__」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夜也深了。

追分成功與站長有約

追分成功與站長有約
徐楚婷、林子云
(因為站長個性靦腆希望我們不放照片故尊重我們偉大的站長伯伯)

這次的主題完全是個意外吧!沒想過班上就這樣停一個禮拜的課,從上星期三,不斷有人感冒發燒,疫情實在太嚴重,導致學校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所有的計畫全被打亂,原訂好的採訪,也在被驅離學校後生變。

不按牌理出牌的出走,搭著成追線我們來到追分成功的追分火車站。雖然只是個小站很簡易,簡易到只有站長一個人服務著來往的乘客和像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因為站內只有站長伯伯一人,他忙進忙出的,一下子在鐵軌上東張西望,一下子進售票亭售票。等他閒下來有空跟我們介紹時已是一個半小時後的事了,他說「追分」為日文漢字,為「分岐路」之意,因早期縱貫線行至追分這裡之後路線開始分歧,其中一邊繼續沿海岸線通往彰化,另一邊則經成追線通往山線之成功車站,形成三角線而得名。其實每天還是有固定的民眾搭乘成追線在這站下車,多半是附近區民,附近沒什麼特別的人氣最旺的除了追分小站再來就是對面的警察局了,大家都是慕著追分成功和追婚成功的名而來。追分車站正是海線鐵路的最末站,也是第一站,每到考試季節及男女愛情婚姻追求時均會來車站。祈求「追分-成功」紀念車票的加持能讓自己心想事成。而且台鐵也貼心設計兩種票,一種是現在新式磁片的票,是給一班搭乘的民眾使用的,而另一種是給遊客觀光後做紀念用的硬紙卡式。伯伯還同我們介紹站長室後的追分池,池邊立了兩位神仙的像,一座是求考運和官運的文昌,另一個則是和追婚這個諧音息息相關的月老。

站長說自己與台鐵的淵源很深,自己從小是個火車迷,到站服務也好幾十載了,跟著這個人氣很旺的追分成功一起成長看著車站和社區的相輔相成,心裡滿是欣慰。從鐵路迷到服務志業,興趣結合工作,這莫過於是世上最棒的工作了。其實也因為這個追分成功的名氣如此大,我們才會來到著個地方,追分車站帶動整個地方的氣氛,像是前一個主題的紙教堂,教堂和桃米社區相輔相成,紙教堂帶動桃米的發展,社區民眾除了將經濟和紙教堂結合還發展出生態村,為災後生活找一個寄託。同樣的追分小車站也是,讓追分社區被更多人看見。



傳承的改變,改變的傳承

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曾智翊社工
傳承的改變,改變的傳承
張茵茹、許庭瑄

「寺廟只是一種信仰,讓人心靈有寄託而已,如果一直停留在蓋廟,那也很可惜…」

民國72年,由創辦人陳綢阿嬤偕同所有志工,在其夫婿林有海先生支持下推動設立「玉清宮良顯堂慈善會」,由起先辦理清寒優秀學生獎學金,超越信仰逐步拓展至就醫、救困、濟貧、輔導青少年等業務。基金會的服務地區主要是大埔里地區,服務對象廣泛,除了給予弱勢兒童及青少年的協助外,當家庭遇到緊急變故時,也能求助於基金會。

我們所訪問的曾智翊社工,會從事這份工作是因為自己是埔里人又就讀社工系,而且在這裡做過志工及行銷方案的助理,對這裡環境熟悉,福利穩定,當遇到困難時,主管也會提供支持給予協助,她說這是一份與人面對面互動的工作,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能更認識自我,並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雖然剛開始從事這項工作時都會有救世主情節,總是想用更多的力量去幫助個案,但後來漸漸發現,社工所扮演的是陪伴的角色,只要適時給予服務對象所需的幫助就好。

自從在這裡工作後,她驚覺自己對埔里並沒那麼熟悉,隨著工作的投入與參與,讓她看見埔里的不美好,也因為如此,現在的她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並沿襲陳綢阿嬤的初衷¬—「眾人的力量慢慢做,社會慢慢變好。」,她說他們所做的也許不像政治家那麼有影響力,但她選擇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地推動社區的進步。

在經歷過這麼多的個案後,她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看見改變」,不論是為了減少家庭紛爭、獲得工作技能……等而尋求他們協助的個案,社工與服務對象成為夥伴共同討論到完成,慢慢改變劣勢,或是受輔導的青少年的出現一些些轉變,都會讓她感到欣慰。像是她曾經服務過的案例,最近考上居家服務員證照,曾智翊社工就替她感到開心。她說道:「我們就是靠著小確幸來支撐自己」,因為若要看見顯著的改變,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看見,容易對自己的能力存疑。

曾智翊社工也在訪談最後跟我們分享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當社工後遇到的第一個個案,在調解紛爭的過程中,一開始她也因為不知該如何與個案對談而感到徬徨無助,但後來她掌握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的方式,並適時地順著個案的家庭脈絡去對談,最後也成功幫助個案冷靜下來正視其家庭問題,當曾智翊社工完成調解的工作後,也對自己有不一樣的看法,肯定自我的價值,對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社會新鮮人,面臨第一件工作,能勇敢地去面對並解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許就是這樣的勇氣與執著,才能讓她比當初大學的同學更有堅持到現在的信念,雖然曾智翊社工提到,在社工這個行業裡,流動率很高,就讀本科系最後真正投入社工這個行業的人也寥寥無幾,但我們相信,她身上散發的熱忱和她正向樂觀的態度,會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力量。

