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Stroll ‧ Sun Moon Lake

Stroll ‧ Sun Moon Lake
葉恩汝、黃奕禎/採訪

「就讀暨南大學,不去一次日月潭就可惜了!」衝著這句話,因緣際會的,我們在期中考後到了日月潭進行了一次觀光之旅。

  上了巴士後,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深怕錯過沿路的美麗風景,眼睛不時往窗外眺望。風景從原本的山岳倏地變成了湛藍的潭水,原來我們到了環潭公路。在陽光照射下,日月潭波光粼粼,美的懾人。

  下了巴士,我們在星巴克一邊享受下午茶,一邊從高處俯瞰日月潭,好不愜意。咖啡伴隨著玫瑰花香,順口又不甜膩。在那裡,我們放慢了生活緊張的步調,咖啡廳裡播放的音樂及氣氛,使我們感到十分放鬆。

  漫步在「水社觀水步道」,我們看著船隻在遊客登船後一艘艘的離開碼頭進行短暫的環湖。一方面讓遊客可以盡情飽覽日月潭的風光,一方面還能知道關於日月潭的歷史及景點。

  我們在木棧道上或拍照記錄眼前美不勝收的美景,或坐著小憩欣賞遠方山嵐在陽光灑落下顏色漸層的變化。這樣如詩如畫的景色,竟然美的有點不切實際,讓我們流連,時間也就這樣靜靜的過去。

  一路由水社碼頭走到了朝霧碼頭,我們看到了為數不少的人圍著一塊石頭拍照。定睛一看,是傳說中觀光客必合照的日月潭到此一遊的石頭。趁著觀光客陸續走到碼頭乘船時,我們趕緊上前跟石頭合照,以示我們到了日月潭。

  走上了朝霧碼頭,我們吹著帶點涼意的風,腳下的潭水起伏漸漸的增大,遠方的山巒也漸漸被雲層覆蓋。我們決定依照原本的腳程返回水社碼頭。坐在水社碼頭畔,聽著巴塞隆納風格的音樂,循著音樂聲,我們到了一家看起來十分有質感的餐廳──Dolce Luna。這是一家專門販賣手作義式冰淇淋與義大麵的餐廳,餐廳裡播放著輕柔的音樂,擺設及裝潢也十分舒適,店員態度更是親切。

  我們點了百香果及金莎巧克力口味的手作義式冰淇淋,口感綿密。在座位區旁邊,甚至開了個窗口,可以看見製作冰淇淋的過程,令我們覺得新奇。最令人訝異的,是掛在牆壁上的相框。第一張映入眼簾的照片是麵包師傅吳寶春;但更令我們訝異的是金馬影帝──周潤發與店長合照的照片。平價的小店也能吸引如此有名的人物前來,使人驚奇。
  這次的旅行使我們充飽了電,帶著滿滿的正能量,使我們做足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新挑戰。


尋尋覓覓~埔里美食落腳站

尋尋覓覓~埔里美食落腳站
黃薾萱、周光妤/採訪

這裡的甜點,對我來說是如此的深刻與意義非凡。來到埔里後第一次和朋友下山,第一次那麼接近埔里這個小鎮,我知道每個地方都能有屬於它的特色與秘密等著去探索,待久了就成了一份歸屬。離開原本的故鄉,在外地我們都尋找著一個可以讓你覺得溫暖可以落腳的地方。 走進埔里第三市場,來趟綠野仙蹤般的奇幻旅程,準備好和我們一同尋尋覓覓,踏上這趟美食之旅。

第一站~埔里手做甜品 阿里婆芋圓冰
近來,阿里婆成了和朋友們光顧多次的冰店。這次,我們決定再次來訪,好好品嚐那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的甜品。在老闆心目中,芋圓是他最引以為傲的配料,因為所有的芋圓皆為手工做出來的,講求的不只是形狀,亦或是溫度得控制、配料的製作,都是經過一番寒徹骨熬出來的成果。
店內的甜品可說是琳瑯滿目,除了招牌的芋圓冰以外,還有獨具一番風味的豆花、仙草冰、黑砂糖剉冰,每每經過總讓人忍不住垂涎三尺,而決定登門造訪一番。其中說到店裡的剉冰,其顆粒微粗如細沙,放在室溫下不易溶化,而仙草冰更成了我每次造訪必點的甜品,黑的透光如東方女孩烏亮髮色的碎冰,輕含在口中融化的同時會散發出淡淡的仙草味,清新自然不甜膩,沁心爽口,可說都是很棒的味蕾饗宴。用「吃進口中,甜進心裡」這句話來形容實在不為過!對一位大學生來講最重要的也不離開金錢問題,這裡的甜品價格經濟又實惠,可真俗話說~「人生就該浪廢在美好的地方。」
    老闆堅持所有的餡料皆為純手工製作出來的,可真是擇善固執啊,很開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還有人堅持對食物創性的講求,也難怪能造就今日的名堂口碑,不虛此寶座。除了重視甜品的原始性,店內的布置也散發出復古香,紅磚塊的牆壁特色與瓦楞屋簷,其招牌圖案是一笑容和藹的老婆婆。僅有此家別無分店的阿里婆甜品,就等你來一趟埔里一睹其丰采。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南盛街79號
TEL:04-9242-2328
營業時間:9:00~22:30

第二站~蘇媽媽湯圓
    第一次耳聞到蘇媽媽湯圓,是從學長姊口中大力推薦的一間埔里小店,百聞不如一見,於是大夥兒趁著假日空閒時間,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家湯圓店。冷冷的湯頭配上裏頭猶熱得冒白煙的湯圓,有不禁讓人會心一笑的趣味感。每種口味都頗有一番特色,特別是芋頭內餡滑溜得順口極了!連我這個不怎麼喜歡芋頭的人都覺得蘇媽媽的芋頭湯圓是人間美味,想必大家應該有了想去嚐嚐的衝動吧?

蘇媽媽湯圓的表皮與內餡都是親手做出來的,一咬開宣洩而下的餡,讓人讚不絕口,人間的食物也能如此美味,還記得那天下著細雨,想必是老天爺也跟著流口水了呢!再說到蘇媽媽湯圓的湯頭可厲害,並不是一般街頭商店普遍的糖水飲料,而是精心用中藥材常用的桂圓以及銀耳熬煮出來的,散發出淡淡卻殘留鼻尖的香氣及特殊的口感。除了甜湯圓,這裡還有其他台灣小菜,像是肉臊飯、意麵、魯豆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包著肉餡的鹹湯圓很適合搭配正餐下肚,暖呼呼的湯頭讓你除了四肢,心也跟著溫暖起來囉!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118號
電話:04 9298 8915
服務時間:• 11:00–21:00

第三站~懶骨頭
懶骨頭~Lazy Bone Burger,坐落於埔里南興街上的手工漢堡店。店內的裝潢簡單不失優雅,柔和明亮的燈光像是要給忙碌一天後已疲倦不堪的人們,在這個夜晚有個停靠站歇息。

我很喜歡漢堡皮恰到好處的酥脆感,不管是軟麵包或者法式硬皮,都能隨著不同人的愛好品嘗出一番,而特別讓人在吃完後仍意猶未盡的,是那鬆軟酥脆的薯條,不沾上醬料更能凸顯它的原始風味。
    其實這樣西式餐點風格的商店出現在街頭上可說是不勝枚舉,但與其他城市相比較,這裡的價格也許純樸些,當置如此格局大小的店裡,能讓我們感到安逸自在,好友間暢談心事也很適合,聽說有時還會遇到一位帥氣的店員喔。
     最後,我們笑著對彼此說:「整個小鎮都是我們的美食館。」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南興街131號
電話:04 9290 2410
服務時間11:00–14:00, 17:00–21:00






傻瓜麵

傻瓜麵
賴昱翔、陳泓學/採訪

漫步在埔里市中,處處可見充滿著排隊人潮的小吃店或餐館,整個埔里就像是張藏寶裡的地圖一樣,小路四處都是,可是騎進去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小吃店林立,也讓我們在暨南大學讀書之餘,還可以享受『尋寶』的滋味,每個禮拜假日總是格外的期待能到埔里逛逛,也讓我們決定在國文課的採訪報告,想都別想,就是以埔里美食為主題,來做報告。

這次訪問的店是傻瓜麵店,會來到這家店也是因為我們公益服務的關係,我們的公益地點是埔里圖書館,有時候時數都是排整天的,中午就會到附近吃午餐,一走出巷子,我們左看右看,有開小吃的店真的不多,可是,我們看到了一家傻瓜麵的招牌,因為以前沒有看過這種店名,我們決定去嘗鮮看看,店內的裝潢很漂亮,很有氣氛,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麵食以及扁食真的很好吃,讓我們決定第一家的採訪就是這個了。

原本我們擔心會不會訪問吃閉門羹,結果老闆人真的很熱情,以下是我們訪談內容:

1傻瓜店店名的由來: 早期顧客來吃麵時,直接以臺語「煠寡乾麵」向老闆點餐,臺語的「煠寡」(sa̍h kuá)與國語「傻瓜」諧音,久而久之,這種乾麵就叫傻瓜乾麵,這種麵也可以說就是福州乾拌麵。

傻瓜麵製作內容:
    八角花椒蔥薑等,熬煮獨門傻瓜醬,鹹香回甘台中老麵店特選口感麵條,滾水一分半完美起鍋最後傻上白醋,辣油與幾片青蔥,點綴之餘更添美味。

2為甚麼會想開小吃店:老闆對於麵食有研究,並且過去在台中已經開了十年的麵店了,因為老家在埔里,又要就近照顧子女,所以在去年搬回來埔里開店。

3有沒有打算傳承此店給予子女??老闆只希望子女能夠適性的發展,想做甚麼並沒有打算涉入,並且做小吃店會很辛苦,時間也會被綁住,所以對於子女接下這間店並沒有太大的想法。

4經營上有遇到過甚麼困難嗎???(例如顧客上的糾紛以及最近鬧得很嚴重的食安問題):老闆特別強調,用的油都是最好的並且通過檢查,還有麵都是用煮的,一半以上的產品也都是手工製作的,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最後我們真的真心推薦這家店,因為我們對於麵食都非常喜歡,這家店真的很符合我們的胃口,如果有機會,老師可以去嘗嘗看(埔里鎮中山路二段125-1號)

樸實的了哩,十年的用心,傻瓜面誠意上桌


系學會會長-張雅雯的心聲

系學會會長-張雅雯的心聲
柯思存、蕭莉蒨/採訪

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這個美麗校園裡,有一位靈魂人物,默默地為系上付出,而那位可敬的人物就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的系學會會長-張雅雯。

    首先,先替各位介紹系學會這個組織的功能,系學會這個組織呢?是從我們一得到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的入學資格,就開始不停地關心著我們的入學準備事項,而究竟系學會裡面的運作是如何呢?就讓我們來瞧瞧吧!

    張雅雯學姐告訴我們,當初他們在選系學會會長時,並沒有人有想要擔任的意願,因為擔任系學會會長需要承受各方很大的壓力,很多事情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必須廣泛地收集各方的意見,並且又要符合多數大眾的期望,所以才會一直沒有人願意跳出來擔當這個重大的責任。張雅雯學姊之所以會被推選為系學會長,是因為張雅雯學姊在一年級時,就是班上的班代,她的做事能力受到班上同學的肯定,於是她被推選為系學會會長,就開始了她忙碌的系學會的生活。

    從我們剛進來的迎新手冊、新生入宿幫我們搬運行李,並舉辦小迎新、宿營、系烤、聖誕晚會、期末大會等等很多的活動,每個活動都需要很多的時間籌備,因此,在開會時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因為主持開會的人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小心在開會時主題可能會被拉走,於是張雅雯學姐告訴我們在開會前她都會先打議程,並一項一項地列出,才不會漫無目地討論,當在發現主題偏掉時,她就會趕緊將主題拉回來,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因為有時打斷別人的發言,會使發言者惱怒,所以這也是對張雅雯學姊的一項考驗。舉例來說,與自己的好友共事時,有可能會發生很多摩擦,像是每當幹部好友延遲計畫上的工作,就會不知如何督促,因為會有友情上的困擾,但也有進度上的壓力,兩邊如何平衡,也是張雅雯學姊正在學習的課題。

    擔任系學會幹部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心力與時間,並且需要想辦法解決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像是經費不足、與他系合作和活動的參與人數不如預期等等問題,這都是需要幹部們一起討論、解決的。雖然這些過程是很辛苦的,但是能為學弟妹奉獻,使他們能順利地融入大學生活,就使學長姐覺得籌辦這些活動是值得的,並且感到很欣慰。張雅雯學姊想要告訴我們這屆:「選完幹部後,班上同學要多多给力,要有向心力一起做事,幹部們才會輕鬆一點,活動才會辦得圓滿。」

    最後,很感謝有系學會帶領著我們適應大學的生活,讓我們享受四年的我的自由年代。





教學日誌

教學日誌
胡禾芳、王俐鈞/採訪

這是一個英文老師的心路歷程:第一次踏進博幼,是去參加他的教育訓練,緊張的感覺充滿了我的心,有一種我真的要成為老師的感覺,教育訓練中包含了安排座位的技巧,遇到事情的解決辦法等等,博幼基金會跟其他補習班不一樣,他對於孩童的隱私有很多規定,例如:他們規定去服務的老師不能與孩童有私底下的接觸,當然對於臉書加好友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有時候老師想要買一些東西獎勵孩子,這也是不被允許的,博幼的老師不能給孩子任何私底下的幫助,還有拍照也是不被允許的,這些規定讓我一開始很驚訝。第一次帶班的時候,真的覺得當老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你的辛苦,你所教的孩子不可能會了解,例如,當你心情很差的時候,要能不把你的負面情緒感染給孩童,當你很累的時候,也要努力的使自己腦袋清晰,當你所教的孩子很疲憊時,雖然很想要跟他們一起趴在桌上睡覺,但是你知道你不能這麼做,去了博幼之後,我真的學到了很多,記得博幼的教育訓練中其中一項是要我們想想看自己想要當個怎麼樣的老師,我想我現在是個像朋友一般的老師吧,我教學的每一天都在持續的學習。

另一個數學老師的心路歷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第一次踏進博幼基金會,滿心以為他們已安排好一個班的孩子要讓我帶,沒想到櫃台竟互踢皮球,令我在長椅上枯等了十幾分鐘,最後他們塞給了我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請我幫忙帶領他完成作業。閱讀障礙又稱為失讀症,是一種疾病,也是一種常見的學習障礙。有失讀症的人,智力同一般人並無差別,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卻與常人有較大差距。那個小男孩對於大部分學過的字記不起來,只能熟記少數幾個筆畫簡單的字,如「的」、「之」等等。再加上那個孩子非常調皮,因此在教學上格外費力。那天晚上從博幼離開後,整個人被濃濃的挫敗感籠罩著,一直後悔著自己所做的選擇。對於下一次的授課也感到惶惶不安,深怕自己以後會固定一對一教那個孩子。萬幸的是,博幼方面換了一個文靜乖巧的小女孩讓我帶,雖然她資質不佳,學習進度非常緩慢,已經小學三年級了還在學小學二年級的課程,但我認為,只要孩子肯學,天資不聰穎不要緊,有的時候反而是老師不會教呢!抱持著這份信念,我會繼續在博幼服務下去。




愚人之友-老人照顧中心

愚人之友-老人照顧中心
林汐秦、賴貞穎/採訪

我們這次的採訪對象是愚人之友的機構人員,他們的服務項目就是照顧老人家,提供日間照護。我們從這次的訪談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

    在因緣際會下,姝儀阿姨進入這個財團法人的基金會服務,從事老人照護。社工這份職業看似輕鬆,其實不然,裡面有一些老人有失智症,因此照顧時必須時常安撫他們情緒,讓他們心安並穩定心情。有一次,一位老人家因為太過想家,因此假借抽菸的名義,偷偷跑去搭車,因為他是失智症患者,因此機構人員都手忙腳亂,深怕他走失,最後,老人家的家屬打電話來說他平安到家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姝儀小姐說,從事這份行業,必須要有耐心及愛心,雖然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做起來不容易,因此,必須打從內心將這些長輩當成自己的父母來服侍,將心比心,才能勝任這份工作。我們覺得照顧老人家非常辛苦,不但要調配他們的飲食,控制血壓、血糖,平時也要督促他們活動筋骨,避免骨質疏鬆,其中我們認為最辛苦的,就是幫助行動不便的長輩們上廁所,處理大小便,這份工作換成是我們來做,肯定百般不願意。但是在訪問過程中,姝儀阿姨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我們知道,她用心在照顧機構的老人家,並且與他們培養出好感情,看的出來,她喜歡這份工作。我們認為,真心地喜愛工作,才能夠對工作常保熱情,看見姝儀阿姨臉上神采奕奕的神情,我們由衷地佩服她的精神與對工作的付出。

    在工作過程中,姝儀阿姨也看見許多老人家可愛的一面,像是一位李阿公常常會關心其他長輩有沒有吃飽,溫暖又體貼的舉動,常常逗得阿姨哈哈笑。每個長輩都和樂融融的相處,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大家會一起做勞作、運動、跳體操,阿姨也會規畫一些課程讓他們參與學習。老人家在這裡,不僅受到妥善的照顧,生活也有新的重心,讓他們對人生更樂觀,我們覺得,這就是基金會的服務目的吧!使老人家快樂並健康的過生活。最後一個問題,我們請姝儀阿姨給即將從事老人照護的年輕人一些建議,她說,每一個工作都辛苦,與老人家建立好關係,能從他們那裏得到許多人生經驗談,看見他們可愛的模樣,也能夠獲得治癒與力量,只要真心喜愛工作,就能長久的做下去。

    經過這次的訪談,我們看見一個有愛心、有熱忱的工作者,從她的身上,我們學習到要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事情,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就能夠擁有一片天空!


