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拾芭樂》採訪編輯系列演講

《拾芭樂》採訪編輯系列演講  鄭中信/撰稿

觀點覺察與地方意象:《拾芭樂》
課程刊物《拾芭樂》是大學一年級的國文課班刊,創刊於2013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訪談,在跨世代的接觸中,採訪各種地方的人文風景。在學期課程裡,以每個月一期的節奏發刊。刊物創辦的目的,主要在於透過初次離鄉的大學新鮮人書寫地方,從他們的陌生視野中,看見求學處所的各種人情事物。《拾芭樂》這份刊物本身擁有著稚趣,十八歲青年的所見所聞,呈現出不同於居民的地方意象,足以成為另外一種生活的關照,展演出不同的生活情狀。如同刊物名稱,同時具有「快樂的十八歲(十八樂)」的青春洋溢,也具有「已經十八歲(十八了)」的成年儀式,看似稚氣的書寫中,其實也可以約略看出,青年學子對於社會的觀察、關懷與期待。

《拾芭樂》也是青年的旅行札記,透過旅遊活動的書寫,紀錄某時期、系所、地區、個人的探索過程,在發展中的語言操作裡,看見特定世代的成長軌跡。這同時也足以成為某種檢閱,在不同世代、不同環境的接觸中,看見其中的差異,思考對話的方式。

對於創刊者鄭中信來說,這份刊物的發展沒有學校限制、沒有區域範圍,期待具有相同理念的朋友加入,一同創造不同場域與世代的《拾芭樂》。畢竟,世代的地方參與,以及地方誌的書寫,必須建構在群體的概念中,越是廣闊的群眾參與,越是能夠看見世代與區域活動的梗概痕跡。


2014/10/02/陳翊綾:地方刊物《尋庄》創辦理念與發展規劃

土地關懷與社會實踐:《尋庄》
於2014年創刊的《尋庄》地方誌,是一份具有社會意識的刊物。誠如李喬在〈創刊序〉所言,「民心渙散,困厄馴服」的「苗栗地區」,終於有一群年輕人,抱持著「要合作,絕不分裂;回到民間學習,救台灣一定要從民間做起」的理念,開始走進社會現場,結合地方力量,衝撞權力、金錢的桎梏政體,提筆撰述所見所聞,紀錄了苗栗的各種人物、議題。

這群年輕人經歷了各種行政系統下的暴力,在苑裡德商英華葳集團大型風車的不當架設,竹南鎮大埔里科學園區的區段徵收與強制拆遷中,看見故鄉居民的憨厚與權力的不當行使;在雲林、彰化規避環評的國光石化案件,關場工人華隆自救會的請願活動、兩岸貿易的黑箱協議等等社會議題中,看見團結、串連的力量。因此,以公民意識、社會運動做為主要的軸線,從故鄉的草根人物出發,試圖凸顯地方的聲音,連結各類的社會議題,產出了《尋庄》地方刊物。藉以破除規訓化的單向度接受,向臺灣的媒體、政務官僚與各個地方團體,闡釋自身的定位與立場,宣示自主的能力,搶奪苗栗的在地發言權。

苗栗《尋庄》不能夠單純以地方誌的角度看待,它擁有強烈的公民意識。草根人物的介紹,連結了正在發生的社會議題,過往歷史的紀錄,也試圖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軸線中,找尋問題脈絡,試圖尋找解決的方案。

2014/10/23/管雅菁:921社區報《石岡人》的經營理念

災後重建與網絡連結:《石岡人》
臺灣在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車壟埔斷層劇烈震動,芮氏規模7.3的地震,造成全臺灣大停電,在訊息中段的狀態下,隔天才陸續傳出災區訊息,最後的死亡人數統計,高達兩千四百多人。南投、台中區域屬於重災區,當時除了集中全臺灣的各種重型機具,進入到災區之外,也動用軍隊協助救災問題。災難之後,建築物受損嚴重,居民不只是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在極度的恐懼之下,仍有居所的居民也不敢進入室內。於是災區居民各自尋找遠離建物的空間,有的居住於帳棚中,有的投靠到外縣市的親戚家裡。社區民眾無法連結,彼此關係漸行漸遠。

