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帶咖啡去流浪─林立昕

帶咖啡去流浪─林立昕
邱志軒、高愷風、洪宗和

一杯咖啡,不是主角,不是配角,是人與人的連結。

「連結就像一種緣分,就像我和老闆娘和這家店一樣。」立昕一邊擦著咖啡杯說到。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在「我的大學夢」這一堂課有幸請到流浪咖啡師¬¬-立昕,來替我們演講,那時我便決定要好好認識這位〝流浪〞咖啡師。

    從大成國小旁的小路走進去,一路上的景緻也從一棟棟的平房,轉變成遼闊的田園。正當我們開始疑惑距離還有多少的同時,我們的目的地-籃城書房也映入我們的眼裡。

一推開門,第一個印象就是這裡是一間不自覺會讓人放鬆的住家。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在一些小地方,充滿著巧思,居家擺設和精緻的藝術裝潢呈現衝突的融合,一整面紅磚的大牆搭上前衛的燈飾,居家的沙發衝擊時尚的吧台,不搭調卻有種新奇和熟悉的味道。熱情的老闆娘一看見我們就立刻為我們介紹,她說籃城的書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老闆娘自己的書,第二類是附近居民捐贈的書,第三類較為特別,是一些獨立的作者自己出版,然後放在書房銷售,其中也包括一些在中國被禁止的書。不像誠品和墊腳石,這裡不是百貨公司,不是文具店,是真真實實的書店,這是老闆娘堅持的理念。而書房的盡頭,一位咖啡師正替客人倒著咖啡。

  在屬於自己的小吧檯,立昕煮著咖啡。『為什麼想當咖啡師?』他手停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說「那時我三十出頭,被老闆資遣,職業培訓有錢拿又可以學東西,當然就去了。於是與咖啡的連結就產生了。」吃了一口老闆娘請的爆米香。「你們現在吃的是暨大學長產的米喔!」原來生活每個細節都有他的連結,或許很近或許很遠。『為什麼叫流浪咖啡師啊?』「咖啡煮好了,幫你們分成冰跟熱的,你們可以喝喝看他們的差異。」他一邊倒著咖啡一邊說著。「流浪咖啡師其實是我替自己取的,因為我算是半路出家,沒有咖啡店想雇用像我這種咖啡師,他們要的是年輕有為的咖啡師,而我就像在流浪一般尋找著連結,當然我也希望他可以成為我的招牌,當大家看到流浪咖啡師就會想到林立昕這個人。」眼光閃爍著什麼,他喝了一口不知道什麼品牌的啤酒,又說了一些關於這瓶啤酒的故事和跟這間店緣份的開始。這又是個很長的故事了。

  「這些是台灣產的咖啡,像你們如果剛喝咖啡,我比較建議…」像我們一一介紹了咖啡。『其實我在家也有煮過咖啡,但實在喝不出他們的差別,可能...我沒有品嘗的天份吧!』我低著頭說著。「每個人都有品嘗的天份,只是不見得有那麼多詞彙形容,無法像那些咖啡師一樣講的天花亂墜,因為他們天天接觸,就像愛斯基摩人可以分辨形容四十幾種雪一樣。」他信心滿滿的說,我點頭表示認同。

其實他找的咖啡豆都不是知名或什麼特別昂貴的牌子,他所尋找的是台灣盡心盡力為咖啡豆奉獻的咖啡農。他希望他們的努力可以透過他漸漸被大家知道,他也可以透過他們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他正漸漸在台灣各地流浪,尋找那些不是為了商業利益的咖啡農,並透過咖啡跟他們與土地建立連結。

一杯咖啡,不是主角,不是配角,是人與人的連結。走出咖啡店,這句話竟特別讓人回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