日月潭之旅

日月潭之旅
林亞歆、劉培儀/採訪

在一個風光明媚的午後,我們乘著遊覽巴士前往了南投觀光景點─日月潭,對日月潭的記憶只停留在小時候的我們,再下車後顯得格外興奮,再加上以前來到日月潭都是爸爸開車,而不是用自己的步伐去探索這處美景,這令我們更期待這次的旅程。

一開始我們像個觀光客一樣到潭邊拍個不停,不忍錯過任何一處的美景,但由於當天的天氣不佳,濃霧太大,以致我們無法看見遠端山頭的綠意,不過這並不減我們的興致,後來我們聽聞在日月潭有一處非常盛名的廟—文武廟,於是我們踏上了朝聖文武廟的旅程。一開始的我們精力旺盛,不畏懼我們必須步行2.7公里才能抵達,一路上我們的唱著歌大步前進,漸漸地,隨著公里數緩慢的減少,我們的步調也越來越緩慢,並開始精疲力盡,當我們浮出了想放棄的念頭,忽然往周遭一看,我們才發現自己身處於人間仙境中,彷彿藍鼎元在《水沙連記》中所描述的景致,也看到了歷史課本中邵族人善於利用環境,就地取材的智慧─浮嶼,利用魚群喜歡雜吵中產卵與躲藏的特性,而衍生出來的捕魚方式,我們打起精神,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一邊快樂的唱著歌聊著天繼續前進,過程中雖然疲憊,但是美景將我們的疲憊全然洗盡,更因為有好朋友的陪伴,讓這趟旅次充滿了琅琅笑聲。

在前往文武廟的路程中,我們踏上了一個特殊的階梯,每一格階梯都刻上日期以及當日出生的偉人,讓我們都忍不住爬上去尋找自己的生日,並且去看跟我們同天生日的偉人究竟是誰,讓我們不因太多層的階梯而感到無力,終於我們抵達了目的地文武廟,雖然大家都累壞了急忙找陰涼處休息,但我們還是被高處所眺望的美景美的震懾。我們肩並肩一同踏入文武廟中祈求在大學生活中一切順利平安,並且參觀了廟中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廟宇外面還有樂團唱著道地的原住民歌曲,十分的有文藝氣息。

最後返回當初的搭車地點時,我們選擇了不一樣的交通工具—環湖巴士返回,當時雖然已經快接近傍晚,但夜晚的日月潭讓我們又有不同的感受,再加上夜晚店家霓虹燈的照射下,日月潭別具一番風味。




日月潭之旅

日月潭之旅
張婷婷、蘇淯湘、洪乙芹/採訪

日月潭是一個著名的觀光景點,而這也是我們來到暨大讀書後選擇的第二個旅遊景點。從坐上客運開始,我們三個就不停的嘰嘰喳喳,因為心情真的十分的興奮,而且其中有人去日月潭竟然還是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杯星巴克。有人期待看到一整片潭,有人期待喝到星巴克,光是旅遊的開始就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樂趣。

    下了客運後,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看著琳琅滿目的美食,加上好多好多家的紀念品都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只是學生的我們想說選一家看起來比較普通的店家,但是一看到價目表,我們都傻眼了拉!果然觀光勝地就是不一樣,我想一定不只美食價位高,位於日月潭的那些號稱可以看到整個潭的飯店價格也一定相當令人吃驚。在通往日月潭的街上,我們看到了好多說話〝字正腔圓〞的大陸客,還有很多很多的外國人,瞬間我感覺自己好像也走進了一條與國際接軌的道路。看著聽著大陸人說話,這也不禁讓我開始好奇地觀察他們說話和一舉一動,果然也不出我意料之外,說話非常的豪邁,花錢也毫不手軟,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日月潭風景區當地東西那麼貴的原因之一了吧。走著走著一邊閒聊又瘋狂大笑後,一下就來到了日月潭畔,看到好多好多艘簡單的遊艇,心理的瘋狂指數又在持續飆升中,果然搭一趟船的票價也真的是無比的貴,真的是〝花在手中,痛在心裡〞。我看我們只能在未來的幾天省吃儉用點來補償這快速消失的鈔票囉

    當船要起動時,看著底下的水不停不停地流過,心中也有不一樣的感覺,我們一起握著欄杆享受微風輕輕地吹,好像被風偷親了一下一樣!雖然跟大海比起來它當然是遜色很多,但我想它跟大海一樣都帶給人一種舒服廣闊的感覺,或許這就是大海或水神祕的地方吧。我們從早上待到晚上,原本以為白天的日月潭會看起來比較漂亮,但沒想到晚上的日月潭看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不管是在湖畔邊的,或是一些店家或飯店的,當所有的霓虹燈一起亮起時,場面真的是十分震撼,我只能說真的是〝美爆了〞,而這時看向日月潭時又給人另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日月潭看起來變得更大更大,因為我們都快看不到盡頭了,所有的船艇停在湖畔邊,看過去一片漆黑,有種恐怖的感覺,也讓我突然想起神隱少女的場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一些像無臉男的鬼走過來呢!接下來我們當然就是去我們旅遊的最後一站─星巴克,也許有人覺得星巴克也不過跟咖啡沒什麼兩樣,但是坐在星巴克裡,聽著優雅的音樂,瞬間覺得這是貴婦悠閒的下午茶聚會呢!

早上的日月潭看起來置身天堂,所有的美景印入眼簾時,讓人開始幻想一些有的沒的;晚上的日月潭帶點神秘詭異的氛圍,感覺置身鬼屋,或許有點太天差地別的感受,但是我們卻覺得非常有趣。在回程的路上,我們或許都沉浸在一天下來看到的美景和遇見的人事物,因為我們不發一語。今天的旅遊讓人印象深刻,除了有好喝的星巴克,很美的風景之外,還有身邊無話不談的朋友。



旅行札記

旅行札記
廖亭維、凃喬薰/採訪

來埔里讀書也有三個月了,結束各式各樣的活動後,終於稍微回復平穩的步調,繼上次的純天然、手工的飲品介紹,這次我們決定尋訪當地的美食,親自去品嘗埔里人才知曉的好味道。

    一天下課,我們心血來潮的下山,穿梭在或寬闊、或狹小的街道,發現了一間藍色招牌的小店,有著乾淨的透明櫥窗,一走進去看見木製的桌椅和牆壁上的畫作、小飾品,讓人有種溫馨的感覺,這間店是----懶骨頭。我們各自點了漢堡和義大利麵,在找到這間店前早已耳聞他們的招牌為手作漢堡,服務生一上餐點果然不讓我們失望,扎實的麵包與肉夾著一大片的生菜,加上一旁薯條的擺盤,盤中充滿著豐富的顏色,無疑是視覺上的饗宴。白醬義大利麵的奶香非常濃郁,配料也很多,整體看來非常精緻。

吃完正餐,我們接著品嘗飯後甜點,說到這間埔里人都知道的手作甜點小舖,當然都為之瘋狂,在總站附近彎進一條小巷,我們到了目的地----阿里婆,考慮不到幾分鐘,我們異口同聲的說出最想吃的是仙草冰,綿密的口感、不易融化而能讓我們細細品味,甜而不膩的滋味,一口接著一口,心中也暗自下了決定,這樣的好店一定會再來光顧的。

翌天,繼續我們的美食之旅,在昨天結束的總站附近走走,隨即發現一間有著日式風格的餐飲店----一燒丼,外觀看來非常舒適,相較於旁邊的店家顯得十分特別。走進去後,發現這是一家丼飯的專賣店,設有味噌、烏龍茶可自行取用,十足的日本風。我們點了照燒雞腿丼飯,餐點包含雞腿一支、半顆蛋、幾片黃瓜、些許蔥花、配上筍片,一邊用餐一邊看著店裡提供的大型液晶電視,氣氛相當輕鬆愉快。

一路上我們拍照、聊天,傍晚我們來到了號稱埔里美食聚集的八德夜市,夜市是最能代表台灣美食小吃特色與文化風味的地方,而夜市文化更是台灣的獨特人文景觀之一。八德夜市約從五點就開始有店家、攤販陸續營業,烤肉、臭豆腐、蚵仔煎等等琳瑯滿目,價格也十分便宜。喜歡日本料理的遊客,在八德路旁也有多家平價、口味不錯的日本料理店,是值得選擇的用餐地點。不過,八德夜市主要還是以小吃為主,這次,我們選擇的是一家熱炒店,點的是海鮮炒麵,只能說,真的是料多實在且麵的味道很入味,雖然價格80元是偏高了一點點,只是對於熱炒店來說,算是合理的價位了,以後有空,我們一定還會來這邊朝聖的,並繼續尋找更多尚未被發掘的美食。


鹿港遊

鹿港遊
林琬柔、林宜慧/採訪

鹿港是個文化小鎮,結合了古蹟、美食以及地方特色,來到這裡的第一站當然就是天后宮,人山人海的香客,而周邊小吃種類繁多,各有其特色,我們首選的美食就是極具鹿港特色的─蚵仔煎。鹿港地理位置臨海,蚵仔新鮮美味,加上完美比例的各式配料,再淋上店家特色醬汁,美味無比!  

接著,我們走在結合現代感和傳統的老街上,意外般地相容而毫無突兀之感!停在轉角的果汁店前,我們買了一杯現打西瓜汁,口感跟學校餐廳賣的沒甚麼不同,但是,他們所加的糖,是天然的蔗糖,而不是合成的果糖噢!

    走進巷子裡,令人大開眼界,捏麵人、吹糖、打彈珠之類的傳統小玩意兒,歷史課本上的圖片盡在眼前,撲鼻而來的香味是傳統小吃─糯米炸,甜甜的花生粉包裹在酥酥的糯米皮上,是種平凡的美味。

    曲折的巷子,滿是觀光的人潮,以及熱鬧的商家,我們走進一家充滿傳統氣息的麵茶專賣店,我們點了店家推薦的麵茶剉冰和冰麵茶。在等著店家製作時,我們參觀了店內裝潢,牆上掛滿了舊時海報和代表農業時期的蓑衣,吧台部份也設計的古色古香,當我們還沉浸在眼前的影像時,冰麵茶和麵茶剉冰端上桌了,冰麵茶上飄浮著一層米香,令人食指大動。

    享用完麵茶剉冰後,我們前往當地知名的糕餅店購買鳳眼糕,吃過那麼多的鳳眼糕後,依舊是這間店所製作的鳳眼糕令人印象深刻。花生口味的鳳眼糕入口即化,濃濃的花生味讓人難以忘懷,如果這時配上一杯茶就更棒了!除了花生口味,他還有杏仁、牛奶、抹茶……等等的口味,讓顧客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享受傳統糕點的美味。

    而我們當然也沒遺忘來到鹿港一定要走的摸乳巷,塗鴉牆上滿是留言,也成了摸乳巷的一大特色,遊客們搶著在摸乳巷前留照紀念,我們只好速速通過,前往今天最重量級的景點:一級古蹟龍山寺,雄偉的建築令人不禁讚嘆,雖然已經是很古老的建築,但整理得很完善,尤其是後面的池子,還養著烏龜,適合坐在池旁乘涼,我們坐在廟裡的亭子休息,看著眼前充滿歷史的景象,回憶著今天一整天的行程,滿載而歸。
 


旅遊札記

旅遊札記
白孟桓、陳俊諺、曾秉承/採訪

隨著網路的發達,越來越多在地美食被大眾「逼供」出來,逐漸成為網路上的人氣名店,為了更深切體會埔里在地美食的滋味、檢視網路名店高人氣的可信度,我們決定前往「博多豚骨拉麵」和「炎術」飲料店。

麵食在台灣民眾間有著相當高的接受度,不論是道地的肉燥切仔麵,還是具有異國風味的麵類,都讓許多饕客一試再試,而日本著名的博多拉麵在台灣也擁有廣大的粉絲群喔!埔里農會旁有間美味的「埔里美食博多豚骨拉麵店」,紅色的招牌吸引著民眾的目光,空氣中也飄散著濃濃的拉麵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進去大啖拉麵料理!

位在南興街的博多豚骨拉麵,千萬不要被招牌給騙了,以為只有豚骨單一口味。博多豚骨拉麵上的菜單可是有多樣選擇。因為此店能讓顧客選擇湯頭和拉麵的主餐,所以光是湯頭就有湖鹽風味、泡菜風味、豚骨風味、奶油風味、味噌風味以及醬油風味。拉麵的主餐更包括炸排肉拉麵、鱒魚拉麵、海鮮拉麵、泡菜拉麵、叉燒拉麵、炸雞排拉麵、炸魚牌拉麵、浦燒魚拉麵、炸蝦捲拉麵和日式豬排拉麵。而且如果您是一位大胃王,還可以單點各項經濟又實惠的主餐。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店家自製的麵條,一袋袋的麵粉,經過機器攪拌成為一團團麵糰後,再經過老師傅的巧手讓麵糰成為細長而且又Q又彈牙的拉麵。這次來到暨大學生們口中的巷仔內拉麵店,雖然外表不起眼,但是美食的滋味和平實的價格,真的可以媲美許多知名的拉麵店。

另外一家網路人氣店家也是位於南興街上,一間容易被路人忽略的小型飲料店炎術。老闆的叔叔以賣冬瓜茶起家,並希望能夠將這天然的古早味傳承下去,遂由老闆承接了叔叔的手藝。炎術所有飲料都是以冬瓜茶為基底,以養生、天然、好喝為三大訴求,並且使用冬瓜、南瓜、木瓜、山藥、芋頭、紅蘿蔔等三十多種常見的食材搭配,開發出各種養生蔬果飲料。不但每一杯飲料都可以擁有古早味冬瓜茶純真的香氣,而且因為此店堅持替客人「完全去冰」,所以飲料不但不會被冰塊給稀釋反而更隨著搭配食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濃密口感。
   
老闆店內的冬瓜茶不用茶磚,而是使用真正的冬瓜切片熬煮而成,隔壁一整間的試喝區,以及角落成堆的南瓜都在在顯示老闆為了讓顧客更安心,不惜花更多成本的經營理念。炎術的三不堅持─不加防腐劑、不加化學色素、不加化學香料在這樣一個飲料店趨於飽和,且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更屬難得。

希望老闆能夠在大環境不佳的情形下,繼續以顧客為經營導向,並且發揚有機養生的冷飲,使更多人了解即使飲料上的配料是令諸多人意想不到的組合,仍然會是一杯濃、醇、香的飲品。




城鎮一隅,咖啡香

城鎮一隅,咖啡香
趙彥淳、蔣和成/採訪

在一個悠閒的午後時光,我們來到歐兔咖啡,之所以會選擇這裡,起初是被它可愛且具有特色的外觀所吸引,當我們拉開大門走進一瞧,便發現店內和諧與舒服的氣氛更是引人入勝!整個店內的設計與裝潢走的是簡約的風格,典雅大方卻又不失應有的美感,讓人一走進店裡便有全身放鬆之感,一天之中的種種不愉快全都拋在腦後!接著映入眼簾的是老闆所精心佈置的公仔小櫥窗,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老闆自己特別收集的小巧公仔,無形中也和店內的裝潢設計頗有相呼應的效果。

    據老闆的分享,這家店的前身為一棟老房子,當初本來是由加盟公司發包廠商來進行整建,卻因為發包工人溝通不良,在老闆尚未繳交設計圖紙時就先行裝潢,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花費及時間的消耗。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老闆選擇自行設計與發包,終於在一個半月後順利落成,整個過程也就發生在距今不遠的時間,因為這家在埔里的歐兔咖啡其實才剛開張了兩個月!

在平日的時間,店裡的顧客為學生及在地居民居多,老闆更看過許多學生點了一杯飲料及些許的小點心後,便伴著一本書,就這麼待了一整個下午,而這也是老闆覺得欣慰的地方。有不少顧客在用餐的時間習慣低著頭滑手機,如此一來,便失去了來這裡度過閒暇午後時光的意義,也無法細細品嘗美味的餐點,因此老闆希望在用餐的同時,可以多多利用店內的資源,看看雜誌、刊物或其他小品集,或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靈感或啟發!

    老闆對於食材的選用有嚴格的把關,歐兔咖啡的食材都統一由市場選購,醬料部分則由總公司提供特調配方,儘管成本有點昂貴,但為了顧客能吃得安心,老闆寧願多花幾十塊也不願進貨來路不明且未經認證的便宜食材,這份堅持與理念,著實值得我們效法!
   
當然少不了的就是主廚推薦餐點,老闆笑著說,菜單上面的餐點除了飲料外全都由他自己一手包辦,真要挑選的話,鬆餅是其中一個項目,不僅上面的配料是由老闆親自調製而成,店內所使用的鮮奶也是老闆特別選用的澳洲進口鮮奶,香氣濃郁,非常適合做為下午茶的佐料。而正餐方面,老闆推薦連顧客都讚不絕口的嫩雞佩斯朵燉飯,用料實在,吃完除了有令人滿意的飽足感之外,更會充滿一股濃濃的幸福感!


















奉獻中看見無常

奉獻中看見無常
許庭瑄、張茵茹/採訪

在還沒到埔里基督教醫院訪談前,我們對於醫院社工的工作內容沒有太多認識和概念,透過林嘉煜社工的介紹及分享,讓我們對社工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社工在社會上的重要性。

    林社工說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喜歡接觸人群的人,加上高中時期知道了社工這門科系,所以踏上了社工的服務之路,雖然這份工作薪水不多,但服務民眾帶來的成就感和人生閱歷,讓他認同自己的職業。

    由於考慮到我們所學並非社工這個領域,林社工簡單地將社工的工作樣貌告訴我們,社工的服務對象其實很多元,只要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人,都在服務範圍內,像是家扶中心、世界展望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博幼基金會、原住民……等。由於林社工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因此服務對象就是針對來醫院就醫的病患,協助他們盡可能地減少就醫遇到的困難,例如幫助經濟有困難、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病患連結外界資源,或是病患對於醫療專業不熟悉、和醫護人員有溝通障礙,此時社工就要扮演居中橋梁的角色,甚至是在病患住院期間,家人之間照護協調的問題,都需要社工從旁協助。

  談及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個案,林社工說,曾經有一個老個案,原本家中經濟就有困難,和家人的關係也不好,但經過他們努力協助他向外界尋求幫助,不僅讓他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和家人的關係也逐漸好轉,長時間的相處也讓這位病患漸漸放下心中的防備,和社工們建立像朋友一般的關係,當病患得到協助而改善生活品質,就是社工所樂見的,但就在事情發展得很順利,看似走向圓滿的結局時,這位病患卻還是過世了,林社工說,當自己想多付出一些,卻因為一些限制而無法達成時,不免覺得有些遺憾。

    林社工說在醫院服務以來,時常能看見生老病死,有時能看見一個生命的開始,有時也無法避免看見一個生命的結束,在醫院能看見人最脆弱的時候,也能看見許多不同的故事,讓他能藉由這些故事去體驗和學習,累積比別人更多的人生經歷。

[採訪後記]
    無論是哪一種職業,當人們投入其中,付出的過程中,都可能伴隨著成就感和挫敗感的產生。在林社工身上,我們看到了社工為社會弱勢者所付出的努力,這份努力除了為他們自己帶來成就感,也為社會注入一股暖流,而在成就感背後那些不可避免的遺憾,林社工選擇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並學習自我調適,將這些經驗化作他人生的養分。經過這次訪談,我們對社工多了一分了解,也多了一分尊敬,更體悟到生命是無常的,我們都應該珍惜並把握當下。


暖心暖胃-源士林

暖心暖胃-源士林
徐伊嫻、王唯安、王秋雪/採訪

在埔里小鎮上尋尋覓覓,玲瑯滿目的店面,我們該如何在這裡找到必須吃吃看的美味呢?首先,沿著校車的路線走,來到熱鬧的交通節點──埔里總站。在埔里總站四周,有著埔里鎮上最熱鬧的街道,KFC的招牌吸引著最多人的目光,但是這一次,我們把視線放低,找找隱身在龐然大物下的精彩!