真誠換來的小確幸

財團法人南投縣私立炫寬愛心教養家園-魏宜玲社工
真誠換來的小確幸
張茵茹、許庭瑄

在埔里,有別於其他照顧老人的安養機構,炫寬愛心教養家園所照顧的是身心障礙者,因為創辦人賴錦鏡先生有一位重度智障的女兒,並覺得自己年邁無法終身照顧自己的女兒,而且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安置場所,所以於60歲時創辦了炫寬愛心教養家園,希望能以一份愛自己子女及庝惜其他有相同憂慮家長的心情來經營一個像家庭一般的溫馨家園。這裡提供身心障礙者全天候的照顧,每天有晨操的活動,有節慶時(聖誕節)也會辦活動,假日時會辦理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我們所訪問的魏宜玲社工,她之所以會在這個機構擔任社工,是因為她大學時所就讀的科系為社工系,在大學期間有到身心障礙機構擔任志工的經驗,因此而對這方面產生興趣,畢業以後,為了回饋家鄉,而來到這個機構工作。

在機構中,她的工作內容廣泛,像是幫個案媒合資源,做家訪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並辦理活動增進服務對象與家人的感情。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魏社工對這份工作的認同感,在炫寬的刊物中有一篇她撰寫的炫寬小確幸中提到,是服務對象的笑容讓人看到簡單的快樂,我想身為一個社工也許不太會去奢望服務對象有多顯著的改變,只要陪伴著他們,看見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就是支持他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對魏社工而言,最有成就感的個案就是有一位唐氏症小孩,剛來到機構時,還不會寫字,但是經過她的輔導,那個唐寶寶已經可以寫出她的名字,我想這樣的感動就足以讓她相信自己的陪伴與付出是值得的。

在訪問過這麼多的社福機構之後,讓我們瞭解幫助社會上的弱勢者這件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個案會離開機構或是轉由別人去負責,但是機構中的人員對服務對象的影響卻可能是一輩子的,就像魏社工服務過的一位服務對象,在經由他們的輔導以後,回到自己家鄉,還會不時地打電話來慰問他們,並分享自己的生活近況,得知自己陪伴過的服務對象過得平安健康,應該就是服務人員最樂見也最感欣慰的。

聽著魏社工述說她與個案的互動,讓我們體悟到真誠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也許那些智能上有障礙的個案無法理解太艱深的話語,但真誠的相處他們感受得到,而且會一直被記得。



桃米簡餐

桃米簡餐
柯思存、蕭莉蒨

這次採訪的店家是桃米簡餐,當初知道這間餐廳是因為身旁的好友王詩雅把車寄上山,她載著我經過了學校的機車道,於是發現了這間樸實的店-桃米簡餐店。

首先我與蕭莉蒨請教老闆他們的開店理念,老闆說:「最主要當然是為了生活,在埔里這個地方,工商業怎麼發達,餐飲業會比較好經營,所以就以暨南大學的學生為主要的客群,並且也希望學生能夠吃得飽。」桃米簡餐大概在民國92年開始營業,到現在也經過十二年的時間了,中間曾經因為老闆的父親和母親身體不適,老闆休息了九個月的時間,後來在老闆父母狀況改善後,老闆又重新開張,並讓父母親一同幫忙,讓老人家有事情做,更能改善他們的病情。現在到桃米簡餐吃飯,也時常能看到老闆父母與客人談笑的樣子。

最後我們問了老闆有關菜單的設計,老闆一開始設計是以學生最喜歡的炸類為主,有炸雞排飯和炸豬排飯等等,但後來因為考量雞排裡面有骨頭,容易有不熟或者是細菌殘留的疑慮,所以就取消了雞排飯,而且老闆在台中有一位朋友也是在台中的大學旁邊開店,老闆就參考了他們的菜單。特別的是,現在的菜單之所以有這麼多道菜,是因為有學生、老師甚至於校長都會要求老闆做出菜單之外的東西,比如說現在菜單上的小魚炒飯,是由於之前的張進福校長,在某次走路下山經過桃米簡餐時,突然懷念起故鄉的小魚炒飯,於是要求老闆試試看炒一盤給校長吃,校長一試成主顧,之後每次去吃桃米,都會要求老闆炒小魚炒飯給他吃,久而久之,學生們也開始要求老闆炒小魚炒飯給他們吃,最後小魚炒飯就被列入菜單了,還有現在菜單上的薑飯,也都是由此而來的。

桃米的客源算是非常穩定的,他們之所以可以這麼安穩經營,其實有部分的原因是東西便宜又大碗,食量很大的學生來吃真的超划算,吃了一次我就成為常客了,最重要的是老闆真的很有人情味,他總是能夠記得我們的臉,記得我們點餐、用餐的一些小習慣,每次去到桃米簡餐,總是會有讓人心暖暖的感覺,老闆說過,就算已經畢業的學生,他們還是會專程過來吃一下桃米,懷念大學四年吃的味道。桃米簡餐實乃暨大屹立不搖的家鄉美食啊!