災難重建不僅著重於硬體設備,居民的心寧重建、情感聯繫、訊息傳遞也是必要的項目,地方報刊因此具有重要的作用,台中石岡地區《石岡人》的創辦,便是當時其眾多地方刊物之一。《石岡人》為了凝聚鄉親的地方認同,增加民眾的自信,因此廣邀居民題字,做為這份刊物的刊頭標題。也極力推動各項社區藝文活動,撰寫地方故事,世代擴及小孩、青年學子、壯年成人、老人。在定期出刊的規劃下,逐一將居民重新的連結。

直至2014年的今日,《石岡人》已經歷經15個年頭,當年的返鄉青年管雅菁,在接手報刊業務之後,依然以固定的節奏,定期舉辦活動,並且回顧過去的歷史,在回憶與展望中,凝聚地方意識。

2014/11/06/絹窩小肆:台灣獨立刊物的平台創設

獨立刊物與銷售平台:《絹窩》
流浪多年的青年絹印藝術家徐子凡(暱稱「小肆」),於2014年在高雄開設了獨立書店《絹窩》。做為獨立刊物的銷售平台,徐子凡拒絕收入主流的、商業化的出版品,試圖蒐集臺灣各地的獨立刊物,也努力的將視野放到國外,蒐集各類極具特色的作品。

獨立刊物(Zoom)本身即是即時性創作,有的定期出刊,有的又是隨興而出,往往呈現強烈的風格,具有地方意義、個人情緒、議題討論……等等特質。正因為獨立刊物的特殊屬性,往往可以看見作者強烈的個人意識,再加上呈現的形式不侷限於文字書寫,圖像與文字、文字與音樂、圖像與音樂等複合式的創作屢見不鮮,反而時常出現具有啟發意義的作品。與其說《絹窩》的創設是為了販售獨立刊物,實際上,更接近於具有藝術家身份的創辦人,意圖透過獨立刊物的蒐集,累積個人創作的養料,並且在開放式的場所中,分享難能可貴的蒐藏,藉以結交同道,討論藝術創作。

開放空間的《絹窩》也是藝術展場,定期更換創辦人的絹印作品與出版品,也提供其他作家的藝術展示。此外,週末假日的時間,也會以開架式的三輪車,讓獨立刊物以裝置藝術的形式,在高雄的大街小巷中移動,傳遞創作與分享的訊息。目前,徐子凡依然持續的匯集各類刊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拾芭樂》、《小確幸》刊物也在《絹窩》的蒐藏中。


2014/11/13/洪偉毓:音樂品評的概念與方法



2014/12/04/蔡嘉瑋:圖文寫作的各種可能



2014/12/11/廖肇祥:電子媒體《大埔里生活網》的地方概念

地方議題與產業推動:《大埔里報》
埔里屬於1999年921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在歷經災難之後,各項資源挹注重建,各種機關團體協助幫忙,目前已經成為觀光產業的重要處所。埔里地區的住民多元,有高山與平埔族原住民、國共內戰撤退來台的榮民,還有客家人與閩南族群,在外籍配偶與移工的開放之後,已經形成文化交揉的複雜場域。

環境不斷的轉變,在地震之後,基於各種不同的議題關懷,產出了許多的報刊,例如有關注永續環境議題的新故鄉基金會《蝴蝶風》報刊,以連結地方情感、關注高齡議題的《埔里報導》,有討論地方議題與推動觀光產業的《大埔里報》。此外,還有各村里的地方性小型報刊,和複雜的族群型態類似,報刊也呈現多元樣貌。