這一次訪問的對象是埔里總站旁的一家小店面──源士林廣東粥。源士林小小一個店面很容易讓人忽略了它的存在,沒有誇張的招牌,也沒有刺激視覺的色彩,但在走入店裡吃上一碗暖心暖胃的粥後,寒風吹著都不覺得冷了!別看它好像很不起眼,其實它已經在埔里深耕了十六年的時間。老闆娘是一名外籍新娘,在開店前已經在別人的店裡煮了很久的粥,直到當時的老闆結束營業,老闆娘決定讓店裡的好味道繼續滿足顧客們的胃,因此建立了源士林。幸運的她創業到現在沒有遇到太多的困難和阻礙。「因為我之前幫人家煮粥的時候已經學會如何保存食材的新鮮度,而且我們的粥很好吃!」老闆娘告訴我,食材的品質保證是她很重視的一點,尤其是海鮮的保存更是時時刻刻注意著。經過十六年的持續經營,源士林已經在全台灣立足,眾多的分店沒有讓老闆娘變得驕矜,依然認認真真的為我們的食品安全把關。

   「剛創業的時候,我們就有好好地做宣傳,因此沒有遇到客源不足的問題。在第三市場做了六年,搬到現在這個位置已經邁入第十年的時間,有很多暨大的學生來光顧,我真的非常感謝!」老闆娘靦腆地笑著,用一手好廚藝留住、吸引更多客人,爽朗的她有足夠的自信和感激,讓每個走進店裡的人備感親切!

大眾口味的粥品,在這裡,你可以用一碗燙嘴的粥驅散冬天的低溫,我很喜歡老闆娘的皮蛋瘦肉粥,看似簡單卻富含學問的一道料理,口味適中,米粒軟爛而不糊、肉絲鮮美不會煮過頭而咬不爛。在氣溫逐漸走低的寒冬,埔里雖然沒有呼嘯的寒風,依然凍得人手腳冰涼、牙齒打顫,何不來這裡一品簡單的幸福呢!暖了你的胃也緩解了不能回家的寂寞,自己或者和同學一起來,都能有個美好的記憶喔!









農民的守護神-埔里鎮農會

農民的守護神-埔里鎮農會
司徒辰軒、周家琦/採訪

「身為暨大人,不可不知埔里事」,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我們決定用雙腳去探索、用真心去感受這座落在山城之中的美麗市鎮-埔里。最後我們選擇了「埔里鎮農會」,作為訪問的題材及內容,或許多數人對「農會」的認識還停留在「金融機構」的印象裡,但藉由這次深入的訪談及解說人員精闢的介紹後,才了解到原來「農會」有別於大眾所認知的,它的內部運作共分為「販賣部」及「信用部」兩個部門,兩大主要部門下設有十個支部,每部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如何透過一個有效的產銷機制來達到讓人民吃得飽、農人也賺的足的互惠優勢呢?從販賣部推廣股股長的口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農產品的銷售模式大致分為五種:(1.)共同運銷(實則為一種拍賣制度)(2.)農會設銷售據點直接販售(3.)配合政府定期舉辦的活動(推廣、促銷)(4.)網路銷售(5.)推廣股設立基礎據點(主要販售季節性農特產),透過這些簡單而明瞭的策略,不僅可達成與農民充分合作,更可進一步將精緻農特產和埔里當地的觀光深度結合。

   有鑑於近幾年來勞方意識的高漲,員工的薪資福利制度已逐漸成為人們所關心的課題。「農會」當然也不例外囉!聽聞販賣部王股長的娓娓道來,我們可以得知「農會的整體運作」採行-盈虧自負的原則,若有盈餘則調漲薪水及增加額外的年終紅利點數;倘若為負值則縮減員工薪資,及大幅調降年終獎金,遵循這樣的制度其實有利有弊,好處是能維持內部機關的正常運作;壞處便是缺少外力的適度援助(如:地方政府補助金)。
走進「信用部」,看見了許多穿著綠色制服的專員們坐在櫃檯前親切地為每一位遠道而來的農民們服務,在這裡我遇見了一位談吐風趣的余專員,他幽默的形容農會就像是怪物一樣,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許多業務全都一手包辦,包括收受存款、辦理各種放款和農地買賣等,在訪問的過程中,他也很仔細地說了一遍農會的沿革給我聽,從日治時期到現在農會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考驗,從起初的換工到人民的組合一直轉變為金錢組合,之後才創造出農會這個專業機構來為農民服務,它也是一個很貼心的機構,每當遇見本身不會寫字的老農民時,一旁的櫃台都會有人代筆,幫助他們填寫單據。

    余專員本身就是農業相關科系畢業,從通過國家考試分發來埔里工作已經過了八個年頭,在他的談吐中可以感覺到他非常喜愛這份工作,提到進入農會必備的特質時「熱情」、「耐心」與「語言溝通能力」是他首推的三項能力,常常會有農民們遇到問題就急急忙忙跑來求助的事件,老人家總是會有比較多的顧慮,但有些事其實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嚴重,這時候專員們就要非常有耐心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使用淺白的用詞與國台語兩者交叉使用,用盡全力要讓農民們一聽就懂,最後,「效率」是在農會生存的必備能力,不論是處理公文、聯繫相關單位等,都需要快速地完成任務,看似平靜的農會也是有熱鬧的時候,每到一個月中發放老農年金、低收入戶補助、殘障補助的時候,農會就會擠入來自四面八方的農民們,這是他們一個月之中最忙碌的幾天,但余大哥說他非常能夠體會老農的辛苦,並深深體會到越沒有身分背景的人反而越謙虛,謙卑的老農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

    埔里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鄉鎮,出產香菇、筊白筍等高品質的作物,只是現在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回鄉來接掌家中的農田,不過目前政府正在推廣「漂鳥計畫」等政策,想為凋零的農村注入新活力,這次的參訪讓我們更了解埔里當地的農業現況與農會在這裡所扮演的角色,不管人們再怎麼樣的來來去去,農會都會一直屹立在那裡,成為農民們最有力的後盾。
 




又遇籃城

又遇籃城
林子云、徐楚婷/採訪

上次我們只是瞥見籃城社區裡的一小隅,因為深深被藍城那樣恬靜悠閒的氛圍吸引,再次,我們又回到了藍城,訪問書坊裡駐點的一位咖啡師-同是被藍城社區的魔力所牽引,而決定在藍城的一間小書房裡開創他的事業。
  在書房裡與流浪咖啡師無意間聊起關於他的生活,他煮咖啡、他研究咖啡、他愛咖啡。正因為他有滿腔的熱忱,他決定成為一位咖啡師。從和他的對話當中,他的談吐以及神情,完全掩蓋不了他的喜悅-當他向我們介紹他的職業,還有他是如何推廣咖啡的經驗過程。我想,這就是一種享受吧!聊天過程中,我們得知,原來他不是當地的埔里人,那麼,為什麼想在這個小書房開咖啡吧檯呢?咖啡師沒有直接回答我們,但是我們猜想,大概也是因為從都市叢林來到埔里這個所在,就深深被這個世外桃源給攫獲了吧!他說,書房不是他最後一個落角處,但會是他生命裡其中之一的落定修業;剛結束一段流浪旅程的他,選擇在籃城書房裡駐足,就像是永不停歇地寫好咖啡人生的課題,在結束語開始間不停地往未知的領域踏進。讓我體悟到,或許自己有天在人生的旅途上,離開熟悉的道路,或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衝擊,衝擊不一定是不好的,也是有可能成為生命中的養分,使我蛻變,長成另一個不同於以前的我。他又說,能以駐唱形式站上舞台,演出心中不敢多想的夢想,只有自己一人不可能做到,身旁需要各種角色好友的掌聲與評語,才能琢出身上的些微光彩,謝謝妳們肯定流浪的這一課學習。我想在咖啡師的人生裡,流浪,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離開原有的舒適圈,像是一位拓荒者,無畏眼前的未知,只為尋找新的自己。說著說著,他拿起櫥裡的白蘭地,倒進一只小酒杯,要我們嚐嚐看,淺嘗一小杯40度白蘭地,與一位大三學姐便和咖啡師領教關於酒與咖啡的故事,學姊似乎想了解更多經營方面的知識,而我卻對這小杯酒感到又愛又恨的,40度的白蘭地,入口滑順,但強烈的後勁,使我無力招架。就像是人生一樣,遇到一些事,你永遠不會知道它最後會如何發展,像喝了幾口白蘭地的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和咖啡師道別的。酒和咖啡,不知怎麼的,竟也如此和諧共存在這小小的吧檯裡、以及咖啡師的人生中。
  有些人生的課題需要酒的勇氣,許多事是你不醉就學不會的,而咖啡像是當你停下腳步,觀看生命風景時的…

日月潭與埔里市區半日遊

日月潭與埔里市區半日遊
羅孟竺、簡靖瑜/採訪

讀暨大當然不能不去日月潭,下午兩三點從學校坐車去,半小時左右的車程後,我們到了日月潭,下車才發現霧濛濛的一片。一下車就被推銷坐船,但覺得船票有點貴所以拒絕了,當地人還說不坐船要怎麼玩日月潭。其實原本沒有計畫要玩什麼,到那邊才訂好目標,吃阿婆茶葉蛋、拜文武廟、看看風景……。

問了當地人才知道茶葉蛋竟然要坐船到對岸,只好放棄。繼續往下沿著文武廟的標示走在崎嶇的步道上,看到上面寫著2.6km,差點沒被嚇傻,每看到一次標示就覺得好遠,但又想著都走到這裡了,就走完吧!沿途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有些角度真有點像馬爾地夫,是拍照的好景點。就這樣走著走著、拍著拍著,原本看似到不了的建築物漸漸靠近我們,往上望看到了一棟建築物,向前看卻是長長的階梯,原本不想爬的,但它很特別,每一層階梯上面都寫著偉人出生的日期,就這樣看著看著不小心走完了,而且還剛剛好到十二月三十一號。終於,向前看就是我們要找的文武廟,又爬了很多層階梯進去拜完每一尊,後來我們在裡面稍微走了一下。突然想到,我們要怎麼回去?頓時愣了一下,問當地人,才知道原來有環湖公車這種東西,那我們剛剛幹嘛走這麼久,好吧,只好當作瘦身。下午五六點坐公車環日月潭真的挺美的,那種感覺又不同於徒步走在環潭步道上。

回程時我們搭上校車在OK站下車,往家樂福的方向徒步走了一段路,發現對面的一家越南美食,沒記錯的話,在網路上搜尋埔里美食,就一定會出現「愛娣越南美食」。進去店內看了複雜的菜單摸不著頭緒,看了許久終於決定要點雞肉木瓜絲與牛肉河粉。首先介紹的是雞肉木瓜絲,原料有雞肉絲、青木瓜絲、高麗菜絲、九層塔、碎花生粒再加入魚露攪拌,底層新鮮現刨的青木瓜絲飽含水分又清脆,搭配軟嫩的雞肉絲和花生及醬汁,入口帶點微酸,份量很多,根本可以當作一餐。到越南小吃店當然不能不吃河粉,它的河粉的寬度很像我們的寬麵條,當然口感完全不一樣,牛肉片恰到好處的熟度,吃起來不顯老,裡頭的九層塔、香菜等香辛配料也是重要角色。

經過這趟雖然疲憊卻好玩的日月潭之旅,不僅看到了美麗如畫的風景,也讓我們更認識學校附近的環境。

 

比豆咖啡

比豆咖啡
黃詰宸.顏孝庭.謝昂莛/採訪

星期六下午,結束在思恩堂的公益服務後,溫暖和煦的陽光讓我懷念起過去讀書時偶爾踏入的下午茶餐廳,便隨口問了思恩堂的老師這附近有沒有推薦喝下午茶的地方,經過老師仔細的口述帶路,踏進了這家空間不大、價格也是學生負擔得起的「比豆咖啡」。比豆(Bido)是原創者的女兒,總愛在他煮咖啡、玩吉他時享受她最愛的起司蛋糕,看著女兒常得津津有味的天真模樣,幸福感在心裡油然而生。有天,他捲起袖子、用著呵護女兒的溫度烘焙出一條條新鮮天然濃郁的起司條,並以女兒的名字取名,並散播這無微不至的幸福到每個踏進「比豆咖啡」的顧客的心。

一踏進店內便聞到淡淡的咖啡香。面著門口側邊的甜點陳列台擺放著各種新鮮可口的乳酪條和鮮奶酪,親切的老闆拿著菜單並簡單介紹,菜單上種類不少,各種原味咖啡、拿鐵、特調;各種不同茶品、奶茶、鮮奶;果汁冷飲冰沙、甜點、鬆餅,個個讓人難以抉擇。

我們總共去了兩次,印象深刻的飲料主要有康寶藍咖啡和橘皮拿鐵,康寶藍咖啡的量不多也沒有多加糖,是純正的義式咖啡,而上面用微甜的鮮奶油裝飾與調味,剛剛好稍稍掩蓋義式咖啡濃烈的苦,可惜鮮奶油量不多、融得也快,後期完全由義式咖啡的苦帶著若有似無的奶香。橘皮拿鐵滿特別的,上面的拉花似龍似鳳,十分典雅。我們沒有喝到橘皮,卻有種隱約的橘香、但又不像橘子口味糖漿那樣化學而不順口,咖啡的微苦混著牛奶的柔順,再以橘香輕輕勾勒,在齒間唇間留著整個下午橘黃陽光的溫暖。卡布奇諾分為原味與肉桂兩種,簡單來說就是差在最後調味。卡布奇諾與拿鐵的差別便是多了層奶泡,而這奶泡也使咖啡師在拉花的藝術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再來是甜點輕食的部分,我們點了他們的QQ鬆餅,剛開始很好奇,鬆餅就鬆餅為甚麼叫「QQ鬆餅」?剛送來時,便是個細緻小巧而不膨鬆的格子鬆餅,四角以一朵朵鮮奶油裝飾、在淋上焦糖或是蜂蜜調味。起初不以為意,仔細切開咬了一口才知真髓-鬆餅的內餡是Q彈的麻糬口感,有別於一般市售粉軟粉軟的美式鬆餅。









「小時代」背後的推手-王維霖【維尼】

「小時代」背後的推手-王維霖【維尼】
張婷婷、蘇淯湘、洪乙芹/採訪

1. 是怎麼當上這次’’小時代’’活動總召的?→總召人選是我們在幹部會議決定的,以目前的社服團制度來說,必須幹部才能當總召。
2. 一開始接下時的心情如何?→其實是我主動爭取重大活動總召的位置。除了期待之外,也有一點緊張,畢竟有許多新生加入,有領導大家融入社團的壓力感存在。
3. 是從何處下手籌備的→先從各組的作事項開始著手,並透過組長傳達給組員工作事項,組長是一切活動的核心,而總召是傳達理念的角色。
4. 工作如何分配→首先分出活動、美宣、庶務三大組別,這三大組別之中各有許多非常細部的小組別,簡單來說,活動組囊括活動流程、課程及遊戲設計;而美宣組則統籌一切美宣設計品;而庶務組則是包辦所有生活事項,如餐點、配車、器材等等。
5. 籌備過程有遇到什麼困難瓶頸嗎→瓶頸就是人力實在太多,很難將所有工作平均分配。另外,活動的設計也遇到可行性的問題,使得行前訓不是很順暢,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才與活動長達成共識。
6. 在籌備過程中有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嗎?是如何轉換心境繼續下去的呢?→有。畢竟籌備期超過一個月,這段時間幾乎將大半心力投注在活動上,而籌備過程又不如預期順利,難免會有逃避的心理。但是我很快想起當初接下總召的初衷,我會想到一起並肩熬過患難的戰友們,他們讓我更有力量支撐下去。心情的轉換常在一念之間,關鍵就在於心中最根本的熱情。
7. 籌備期間恰好與期中考撞到,時間是如何分配的?→我的習慣是將考試的科目帶到社辦讀。基本上社員籌備活動的時間都在晚上7點~11點,假如系上5點下課,我會利用5~7的空檔讀書;而11點回到家之後,再繼續讀到自己累為止。簡單來說,要會拼湊瑣碎的時間來讀書。
8. 活動當天有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嗎?如何應對解決的?→突發狀況倒是不多,主要是整體時間的掌控與調整。因為各個活動的時間並不會全如預期一樣,時常會有延誤和提早的問題,解決方法是適度、彈性的調整活動的時間長短,以不影響整體活動為主。
9. 當一整個活動結束的那一刻,內心的感受是什麼呢?→其實感覺真的很複雜,有開心、釋放的感覺,好像也有一點點失落吧。想到自己與大家一同完成了一項任務,一個多月的疲勞轟炸,好像也沒有什麼,很開心又自己多了一份回憶。至於失落,可能是一天的活動實在太短暫,回想起當時籌備的過程,小時代就像過眼雲煙,不知不覺,,已經是過去的事了;而過去,又會很快的成為曾經的想望,我們永遠抓不住當時最真實的感覺。
10. 在這個活動中覺得自己做的最好最滿意的是?→做得最好的部份應該是很快地接洽好合作單位,讓一切的活動能夠準時從起跑點出發,各組的開會時間也能夠按照原先擬定的計畫來進行。
11. 覺得自己從這個活動中學習到了甚麼?→最主要的還是領導能力,這方面一直是我比較缺乏的,當總召需要很周延的思考,而緊急狀況發生時,也要有很好的應變能力。我學習到如何應變臨時的突發狀況,也更能替夥伴們設想,而更重要的是能夠鼓舞大家的志氣和熱情。
12. 有哪一件事是你在這活動中最難忘的呢?→是大合照。大合照宣告著活動的落幕,在大合照中,我看了每一個人最真實的笑容。快門按下的一瞬間,包含了籌備期的疲憊、挫折、忍耐、固執……等等複雜的情緒,然而這些或正面或負面的心情,都會很自然地在鏡頭前轉化成溫暖的能量。
13. 當了這次活動總召的感言?有什麼話是想和大家分享的嗎?
當總召比想像中的困難許多,有很多細部的事情需要考量,工作分配、活動時間安排等等,我都還有相當多進步的空間。活動結束了,無論結果是好是壞,我想重要的是我們在籌備期間學習到什麼。社會服務團是個特別的地方,即使在深夜,也時常看到夥伴們在辛苦工作,整棟學生活動中心就只剩社服團社辦的燈依舊亮著。時常有人問:「何必把自己弄得這麼累呢?」我想這個問題不會得到一個完美的解答,也許有人會說:「因為我們愛這個家」,而我會說:「社服團就是我的信仰」。我們共同在一個屋簷下,努力創造出我們自己的風景;在疲憊和歡樂中,我們都擁有彼此最堅實的肩膀。

謝謝你啦~~~維尼辛苦了~等到採訪印下來再送你一本哈哈哈~~
萬分感謝你願意撥空
然後這次活動我雖然只是工人,但我覺得還是有學習到東西
有付出的感覺真的很棒,雖然我一開始會不太知道怎樣對小朋友是適當的,有些小孩也不太理人,但後來小孩願意讓我教她,我真的很開心~後來看到小朋友的回饋單,看到有些小朋友寫覺得玩得很開心,也有寫希望我們再去,看到這些真的覺得很感動,覺得辛苦真得很值得~~謝謝社服給我這個機會~~










滷肉飯大車拚

滷肉飯大車拚
黃詰宸.顏孝庭.謝昂莛/採訪

每次到奶奶家,未進家門便有股濃郁鹹香中帶甜美的滷肉香撲鼻而來,碎碎的細緻瘦肉混著一塊塊小巧且色層分明的油層與豬皮,在整鍋滷得發滾的泡泡上舞動,燈光照耀下油亮動人。到了埔里,我仍然想找尋能讓我踏入童年回憶的線索,於是找了幾家有名的肉臊飯來做評比。

第一家是來到位於埔里酒廠對面,蒞臨酒廠遊客必吃的午餐首選的「振松記米粉」。振松記的紹興肉臊飯融合埔里特產紹興酒,肉香混和酒香更突顯出肉燥飯的滋味與魅力,不會太肥的肉燥配上不死鹹的醬汁,帶著一點點甜味,這時候的米飯充當和事佬,將酒香、鹹香、甜香充分混合。清脆爽口白蘿蔔乾,除了帶來嫩軟之外的鮮脆口感、在咀嚼的同時讓整體食麋帶著一點水分,嚥下後讓口中不會帶有太多油膩或口乾舌燥的負面感覺,而傳統風味的豆棗鹹中帶甜,跟肉臊的本質類似,但又是一層新的微硬口感。他們家的肉臊油層與豬皮黏在一起剁碎的,也有一些是油花輕包裹著瘦肉,在口感跟油香的搭配有兩種感覺,炒進瘦肉的酒香與滷汁香,在油花潤飾下綻放;豬皮與油層的搭配,帶著入口即化但又餘韻猶存的夢幻氤氳。

沿著路邊直直走,便來到第二家裝潢擺是非常有古台灣風格的「蘇媽媽湯圓」。有別於振松記,蘇媽媽湯圓的肉臊明顯是把瘦肉與油層和豬皮分開,形成瘦肉與米粒皆粒粒分明,而油臊便可自成一格,討厭油層的朋友們大可以將它挑在一邊,而熱愛油層的老饕便可大快朵頤,將之當作一種醬料配料混進其中。台灣古早的鹹香藏在瘦肉的紋理之內,香噴噴的米飯帶著微彈的口感,伴著口味較重的油臊,最後在以醃製蘿蔔乾下去做更深層的調味,是鄉下人比較重口味的終極代表,雖然小碗,可對腎臟的負擔也不小呵。

接下來算是在郵局前岔路另一頭的「胡國雄古早麵」,當時路過正好遇到他們正在炒肉臊的時間,整個小圓環幾乎瀰漫著淡淡的滷肉香,這家算是我最喜歡的一家,米粒稍長、彈度也有顧到,而肉臊的部分比較特別,以油蔥和稍為較少的油層下去炒,除了減少油膩的負擔,也增加豬皮自身的彈牙和香味,白蘿蔔的爽脆剛剛好去掉肉臊的腥味,也是走香偏甜的風味路線。
  
雖然這三家賣的主要產品都不是「肉臊飯」,卻能滿足不少滷肉飯老饕,而且各有他的特色,無論在米飯的用心、肉質肉品的挑選與料理,還有配料的挑選直中滷肉飯控的心啊!