最紮實的味道:Aiko’sPizza埔里手工窯烤披薩

最紮實的味道:Aiko’sPizza埔里手工窯烤披薩
周光妤、黃薾萱

在一個微涼的星期五傍晚,我和朋友心血來潮,決定到山下尋找一間風格獨特又隱密的披薩店。Aiko’spizza,位於埔里仁愛公園旁,是一家路邊的披薩店,因為招牌並沒有特別明顯,除非慢步經過否則很難察覺這家披薩小店。但是當天我們實在太想吃披薩了,遠遠的飄來陣陣香味,讓我們不覺跟隨著香味而去。

一般我們在披薩店的所享用的披薩餅皮大多是加工製作出來的,Aiko’sPizza的餅皮是老闆跟師傅親自學習,一步一步所做出來的,不論是手工桿皮,還是火烤的方式,都是經過一連串的練習及紮實穩固的基礎,才能因此做出皮薄酥脆、香味四溢的餅皮。因為是第一次光顧Aiko’spizza,所以我們決定點招牌口味-瑪格麗特,也就是美式原味口味。老闆說,瑪格麗特披薩上的番茄是他自己親手種的,沒有經過特殊加工或是調味,品嘗起來既新鮮又美味,他很親切的招呼我們,而且老闆還說,下次我們來的時候,可以先打電話預約,就可以節省等的時間。但是對我們來說,就算需要在一旁等上半個小時也值得了,因為可以看到老闆如何用一雙巧手,從桿麵皮、擺設材料,一直到將披薩放進火爐中窯烤,過程看似簡單又快速,但是這些技巧跟步驟都是老闆慢慢的、細心的經過長久的練習及創新,從最初的不熟悉,到現在能夠為手作窯烤披薩增添新滋味。

幾分鐘後,老闆將香噴噴的窯烤披薩端到我們面前,新鮮番茄的香味配上披薩上一層厚厚的起司,香味四溢的披薩終於出爐了!老闆跟我們說,其實Aiko’sPizza的披薩之所以會那麼香,是因為窯烤盧裡面使用曝曬了半年以上的荔枝木以及龍眼,所以烤出來的披薩不但不會有薰臭的煙味,反而飄出淡淡的木頭香。當我們第一口咬下披薩的那一瞬間,彷彿整個味蕾的慾望瞬間被滿足了,很不同的是,一般披薩店所製作出來的餅皮不是太硬就是太厚,感覺不出餅皮的酥脆,但是Aiko’sPizza的披薩餅皮雖然薄薄的,但是卻不失餅皮的酥脆感。

或許有一天你剛好湊巧經過這間路旁的披薩小店,不妨停下來嚐嚐老闆精心製作的手工窯烤披薩,你會發現,自創的方法以及創新思考,將原本一成不變的口味,添增許多滋味極豐富的口感。Aiko’sPizza,就是一家穩固紮實,經營有序的好店。


動保社的好朋友

動保社的好朋友
林琬柔/林宜慧
2015/5/1採訪

透過和動保社學長姐的談話,我們知道有陳先生這一個人,他不是動保社社員,也不是學校的老師,他是污水處理廠的員工。但為何他會出現在犬舍,幫狗狗們餵食、打掃、給水呢?只因為一隻出現在污水廠的小黑狗-戳戳。

當初,「戳戳」和「那一戳」是一起到污水廠的,因為「那一戳」外型討喜,立刻被污水實驗室的學長姐所收養;而「戳戳」則沒如此的好運了,因為污水廠裡的員工,並非人人都愛狗,甚至有人還叫學生去打他。有次,陳先生看到「戳戳」獨自待在樹下的背影,感到不忍心,便收留了他。但又因裡頭的員工排斥「戳戳」,說學校法規裡禁止養狗。但陳先生也真的去查了法規,發現其實法規裡並無這一條規定。由此可知,同事都已經為了趕走「戳戳」,而編出這條謊言。陳先生其實也是無奈的,為了保持同事間的和樂,只能再幫戳戳找一處容身之地。輾轉得知,學校裡有一個動保社團是幫助狗狗的,透過多次的詢問,終於問到了社長。雖然犬舍裡是有其狗狗數量上限的,但同學們還是熱心的讓陳先生的戳戳有個能安心的窩。陳先生表示,他每天都會去犬舍看看「戳戳」並與他說說話,也因為如此,他也和社團裡的幹部溝通,在社員都回家或是沒空的日子裡,願意幫忙負責狗狗的餵食與環境的清潔。所以,陳先生也是個對動保社貢獻良多的善心人士噢!

在訪談時,陳先生說他並不是一個愛狗的人,但透過他種種表現,比起愛狗人士,他有過之而無不及。前陣子,有隻新來的狗狗,因為和其他的狗狗無法和睦相處,又推送養不成功,最後也是陳先生收養,帶回去顧菜園噢!但是,最後還是要強調,要養寵物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要看他小時候可愛就帶回家,就跟養小孩一樣,要負責他的一生噢!

也透過這次和陳先生的訪談我們才知道,現在的動保社犬社,當年是為了隔離SARS病人而蓋的,SARS疫情消失後,由動保社向校方爭取,才變成犬舍的,所以犬舍才回離校舍特別遠;也順帶一提,其實學校的狗狗們名字都是有特色的哦!像本文提到的「戳戳」和「那一戳」因為是污水處理廠的狗,所以是用化學元素來命名的,小七幫的奶油、杏仁、米腸就是屬於食物。

因為有陳先生這樣的人在動保社後面默默的支持幫助著,讓我們更因為身為動保社社員而感到溫暖。

三個老人、十隻貓、三隻羊「一個家」

三個老人、十隻貓、三隻羊「一個家」
圖/林語卉、文/蔡怡妮、林語卉

坐落在南投縣埔里鎮愛蘭交流道下,一棟靜謐的歐式建築,矗立在吵雜的街道旁,這就是我們這次探訪的對象,黛安娜花園。

一踏進黛安娜花園,馬上吸引我們的目光是一個招牌,小小的寫著「小心貓出沒」,但明明眼前就只有兩隻羊阿!我們疑惑的詢問老闆-山豬,原來,貓都在後方的船艇裡悠哉的休息著。黛安娜花園不僅養了三隻羊,還有十隻貓咪,這對喜歡動物的我們,簡直是樂園。