《大埔里報》在2013年7月創刊,以雙月刊的節奏發行,是埔里極為年輕的報刊。在發行之初,便以關注地方議題做為主軸,從環境整潔、交通安全、空氣污染、水源維護、土地爭議,到地方樂團、節慶活動、社福照護、社區回饋,以及觀光推動、青年創業、產業連結……等等。《大埔里報》著實展現了負責人廖肇祥、唐茹蘋夫妻,關注地方發展與建設的積極度,以及,用議題書寫的方式,紀錄了埔里地區發展的企圖心。為了凝聚鄉里的活力,他們在2014年元旦,連結了返鄉創業的居民,成立了文化協會,採取實踐與書寫,雙管齊下的方式,為自身的故鄉持續努力,足以成為仿效的對象。

2014/12/25/許哲寧:青年《藍鯨》雜誌的臺灣意象

青年觀點與臺灣人文:《藍鯨》
縱使是資訊高度流通的時代,所有的地方訊息都可以在網路中搜尋,但是,看似龐大的數位流,依然無法取代身體的實際參與。此外,當資訊成為不斷複製的狀態,單一角度的敘事觀點,也會在複製與散佈中成為主流,遮蔽了其他觀點、其他面向的內容,逐漸趨近於簡化刻板的印象,喪失了多元特性。

一位自幼便在臺灣北端生長的臺北青年,為了重新認識臺灣南端的高雄,在籌畫畢業製作的機會下,以陌生場域的高雄鹽埕,做為採訪場域,在書寫地方的專題報導中,花了半年的時間旅居高雄。以身體實踐的方式,突破了網路的侷限,踏查了了各個地方小吃、觀光景點,專訪民宿業者、傳統工藝、藝術創作、劍道武術、文史工作等等專業人員,完成了《藍鯨》這份刊物。因為撰寫的態度真摯,在創刊之初,便受到極高的注目。作者許哲寧也在各界肯定的激勵下,與好友們成立公司,預定以半年一刊的方式,走遍臺灣的各個地方,完成青年的臺灣地方誌。礙於文化刊物的小眾困境,另外以日本旅遊做為主軸,鎖定時下的跨國旅行風氣,籌畫了《秋刀魚》刊物,為環島的理想籌募資金,也為《藍鯨》累積財源,使個人理念可以更加永續的實踐。

因此,許哲寧在理想實踐與經濟籌措的衡量下,產出了《藍鯨》與《秋刀魚》兩種刊物,以生命共同體的形式相互依存,實踐個人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2015/01/08王建雄: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報
電視媒體與公眾平台:「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報」
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報的創設,主要是將臺北觀點的播報權力,還諸於地方,意圖透過在地的聲音,傳遞更加真實、細膩的新聞觀點。因此,公共電視大量的投注資源,培訓地方播報員。並且,成立網路平台,匯集地方播報的資料,在檢選品質之後,輾轉放置於電視媒體播放。透過電視公眾媒體的播放,給予在地播報員更多的信心,更加精進播報的品質與數量,形構出臺灣的在地觀點。

影像製作與採訪的訓練,以文字採訪稿件做為前提。每一位播報員都經過文字採訪的基礎訓練,培養問題意識、地方意識,瞭解採訪的問答設計、稿件撰寫,熟悉攝影技巧與構圖取景。將圖文撰寫成為可閱讀的文稿之後,再轉換成為影像概念,重新回到現場操作,形成影像資料。進行配音、剪輯等作業流程,待基本內容都已經完成之後,便可以上傳的新聞內容。對於熟悉文字採訪、照片拍攝的人員來說,都具備了動態採訪的潛力,適度轉換操作的媒介,便足以完成錄象作品。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拾芭樂》採編人員,在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之後,都已經具備有基本的採訪技巧。如果在未來的能力養成中,再加入影像拍攝的概念與技巧,便有足夠的能力,成為地方的播報者,甚至具有加入公共電視P公民新聞報的條件,傳遞個人關注的各類議題,為地方傳達不同的聲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