嬌小玲瓏的系學會活動長──蕭靜怡

嬌小玲瓏的系學會活動長──蕭靜怡
王詩雅、吳亭樺/採訪

雖然個頭嬌小,做起事來卻十分有擔當,蕭靜怡是教政系系學會的活動長。第一眼看到她,覺得她是位活潑可愛的女生,訪談過後才知道她處理了許多事務且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有條不紊。

進入大學前,靜怡學姐坦承自己是較怕生的人,她對自己身為一個大學生的期許是「公益、人緣、社團」,她說雖然沒有參加很多社團,但參加了系女籃與系學會也讓她覺得學到很多處理事務的細節與道理更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校內規定的必修課程--公益服務,也讓她能夠有固定實踐對自己的期望,到現在大二這個階段,雖然沒有公益服務課程,她仍撥出固定時間來進行遠距教學的工作,從她分享的過程中,我看到她誠懇且熱忱的表情,她對於偏鄉地區的小朋友以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對於國際間教育體制的不同,她也都相當有興趣且積極研讀。

進入系學會,是靜怡學姐想為班上盡一份心力也替同學分憂解勞,她覺得她能夠幫的,她就盡量幫,畢竟整個班級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完整時間或是心力來協助系學會運作,而且進入系學會可以更加認識班上的人,是靜怡學姐對自己在人緣方面的期許。由於在系學會擔任幹部,所以同時間進行的宿營,靜怡學姐就擔任公關組組員與小隊輔,同時可以知道組員這個身分之心態,對於她在當系學會幹部帶人的時候有很大的幫助,而在籌備宿營期間也讓班上向心力更凝結,大家也更熟悉彼此,縱有爭執,也是幫助彼此情感加溫,她像媽媽一樣的照顧學弟妹,不論交通安全或是心理感受,她都努力全面性的照顧周遭的人。

靜怡學姐表示帶人就要帶心,她自己會以身作則,認為自己身為活動長就該認清自己的責任,要掌握好時間也要考量到各個組員的時間,每次開會都會先訂好今天要討論哪些議題也要自己先想出幾個措施或想法,當議題討論到當天的進度時,就要先停止,不要岔出議題太遠,也要組員在下次開會至少提出一個想法。身為活動長的她,希望活動可以推陳出新,但相對的因為創新就少了前人方案可以參考,但她仍堅持要有新的活動,這樣才能在教政系內部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與回憶,她不介意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活動是她想的、他們辦的,她只希望大家能夠印象深刻也增進彼此感情,她鼓勵學弟妹們要多參加活動,不只是因為每年的活動內容、參與人員會不同,更是因為她希望大家可以結交到外系的朋友,因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只有教政系是自己在教育學院的,科技、管理與人文學院都有多個系在同一棟建築物裡,國比系雖然也是隸屬於教育學院,但系辦或是課程大多都還是在人文學院,而認識外系同學都是積極拓展人際關係的一環,可能未來我們想要修哪個學院的甚麼課程或是需要哪個學院的甚麼場地,這些外系的朋友都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靜怡學姐表示辦活動最重要的有五個因素「人、金錢、場地、時間、天氣」,辦活動難就難在有太多突發狀況,就算自己已經先去試玩、試跑過,但那畢竟是自己的體驗與想法,難保參與活動人員也是會有同樣的反應與想法,這就是一種不確定因素,而參與人員的多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當參加的人數不如預想,又需要整個重新開會與調整,雖然事前做了很多準備,但當天進行面對突發狀況時,就是靠臨場反應來解救了,不論是器材、場地或是人的問題,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靜怡學姐接下活動長後,她覺得自己不像大一那麼直白,她學會說話的藝術,我們都是在別人的看法裡學習成長的,有些事情自己看不明白,需要周遭的人來提醒我們,她也虛心接受並積極改進,假設同樣都是要拒絕別人,直接說「我不要」跟「先肯定別人,之後再與他分析利弊或是實施此想法的後果,讓對方自己思考」這兩種作法或是言語,結果是一樣的,給人的感受卻是大大不同,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肯定別人所花的心力與認真,這是她進入系學會後學到的。她也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她要先說服自己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做或是動機該是甚麼,她才能夠去說服自己的組員,告訴組員自己的想法,經由討論之後,確定大家的目標一致,透過衝突、摩擦與體諒來知道彼此的想法與進行理解,而系學會是個有系統的組織,進行有層次的討論,會長與各個組長開會,各個組長在與自己的組員開會,組長需要統合組員意見也需要傳達與會長開會結果,當草案被駁回,組長還需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之後還要處理組員的情緒,自己不但要適當排解情緒還要能夠有條理的重新開會與提出想法,身為活動長讓靜怡學姐學到很多更讓她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校園一隅,那默默的一群

張茵如、許庭瑄/採訪

    走在活動中心四樓,有一間社團辦公室座落於角落並不顯眼,直到走近細看, 才發現其中溫馨的布置,一張張的照片點 綴著樸素的牆壁,手工製作的剪貼圖案讓 白牆豐富許多,我想這間社團辦公室就像 這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一群人,看似低調,卻蘊藏著滿滿的溫暖。

Q1.當初為何想加入社服團?
社長說當初想加入這個社團是因為在高中時期就有參與過服務性質的活動,而進入大學後,由於時間可以自由分配,因此想在課餘的時間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

Q2.舉辦的活動有哪些?
社服團在校內舉辦的活動相當多元,例如:招生晚會、團慶(社服團的生日)、送舊、足印暨大及協助畢業典禮、新生入學營,在學校的社服週時,也會有義賣的攤位,並且會將所得捐至慈善團體。而在校外,也有許多重大活動,像是與救世軍的非行少年透過運動會及演戲的方式互動。另外,在母親節時,會到珠仔山社區與爺爺奶奶們一起做早操、帶他們玩遊戲、演戲給他們看。而近期的活動則是在今年到埔里籃城社區舉辦品格教育營隊,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感受教育的意義。

每年寒暑假時,社服團都會到偏鄉地區的國小帶營隊,落實教育部教育優先區計畫,像是仁愛鄉南豐國小、魚池鄉五城國小,大多都是三天兩夜的活動,營隊中有課程教學、團康、RPG、晚會及大地遊戲。社服團也有與他校交流的機會,像是去年與今年,分別與中山醫學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康輔社進行友社交流。

Q3.社團裡的事務如何分工?
工作分配上,在學期初時,幹部們會開會討論該學期的活動事務分配 (活動、美宣、庶務),並以幹部來輪流擔任各組的組長。

Q4.加入社服團最大的收穫? 
社長說在社服團中,獲得的比付出的多,學到了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有組織與系統的規劃事情,並了解到擔任領導者這個角色,不僅要顧好自己的部分,還要帶領並協助其他社員完成工作,而在營隊中與小朋友們的互動,也讓她懂得該如何用不同方式和不同類型的小孩相處。

Q5.印象最深刻的經驗?
在各種活動中,最令社長印象深刻的是與救世軍的活動,因為擔任總召的職務,在活動前的週末時常要與非行少年一起練習,一次又一次的接觸,讓非行少年漸漸打開心房,開始接納別人的關懷,活動結束時,他們甚至還寫卡片感謝社服團,社長說那些孩子只是不善情感表達,在他們厚重的防備心底下其實藏著一顆柔軟的心。

【採訪後記】 
    在訪談的過程中,雖然社長說了很多的工作內容,卻連一個累字都沒提過,但我們猜想,在服務前的籌備和服務時遇到的挫折一定不少,要有多大的熱忱才能在面對困難後依然堅持初衷。社服團也許不像其他社團,能學習到某個具體的技能,但他們透過服務社會所得到的經驗,讓他們懂得奉獻與關懷才是最難能可貴的,他們散播出去的正面能量也將反饋到自己身上,也許這就是施比受更有福吧!

為學生發聲—學生會

為學生發聲學生會
林亞歆、劉培儀/採訪

      學生會這個團體與我們息息相關,但我們卻從未深入了解過其運作與背後的辛苦,於是藉由這一次機會,我們在人文學院的7-11採訪了本學年學生會的活動長─陳信穎
      學生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團體呢?其實它與一般的社團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和功能就是幫學生爭取權益並且,學生會在每個月都會舉辦各式各樣不同的活動,例如九月份是針對新生的迎新活動,十月份則是最近剛舉辦完畢的第二屆夜跑活動(去年才剛成立的活動),十一月份的與學務長有約,而十二月則是規畫演唱會活動,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學長也提到了當初參與學生會的心路歷程,例如當初會想要參與學生會是因為本身當過國企系的副會長,不過由於在承辦活動中,副會長這個角色能學習到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多,在想要體會當活動的領導者與社長積極的招募他的因緣際會下,因為想要擁有多一點的經驗餅且想體驗當一個活動領導者是要怎麼樣妥善的去指派工作於是他便加入了學生會這個大家庭了。在擔任活動長的途中,因為本身兼顧著親善大使而有過放棄的念頭,當時逢親善的成發與學生會迎新活動,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兩個活動上,焦頭爛額,甚至睡得很少,當時就懷疑是否自己太擔心了想要兩者兼顧,但最後仍然克服了過去
      而在擔任活動長職位期間當然也有遇過一些困難,以這次的夜跑為例,最大的挑戰就是領導者要懂得時間的分配,否則會讓自己忙的不可開交,更讓整個活動的進行受到阻礙,也會讓下面的人覺得沒有分配好工作。
      在學生會期間,因為很多細節要處理,大家也都努力地想把活動辦好,學長更是學到了能力的安排與工作分配的重要性,因為學生會的成員都是來是不同學系的人,分配工作後不是就放著不管了,還是要去監督進度,雖然工作都是往下分配的,不過還是得做統整的工作。
      而學長最有感觸的一個問題莫過於如何在課業與活動中取得平衡學長提到因為自己想在大三前修完課自然會遇到一些較深程的課,所以在時間的安排上相當重要,也會利用空餘的時間思考待辦的事項
      而最後學長對日後學生會的期許是:其實每個月推出一項活動很忙碌,但學生會為了想替學生們爭取權利都甘之如飴,希望暨大的學生們可以認同學生會,並支持學生會




散播希望的種子-博幼基金會

王俐鈞、胡禾芳/採訪

      來到南投縣信義鄉,一定會被壯闊的自然景觀所吸引,鬼斧神工鑿出的山崖和大自然力量衝擊後的滾滾流水,讓人驚嘆連連。但在這美麗的景色下,居住在此的居民們卻缺乏了許多學習的機會。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李家同教授為了不再讓窮孩子落入永遠貧困的深淵,在2002年創立了博幼基金會,為居民帶來了希望的種子。

頭一次知道博幼基金會是在網路新聞上,看到李校長發表的教育觀點,文中指出為何博幼基金會可以真正的幫助弱勢孩子,因為博幼基金會會對每個孩子進行一個測驗,以確定他的程度在哪裡,然後在選擇該從哪個單元開始教起,我認為這樣的教育理念符合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用新的名詞來說就叫作客製化教育,有很多家長其實不知道孩子的程度如何,他們總以為孩子的功課不好,就把他們送到補習班補習,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孩子的真正程度,我想這就是教育的宗旨,身為一個未來要投入教育的人,我也投入了博幼基金會。

李家同教授當初想在南投創立博幼基金會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在地大學生資源,較容易找到師範體系或者設有師資培訓中心的在地大學生,到車程40分鐘之內的國小擔任課輔老師,所以我們也在博幼基金會裡遇到很多暨南大學的學長姐在裡頭當志工,這次很榮幸的可以採訪教政系大三的學姐陳湘琳和教政系大二的學姐李郁緣,陳湘琳學姐今年是第一次到博幼上課,會去博幼基金會的動機是想要找一個打工,因為就讀科系的關係,所以她找的大部分都是補習班之類的,會得知博幼基金會是因為同學的介紹才嘗試去應徵。另外在博幼基金會是擔任老師的工作比在補習班電訪、聽小孩背單字等更能夠累積經驗,對未來就業也會有所幫助,因此選擇博幼基金會,當我們談到了關於班級經營的想法,湘琳認為如何讓小孩子對上課有興趣及有效控管班級秩序是很重要的兩點,因為如果無法吸引住小孩子的目光,那一天的課程上起來就會很沉悶且進度很慢,若能夠讓小朋友有動機去學習,進度就會很快且班上氣氛會很好。另外,秩序控管方面,要準確的與小朋友說明上課規則及處罰是什麼,在施行處罰時必須要確實且公平,不然會引起小孩子心理上的不滿,規則及懲罰可能就會失效。有好的班級秩序才能有好的上課環境,當然在其中也會遇到很多挫折,湘琳提到她的班級中有一個小孩子,他很不喜歡上課,在上課中常常會影響其他小孩子,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例如:坐兩腳椅、罵髒話、跟老師頂嘴等等)所以當他的狀況很失控的同時其他孩子也跟著他一起鬧哄哄,整個班級秩序很難控制的時候是她最挫折的時候。我們在博幼服務的時候最常碰到的兩個問題就是:遇到反應比自己快的小孩時要怎麼處理,還有當一個小孩一直學不會時該怎麼辦,湘琳聽到了這個問題,也覺得很有同感,她試著告訴我們她的應對措施並且給我們建議,湘琳提到如果是關於課程方面小孩子反應很快會問很多延伸的問題,我會盡可能的解答,若當下無法解釋我會查過資料後在下一次上課時跟小孩子說明,而小孩子若一直學不會對老師而言是一個蠻大的挫折,但是如果可以進一步了解小孩子學習的模式以及他學習過程時所遇到的困難時就比較不會因為一直不停累積的挫折感而想要放棄,反而會因為了解而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希望能讓孩子趕快學起來。最後一個問題我們試著問她,如果有機會,你還會想繼續待在博幼基金會嗎?湘琳聽到了這個問題笑著回答: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想繼續做下去。雖然有些小孩真的很難教導、很調皮搗蛋,但是在和他們的互動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我的信任,願意跟我分享一些他們生活中的大小事,甚至會在我需要的時候展現他們的體貼(ex.像有連續兩個禮拜我因為感冒都戴著口罩去上課,他們雖然會一直說老師離我遠一點不要傳染給我,但他們在我要念課文的時候跟我說老師你感冒要休息,今天我們幫你念課文)所以我覺得和他們一起上課是很愉快且有趣的,我想我們已經可以體會到她的感覺了,小孩子的天真真的會感染我們,那一個個可愛的臉龐是我們想繼續下去的動力。

 郁緣學姊則是第二年在博幼服務,由大一的公益服務課程得知博幼基金會是一個協助弱勢家庭孩童課業輔導的機構,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為他們做一點事。另一部分是因為,未來想當老師,博幼可以讓她提早接觸小孩,培養帶班的手腕。當我們談到了關於班級經營的想法時,郁緣認為一個老師的個性會影響一個班的班級風格,且因她和班上學生相處時間短,又是和數學老師一同代班,很難真正營造出班級氛圍,但是孩子們都很給力,大部分時間都能配合她們。至於課程方面,因為每個小孩進度都不一樣,在上其中一個的時候只能請其他同學先寫功課,全部上完再去找第一個,情況好的話可以很有順序的幫他們改考卷、訂正;急的話,考卷會擠在一起,沒時間改,又要上課又要檢討,只能利用下課時間重新整理。另外,在帶班方面一定會遇到難搞的小孩,這類型的孩子不需要多,一個就可以搞死老師,他們通常具備以下能力:都會比其他同學晚進班級、進班時先跟同學講話,不會自動拿出課本、很愛說話、喜歡藉由一些行為或言語吸引同學注意、不寫學校作業、不喜歡學英文,不喜歡看書、常常抱怨老師作業出太多......但是,他們卻很聰明、肯學時一點就通、很有個性、對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可以一直跟你說、喜歡和老師聊天,或許是因為台灣的教育體制不適合他們,他們才會因此被定義為難搞。郁緣認為這類型的小孩真的很難掌控,她會在進班時開始緩和他們的情緒,和他們說說最近發生的事情,再開始上課。對於上課的內容,會和他們討論今天要教到哪裡,題目要寫到哪,直到和他們達成共識,這樣他們會比較願意靜下來學,因為知道今天要教到哪裡,只要學完就自由了,減低他們今天不知道要學到哪裡、會不會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的恐懼。當然在其中會遇到不少挫折,最讓郁緣感到挫折的時候是在學生的行為、生活習慣上走偏或需要被制止時,警告他這樣做不行,卻只能流於片面上的制止,例如「你不可以這樣、這樣做不行......」無法真正說服他們,不知道怎麼講出一個經驗、例子、一段有力的言詞來影響他們。她班上曾經有一個學生,花錢非常闊綽,常常買上百塊的東西送給同學,或是請同學吃東西、喝飲料,甚至是帶同學去買衣服,想要請他改掉這個壞習慣,卻又只能跟他說「你這樣做不行,爸媽賺錢辛苦養你們,應該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能這樣浪費......」學生聽了卻毫無感覺。當我們提出我們在博幼服務最常碰到的兩個問題時,郁緣表示如果這個反應是在好的方面,當然很好!能提升上課氣氛,又會有一些出其不意的笑點,對她來說是很好的經驗,如果是在不好、不恰當的地方,就會適時的制止他,告訴他這樣是有害的。若遇到小孩子一直學不會,郁緣表示除非學生想自我放棄,否則每個小孩學習的速度本來就不一樣,我們不應該用時間來替他們訂進度,他們如果不會我就在講一次,哪裡需要再加強,就再多做練習。只要他們肯學,學多久都沒關係,有時候根本就是老師不會教的問題,還有郁緣不喜歡在考卷上改成績,她覺得這樣會使他們把上課的重點放錯地方,孩子們會開始和同學比成績,會開始因為成績心情起伏,晚上來博幼上課對他們來說已經夠累了,何必增加他們的負擔,另外她想告訴他們到學校上課和到博幼上課不要為了成績,而是學到了什麼,有時候他們會問郁緣「老師~檢測考差了你會怎麼樣?」她只會告訴他們「考差喔~~不會怎樣啊!就再考一次啊!又沒有關係,重點是你有沒有努力。」雖然也會有博幼的壓力(他們考不好),但是她真的不想用成績來荼毒他們。最後,我們問郁緣如果有機會,妳還會想繼續待在博幼基金會嗎?她聽後笑著回答:如果有機會我會繼續做下去,雖然有些小孩很調皮,但和他們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對彼此的信任,自己也成長了許多。