走進餐廳,木屋式的歐式建築原本只是山豬與家人的住家,隨著來來往往以為是餐廳進來尋問的訪客越來越多,才有了開店的構思,但山豬於這間店經營的期待並不高,所以並沒甚麼創業的壓力,而為什麼會取名為黛安娜呢?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很甜蜜的原因,因為老婆的英文名字就叫做Diana,而山豬想把這間店當成禮物送給老婆,店名就是這麼來的。

在點完餐點後,這座歐式的花園,就默默的被我們兩個女孩佔據著到處拍照,或許是這歐式的氣氛以及精美的木工,讓我們沉醉在這氛圍裡,原以為這些裝飾都是大手筆的從國外採購回來的,但其實這些全部都是山豬收藏的古董以及自己手做木工及繪畫的。我們不禁驚嘆連連,因為不僅是親手製做這些木工,就連菜單的設計、餐點的搭配甚至到製作,都是山豬一手包辦。於是我們很好奇,究竟山豬之前接觸過哪些工作讓他學得如此多的技藝呢?原來,山豬最一開始有過經營十家以上連鎖鐵板燒的餐飲業經驗,而之後更在伊達邵碼頭開設了一間民宿「黛安娜起舞會館」,加上本身有點手藝,就靠著這些過往的經歷,自己設計了整間店面以及菜單等等。

山豬最推薦的就是現做的比利時鬆餅,這款鬆餅吃起來外脆內軟,在原料上面採用了高品質的珍珠糖做使用,使得口感上可以嚐出那一粒一粒甜而不膩的滋味。熱食上,比較偏向於跟建築一致的歐洲風格美食,像是焗烤義大利麵、香烤小羊排等等,山豬表示他也很會做鐵板料理跟快炒料理,但是跟建築風格不合,怕顧客會覺得難以融入而放棄這類的菜單。在飲品方面,所提供的花茶,茶葉多半都是他們自己栽種的,健康、養生,更是注重安全,其味道並不亞於外面動輒上千元的花茶,讓我們覺得物超所值。

山豬總愛開玩笑的說:「我們這裡甚麼都沒有,就只有三個老人、十隻貓和三隻羊而已」,而他對於未來或是人生並沒有什麼奢求,就只是希望生活過得去、平淡一點就好。這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其實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平凡、簡單,能與家人一同共度,這就是幸福,就是人生。

而也因為這醒目的建築,常常吸引路過的人前來詢問是否提供住宿,山豬就想說,可能明年會在這裡多幾個房間經營民宿吧!這讓我們更期待第二次的造訪,發現黛安娜花園的改變。

亞卓客家餐廳

亞卓客家餐廳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是一切生活的基礎,而一切的基礎有賴農業的發展,我們每天所吃的、所用的都和農業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走入這家古色古香、清幽靜謐的客家式餐館,便為它那股樸實溫馨,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氣息給吸引住,彷彿時空瞬間停格,讓人在其中穿梭,回到過去的農業時代一般。選擇採訪這個地點,是因為我們想要了解在養身觀念濃厚的現代社會中,傳統客家菜「重鹹重油」的特色如何結合新元素,加以改良並再度成為老饕們的最愛。

「晴耕‧雨讀」是客家人傳統的生活寫照,而客家菜更充份代表著客家族群克勤克儉的民族性,因此客家過去給人的主客觀印象都是「酸、油、鹹」,料理素材也都是一些「五臟六腑」或「鄉間野菜」。然而在新食主義的現代社會下,亞卓結合了精心的巧思與創意,強調健康與養身的「客家新煮藝」料理相繼推出,不僅老少咸宜、更在秉持道地的客家風味下,以堅持最傳統的作法與味道,從選料、刀工、烹煮到調味,烹製出道道別具風味的客家新菜餚,各個匠心獨具,百花齊放,為傳統客家菜開啟了新的扉頁。

深入採訪後,我們才得知原來這家餐廳是老闆娘帶著笑容和一股堅毅信念,不畏九二一地震的重創,重新再出發而開設的餐廳,質樸的紅磚砌牆、復古的窗櫺、木製的桌椅,加上懷舊的鄉土陳設,再再展現客家清雅優美的人文風情。寬敞的空間、清爽的庭園式廣場、盎然的戶外綠地,令人心曠神怡、更提供了一場心靈上的饗宴,步行於時空的涓涓細流中,尋找舊時代熟悉的感情與味道,「念舊」與「回味」的交錯情愫,讓人憶起兒時與家人共進晚餐的溫馨景致、同享天倫之樂的美好回憶,但美的事物總是易逝難留,時空一轉,已經是大一的新鮮人了,著眼當下,再看看眼前的呈現的一幕幕,不禁讓人有種想找回當初那股熟悉卻又陌生的感動。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這學期又過了一半,身為暨大學生的我們,起初對於埔里這片山城可以說是完全不熟悉,但因為國文課讓我們用雙腳走遍每一處,發現隱藏其中的世外桃源,希望在這四年中,我們可以用敏銳的心、豐富的觀察力,用心感受埔里的美、埔里的好。

papapasta的感動

papapasta的感動
邱志軒、洪宗和、張呈愷

這次的國文採訪,我們這一組並沒有預設哪一家店為目標,埔里美食店家如雲亦如繁星點點,難以取捨,因此我們恣意騎著機車,穿梭於埔里大街小巷中,一半懷著郊遊的心態,享受風的沁涼吹拂,一半閱覽周遭的人情百態及林立的店家,突然,我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被一家富有歐式鄉村且恬靜氣氛的店所吸引,仰首所見他的招牌,寫著「papapasta」,有著獨樹一幟的風格與周圍店家截然不同,因此這家店也就成為我們這一次採訪的主角了!步入這家店中,看到老闆娘忙碌的背影,原以為她會婉拒我們的採訪,但出乎意料,老闆娘爽快的答應了我們請求,親切且和藹的與我們共桌暢談。

