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大四生的回顧:大學教育的憧憬與實貌

大四生的回顧:大學教育的憧憬與實貌

林子園/文


這是個很少踏足圖書館高樓層的學期。因此難得來到四樓,忍不住又深吸一口氣,這裡的味道仍如舊,帶著霉味的書香,沉著而溫柔,我曾深深為此著迷,在每個需要查閱書籍的午後,於四、五樓的四人座,埋首書本中,只為尋找作業的靈感與材料,幾個小時也不感到枯燥乏味。我想這正是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的不同之處——圖書館不再只有自修室,而是能夠真正感受書本魅力的地方;考試也不只是唯一的評分標準,不管是報告、作業、校外參訪,學生的價值能夠以各種形式傳達。

畢業在即,回想高中時想像中的大學,不外乎考試變少、上課方式更多元,而通識課就是認識更多外系的朋友的機會⋯⋯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憧憬。然而真正進入大學後,由於歷史系大一著重奠基歷史學方法,課程繁重,老師們縱使有改變上課模式的想法,也多半受限於課程內容而難有更動,便並未感受到大學與高中教育之強烈不同,主要是「報告」比較有挑戰性,需要助教引導、修改多次,才能上台流暢地報告。

因此第一次讓我覺得「與高中好不一樣」的課,其實並非系上開設的課程,而是曾守仁老師的大一國文。老師每週講解一篇文本,再由同學們進行分組,介紹該週文本,形式不限,因此經常能看到同學以各種方式呈現,有演戲、拍攝影片、相聲、脫口秀⋯⋯每次都大開眼界,待同學呈現完畢,老師再進行額外的補充及解析。由於大家都認真準備,故輪到自己那組時,也會因競爭心態而努力參透文本,組員間互相討論激盪,助教亦會不時給予思考方向,反而能得到比高中國文課本更多元的想法。另外,這堂課程的考試,過程中可以 open book,因為題目大多是針對文本內容的提問,並沒有完全標準的答案,只要瞭解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的看法,就能得到好成績。

我喜歡的課程大多都是這類的,自由、但重視思考。我認為高中教育的敗筆就在於,教育是單向的傳輸,而非雙向的交流,由於課程內容過多,只能填塞再填塞,沒有喘息的空間,因此難有思考的機會。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解,課後再閱讀講義,這些完整的課程內容,幾乎沒有做筆記的空間,此類教學方式或許能完美應付考試,但這些知識留在生命中的時間,並不會很長,因為這些「標準答案」具有存在的目標,在考完試、達到目標的瞬間,頭腦自然地便將其分類為「不再需要的資訊」。然而思考過後得到的知識不同,這些知識不是因某種目的而被記載,純粹是大腦運作後自然產生的資訊,可惜在填鴨式教育下,不再思考的學生們占大多數,就我而言,也是上了大學,才在各種課程當中逐漸找回思考能力。

若說哪些課程能學到「思考」,基本上歷史系的系選修是不錯的選擇(此僅舉例修過之課程),有較傳統的教學方法,如林蘭芳老師、趙立新老師,課程前需自行尋找當週史料,並閱讀幾篇論文後寫成摘要,並針對論文進行提問,課堂上先與同學、老師們討論,於過程中逐漸尋找思路,老師才會做出總結,而非一開始便告知答案。另外較創新一些的教學模式,則有王良卿老師,他授大二的必修課「中國史(四)史料選讀」時,拋棄報告及作業,讓我們表演民國時期的歌曲,形式不拘,但必須將當時的時代氛圍、背景展現出來,且所有同學都可參與評分,與曾守仁老師的國文課有異曲同工之妙——讓學生主動查找資料,還能進一步深入,學習歷史系很重要的素養:感同身受。

不管是在必修課抑或選修課,王良卿老師的上課方式都獨樹一幟,以簡報為輔,但幾乎沒有任何文字,一頁只有一兩張圖片,但偏偏就能以其為關鍵,引出一連串的事件,令人印象深刻,記憶停留在腦內的時間也更長,因此考試前幾乎不需要準備,就能輕鬆應對。即使大四了,現也仍記得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其實是輔仁文社,而非著名的興中會,便是因大二的必修課,老師以幾乎各家高中課本都會收入的「時局圖」為引,介紹此圖第一次刊登,便是刊登於輔仁文社報刊,再補充道有關此文社的歷史與人物,因此讓我對輔仁文社印象特別深刻。

四年來,令我收穫良多的課程或多或少都有幾個特點。第一,課程作業有一定自主性,教師訂出的作業題目讓學生有足夠發揮空間,大多有發表機會,能夠在所有同學面前展現作品,是壓力也是動力;第二個特色,不是純文字的教學,通常搭配圖像,穿插影片;第三點,老師們不會一直講解,而是時常與同學互動問答,因此教學相對活潑、具吸引力,能夠引導學生仔細聽講,並在討論過程中鍛鍊思考與辯論的能力。由這些共同點建構而成的課程,學生認真的比例相對較高,能明顯感受到整個教室的氛圍不同。不過在暨大,以單純講解為教學模式的課程仍不少,這種方式行之多年,固然有其價值,這是難以否認的,但現今的社會是否需要不會思考、只會接收知識的人才?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近幾年來興起一股「創新教學」的風潮,有些老師或家長對此抱有疑慮,認為「創新」帶來的不一定是好處,對某些學生來說,可能反而是不適合的學習模式,與之相比,能夠令大多數人吸收知識的傳統教法或許還更穩定。上述提過的課程與我的高中生涯相比,都是非常創新的,但我認為創新教學的關鍵點,其實不在「創新」,而在於「聆聽」。傳統教學最令人詬病之處,便是單向的給予,創新教學則與之不同,創新教學的老師們,通常很在意學生是否有成功吸收知識,因此在課程後,往往給予學生對課程發表意見的機會,得到回饋後,老師們再做出微調,逐漸調整成最適合這批學生的教學模式,故每年的課程內容或許都不一樣——這是高中時的我未曾想過的。

因此對我來說,某種程度上,我所接受的大學教育幾乎可以說是創新教學,從前想像中的大學總是模模糊糊的,只想著能擺脫考試便是最棒的事了,經過了四年,「大學教育」在我腦海裡才開始逐漸有了輪廓——有願意成長的學生,便也有願意成長的師長;有願意思考的學生,便也有願意思考的師長;有願意聆聽的學生,便也有願意聆聽的師長。其實無他,我期望中的大學,便該如此自由、開放,並寬容。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