      我們在博幼基金會裡的工作性質是屬於一對一的課輔老師,專門輔導學習進度落後的孩子,老實說剛開始真的遇到很多難關,很容易感到挫折,當孩子無法專心聽講或孩子一直聽不懂時,真的會有一股無力感湧上心頭,但看到孩子認真學習的表情,讓我們又重新燃起繼續教下去的熱忱,把最後一個問題拿來問我們自己,如果有機會,你們還會想繼續待在博幼基金會嗎?答案是當然,因為我們有能力小孩子也肯學習,我們願意在博幼為當地的弱勢孩童盡一份小小的心意。



微醺記憶裡的埔里酒廠

微醺記憶裡的埔里酒廠
黃詰宸+顏孝庭+謝昂莛

        沿著兒時模糊的記憶每每搭校車經過埔里酒廠總有全家出遊時的回憶情景歷歷在目就在周三沒課的下午和煦陽光輕和著微涼的微醺秋意,我們再次蒞臨了埔里酒廠,重新拾獲小時候家庭的溫馨時光。

  我們踏入的是一般遊客會進入參訪的產品展售中心,門口擺放著一個用藍底紅花布封口,上面寫著「狀元紅」的紅色瓦甕,甕腳邊也站了幾桶褐色的小型傳統酒甕,有種溫馨的親子氣氛。產品銷售中心展售著林林總總的各式伴手禮:肉製品、酒蛋、蒟蒻、蛋捲……等。走了不少路的我們,膚上沁著微粒般的汗水、口中也有些許的乾渴,大門直入而映入眼簾的店面,正是必吃的紹興冰棒,立馬嚐了一支花生口味,輕咬了一小口,濃而不膩、恰到好處的順口,在經過一番與溫度的交融後,浮現出微小顆粒的花生碎片,嚼了嚼後,滿口的花生香在齒間繚繞,完全不像坊間的「花生醬冰棒」。

  走著走著,幸運的看到了師傅正在大刀闊斧繞著龍鬚糖,熟練的將手輕握、一個箭步再用另一手輕繞回來、面帶微笑毫不費力,卻讓我想起了賣油翁的故事。在我出神驚嘆師傅的手藝之際,親切的銷老闆娘臉上堆滿笑容的對我招手,並請我試喝一杯杯的「金棗蜜」,有蜂蜜的鮮採金棗、陳年金棗和蔓越莓口味的冰鎮汁,說這是用一比十的比例下去沖泡,冬天熱熱喝也很好喝,蔓越莓是進口的,含有豐富的奎尼酸,有養顏美容的功效,不過我比較偏好那蜂蜜鮮採的金棗汁,目不轉睛看著蜜罐時,老闆娘用著親和的語氣解說混著蜂蜜醃漬過後的金棗汁除了本身豐富的鉀鈣和維他命C,更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還說因為我們是大學生,給了我們優惠的價格!要不是最近荷包實在緊之又緊,真的超想帶回去好好的給他大口大口的暢飲啊!
  

  原本懷疑這根本以酒廠之名行推銷之實的展售中心,在逛到結束時才發現有個樓梯通往二樓,斗大的字樣寫著「台灣紹興故事館」,可惜這次趕著晚上的社課,不能好好翻閱紹興的故事。俗話說:「好酒沉甕底」,我們更期待下次的課餘時間,能夠好好了解這個小山城中有著古色古酒香的紹興、能再次陶醉在這山中的神秘酒廠。

用父親的名字紀念父親:泰雅人尤幹的義式廚房

用父親的名字紀念父親:泰雅人尤幹的義式廚房
鄭中信/撰稿(作者為《拾芭樂》總編輯)

當父親過逝之後,子女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緬懷自己的父親?一位在外地工作十多年的兒子,為了陪伴老邁的母親,重新回到生長的故鄉。他帶著自己最驕傲的技能返鄉,使用泰雅語彙中具有「家」的語意詞彙「拿善」,並且沿用了父親的日文名字「黑日美」,做為具有紀念意義的店面名稱,在埔里鎮上開了間義式餐廳。
幾乎一人獨撐大局,同時兼顧內場與外場工作的店長尤幹(泰雅族名字),對於餐點供應速度過慢,始終對顧客感到抱歉。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烹飪的堅持,簡省了料理的工序,為了讓顧客能夠品嚐料好實在、道道地地的義式餐點,默默堅持質樸的理想。雖然顧客數量不多,與鄰近的埔里知名小吃店「阿菊肉圓」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尤幹仍然抱持著熱情,樂於分享烹飪的種種細節。他會在用餐時間接近尾聲,出餐告一段落,較不會有客人進門的時刻,向仍在店內用餐客人分享心得,經營著「拿善黑日美」這個紀念父親的「家」。也正是因為「家」的概念,以及那份料理的堅持,同樣在埔里經營義式廚房,以故鄉風景蒙特利爾做為餐廳壁畫的加拿大廚師,時常到這裡用餐,品嚐仍然保留異國風味的餐點,感受另一種家的氛圍。
在人手不足的狀態下,母親常在店裡招呼顧客,壯碩的外甥偶爾也會在外場介紹菜單、取餐供餐,或是在櫃台結帳,或是監督店長舅舅有沒有搞錯顧客的點餐。甚至還會有族人或親戚前來支援,協助忙不過來的尤幹,分擔服務的工作。
這個地方或許並不豪華,但是卻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在簡單樸實的空間裡,散發著「家」的味道。


延伸閱讀:
CP值超高!拿善黑日美義式廚房
徐玉燕、許渲宜/採訪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排球與我|劉映辰

排球與我|劉映辰
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徐伊嫺、王秋雪、楊惟安/採訪報導。教政系回頭率女神―簡靖瑜/攝影】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學生手冊中對系排的介紹吧!沒錯,那就是出自於系女排隊長―劉映辰學姊之筆!當每回看到系排的戰績,她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如此熱愛排球的她和排球之間的愛恨糾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原來她並非一開始就對打排球有極大興趣,是因緣際會下使她產生了對排球的熱情。當時高中舉辦班際比賽,但班上沒什麼人會運動,參與的人很少,於是她就抱著姑且一試心情去打打看,沒想到一打打出興趣!之後,都會自發性地去打球。到了大學,發現系上有系排球隊,就很興奮地加入了。

    她提及在打球時,也有面臨所謂的撞牆期,所以在大一時很少去參加練習,也曾抱持過放棄的念頭,升大二時,她努力思考,因為對於排球喜歡的心情依舊不變,所以選擇堅持下去,尤其是在大二暑訓後,這樣的想法更為堅定,在一天的夜晚,內心浮現了一個想法,對此她說道:「一念之間!」突然有個念頭告訴自己,選擇放棄抑或是堅持下去都只在一念之間,既然這麼喜愛,也為此付出、努力了這麼久,那就應該固守初衷、永不放棄!
   
     當被問及如何當上隊長,她說其實是因為學姊的點名,所以糊里糊塗地成為了隊長。在當了隊長後,一開始當然是覺得很累,但也是有很多好處,像是可以認識更多的人並和系女排的隊員們的人更加親密!

    之後,我們談及參與系際盃的過程,她表示那時候的比賽對她來說還是記憶猶新,因為她是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被告知要上場的!當時有位學姊在比賽中受傷,於是位置便由她遞補,被叫上場的那一刻,腦中簡直一片空白,打了三場比賽,比賽結束後其實很沮喪,對於前來關心的人問道:是不是我拖累了團隊?問完當下,她說那時候真的有點崩潰!因為覺得學姊們是一個團隊,有一隊的默契,而突然加入的我,好像破壞了那種感覺,所以很難過並感到沒有信心,是在之後的比賽中才恢復了自信。擁有自信真的很重要,她說道。

    訪談接近尾聲時,她說:打排球是一種態度!並非只是打發時間和玩樂的,而且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對手攻擊的一個點,真的要很努力地練習!要持續不斷的練習,才能累積成為自己的實力,要有實力,才會打得開心,如果沒有實力,根本就無法上場。而在比賽時,就是享受當下、享受打球的樂趣!並期望系學會能多撥點經費給系排,因為排球真的很不夠用!還有希望學弟妹們都能和自己一樣熱愛排球!

簡簡單單的埔里之旅

簡簡單單的埔里之旅
張婷婷  蘇淯湘  洪乙芹

     埔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同時也是個陌生的環境。一起進入位於埔里的暨大是因緣際會,造訪埔里市區是我們的決定。埔里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山好水,好多的旅遊景點都位於此地,像是日月潭、鯉魚潭、九族文化村…等等,但是今天,一個簡簡單單靠著雙腿走遍埔里市區,同時也體驗一下當地的人情味和著名美食的行程是我們規畫的旅遊第一站。

    走進埔里市區,我們都嚇到了,原來埔里也是有那麼熱鬧的地方,路上的車頻繁的來往,道路旁的飲料或美食店也是五花八門,讓我們看得眼睛都為之一亮,原本已經做好要過著〝原始人〞生活的我們,這時心裡真是放了100多顆心。首先,我們來到了埔里總站,因為學長姊總是大力推薦「阿里婆手作芋圓甜品」,據說店名使用老闆媽媽的平埔族名字「阿里」,加上當地神話故事「番婆鬼的婆字,而這讓我們更加好奇,所以我們就決定先前往這家店瞧瞧。這家店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簡簡單單的木頭裝潢更是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在店員微笑的招待下,我們點了一碗仙草冰,裡面果真是貨真價實,料多到都快要滿出來了,炎熱的天氣搭配這一碗仙草冰真的是非常的消暑。拜訪完阿里婆後,我們前往下一站,埔里的唯一一家電影院─「山明影城」。在埔里還能有電影看更是讓我們大為驚訝和興奮,雖然跟其他大都市的電影院比起來,它或許真的在資源或者是設備上遜色些,沒有那麼完備,但是在價錢上卻是給予我們這些電影迷一個很大優惠,特別是學生優惠票價只要120元,這對於現在只是學生沒有賺錢能力的我們真的是賺到了,怪不得大家〝好康互相報〞。再來我們還去尋覓「阿菊肉圓」,聽有些人說,只要當天他賣完,它就會收攤,所以可惜的是,當我們決定要去吃時,他的鐵門已經關下了也或者是說今天可能剛好沒有營業,希望下次有空去時,能吃到這大家口中相傳好吃的肉圓,會不會是充滿著古早味或家鄉味阿><最後一站,我想這是每個來埔里的人都一定會去的一間飲料店,沒錯就是「炎術」。這家店的衛生和好喝程度皆是有口皆碑,而且還曾經受到多家知名媒體的採訪,特別像是食尚玩家裡的浩角翔起就親自登門拜訪,還和店家照相留戀,現在還被放在店家的門口呢,我相信來店裡的客人要是看到這張照片,一定會大大的加分。這家店大部分都是以冬瓜為主,而且老闆還堅持不加冰塊,只有去冰的這項服務,還有說到他們的珍珠就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它不像一班飲料店用的是黑珍珠,它用的是白珍珠,珍珠Q彈滑嫩很有嚼勁,果然真的是名不虛傳阿,冬瓜配上珍珠喝進肚子裡時,它的誘惑真的是讓人無法擋,真的要給他一個「讚」。

       今天的行程看似簡單,但卻帶給我們無限的回憶,因為所有的所有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品嘗埔里美食,第一次靠我們自己的雙腿將埔里走透透,老實說,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比起搭公車咻咻咻的,走路更能發現每間店家,甚至是藏在街巷裡的一些小吃店。這只是旅遊的第一站,光是靠雙腿,當然走的範圍還是有限,希望下次還有機會我們三個還可以再一起把埔里走完,甚至還要走出埔里。今天真的是超充實超精彩的一天

小店、酒香

小店、酒香
曾秉承、白孟桓、陳俊諺

走過埔里街巷,我們抵達「振松記米粉」,振松記米粉是一間有歷史的老店了,根據老闆的說法,這間店已經開了70多年之久。許多熟悉的老顧客,也都會來這兒品嘗!在這裡,我點了一碗丸子湯麵跟扁食湯,扁食湯不說,光是一碗丸子湯麵我就覺得非常好吃,那丸子,咬起來,便跟著裡面的湯汁一起散開,其中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扁食湯,其實我很少吃扁食的,我一咬開那極像餛飩的扁食,便一口接著一口繼續吃,扁食的外皮吃起來有點兒硬,但是裡面的肉餡卻是非常有彈性的,硬軟交錯,那感覺實在無法用言語說出來!隨後,我又點了一杯百香綠茶,來緩解剛剛美味留下來的「餘韻」,吹著外面襲來的涼風,結束在這裡的愜意小吃旅行,踏上了一條酒香之旅。

踏進了埔里酒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外牆上的一個酒壇子,上面寫着酒窖二字,為我們預告了接下來會看到的畫面。是的,當我們再往裡走,就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酒制品,有含淡淡酒精味道的乳酪蛋糕,也有店家售賣很有特色的香腸口味蛋捲,還有店員在叫賣一些潤喉養生的飲品。酒廠裡的產品很多,而吸引我們的永遠不會是養生的飲品,而是甜中帶點酒味的乳酪蛋糕,而在離開埔里酒廠後,我們手上多了蛋捲還有乳酪蛋糕,想來今晚的宵夜又有著落了。

吃完午餐,逛完埔里酒廠,正當大夥兒的五臟廟又餓得咕嚕咕嚕叫,一間古色古香的小店面正巧映入了眼簾。只見圓形招牌上大大的「湯」字,走進店家一看才明白原來是賣湯圓來的。

「蘇媽媽湯圓」是鄰近埔里酒廠的一間三十年老店,店面基本上以木質裝潢為基調,呈現出古早味的樸實感。進了門口發現雖然簽名不多,但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光顧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先生。

整間小小的店面,桌數雖然不多,也沒有華麗的裝飾,一切就只是簡單、乾淨,然而這些小細節正是顧客們所追求的用餐環境。

而蘇媽媽想讓每一位來埔里的遊客、學子除了能吃飽外,還能吃到媽媽的味道,因此蘇媽媽堅持以手工現做的糯米皮包入豬肉、油蔥,再加上青菜、大骨湯,以最純樸的方式,帶給客人無限的回憶。

在走回巴士站的中途,還遇見了由意大利人和台灣女生開的甜品小店,主要是販賣提拉米蘇和手工咖啡為主,店很小,卻充斥着咖啡的香味還有台灣女生的熱情和意大利人的幽默,讓平凡的下午增添了一筆樂趣,也為我們的報告寫下了句點。

帶咖啡去流浪─林立昕

帶咖啡去流浪─林立昕
邱志軒、高愷風、洪宗和

一杯咖啡,不是主角,不是配角,是人與人的連結。

「連結就像一種緣分,就像我和老闆娘和這家店一樣。」立昕一邊擦著咖啡杯說到。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在「我的大學夢」這一堂課有幸請到流浪咖啡師¬¬-立昕,來替我們演講,那時我便決定要好好認識這位〝流浪〞咖啡師。

    從大成國小旁的小路走進去,一路上的景緻也從一棟棟的平房,轉變成遼闊的田園。正當我們開始疑惑距離還有多少的同時,我們的目的地-籃城書房也映入我們的眼裡。

一推開門,第一個印象就是這裡是一間不自覺會讓人放鬆的住家。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在一些小地方,充滿著巧思,居家擺設和精緻的藝術裝潢呈現衝突的融合,一整面紅磚的大牆搭上前衛的燈飾,居家的沙發衝擊時尚的吧台,不搭調卻有種新奇和熟悉的味道。熱情的老闆娘一看見我們就立刻為我們介紹,她說籃城的書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老闆娘自己的書,第二類是附近居民捐贈的書,第三類較為特別,是一些獨立的作者自己出版,然後放在書房銷售,其中也包括一些在中國被禁止的書。不像誠品和墊腳石,這裡不是百貨公司,不是文具店,是真真實實的書店,這是老闆娘堅持的理念。而書房的盡頭,一位咖啡師正替客人倒著咖啡。

  在屬於自己的小吧檯,立昕煮著咖啡。『為什麼想當咖啡師?』他手停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說「那時我三十出頭,被老闆資遣,職業培訓有錢拿又可以學東西,當然就去了。於是與咖啡的連結就產生了。」吃了一口老闆娘請的爆米香。「你們現在吃的是暨大學長產的米喔!」原來生活每個細節都有他的連結,或許很近或許很遠。『為什麼叫流浪咖啡師啊?』「咖啡煮好了,幫你們分成冰跟熱的,你們可以喝喝看他們的差異。」他一邊倒著咖啡一邊說著。「流浪咖啡師其實是我替自己取的,因為我算是半路出家,沒有咖啡店想雇用像我這種咖啡師,他們要的是年輕有為的咖啡師,而我就像在流浪一般尋找著連結,當然我也希望他可以成為我的招牌,當大家看到流浪咖啡師就會想到林立昕這個人。」眼光閃爍著什麼,他喝了一口不知道什麼品牌的啤酒,又說了一些關於這瓶啤酒的故事和跟這間店緣份的開始。這又是個很長的故事了。

  「這些是台灣產的咖啡,像你們如果剛喝咖啡,我比較建議…」像我們一一介紹了咖啡。『其實我在家也有煮過咖啡,但實在喝不出他們的差別,可能...我沒有品嘗的天份吧!』我低著頭說著。「每個人都有品嘗的天份,只是不見得有那麼多詞彙形容,無法像那些咖啡師一樣講的天花亂墜,因為他們天天接觸,就像愛斯基摩人可以分辨形容四十幾種雪一樣。」他信心滿滿的說,我點頭表示認同。