接下來,老闆娘便娓娓道出她所想要與我們分享的故事。當初她創立這家店的初衷很簡單:「只是單純為了滿足孩子喜歡吃義大利麵的慾望。

覺得聽到這一席話,不禁使我們為之動容。這一句話裡,蘊含了多大的母愛以及對孩子的疼惜,讓我覺得果然有一句話說得真是不錯,「有媽媽的孩子像個寶」,而有趣的是,此時老闆娘發現她的孩子正探頭探腦看著她與我們的對談,於是她便叫他出來與我們打招呼,他大方地給於我們燦爛的笑容,綻放在他那白白胖胖的小臉,果然如老闆娘所說,因為愛吃著媽媽煮的義大利麵,而變得胖胖的,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幸福肥吧!母子感情融洽,令人備感窩心的親情,又使我們的心因感動而產生悸動!

她接著跟我們分享她經營所遭遇的的困難且如何克服,她說,埔里pasta的起步也是一窩蜂如雨後春筍般地設立,對是否能闖出自己的路,她那時曾感憂心,但是她依循著自己所堅持的理想,「堅持手作,悉心烹製」,毋須鮮豔花俏的擺飾,只要使人吃出她的用心,與媽媽的味道,這樣就好了!也因為面臨到先前的食安風暴,她所秉持的這個原則,更促使了這家店成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擁有了許多忠實的老主顧,口耳相傳的好口碑,使老闆娘自豪地說,她不必做刻意的傳單及網路宣傳,也能使大家發掘到這家店的存在!

不只他們的食材講究安心有機,店裡內部的裝潢,老闆娘也精心布置,裝潢出義式風情且溫馨的格調,讓人感受到賓至如歸之感。她最後說道,她也把來這裡的每一位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使他們感受的菜餚裡有母親的用心與愛心,又使我們著實感動一番。
這一次的採訪,不只讓我們品嘗到美食的悸動,也讓我們滿載偌大的感動啊!

崎下粥鋪

崎下粥鋪
羅孟竺、簡靖瑜

因為我們兩個人都沒有摩托車,在交通上很不方便,能選擇的採訪地點並不多,所以我們就選了校車會經過的地方---崎下。利用公益服務完的中午時間,我們到了崎下粥鋪詢問什麼時候有時間讓我們採訪,店面的外觀很簡單,招牌有點不明顯。當我們走進去時,老闆跟老闆娘都在忙,但沒想到他們很快且很樂意答應我們的要求。在等老闆忙完的同時,我們各點了雞肉玉米粥和吻仔魚莧菜粥來吃,他們的粥很真材實料,除了料很多之外,他們真的是用"粥",不像有的店家是用飯加很多水,味道雖然簡單,卻很順口,吃完也很有飽足感。正當吃到一半時,老闆說他先跟我們聊,等老闆娘忙完再來說更詳細的內容。

老闆說他們已經賣粥賣了有十五年之久,之前有加盟過五年,後來因為總店希望他們開在市區,但因為租金超出們所能負擔的範圍,所以就決定自己出來做,一開始遇到很多困難,因為地點在崎下,雖然經過的車子很多,可是會特地停下來的人並不多,客源非常的不固定,而且還曾經有客人反應口味不是很好,又加上台灣人不習慣把稀飯當作一餐,連帶影響食物新鮮度,幸好在一次次的更動菜色及食材和老闆娘的堅持下,後來慢慢的穩定了客源。講到這老闆娘忙完走了過來加入訪談,因為主要是老闆娘在顧店,所以更了解開店的事情。我之前以為他們的生意不是很好,原來是因為客人都以外帶居多。店內的椅子很特別,椅背沒有支撐,但是坐起來卻比想像中的穩,一問之下才知道原本是要選符合店內氣氛的顏色,剛好這種又符合人體工學,就決定買這種了。老闆又提到夏天的客人會比冬天明顯少很多,因為夏天很熱,加上他們現在的主要客源是暨大附中的學生,寒暑假就變成了崎下粥鋪的淡季,成了季節性食物,但是還是有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老顧客穩定客源。為了解決這個不可避免的難題,所以老闆娘還有另外一份工作網路商店的經營,她說經營網路商店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這樣就能在閒暇時間賺個外快,而且種類多可以因應顧客的需求做調整,達到客製化的效果。

我們原本想知道開店更詳細的起源,但是老闆娘沒說甚麼,只回了一句「為了生存啊」或許是不想多說甚麼,也或許就真的沒有別的原因,憑著一份開店的熱忱及親切的待客之道,相信崎下粥鋪一定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50年代的回憶

50年代的回憶
文/洪巧盈、攝影/洪巧盈

在埔里鎮上南興街與某條巷子的小街口,佇立著一間小而充滿懷舊裝飾的小店,這間店叫做「大碗公麵食館」這間店的老闆是當初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定居的外省人,而當時他的父親就選擇在埔里居住下來,而老闆娘本是彰化人,但嫁給老闆後,也跟著老闆來到埔里開始了他們長達20年的小店生意。

這間店從外面看似乎和平常的麵店毫無區別,然則實際上店裡面卻有許多讓你為之一亮的懷舊老骨董。整家店有一半的牆壁上都貼著幾十年前最流行的黑膠唱片海報,而老闆黑膠唱片的收藏更是令人感到有趣,幾乎所有的唱片都是當代最流行的歌曲,有中文的,也有日文的,而在這還能看到難得一件的黑膠唱片播放機呢!而這間店另一面的牆壁則是掛滿古早農家使用的鋤頭,這些器具看似老舊,但掛在店裡著實為復古的小店添了一分不同的韻味;而靠近廚房的角落裡則掛了五、六的咕咕鐘,老闆娘說之前店裡甚至有到一百多個鐘呢!足足和一間鐘表行沒什麼兩樣了,但後來由於實在是太吵雜了,老闆才把許多鐘都撤下來,這些東西都是老闆很感興趣的收藏,而老闆也秉持著要親手打理整間店的觀念。現在有許多店家實在是用太制式化且過於現代化的設計來呈現,然而卻越來越少有店家能穿越時空,回憶過去風華年代的種種歷史,這樣的小店實在難得!

老闆娘也分享了店裡最具代表性的餐點刺蔥豬排飯、餛飩麵等等,但這刺蔥豬排飯卻是最特別的,老闆娘堅持用這有別於普通蔥蒜的香料,這香料有擁有檸檬的氣味,酸澀的氣味中又帶點香甜,而這香料又是市面上價值不斐的香料,因此也為這間店帶來不凡的料理風格。

已經來埔里快一年了,但卻還未發覺埔里裡這般特別的小店真的是很可惜!在這裡我感受到老闆娘的親切,而店裡面的裝飾更帶給我一種家的感覺,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現代小孩很難看到和體驗的,但這也讓我能夠一點點瞭解到過去生活的時代裡到底有多少刺激和有趣的歷史是我還未發覺的,但說不定現在的現代化對未來人來說又是一種懷舊及古老的概念呢!

埔里在地的小小美食

埔里在地的小小美食
廖亭維、凃喬薰採訪報導

在大郵局對面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攤販,倘若稍加注意就很容易忽略的小小蔥油餅店由一對夫婦所經營在埔里營業已經有了六年之久才一營業就有著許多客人陸續前來,長長的排隊人潮與陣陣撲鼻而來的餅皮香,讓人駐足都很難。

這家蔥油餅店是一對約莫五、六十歲的夫婦所經營,回到家鄉創業的他們當初只想著要開一間不同於其他一般人有特色的小吃店。和大多數常見的蔥油餅不同,他們是沒有加蛋的吃法,更發明了與沙拉搭配的新嘗試,堅持當天手工現做的餅皮與不用回鍋油。因為老婆喜歡下廚,也曾和姐姐學過這方面的技術,因而決定開了這家店。剛開始創業時也曾遇過許多困難,前兩年的客源不太穩定、生意也不是那麼興隆。「做生意本來就是這樣啊!都會有一段很辛苦的日子,但如果自己真的很喜歡現在做的事,就不會那麼輕易想放棄。他們一面反覆著熟悉的動作,笑著對我們說。

面對同業的競爭,老闆表示從不擔心被比較。老闆說不同的店家本來就有著不同的特色,對他們來說,堅持著一直以來喜歡這份工作的熱忱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每天早起採買食材、製作餅皮等,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夫妻倆全都一一包辦。當食安問題令許多民眾甚至店家憂心忡忡的同時,他們從未有過類似的擔憂,每天為了攤販的事忙碌奔波也未曾有過任何抱怨----「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該好好走下去」。

創業的期間難免會有著溝通或合作上的小摩擦,但他們一直深信著這樣的意見相左是為了讓這家店能夠更好,一起討論新口味新吃法、一起進步,也就是這樣的相處磨合,讓他們的感情比以前更好也更有默契。

隨著知名度漸漸提升,有越來越多人發現這家小小蔥油餅店而相繼前來,更有著許多電視台有採訪之約,也有許多人要求加盟,但大多數人只想坐享其成或是只想著賺錢,並不是真正喜歡這份工作到最後紛紛打退堂鼓。老闆告訴我們他們並不想賺大錢,對他們來說,經營小吃店的所得只要能夠讓他們倆生活就行了。他們更歡迎我們當有著新嘗試或新吃法不吝嗇的告訴他們,好讓他們夫妻倆能夠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改進,想呈現給喜歡給他們的客人最好的產品是他們一直以來最喜歡、也最堅持的一件事。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想做的是生命的老師

想做的是生命的老師
撰文:張椏涵、攝影:洪巧盈 

本身為教政系的學生,未來從事師職的可能性也相較其他科系來得高,然而現在專業科目的老師缺額卻是趨於減少,甚至有達到飽和的狀態。

因此雖然有從事師職的念頭,卻又有幾分不確定感,轉個方向思考

若從事其他專業科目的老師呢?因此決定採訪諮商中心的珮青老師。

一進諮商中心珮青老師便親切的招待我們,並且告訴我們在採訪之前,她想先問我們兩個問題-對於老師的廣義及狹義的定義。這真的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沒想到還沒採訪就先被丟問題。以廣義來說,老師並非是那張執照的價值,而是本身具有吸引別人學習並效尤的特質。而狹義來說,則是可以將專業知識完整的授予學生,使學生了解其意。

然而會這樣問問題也算是珮青老師的一個特質吧!讀社工出身的她,從小就樂於參與各種樂捐或是志工活動,她說其實會培養出利人及助人的個性也與家庭有關係,家人都十分尊重她參與的活動及決定。而會想從事老師這項職業,她給了我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話「其實我覺得以老師來稱呼是活在框架裡的,會稱呼老師只是因為在學校這個環境吧!我並不是設定自己以老師為志願,而是做我自己的專業,並在這個位置上而已。」

於是我很好奇的問她,那如果再讓你選擇一次是否還會選擇這個環境、職位呢?