其實他找的咖啡豆都不是知名或什麼特別昂貴的牌子,他所尋找的是台灣盡心盡力為咖啡豆奉獻的咖啡農。他希望他們的努力可以透過他漸漸被大家知道,他也可以透過他們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他正漸漸在台灣各地流浪,尋找那些不是為了商業利益的咖啡農,並透過咖啡跟他們與土地建立連結。

一杯咖啡,不是主角,不是配角,是人與人的連結。走出咖啡店,這句話竟特別讓人回甘。

學餐,我們所知道的都錯了

學餐,我們所知道的都錯了
趙彥淳、蔣和成

起初只是抱著完成一份作業的心態而進行學餐的採訪,但是採訪完後不禁感到一陣心酸與憤怒。心酸的是學生們不知道學餐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而憤怒則是因為大多數人們都誤解了學餐。

訪問對象是位在二樓坡羅密工作的老闆,經過些許的寒暄與訪問後,知道老闆在山下也有營業了十、二十幾年的餐廳,接著詢問為何會來到暨大開店?老闆回答:「在山下開素食餐廳本有一定的客群來自暨大學生,又逢學校沒有素食餐廳,便來到了暨大。」

對於山上和山下餐廳的差異老闆做了以下簡單的分析:一般分為文市與武市(閩南語),文市指批貨和結算營收是以月計算,一般餐廳就是如此。武市指的則是以日做單位計算,當天批貨當天結算金錢,一般夜市及學餐便屬於此種類型。文市能以大量批貨來壓低價格,但相對的就有囤貨滯銷的壓力,而武市因為以日計算所以較能彈性拿捏。正常來說武市會較文市忙碌,賺錢也相對快速,但值得諷刺的是在學餐完全沒這回事。

談到學校的租金,老闆表示還算便宜合理,但收費方式非常不恰當,學餐繳費方式本來是以每月十號「預繳」之後費用,但在今年四月校方單方面藉著契約等官僚式作法,尚未與店家做出協調、溝通之下就實行了每遲交一天「罰1%租金」,相較銀行0.3%實在高出許多,並且只給出一天的緩衝期,談到這裡,也許有人認為別遲交被罰就行了,但別忘了前面提到了學餐是武市,當日銷貨、批貨等於今日賺多少馬上又付出多少。然而依靠每日學生消費來累積這筆金額是有一定的困難度的,理應增長緩衝期限或是分配金額分期繳納,而不是一次便要求繳交一大筆錢。據採訪所知,老闆被罰過一個禮拜,附近店家也有相同經驗。

問到了老闆來到暨大開學餐與當初在山下開餐廳營收的差別,老闆表示「很難講」,因為利潤相差無幾但是冷氣、水電是由學餐共同吸收。對於漲價,舉例來說:瓦斯四百元來到今日的八百元、沙拉油兩百八十元變成六百八十元,也許十幾年前的數據大家沒什麼感覺,但我追問了一下,若以前同樣一餐至今究竟漲價多少?老闆表示起碼二、三十塊跑不掉,若加上成本更不只如此。

  有關於學餐環境的問題,老闆做了回覆:「應該要看學生吧!」畢竟對於店家來說學校他們提供的是店面、廚房等工作場所,而外排桌椅、十幾年窗簾是學校提供學生的,也許我們的餐廳環境,真的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學生對於學餐環境的抱怨,是否也將這些問題歸咎到了店家身上?換個方式問:這是否合理?我想答案大家應是心裡有數。

  面對學生抱怨價格昂貴、漲價等問題,老闆做了以下幾個分析:一、從埔里運上來的每樣貨物(即糖、油、菜等物料)都需多加五塊成本。二、學校每禮拜有衛保組檢查食物,食材來源也有把關,並且學生也有保險,相較山下的店家或路邊攤,你清楚食材來源嗎?三、這很「重要」也是多數「學生不知道的事」,前面提到四月份除了實行罰1%租金外,校方更直接表明今年六月決定不讓學餐繼續營業,諷刺的是發表這份聲明的同時學校並未尋找到包商,甚至有店家契約時間根本還未到期!經過學餐共同努力爭取權益,才好不容易將期限延遲到年底(明年一月),我們也才有機會享用到學餐,而這件事所產生的衝擊為,店家在暨大只做了一、兩年,投資的成本根本還未收回,卻只剩為期四個月的時間收回成本,必然會產生漲價的情形,然而老闆也說了,若校方能多做溝通並給予學餐多點時間就不會產生漲價的問題。

  面對價格調漲問題,老闆以說笑的方式舉例:在精緻的碗盤裡盛上平時他給學生一餐份量的一半,在山下可以賣到一樣的價位。這讓我思考:學餐的六十元在埔里鎮上恐怕是要七十元以上,而學生抱怨學餐價格昂貴,是否是一種人云亦云的心態?

  店家彼此間的競爭一定會有,檯面上的是價格;檯面下的是店家如何拿捏成本與配料讓學生能吃的開心又滿意,在這裡我又不禁追問做素食的與葷食相較是否收益較少?我得到的是一段令人深感動容的話:「做素食的雖然沒葷食賺的多,但它賺的是一種修養。」老闆本身自幼便全家吃素,到現在健康意識抬頭,依舊十分提倡素食。

  最後問到了感傷的議題:「若有機會做下去,您還願意做嗎?」老闆這麼回答:「當然願意,因為這裡沒有鎮上的喧囂、紛擾,和學生相處久了也熟識了,在替同學打飯的同時也成了一種互動。」然而讓人難過的是,學校至今有沒找到包商這點店家還未知曉,能否繼續營業也成了心中最大的包袱。

  當初老闆也希望店家們的心聲學生能夠了解,然而校方卻拒絕老闆提出「學餐需要和學生會溝通的機會」,讓學生會變成透過“校方”來了解學餐業者,這中間有多少訊息被翻轉與過濾掉?學生們得到的究竟是店家的心聲還是學校所想讓學生會知道的訊息?學校和學餐之間的溝通,中間有的是契約、契約、還是契約,但真的能理解店家們對學生的付出嗎?還有若說當初學生發起抵制學餐這樣的行為是基於公道,那究竟誰該還給誰一個公道呢?這樣的舉動不僅對迫於收攤的店家們雪上加霜,更令替學生著想的老闆與老闆娘心寒。

    期待現代人能睜大雙眼,用心觀察,以批判性的思考來看待一件議題,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從與附和,如此一來才能讓社會的不公不義真實的呈現在大家面前!

記憶中的好味道

記憶中的好味道
廖亭維、凃喬薰/採訪報導

  位於汽機車呼嘯而過的馬路邊,有家名叫「六年級」的創意冰品店,老闆是位六年級生,因為懷念記憶中古早味的好味道,所以開了這家店,由他兩位剛畢業的碩士學生所經營。一進入冰店,我們彷彿掉入時光隧道,回到小時候。店內的設計以教室為發想,與店名相互呼應,店員穿著小學生制服熱情的招呼我們。翻開講桌上的作業簿,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各式各樣令人口水直流又有創意的菜單。

  用餐時,店員一一為我們介紹冰品的由來----「青梅竹馬」,無意間將有紅寶石之稱的洛神花與梅子做搭配,發現兩者出乎意料的契合,就好像青梅竹馬般;「花生省魔術」,親自由生花生炒到熟花生,不厭其煩的嘗試就是為了找出最適合的熟度,好不容易終於成功了,對他們來說就像變魔術一樣神奇!非餐飲本科出身的他們,卻也善用了企管所學的行銷手法,在菜單的設計上下足了苦心。從採買、備料甚至是店內的裝潢,他們從不假他人之手,全都一一包辦。他們說:「或許這不是最喜歡做的事,但卻是必須做的事」,由基層至領導就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現在他們喜歡他們的作品----創意的六年級冰店。

  每一道冰品的背後,都有著他們想傳達給顧客的心意。他們說:「我們拒絕使用香料和色素,現在的生活充斥著太多虛假的東西,我們一直堅持著純天然手作,就是希望來這裡的客人能感受到最真實的感動。」食安問題的狀況層出不窮,許多不肖商人為了謀取暴利,選擇將良心置之不理,他們並不然。每天親自到市場採購食材,水果的後續處理,炒芝麻、花生等,即使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但他們並不因此有所怨言-----「當你還沒站穩腳步,就必須從頭開始,這不過是我們成長的經歷。

  不斷的推陳出新也是他們的一項特色!為了帶給客人們新的感受,即使他們手邊仍有私事在進行,但只要靈光乍現的那刻,他們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心投入製作過程。除了自己被動的想出新餐點,他們也希望客人能主動提供不同的想法與建議----「我們就是為了實現客人小小需求而存在,我們可以當他們的夢想實踐家!」眼神流露著對工作的熱愛與對理想的堅持,這就是他們----六年級。

  面對同業的競爭,六年級不擔心因此被比較或遺忘,六年級表示:「我們不是要客人用腦袋記住我們,而是希望他們用舌頭記住六年級、記住記憶中古早味的好味道。

使用新鮮水果製成,梅子和百香果的口味深受長者們喜愛,這樣的良好回饋使他們經營更加有動力。

  他們敬業的精神無疑是想把他們所接下的第一份工作做到完美,更精確的說,是他們的作品。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用心,一種責任感、一種想帶給客人最好的執著。

不被遺忘的初衷──劉怡君

不被遺忘的初衷──劉怡君
洪乙芹\蘇淯湘  採訪

  教政系大三劉怡君,目前當任教政系的女籃隊長。當初認為籃球比其他球類熱血,因此加入系籃。

  系上選女籃隊長的方式是由隊員投票產生,他因為當上隊長學到很多東西,像是很多事情需要比想像中在更細心,隊長還要注意許多隊務上的東西,比如要通知大家什麼事、今天遇到了狀況和該怎麼適切的表達,還有很多瑣碎的東西要注意,對平常大喇喇的怡君來說是需要更加注意的也能在之中學習到的。

  當上隊長首先一定會有的就是責任,對他來說籃球也不再是打球那麼簡單而已,會牽扯到很多東西,像是以前只要人去球場練球就好,但是現在就是要自己要想要練什麼、隊上缺什麼、需要什麼,除了練球的項目之外,再來就是與球員的關係這類的,要盡量去注意每個球員的練球狀況,到每個球員的個性特性,要去了解然後溝通,因此專注力不只在你個人技巧練球上,更要注意的是隊上的事物。

  當上隊長壓力也會隨即而來,因為隊長的每個選擇都會有很多人在注意,就算有時後某個選擇是跟幾個人討論出來的,但是結果不好的話,那責任還是隊長自己要扛,還有很多隊務要處理,出狀況了要趕快想辦法,球員的狀況要顧這類,就是每一步都是個決定都要謹慎盡量不能出錯,還有帶隊也是。

  即使是隊長也會有撞牆期和遇到瓶頸,像是之前明明都投的進,但突然有天投籃都投不進,這種狀況就是個瓶頸,還有就是控球,要注意的東西很多還需要很多觀念。

  遇過最惋惜的是去年教練不准女籃報比賽,所以下半年的所有大小比賽都通通沒報,怡君覺得不該這樣的,也很後悔,他覺得每次的比賽都會是個經驗,而女籃就這樣停滯了半年。

  在帶隊方面,怡君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球員對這個團體有歸屬感,打球練球很重要,但是更重要是要讓球員覺得自在,這是我們大家的團體,以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開心打球,但是練球要認真有個團隊紀律在為目標。

  怡君認為打球真的可以以球會友,之前還有幾個系一起約出來打球,或是在綜合球場跟別人報隊打球,然後就這樣認識了很多人就覺得真得很酷。





「心」傳

「心」傳     
◎文/林汐秦 賴貞穎

    社會服務團是個公益服務性質的社團,團員們必須要有顆熱情服務的心,且具備比一般人還多的耐心,現在的社會環境促使不少人將當志工的意義扭曲,忘了當志工的初衷應該是快樂且發自內心的,受現實影響,許多人為了學校升學規定而去做志工,並非熱愛服務大眾,所以這就是我們想採訪社會服務團的原因,我們想了解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這種環境中仍秉持信念,堅持這份熱忱。

    陳奕安學姊是社服團的一員,當初加入社服團是為了想用青年熱忱的愛來服務社會,而且她本身就很喜歡帶營隊,還有和小朋友相處,看見每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時,她總會特別的開心,小孩子的笑容是最無邪的,有種療癒的效果。其中問到她印象最深刻的服務經驗時,她不經思索的就回答了暑假三天兩夜的營隊,雖然籌辦起來特別的辛苦,但也從中收穫很多,而且他們必須在很偏僻的地方住三天,體驗那些小孩的生活,那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感覺很新鮮,在那三天也跟小朋友們培養了很深厚的感情,離開時非常的不捨。

    在採訪過程中,學姐也說到,能與不同的人接觸是件特別新鮮的事,從規劃流程到設計活動,都需要與他人溝通與交流,透過分享idea,產生更多創意。隨著經驗的累積,不僅提升了做事能力,更學到許多溝通技巧,在無形中一點一滴的成長。

    經過這次的採訪,令我們獲益良多。我們知道在這個社會的角落哩,有一群熱血青春的大學生,默默地服務我們覺得這放愛心難能可貴,如何將這份熱情傳遞和延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也明白現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冷漠與現實取代過往的親切和人情味,因此,鼓勵大學生投入社會服務,不但能讓年輕人學習做事能力,更能為現代社會增添溫暖,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學校會要求我們去公益服務的原因吧?在深入了解社會服務團後,我們覺得當志工真的很不容易,記得之前去愚人之友服務時,有一個失智老人,一直吵著要回家,志工阿姨不斷耐心地安撫,才讓他心情平靜下來,做志工的同時,也會培養出同理心,志工阿姨因為體會到老人家內心的不安、焦慮,所以一直安慰他直到他心情穩定,這些志工的小故事無聲地改變這個社會,社服團的投入和行動,讓人與人之間之間的心更加貼近,令我們深感佩服,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加入社服團和志工參與,共同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遇見籃城

遇見籃城
徐楚婷、林子云

       漫步在午後的籃城,格外感覺寧靜、清閒。身在埔里的土地,這裡也有水沙連相同的氣息,好像走在鄉村那樣的,這兒有茭白筍、甘蔗田,以及一方方的稻田,熾熱的陽光曬著,更顯得翠綠、朝氣蓬勃,我兩的嘴角也不襟上揚!

  我們沿著水田走,鄉間小路上,一邊是青綠色的稻田,轉過身發現矮牆上全畫滿歷史故事的圍牆,一幅幅的藝術創作衝擊著我們的視覺,好像是看劇情上演那樣真實,各種不同風格的塗鴉,在這一道道牆上,毫無違和感,更襯得籃城的風格;轉向又見古早味的三合院,這真是很難得的建築物,不過在埔里這民風純樸尚未被都市喧囂感染的小鎮,好像不難找到這類建築!來到這個籃城社區,我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五零年代,馬路上看見農夫開著運載作物的鐵牛車,機械聲轟轟轟地為安靜的鄉村增添點生氣、田裡巡視的農夫弄得作物和草叢沙沙作響、在柑仔店前戴著斗笠的老奶奶、騎著腳踏車小朋友的稚嫩臉龐、流浪許久決定厝邊頭尾居民隨口的問候寒暄、兩三隻小狗在路上自顧自地走著,這一幕幕有別於城市的文化衝擊著我們,社區細心經營的每個角落,景、物、人的和諧把籃城這個社區緊密地串連起來,像是桃花源記的翻版,可以說是一個專屬於他們的小世界。原來這裡的道路不是像我們現在所見的柏油馬路,而是蜿蜒的小石子路。村長和我們說,幾十年前他們採收甘蔗時,是農夫一把一把將砍斷的甘蔗給綑綁起來、再由田裡把這些甘蔗一批一批扛上牛車,最後才乘著牛車回到庄裡加工;而現今,已經進步到機械化農業,需要鋪上厚厚的柏油,才得以承載卡車和插秧機等農作工具,鮮少看見細如羊腸的石子路了!

  待抵達籃城書房,我們駐足於門外一晌,那面完全透明的玻璃牆、落地窗,讓這書房獨特的魅力散發得透徹!拉開門,一進到這棟建築,隨後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的彩虹色獨角獸,它讓這間書房的氣氛顯得更加和諧溫馨。書房三足鼎立的元素:書房、餐廳吧台、民宿。而最主要的是提供刊物及書本的書房了,這裡備有的書籍,不像連鎖書店那樣暢銷的主流書,而是提供了許多在市面上不常見的社會類書籍、刊物、外文童書等。主人歡迎每個客人,只要進入書房,隨手挑一本書,無須消費,撿一個你覺得舒適的位子翻閱它一整個下午也無妨,好不愜意!

悠揚暨大,長笛之愛

悠揚暨大,長笛之愛
司徒辰軒與周家琦的採訪報導

徜徉在這所綠意盎然的美麗校園中,悠揚的樂聲從活動中心緩緩流瀉而出,隨著笛聲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心目中期盼已久的暨大管樂社社辦;因緣際會之下我們認識了長笛部最可愛的部長—洪秋燕,活潑熱情的她絲毫不吝於分享她對於長笛所知的一切,還有學習這門才藝的心路歷程,讓我們終於揭開了「長笛」這項樂器的神秘面紗。

從秋燕的敘述中,我們了解到有許多的原因促使她接觸長笛,國小五年級參加的管樂隊是她開啟這項才藝的第一個啟蒙,而會選擇長笛是因為她有著與眾不同的吹奏方式,加上平價卻有著輕巧奪目的外表,這些因素都使秋燕醉心於它且願意進一步追求與學習,國中三年停止了一段時間後,高中的她再次拾起了她所熟悉的長笛,日日與長笛為伴,轉眼之間已經邁入了音樂生涯的第十個年頭。

長笛在一個樂團中扮演著多重的角色,有時是主旋律有時是和聲,無論是當主角或是配角都有其獨到之處,其中令秋燕感到最愉快的就是在團練的時候能夠和伙伴們合奏出一曲和諧的樂章,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練習相同的曲子,直到把一首歌練到完美為止,她說「再簡單的曲子也會有困難的地方」一步步修正了其中的瑕疵後再加以改進,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一小部分,就可以積沙成塔的讓整個團體的表演獲得觀眾們的掌聲,在練習的過程中更可以學到如何與人進行協調與溝通,進而達成一致的共識。

據秋燕學姊的描述,管樂社是暨大成立以來,頗為悠久的音樂性社團,著重學長姐與學弟妹之間上下的紀律及傳承,本著暨大管樂人古老的傳統和熱誠,學姊在學士生涯的第四年,承接了長笛部部長神聖的一職,她坦言以往並沒有任何擔任過部長的經驗,因此這次能有機會晉升為長笛部長,令她有種說不出的期待與興奮,一方面卻也因包付著管樂社所有人,深厚的冀望與支持,而倍感壓力,因為她必須協調各組員們彼此的組練時間,從旁輔助他們解決面臨瓶頸時,無法克服的難題

愛迪生說:<成功是一分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學姊不是一個對音樂很有天分的人,它能夠成為樂團中的要角,靠的全是自己勤奮不懈的自學,在課餘時間勤跑書店,於書本中汲取關於長笛的知識,或是常瀏覽Youtube搜尋與<管樂>相關的表演影片,並從中學習許多演奏技巧,種種的方法都視她為了趕上別人所做的努力,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它它卻無怨無悔,<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只要是能夠精進自己吹奏長笛技巧的方法,它都會不遺餘力的一一去嘗試.除了自學以外,秋燕學姊也提到關於{目標]的重要性,設定一個人為目標,然後不斷地自我鞭策,便能精益求精。

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也許管樂社在多數人的心目中,總是呈現一派和諧的景致,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台上感人心弦.扣人肺腑的演出, 皆是背後點點滴滴.不辭勞苦.付出時間與體力,勤加苦練的成果.儘管這一路走來是那麼的艱辛.疲累,但一切的汗水都將化為甜美的果實.而秋燕學姊的答案只有一個:<莫忘初衷>,憑藉著這股堅定的信念,學姊她說:(如果想把長笛吹得比別人更好.就要自動自發地要求自己去練習它).相信這把長笛對於學姊而言,一定義意非凡,並藉由此次的採訪,讓我們深刻體悟了一個可貴的道理-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是出於真心想學會它,而且夠執著,就一定學得會。


按摩神手 超人班代| 吳亭樺

按摩神手 超人班代| 吳亭樺
簡靖瑜 羅孟竺 \ 採訪

一個班級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班代。促進班級運作的過程中,同時也維護著團體的秩序。並非人人都能勝任這個角色,它需要足夠的能力來承受巨大的壓力,無形中也犧牲了自己的寶貴時間。「班代」僅僅兩個字的名詞卻代表著教政系的精神。雖然班代的工作多又繁雜,但令人佩服的是我們的超人班代那樂在其中又無怨無悔的精神。

「為什麼當初會想自願當班代?