只見老師沉吟了良久,神秘的衝著我一笑,給予了我一個帥氣的回答「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我想是吧。」對於這樣不太肯定的答案,她給了我這樣的解釋:

人是時時刻刻都在改變的,現在說的是與否,其實大多都是看當下的情況做回答,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心情、體悟,因此只能以目前的心情做回答,很難假設太多。

其實採訪完我們也省思了良久,我們都知道自己個性較不受拘束、喜歡自由自在,那樣認真的規劃自己考教程、輔系,再經過一番的努力之後考取到教師資格並如願當上老師,是欣喜若狂的,不過畢竟一體兩面,反面的大概是所謂的組織文化吧!一定會帶予不小的衝擊。語末,尋求自己的專業、做自己生命的老師,無論面對甚麼樣的選擇,只要做好自己,相信自然就會走出屬於自己人生的康莊大道。 



阿舅の牛肉麵

阿舅の牛肉麵
羅孟竺、簡靖瑜/採訪

今天我們到了校車一定會經過的地方---崎下,之前坐校車都不會注意到的這家牛肉麵,想要來這家只是因為在山腳下,不想走太遠。沒有華麗的裝潢、明顯的招牌,看起來也暗暗的,在網路上看過就想說去吃看看,沒想到比預期的好吃太多了,份量很多,價錢也合理,我們剛進去時原本不太敢訪問,因為老闆看起來兇兇的。不過幸運的是正好老闆的妹妹在旁邊包水餃,她很樂意接受我們的採訪,我們一邊吃一邊聊,後來老闆忙完也親切地與我們開店的經過還有開店的經驗與感想。

老闆的創業歷史不容小覷,因為從小家境不好,在那個年代要養家活口也是很困難,想說繼承祖傳事業,26歲的時候在台中開牛肉麵店,但是中間轉行去竹科工作,之後又在埔里崎下租了一間房子來開牛肉麵店,剛開始很艱辛,因為沒什麼客人知道,而且又剛好在車子經過但很少人刻意停下的地方,客源很難穩定,但憑著好吃做出口碑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幾年後慢慢穩定,有些人到埔里會指名要吃阿舅的牛肉麵,就這樣一開就開了十幾年。也因為那時候客源還未穩定,食材新鮮度也就不好維持,所以有一段時間經營不善,但最後還是撐過來了。

至於店名「阿舅の牛肉麵」這個名字也是有歷史的。因老闆的父親有兩房,除了老闆外其他的孩子都是女生,也正是因為是二房生的,所以都被稱呼為"阿舅",家中的人都很喜歡吃老闆煮的牛肉麵,阿舅牛肉麵就成了後來老闆的店名。後來老闆忙完加入了我們的聊天,有提到原本有打算在暨大開店,但因為價錢不符合成本而作罷。

老闆是個樸實的人,用的都是真材實料,便宜又大碗,也吃得出來很用心的烹煮。而店裡的裝潢非常的簡單,但對我來說裝潢真的只是表面,用心可以勝過一切,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有點艱難,中間也會遇到很多困難,老闆憑著對食物品質的堅持與真誠親切的待客之道,現在終於穩定了下來,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感受到阿舅對食物的熱情。這次訪問很開心,因為不只是完成了國文團體作業,最重要的是讓我們以後下山有多了一個好去處!


美食•雜貨•懷舊小舖

美食•雜貨•懷舊小舖
黃奕禎、葉恩汝/採訪  2015/3/16

一家販賣雜貨及餐點的小店──「樂川櫻田風華小舖zakka,隱身於小巷中,有著濃濃的ZAKKA風格,在純樸的巷子裡顯得特別溫暖。

熱心的店員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熱情地訴說了店裡的點點滴滴。

對如此特別的店名感興趣的我們提出了疑問,店員表示,店長的父親李振「樂」、母親吳「櫻」花、大哥吉「川」、小哥吉「田」、姊姊淑「華」,這些名字織就了店長心目中的懷舊雜貨小舖。

店員說,這家小店已經成立兩年,店長和她與我們同齡的女兒都很喜歡小東西,加上她的爸爸以前開了一家雜貨店,所以店長很懷念那種懷舊的感覺,同時為了完成開設雜貨店的夢想因此才有這家小店的誕生。

而店員也表示店裡有三個獨特之處,一是擺滿整間店的砂糖兔玩偶,被精心的擺設;二是被隨意地掛在店裡為數眾多的鳥籠,裡面大多擺著造型蠟燭;三是豆腐板與其上面精緻的作畫,由於店長的父親是位木工,常常需要製作放置豆腐的豆腐板,所以懷舊的店長找了許多的豆腐板並請一位畫家朋友在上面手繪圖畫。

杏仁茶是這家店主要推薦餐點之一,店員說,由於店長是健康美容的講師,在社區大學、一般大學及高中職都有兼課,同時擁有許多健康美容方面的證照,所以特別注重養生。杏仁茶之所以被推薦是由於其所使用的杏仁是店長親自去尋找的有機杏仁,把杏仁磨得細緻之後再下去熬煮,因為杏仁是堅果類,所以熬煮過後上面會有一層油,但因為是植物所以不會很油,又特別營養,所以將之保留。