  「其實原本是高中導師的主意,以前是比較沒自信的人,遇到很喜歡個的人會不敢主動認識,因為覺得有點高攀,所以需要跟別人主動認識的機會。也跟老師比較熟,所以會知道很多學校的資源,還有比較多的資訊。」

「目前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因為班代是學校或老師與學生的橋樑,所以事情很多,也很瑣碎,但是我記性不太好,對於資訊傳達或打公告之類的事情,剛開始真的不太適應。覺得自己是很燃燒類型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時候會糾結自己該如何調配公事與私事的時間

「當課業或社團與班代工作衝突時怎辦?

  有些比較貼心的同學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但卻不放心是否妥當(因為自己是完美主義的人)有時候會拜託別人幫忙做(EX:副班代)。如果一定要做,而別人無法做,就是班代工作優先,自己的私事擺後面,告訴自己利用瑣碎時間能做盡量馬上做,或是接到通知馬上完成,因為班代的事情真的不能拖(師長寄信,基於禮貌,一定十二個小時內回覆)。」

「如果同學不交東西該怎麼處理?

  「就是催。或是提前截止日期(若學長說截止日星期四,就會公告禮拜一)。也有很多是關係到自己權益是自己的事,自己的是自己負責,所以我提醒就好,不用特地去催。」

「當班代的優缺點?

「優點:有較多機會認識班上同學,還有像剛剛說的,因為很多事是由班代傳達給學生,所以班代通常會比其他同學了解學校資訊與資源。

缺點:很忙,私人時間會壓縮,責任重大,時間分配要更用心,否則會連自己的事都搞砸了。」

 透過這次訪談,更能感覺到我們班代真的很用心,除了自己的事要處理好,還要管理整個班上的事務。更令我佩服的是她能把大大小小的事都記住還提醒班上同學,真是太強大啦!

全台灣最小的冰店-埔里冰上冰

全台灣最小的冰店-埔里冰上冰
◎文/張椏涵、洪巧盈◎攝影/洪巧盈

  現代人生活過得忙碌、倉促。雖然習慣了「速食」,但卻也懷念以往的古早味。

  若你到了埔里,記得放慢腳步,因為你稍不留心就可能錯過這間在巷口的小確幸-埔里冰上冰。標題是在老闆爽朗的笑聲中訂定的,從上一代接手,這間古早味的手工冰已有六十年的歷史。

「我考慮三天就接手了。」跟一般年輕人一樣有個到異地打拼的夢,出生於埔里小鎮的老闆曾經在SONY工作過一段日子,然而嚮往閒適自在的生活以及種種考量,使老闆決定-反璞歸真。清晨四點鐘大概是每個人睡得正甜的時刻,然而此始老闆卻已默默起身備料,從清晨忙到冰店打烊仍不能休息,冰品每天現做,只為了讓顧客們吃到口感新鮮、天然的古早冰。像是水果口味的冰品,則是堅持使用真正的水果並直接向果農購買,避免中盤商的層層剝削,不僅讓大家吃到健康且價錢合理的冰品,果農也不需擔心水果滯銷、血本無歸。這樣傳統而不似以往常見的冰品,很快吸引了電視台的注意,而在電視台的播報、採訪下,開始有人建議老闆開加盟店,「現做的東西是沒辦法加盟的。」老闆堅定的這句話是令人最敬佩的,畢竟做生意令人最直接的想法便是-賺錢,而在現代這樣食安問題令人堪憂的年代,堅持品質管控的老闆即使辛苦了一點仍然笑著說:「暑假辛苦一些,很快我就有寒假放啦!」即使在遭遇瓶頸時,老闆還是秉持著為了不要遺失傳統的理念繼續奮鬥下去。俗話說: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老闆更是喜歡用寒假的時間到世界各地旅遊,這不僅僅是放鬆心情,更是異國民俗風情的體驗,或許就是有這樣的悠閒時刻,才能讓老闆拼了命的工作吧! 所以每年的12月-3月可是找不到老闆的喔!

  而在真正吃過老闆做的冰品後,更能深深體會道那吃到真材實料的感動! 先是細膩又滑不溜丟的芋頭冰淇淋中夾著軟嫩的大塊芋頭,再來是那用百分之百純天然的百香果製作的冰淇淋,綿密又酸酸甜甜的滋味真是令人愛不釋手。 此外,店裡還有其他熱銷產品如芒果、紅豆、花生、牛奶、可可亞等口味的冰品隨你挑。

  生活在處處可見加工食品、不安油品的社會下,這樣堅持純手工的店已是屈指可數了,因此我們應該要更加鼓勵並發揚品質堅持的精神,讓大家對於吃,不僅能享受也能心安。

採訪:張椏涵
攝影:洪巧盈

徜徉 · 烏克麗麗

徜徉 · 烏克麗麗
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葉恩汝 黃奕禎 / 採訪】

  在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我們在校園中與楊鳳芷社長有了一次邂逅。秀氣端莊的她,是暨南國際大學烏克麗麗社團的社長,談吐間散發著無法掩飾的氣質。

    鳳芷學姊談到,她大一加入烏克麗麗社時,這個社團剛成立。加入動機是高中時曾學過吉他,但因為覺得太難,所以大學時因烏克麗麗盛行同時覺得其外觀靈巧可愛。有吉他底子的她,決定轉而學習較為簡單的烏克麗麗。

    「是如何成為社長的呢?」鳳芷學姊表示,大二時,身為總務長的她,在學期末的幹部選舉中,幸運地在幹部群中獲得肯定,成為烏克麗麗社的第三屆社長。

    在訪談中,鳳芷學姊談到,大一時,剛加入烏克麗麗社,烏克麗麗曾是她生活中用來抒發情緒的生活樂趣。直到大三的她接下社長的重任後,頓時,她便不得不接觸烏克麗麗。練習烏克麗麗就好像成為一項非完成不可的工作,無形間成為了一種責任與壓力。她認為,到了卸幹的時候,或許她便能找回當初對烏克麗麗的喜愛與熱忱,並且回歸當初學習烏克麗麗的初衷。

    身為社長的鳳芷學姊近期正在籌備與國樂社的聯合成果發表會。她認為活潑的烏克麗麗與風格較為不同的國樂,能激盪出令人讚嘆的火花。另外她也提到,烏克麗麗社曾經在學校每年三月舉行的春季健走盛會中,與手語社合作表演。這個表演證明了,音樂性質的社團並不一定只能跟同為音樂性質的社團合作,不同的搭配組合反而能激發出出乎意料的精彩性。鳳芷學姊表示,希望之後也能有多跟其他社團合作的機會。

    「烏克麗麗社的創社時間只有短短三年,可否請問當初創辦社團的原因?」鳳芷學姊娓娓道來,在她大一的時候,烏克麗麗開始風行,一群大四的學長姐都對其有相當的興趣,又有成立烏克麗麗社團的理想。於是開始在埔里尋覓樂器行或音樂教室,他們找到了在埔里知名度相當高的「李老師音樂教室」,聘請專門教授烏克麗麗的老師前來指導成員們。

    擔任一個群體的領導者,必定有其困難之處。鳳芷學姊說到,最困難之處莫過於分配工作,由於每個幹部都來自於不同的科系,因此會面的時間決定困難,且幹部們各自課業繁重又忙碌,因為擔心會導致幹部們的壓力過重,又擔心把社團事務都攬在自己身上會適得其反,所以這是令她覺得較難克服的。

    學過烏克麗麗之後,鳳芷學姊常常能彈奏給家人欣賞,也能在他人請教時給予實質幫助,甚至能義務性的到各個機構去表演。在最後,鳳芷學姊也很歡迎對烏克麗麗有興趣的同學們參加烏克麗麗社,培養一個新的興趣或學習一個能夠帶來歡樂的才藝。

麵包‧憶

麵包‧憶
採訪報導:黃薾萱、周光妤

麵包,就像是一趟遠程的旅行,有它自己的歷史背景與深具的意義

     傳說麵包是最古老的人造食物之一,在新石器時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至今,麵包對我們來說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食物。在這次難得的機會下,”我的大學夢”這門課邀請到埔里沐美工作坊的老闆邱榮豐來到暨大介紹了關於麵包大小事。

 走在街道上,當你經過一家家麵包店時,濃郁的氣味是否讓你情不自禁多回頭看一眼,又或走進店裡大駕光臨。一直以來,我對麵包的看法僅僅是能填飽肚子的食品,從未深刻思考過麵包的由來。平時路過麵包店,也只會讚嘆店裡所飄出來那濃郁的麵包香,而每次聞到那陣披靡而來的香氣,就會想起兒時與朋友自己動手做麵包的那段正在褪色的回憶,偶爾也會想起遙遠的故鄉,頓時有一股念家的感覺。

當我們越認識麵包,越能進一步了解他的品質好壞。容豐老闆堅持天然健康,不加人工香精的樸實味覺,那樣的香氣更能再咀嚼後停留齒中,令人回味。

說到容豐老闆的創業歷程,是一趟尋尋覓覓的味覺享受旅程,一路上品嚐著不同程度的甜味、香氣與口感,加上人生歷練,造就了對麵包的一份無敵執著感。

  原本在台北居住的榮豐,以製作車輪餅出道,那時受歡迎的程度,讓他一天有接不完的公司定單,他還笑著說從未有做這行的每個月底拿支票呢!然而一天三千塊的收入換來的是使他全身疲乏的職業病,最後便決定南下至埔里修養。

  至於麵包夢是從何時萌芽的呢?在吃過各種麵包之後,榮豐老闆開始思索為什麼同樣是麵包吃起來卻大不同呢?這實在是一門大學問,因此他開始深入學習,從零開始、一步一腳印,他告訴我們:「沒有人生下來什麼會,只要肯去做就會變好。」對麵包的愛讓他不間斷的下功夫在研究如何製作天然的老麵粉,一個好的麵包需要包含它的香氣、牛奶、顏色、形狀、細緻程度,同一塊麵包製成不同形狀還別有風味呢!榮豐老闆也曾向日本知名麵包師傅野上智寬習藝,讓他對於酵母的品質與製作更加的堅持。

    經過這次的採訪後,我發現麵包不只是生活中的物質,而是一個歲月與回的象徵。


魅力型領袖|蔡文裕

魅力型領袖|蔡文裕
蕭莉蒨、柯思存/採訪報導

    座落在埔里這個寶地,有一間校地廣闊、風景優美的學校,那就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其中,有一位不為人知的學生,他叫蔡文裕,他是今年西元二○一四年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的大二學生,他有著 一股熱情燃燒著他的內心,在大學一年級時,就想替學弟妹辦一個美好的迎新宿營活動。

蔡文裕表示,當初能當上迎新宿營總召,要感謝同屆同學的支持,因為他在競選時,獲得班上大多數同學的票數,這樣才能達成他的願望。當時的投票狀況為,有三位候選人同時競爭,系上有五十五位同學,而他以四十八票的高票當選迎新宿營總召。

蔡文裕接著表示,他其實在上大學之前,就有「不要讓大學生活後悔或留白的想法,要擺脫小男生、小女生的樣子,學習獨當一面的能力,所以才會接受迎新宿營總召的職位,並嘗試做發揮空間比較大的工作,以及嘗試為大家辦一個活動。

    蔡文裕在訪談時談到,迎新宿營活動的工作內容主要有三項,第一項就是構想每個小組要做的事情,妥善分配工作內容,並且監督工作進度,必須詳細了解每個組別的工作進度,還要請沒在組別內的同學幫忙;第二項就是進行開會和全班報告的主持,構想如何吸引學弟妹參加;第三項就是要排定工作日程表,要將西元二○一四年的二月到十月的進度安排妥當。

    蔡文裕在訪談過程中提到,在籌備過程中有遇到兩項困難,一項是在在預訂房間時,必須在兩個月前預訂,然而,那時學弟妹尚未繳交費用,所以先向系學會求助,但後來因人數的波動過大,造成系學會多付許多訂金;另一項是開學之後發現報名人數波動太大,且無法確切掌握參與的人數,包括保險、住宿及用餐人數,造成進度流程落後,因此花很多時間在調整狀況,導致原本的進度都擱在一旁。

    到目前,蔡文裕覺得籌備狀況還不錯,因為半年前就開始籌備,因此有很長的籌備期,不至於讓團隊陷入超緊狀態,在開學後,事情有了些轉折,因為參與人數無法確定的狀況下,無法專注在既有的進度上,但是在迎新宿營的前三周,大量地彌補進度,此時的他,覺得各組組長們都很有能力,不需要替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實作內容擔心,而且覺得同學們在必要的時候都能挺身而出,深受同學們感動。且大一的學弟妹都很配合排練的時間,所以蔡文裕認為可以給大家一個難忘的回憶。

蔡文裕認為,迎新宿營對他的意義,就像是給同學們一個戶外教學和班遊的機會,所以把它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來進行。並且覺得',如果這次活動辦得好,就能給大家在大學四年內有一個難忘且共同的回憶。並且表示,他是從上一屆的學長姐們學習到這種精神,希望有機會的話,可以把這種精神傳承到下一屆的學弟妹們身上。

我以動保為榮─張愷峰


我以動保為榮─張愷峰
2014年10月23日 20:00﹝暨南大學/女宿交誼廳﹞
採訪:林宜慧、紀錄:林琬柔

很高興能採訪到現任動保社的排班長─張愷峰 學長,了解動保社社員平日的主要工作內容與心理歷程。

張愷峰,在加入動保社之前,本身就是一位愛狗人士,從小家中就有養一隻米格魯,而在他來到暨南大學的第一個晚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讓他毅然決然的加入動保社,希望能為學校的校犬們盡一份心力。

來到暨大的第一個晚上,當張愷峰在校園中夜散時,校犬吉米竟然跟在他身後,陪他一起散步甚至是走回男宿,這件事令張愷峰印象非常深刻,也是他加入動保社的最大動機,因此前陣子吉米過世時,他傷心不已。

「最大問題是人不是狗。」張愷峰講到服務校犬的困擾時,忍不住嘆了口氣,校外人士常常帶狗進校園,卻未注意到清潔問題,以及狗是否有疾病,因為學校的校犬年紀大多偏高,看到校外的狗和校犬玩時,動保社社員其實心裡都捏了把冷汗,深怕校犬會生病。

這一年動保社送走了三隻校犬,雖然因為校犬幾乎都已步入高齡,社員們早有心理準備,但在面對時,卻還是無法輕易釋懷,畢竟每隻社犬都是社員們日日相伴、用心照顧的,然而這種悲傷的心情,也只能讓時間去慢慢地沖逝。

而問及擔任排班長的主要工作時,張愷峰總是一種無奈的口吻,他說在安排社員排班時,常常會遇到社員找藉口不排班的狀況,但礙於社員當初參與動保社時所展現的熱忱,他也不好意思指責或說重話,只希望每位社員都不要忘記參加動保社的初衷,努力盡到自己的責任。

其實,身為動保社排班長或主要幹部,所要盡的責任真的很多,像是連假時,大多的社員都回家過節,這時候誰來負責校犬的伙食呢?張愷峰表示,其實暨大熱心的同學很多,會有些留在埔里打工的同學願意輪流幫忙,或者住在學人宿舍的老師們也會幫忙,還有警衛先生也常常幫忙餵食,甚至是畢業的學長姐也會來學校餵校犬,他說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協助,這是給動保社所有社員最大的支持。

最後,張愷峰有幾句話想告訴學弟妹:「我有很多想說的,可是不知道從何說起,大致上就是,動保社最大的缺點是太強制性了,因為付出跟責任是每個人自發性的,但動保社對於這點比較偏強制性,因為照顧校犬是時時刻刻都要做的事情,不像一些才藝性社團,可以隨自己的心情或時間去做,但我能保證你得到的會遠超過你付出的,像是校犬看到你會熱烈迎接,這就是一種很棒的回報。所以真心歡迎大家加入動保社哦!」。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比豆起司

比豆起司
陳家羚、張佑楨/採訪

從頗久之前就聽聞埔里鎮上有間美式餐廳,考慮後我們決定前往比豆起司進行採訪,由於那天傍晚就到達比豆起司,我們是店裡的第一組客人,在點完餐後我們就向老闆娘開始採訪,老闆娘雖然不甚健談但卻也很熱情的回應我們提出的問題,在一開始我們的訪問沒有侷限於哪個面向時,老闆娘卻又能一點點的多方面分析給我們聽,問我們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資訊,而她臉上總是掛著淺淺又靦腆的笑容讓人感到很舒服。

令我們相當好奇的是店名的由來,老闆娘解釋,「比豆」兩個字是女兒的英文名,女兒總愛在爸爸煮咖啡、玩吉他時,賴在身邊享受她最愛的起司蛋糕,每看到女兒吃滿嘴角時的天真模樣,心裡頭總有股幸福感在發酵,於是老爹捲起袖子,用呵護女兒的溫度,親手烘培出一條條新鮮天然濃郁的小起司,並以女兒Bido之名取名Bido cheese,並希望讓這無微不至的堅持與幸福散播到每顆被呵護的心;而菜單裡的菜色也是時常變化,一季更新一次,為了讓客人們每次用餐都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體驗。老闆娘表示店裡的各種食材都是新鮮且親自製作的,與外面一般連鎖餐廳的中央廚房不同,像是焗烤義大利麵中的牛肉丸也是他們親手揉製的,我想,對於比豆女兒滿滿的愛也都注入在食物中,因此客人所享用的餐點中也充滿了溫暖的愛,這或許是比豆起司生意一直都不錯的原因之一吧。老闆娘也有提到,主要的客源大致上是年輕人,可能是美式餐廳較吸引年輕人的青睞,餐廳內的氣氛也相當良好,適合三五好友吃飽喝足後閒聊的好地方,我們真心的覺得比豆餐點很不賴,飲料也有其特色皆由老闆娘位於吧台親手調配,回顧率是百分之百。



藍城書坊

藍城書坊
陳家羚、張佑楨/採訪

因緣際會下我們得知了”籃城書坊”這個位於埔里鎮的地方,有了好奇進而去探究這個地方。
籃城書坊,利用舊工廠改建,隱藏在小巷子內,除了書報雜誌外也寄賣二手書籍,並提供居民、學生和遊客文創交流的空間,讓純樸的籃城社區增添藝文氣息。而我們也是因為通識課在此舉辦友善農業分享交流的活動來到此處,有了機會認識它了解它。

籃城書房店長吳秀雀說,開設獨立書店是她和丈夫的夢想,在朋友提供場地與集資下,在籃城五巷將一間廢棄的鐵工廠,改造書店及藝文交流空間,也希望能跟社區緊密結合,讓知識、文化創意等藝文能在地方扎根,日益茁壯。 有別於傳統書店,吳秀雀保留老工廠的斑駁磚牆,將鋼梁重新上漆,打通水泥隔間,讓破落的廠房搖身一變成為舒適開放的書香園地。 不少學生團體也會到籃城書房租借場地,舉辦藝文生態、社區營造等活動,暨南大學通識中心水沙連行動辦公室助理郭怡君說,籃城書房讓埔里地區多了一個愜意閒適的藝文空間,就算沒買書也能來這感受書香,參與藝文活動,很棒! 只是在網路書店、連鎖書店、出版商的競爭下,光靠夢想經營書店是難以生存的,吳秀雀就充分利用二樓空間,改裝成讓小資遊客住宿的背包客棧。 吳秀雀說,一樓免費提供給民眾上網和閱讀,二樓用簡單溫馨、價格親民的房型,吸引來埔里休憩遊玩的外地學子或小資族借宿,達到開源的目的,讓書店能夠永續經營下去。

創立人認為埔里有許多的機會讓年輕人去創業,即使只是小鎮卻也充滿生命力。書店曾舉辦了一場演講,主題是『巷弄裡,最任性的小書店』,邀請台中新手書店的主人,他的想法是將學生帶出學校走進社區,將知識從學校帶出來走入城市中的商業街道。我想,這或許也是藍城書坊開在埔里小鎮上的原因之一,希望暨大的學生也能走出校園,將知識帶出校園,在沒有學校保護下的我們能做些什麼,是否能闖出一片天。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在地人的創業精神

在地人的創業精神
採訪/王唯懿  許俐雯 

原本走在埔里鎮西安路上,便可聞到陣陣的鬆餅香,一陣子沒來吃鬆餅的我們,今天走在西安路上,突然找不到這股濃郁,擔心著鬆餅店是否倒了,經過查詢求證,原來位於埔里鎮西安路的"二四鬆餅小舖",在今年一月份左右搬至北辰街,我們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於是我們想記錄下這份濃郁。

"二四小舖"是一間專門賣鬆餅與一些輕食類點心的店,一走進店裡,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異國風味,靠近門口,佇立了一個大屏風,上面掛了兩幅畫,而桌上也擺著老闆娘收藏的耳環吊飾,二四小鋪的裝潢擺飾是老闆娘與老闆娘母親所設計的,老闆娘是一位年輕的姊姊,老闆娘表示,店裡所賣的鬆餅、輕食以及飲品,都是自已條配的。當我們問起創業之路,老闆娘則回應,當初想開鬆餅店,是基於成本與自己體力的考量,因老闆娘年紀很輕時,便踏入業界,從事了好一陣子的飲料業,於是身上有了職業病,手不能舉太重之物,而鬆餅店的開設,是她能力範圍所及的事,然而,老闆娘希望這家店的成立,是一種傳承,當店裡的一切步上軌道之後,老闆娘就會把經營權交給家族的人,讓他們經營,而老闆娘想離開埔里去過她想要過的生活。

老闆娘表示,開店過程,難免遇到挫折,店鋪從西安街遷到北辰街,勢必會流失一些原本的顧客群,但老闆娘選擇不做廣告促銷,因為老闆娘認為,促銷期客人人數會暴增,需要另雇用人手來幫忙,而當促銷期過後,顧客人潮會有下降的趨勢,屆時必須裁切原有的員工來因應,以顧客暴增來當作裁員的理由,並不洽當,也不是正確對待員工的方式,老闆選擇品質的堅持與口碑的延續,來取代廣告的宣傳。 老闆娘提及,家庭教育是她創業和就業的幕後推手,家庭教育促使她能對壓力大幅度的承受,從就學期間,便在手搖飲料店工作,當時的工作量也是超出她所能負荷的範圍,但她也咬緊牙根,撐了下來,後來得到老闆的賞識,提拔她到其他工作崗位上,之後,也從事過咖啡廳的工作,近年來,老闆娘決定自己創業,一手打造她的鬆餅店,就老闆娘的職場經驗而言,她較能明確掌握市場顧客的趨勢,也能熟知客人的心態,這些優勢,能讓老闆娘設計與搭配出具有特色的菜單。

二四小鋪,埔里在地人的創業理念,獨特與品味的堅持。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蒙特利爾餐廳

蒙特利爾餐廳
蕭靜怡、張雅雯/採訪

在埔里街上的小巷裡,我們透過朋友的熱情介紹,來到這間沒有華麗裝飾,簡約卻不失格調的蒙特利爾餐廳。它沒有碩大的看板,也沒有透過任何的媒體廣告宣傳,這間店依靠的是大家對他們口碑的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而知名度就這樣打開了。品嘗過這間店美食的客人也通常會再度踏進這間店,就像我們再度回來採訪一樣。

<蒙特利爾餐廳>,這個名子也道出這間店的特色─蒙特利爾的道地料理。蒙特利爾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城市,是世界第二大的法語城市。在這裡每一道菜都是他們的招牌,參考當地傳統料理做法,沿襲老闆家鄉的傳統,在台灣找出最合適的原料,端出最道地的菜餚。他的營業時間和其他店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只在星期五、六、日、一 才營業,不過縱使這樣,卻不減大家來品嘗的動力。在埔里地區,這樣的歐美異國料理是很新鮮的,不禁也讓我們好奇老闆為什麼會有開店的想法,到真正實現這個想法中間遇到的問題。我們雖然用很破的英文來訪問,他還是很熱情的招待我們他自己特調的咖啡,開始說他們的故事。

老闆因為工作的關係而來到了埔里,從事外籍英語教師,因而在埔里認識了老闆娘,從相遇到結婚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他們的共同興趣就是烹飪,平時在家打理家務的老闆娘,會嘗試用不同的食材做出道地的蒙特利爾菜餚,一方面讓不適應台灣食物的老闆可以享用家鄉料理,一方面滿足了老闆娘對烹飪的熱誠,開店的念頭因而開始萌芽。他們從兩年前就開始預備要開店,但在食材方面遭受到許多的困難。埔里地區交通不便,要取得外國料理原料,就必須大老遠跑到台中甚至是台北去買到所需用的食材。在成本的考量下,預算方面也必須有所控制。光是嚐試每種不同食材做出來的風味就花了他們兩年的時間,老闆娘說:「我們自己都不吃的東西,怎麼賣給客人?」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品質的要求。

說到這裡,想要來跟大家介紹他們的料理。第一個是讓我們想一口接一口,每次必點的楓糖派,他的甜味是道地的楓糖,Q嫩的口感、濃濃的奶香,富有異國風味的甜點,是我們最佳推薦。再來是他的蒙特婁肉丸義大利麵,濃濃的番茄味,加上道地的起司,老闆娘跟我們介紹,這個番茄肉醬,放了幾十種香料,熬煮了好幾個小時,才能讓他的風味香氣自然地跑出來。最後要來跟大家介紹墨西哥牛肉塔可,因為他的外皮是手工製作,牛肉品質也有把關過,品嘗起來的感覺很鮮嫩。

其實他們的每一道菜我們都很喜歡,因為他們的用心是吃得出來的,在每一個環節的把關,不僅做出他們自己滿意的料理,也讓我們吃得幸福。他們並沒有因為這間店賺取很多營收,頂多只能平衡出支,但他們卻做得很開心,也想發掘更多新點子可以去實踐,因為客人的笑容是他們在這當中最大的收穫。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瓶中乾坤-明潭傳奇風物館

瓶中乾坤-明潭傳奇風物館
蕭逢慶/何韋宏採訪

相信大家都聽過瓶中船,這種源自於德國的精巧手工藝品一直被視為袖中珍品,但是在日月潭,有一位張連桂老先生在瓶中展現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令人嘆為觀止。在大師已八十四歲之齡仙逝之後,他的兒子張文耀整理、布置他的遺作,在其故居成立明潭傳奇風物館,讓我們得以親眼看見大師的作品,我們就這樣懷懷期待的驅車前往,希望能有新奇的發現。

風物館的外觀不太起眼,甚至可說是簡陋,連位置都在隱密不顯眼的小巷子裡,門口僅有一塊以原木製成的招牌寫著明潭傳奇風物館,整體風格顯得相當樸實。一進入館內,就被一隻用鋁罐拼成的龍深深的吸引,他的雙眼是用燈泡製成,插上電後更是栩栩如生,堪稱有畫龍點睛之效。館內收藏的工藝品多不勝數,件件都可說是巧奪天工,張老先生的作品的靈感都是生活周遭,藉由他靈巧的雙手,一件一件的沒入瓶中,更添加了美感。據導覽員所說,瓶中不事先做好再放進去,而是以鑷子之類的小工具慢慢的創作,在其中所花費令人絕倒的時間與步驟才完成這些維妙維俏的藝術品。

張老先生在年輕時即以習得一身好技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政府充軍新幾內亞。在戰爭末期憑著自己的專長利用當地草木製作捕魚工具提供近百人糧食,救了許多人的性命。並教導當地原住民編織的技巧,贏得他們的信任,才得以在風雨飄渺的時局倖存回台。老先生在九二一地震過後閒不住,覺得把漂亮的酒瓶丟掉實在可惜,於是信手拈來製成了幾十個精巧的瓶中藝術品,並戲稱要一瓶吞天下,並且打算將平生所聞都記錄進去,直到離開人世之前,已經留下了約三百件的藝術品,產量之豐令人敬佩。作品中有兩件令我印象特別深刻,也顯示了老先生對於時事的關心。一個是台北一零一大樓,在狹小的瓶中作出其高聳的姿態,尤見其功力之高。另一件是三一九槍擊案,瓶中人物肚中的傷痕似乎還留著鮮血,令人發噱。

張老先生在七旬高齡開始創作,在眼不明、手不穩的情況下做出了一件件精緻的工藝品,從不對年老有一絲一毫的示弱,他精神已在其作品中永存,賦予那些工藝品更高於藝術的價值。也很感謝他的兒子張文耀先生願意與其妻子共同將他父親的作品保留下來,讓我們這些來不及親眼見到張老先生的人能透過他的作品一睹日月潭之光的風采。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巧迎本校第五屆吉他之夜--與埔里在地音樂家「李和軒」

巧迎本校第五屆吉他之夜--與埔里在地音樂家「李和軒」
李宜憲、張祐銘/採訪

圖書館第六屆駐館音樂家李和軒老師於五月二十三日星期五下午六時在本校方形劇場內舉辦一場音樂會,本次演出以吉他為主要演奏樂器,而樂團則以李和軒先生為指導老師,呈現多場精采的演出。活動結束後,我們前去採訪,希望能瞭解這位年輕音樂家背後的故事。

老師說道,自己出生在音樂世家,父母是臺灣第一對古典吉他夫妻二重奏,自有記憶以來他們就經營音樂事業。家中雖開設樂器行,但自己小時候則不大專精吉他,時而彈奏時而間斷,似乎不珍惜與吉他的緣分。孩提時喜歡繪畫,在大學就讀美術相關科系,在高中時代對吉他產生更多興趣,逐漸認真練習,並加入吉他社團持續努力,於社團中不斷精進培養領導與學習的能力,直到大學畢業後隨即投身從事音樂教學,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他從前以繪畫為志趣,但後來則以音樂為人生規畫,由於瞭解到「音樂與繪畫」皆可歸類於「藝術」層面,不論朝著哪一方面發展都須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才可培養專業,而如今選擇了音樂,因此現階段對繪畫方面已無從兼顧。

他接著介紹,自己原本居住於臺南,在當地待了十五年左右,就讀至普通中學一年級後才隨家人一同搬遷至此,之後曾遇上九二一天災。老師強調,當初會來埔里,主因在於父母的意願,而搬來的時間點恰巧位於春末交接的時節,氣候就像現在一般溫和,而他們欲在季節交替的時間暫緩家中音樂事業並稍作休憩,因此鎖定好山好水的埔里,從而搬來此地居住。

他表示,目前家中仍持續從事音樂事業,自己也在埔里開設一間音樂教室,不斷培養音樂人才。除從事音樂教學工作,偶爾也兼任附近高中或大學的校內課程,例如本校暨南國際大學與臺中逢甲大學,又如兼任暨大附中與埔里高工及普台高中等校的老師。尤其在逢甲大學當過社團指導教師,但由於該校社團傳統體制問題導致課程受影響,因此中斷兼職並離開逢甲大學。

李老師敘述他曾為吉他樂器做「品牌」代言,原因在於有吉他師傅想找人代言產品,又自己與師傅關係熟絡,師傅亦欣賞自己的琴藝才華,加上欲尋找可信任之人,師傅提到先前有些代言者是大陸人,他們大多見錢眼開或見風轉舵,在師傅眼中不值得完全信任,因此才會找他幫忙代言。

「埔里」向來是人文薈萃與藝文集聚之處,除了觀光產業,還有許多藝術文化存在鎮內各角落,其中尚有許多部分不為外人熟悉。如何保留並傳播鎮上的文藝種子,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經由文字簡介,我們試圖達到持續努力的目標,期望透過本文,使得愈多人對「埔里」有愈深層的認識。


尋找早晨的「好滋味」

尋找早晨的「好滋味」
王怡媜、趙悅如/採訪

在埔里鎮的這個小市區裡,有這麼多各式各樣的早餐店,有的是大間的連鎖店﹔有的是普普通通的小店面,亦或是西式、中式之分,而最終吸引我們駐足下來的正是這家位於埔里鎮育英街的好滋味早餐店,雖然它藏身在平凡的巷弄當中,但好味道總是藏不住且為人所知的。店家賣的是偏中式的早點,有蛋餅、蔥油餅、碗粿、包子、冬粉和最特別也是最熱門項目之一的豬肉餡餅…等,價格方面是屬於平民價格,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是經濟又實惠的價格。還未進去店裡,就可以看見老闆娘、老闆,還有員工們忙碌的身影,還有好幾位客人正等待著他們美味的早餐,店裡也有提供好幾個位子可以內用。

會開早餐店是因為這是老闆娘的本業,娘家那邊本來就是在做早餐店的,是孩子周歲以後才搬出來,從民國85年開始創業,而老闆娘本身是在地的埔里人,老闆是屏東人,原本還是個磁磚師傅呢﹗關於最特別的豬肉餡餅則是老闆娘的哥哥去台北跟一位山東人學的,老闆娘高中畢業後再跟哥哥學,然後一起做的,算下來老闆娘做餡餅的資歷已經有30年了,平日4點就要起床準備,假日可能就要3點半起床。這個豬肉餡餅是老闆娘早上親手包的,一口咬下,裡面包了滿滿的肉餡,還有熱騰騰的肉汁會流出來,蔥油餅更是香酥脆,也不會過於油膩。不管是哪一行業,一開始為了開發客源與穩定業績,肯定是會比較辛苦的,需要有一段時間,老闆娘曾說過:「要給自己機會也給別人機會來認識我們的產品。」那時候,老闆娘其實也不懂得怎麼去找地點,就只是剛好找到這一個店面,那邊地段其實並沒有很好,雖然附近有一間育英國小,但是人數不多,況且現在大部分的小學生也比較喜歡吃西式的早餐,這些困難之處是無可避免的,但香味四溢的好味道,一定能傳到很遠的地方去,將人群吸引過來。

第一次去時就繞了兩三條巷子才終於找到,原本想先詢問老闆或是老闆娘能否接受我們採訪,但他們一直非常忙碌,我們只好先買份早餐坐在裡面邊享用邊等待時機,一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還好老闆很爽快的就答應了,讓我們又再次體會到埔里人的熱情與溫度,希望這份名副其實的好滋味能一直傳承下去。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用心去接觸-埔里新生教會

用心去接觸-埔里新生教會
廖心瑜、朱姵齡、石津寧/採訪

        一樣是間小小的教會,它和別人有何不同的地方呢?不是單純的聽聽教義,大家團聚在一起得到依慰。為了能讓愛傳遞到更深遠的地方,它不僅僅是附近居民的心理避風港,更是所有需要被愛的人的家。藉由認識上帝,使原本偏離的心能夠再次的追尋回來。

        在平日的星期二到五傳道們和政府計畫結合,他們將前往大成國中對國一學生進行教導,一學期學習問題處理,另一學期則是情緒管理,希望能在孩童時期就讓他們體會到這些生活上的的小技巧,不會因為一些小磨擦而偏差。在其餘的時間也會到社區附近拜訪其他朋友,一開始接觸時常常被誤會是要來騙人的,雖然如此,傳道們還是一樣不斷的慰問社區朋友,想讓他們的心傳達出去。也會到偏遠的晨光園去拜訪,晨光園是專門照顧一些弱勢老人的地方,成員大多是無依無靠或是被家人拋棄的人,藉由平時的寒暄問暖讓他們感到幸福。

        而星期六時是青少年的主日學,這些孩子大部分成績都不太好,但是相信人都會有一份專長,教會希望能夠為他們建立一個學習平台,透過帶一些活動來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通常都是以說故事或是玩品格遊戲來慢慢開導他們,或是請專業人士設計一些活動課程,但由於這是間小小的教會,所以多是由暨大的學生協助幫忙設計課程,在教導學生的同時我們也學習到了包容。而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單親的背景或是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因為很少受到關愛,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所以脾氣會有些不好,而周遭的人也因此不喜歡和他們相處,所以當我們用愛心去接觸他們時,他將會感到無比開心,也會敞開心胸漸漸改變品格,希望能透過一天的學習,認識上帝使他們的心感到溫暖。可惜的是,原本有收國小生的,但是考慮到人手不足,如果請學生們來卻無法全心全意地去關懷他們,讓學生們學習不到事物也是件不好的事情,最後決定只留下國中生。

        雖然它是一間教會,但是所幫助的對象卻不僅限於基督徒,是所有需要被關照的人,而特別的是對於孩子們的課程,不單單是以教義的道理讓他們學習,而是實際的活動課程,親身的體會去感受所學到的是有什麼意義,體會真正的生活知識,卻也是以教會當作一個家對他們付出,填補了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