另一項推薦餐點便是藥膳湯,店員說,店裡所販售的藥膳湯是溫補,即便女生生理期來也可以食用,同時,藥膳湯的湯頭也是店長和中醫師一起討論出來的。

輕食之中有一項最令我們好奇,便是窩窩頭,詢問之下店員解說道,窩窩頭是北方麵食,類似於饅頭卻更紮實,裡面包裹著薑和亞麻仁籽,是非常特別的一項點心。

我們品嘗了風味軟法麵包,店員說,風味軟法麵包所有的醬都是由他們親自調配的,我們吃的是香草黑胡椒香蒜口味,非常豐富卻又順口的滋味,令我們無法忘懷。

這個具有故事性的且跨世代的懷舊小店,不與現代社會衝突,卻也不失去店長想懷念過去的初衷,令人流連忘返。




菇菇新世界-隱藏在山中的神祕菇寮

菇菇新世界-隱藏在山中的神祕菇寮
周家琦、司徒辰軒/採訪

香菇是埔里的特產之一,好山、好水、好氣候創造出最適合香菇生產的環境,因為是盆地地形的關係,受到中央山脈的保護,讓這裡不易受到強烈颱風的影響,放在菇寮裡的太空包不會因此受到風災的摧殘,當地的水源也比其他地區來的清澈,雖然香菇只有在收成時才需要澆水,但好的水源才能保證香菇的品質,除此之外,乾淨的空氣也是讓香菇順利成長的不二法門,如果空氣不夠乾淨,太空包容易「發燒」,當溫度過高時就不容易培育出好的香菇。

住在中正路一號的曹先生是農會裡的阿姨推薦給我們的優質菇農,他是埔里香菇產銷班第七班的班長,擁有的七分地全部都用來培育香菇,十八歲到現在已經花了三、四十年的時間來經營他的香菇事業,從購買太空包開始他就很堅持品質的重要,除了選擇好的原料之外,到菇寮巡視是也是每天必做的工作,關心每一包太空包的狀況,把他們當成孩子一樣照顧,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確保香菇的優良品質。

剛買來的太空包需要先擺放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夠開始生產香菇,隨著氣溫的不同,香菇成熟的時間也不一樣,夏天只需要大約五天的時間,冬天則需要八至九天,剛採下的香菇須要先放入冰箱冷藏,避免因溫度過高而影響香菇的品質,收集到一定的數量後再經過機器的分級處理,把不同大小的香菇分別放入烘乾箱裡,經過十八至二十四小時的烘乾,香噴噴的乾燥香菇就完成了,當我們進入烘香菇的廠房時,雖然機器還正在進行烘乾的動作,但乾香菇的香味已經迫不及待的從縫隙中竄出,當下聞到的味道比家裡買來的濃郁好幾倍,讓我們又驚又喜。

曹班長的香菇全部都是自產自銷,藉著網路的力量和顧客之間的口耳相傳,再用郵寄的方式銷到全國各地,幾十年來打下的好口碑,讓他完全不怕大陸廉價香菇的威脅,他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自信,除了農會的檢驗之外,他相信只要用心去經營、品質夠好,一定能夠有很好的銷路。

以前的我們都只是看到一包包乾燥香菇在市場販售,這還是第一次親身經歷整個乾燥香菇的製作過程,也更了解香菇的生長狀況,我們很幸運的能夠遇到像曹班長這麼好的菇農,他無私的經驗分享讓我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關於香菇知識,在我們離開之前他還很大方的讓我們試採香菇,並讓我們帶回家品嘗,這次的經驗讓我們感到無比新鮮,接觸不同的事物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讓我們知道世界是如此廣大,除了課本裡的知識外,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去探索。




吃香喝辣拉麵採訪

吃香喝辣拉麵採訪
採訪,編輯/蕭莉蒨、柯思存

此刻,我們坐在學餐二樓,和吃香喝辣拉麵店的老闆的女兒暢談。她是一個很活潑的女孩,目前就讀於僑光科技大學大學部三年級,每個禮拜只休一天假去上學,她待過每一家吃香喝辣的拉麵店,此時的她,和我們分享他在餐飲業看到的狀況。

當初之所以想進駐暨大的二樓商場,是因為統一超商的店長和他父親連絡,而他父親就答應了。從進駐到現在,她覺得暨大的學生是她遇過的顧客群中算很好的了,素質很好,很有耐心,對於慢來的拉麵都會帶著一份感恩的心品嘗。

父親在她出生前就已進入餐飲業,而曾經在遊樂園擺攤過。她從小就在父親的拉麵店長大,看著父親經營,並且學得一套經營技巧,使得父親很依賴她。

自從她進入餐飲業數年後,她覺得很辛苦,因為別人放假的時段剛好是他們上班的時段,而做餐飲業沒有很多可以放假的時段,很是疲憊。但身為拉麵店的櫃檯,可以遇到很多不同種類的消費群,很是有趣。她做出了一項比較,以前在遊樂園時,當客人等待拉麵的時間太長,客人會不耐煩,相反地,暨大的學生都很有耐心,很客氣地對待櫃台,讓她覺得很溫馨。

最初,吃香喝辣拉麵的旗艦店是在麗寶樂園營業,老闆的女兒再三強調:我們的麵條是用拉麵的麵條,是從拉麵公司運送至店內的,希望顧客相信他們的品質。她推薦店內的兩項人氣商品:博多豚骨拉麵和成吉思汗拉麵,老闆的女兒不知道顧客為何喜歡博多豚骨拉麵,所以沒有多做解釋;但推測顧客之所以會喜歡成吉思汗拉麵,是因為它微微偏辣,嚐起來的味道很特別。

拉麵店的老闆的女兒表示:至統一超商的暨大商場營運至今,他們遇到了三項困境,第一項是店面的內部空間太小,活動不自由,員工之間覺得很不舒服,第二項是廚房和拉麵店的櫃檯的距離太遠,使得員工在運送湯頭時要更加注意小心,因為湯頭是燙的,而學生的安全是很重要,第三項困境是人手不足,使得煮拉麵的時間無法固定,造成拉麵的Q度無法煮到恰到好處,使得每一個顧客接收到的品質不一,所以非常希望暨大的學生可以多向他們詢問可以打工的時段,並且能夠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