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壓力」是進步的動力-專訪王彥喬

「壓力」是進步的動力-專訪王彥喬

採訪/張芮瑄 攝影/李妍頻


「數位媒體實務」為政策公關行銷暨文創產業政策學分學程的課程之一,授課老師是曾經念過暨大公行系、現任風傳媒記者的王彥喬老師。筆者為此課程的學生之一,在幾次上課之後深感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多元,除用簡報講解實務案例之外,並搭配了電影欣賞、課後閱讀、專題演講等等的課程內容,甚至也指導小老師組成了小組讀書會。字正腔圓、中肯犀利的語氣是彥喬老師(以下稱王彥喬)的特色,她所教導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程方面的知識與實務,更訓練學生在未來職場上應保持的態度及觀念。

實務課程是進入職場前的前置準備

為什麼王彥喬當初會開設「數位媒體實務」這類課程?她表示是因為大學是步入社會的前置準備階段,所以與「實務」接軌很重要,是幫助學生進入職場、與市場做結合的重要環節。身為新媒體記者以及擁有在廣告行銷方面的經驗,不論是新聞實務、廣告實務還是行銷實務等等,都是學生平常很少觸及的,因此若能將這一套實務界的運作方法帶給學生,對於課堂上願意主動學習的同學來說是在未來進入職場之前的一個良好準備。王彥喬提到,在現今的數位媒體時代,廣告、新聞充斥著大家的生活,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這些新聞及廣告是如何產製出來、如何影響閱聽人,因此若能將自己擅長的部份-新聞媒體,結合理論、公關、民主等等,激起同學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了解到課堂上所學習到的東西,其實距離自己的生活並不遠,讓學生藉此對這領域有想「自學」的動機,何樂而不為?身為老師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可以開啟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的自覺。

實務是靈活多變的 課程也應創新

每周安排的課前讀物是王彥喬安排的課程內容之一,讀物通常與上課內容相關,透過學生課前閱讀,以及課堂上的「突擊式」點名問問題,這樣一來一往的對話式教學是為了要促進同學思考,思索自己在書本裡看到的,經由自己的邏輯推演,最後再口語表達出來,如此一來才可算是真正讓書本裡所講述的知識理論成為自己的東西,否則就如同石子丟到水裡,激不起任何火花。談到「突擊式」問問題,王彥喬笑說這樣的課程安排必定會造成學生壓力,甚至是恐懼-即便被點到的人不是自己,也要做好下一個被點到名的人就是自己的準備。但是這樣的恐懼感對於創新教學的模式很重要,在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方面,是一個很好運用的心理因子。對話式教學的互動方式也會因不同學生的狀況而有所調整,她希望透過這樣的互動方式對學生會有正面、積極的心理影響。

「讀書會其實是我後來突然蹦出來的想法!」王彥喬笑道,並且坦言讀書會一開始不在她的課程設計之內,但是她發現學生們都可以接受,在課堂上的發言品質也有進步的趨勢,讓她十分欣慰。王彥喬提到,一周一堂課兩個小時,一方面要教授學生新的東西,一方面又要討論課前閱讀的內容,其實時間是不夠的,也因此安排細心的小老師去帶同學們討論,主動思索在書上看到的,並且張口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因為實務是靈活多變的,上課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創新,王彥喬希望可以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學習成效極大化。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成效極大化?她認為有兩個手段,第一個就是課程豐富度必須足夠,吸引學生主動求學,對於課程的吸收程度最大化;第二個是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這個領域的熱情,當同學對這個領域的一切有了熱情,便會自動自發去看書、學習。王彥喬希望透過這兩個方式,可以讓學生們的學習成效極大化。

困難一直存在-進步中的困難

談到目前課堂上是否有教學上的困難時,王彥喬坦承並答道:「困難一直是存在的。」課堂上的互動由老師以及學生組成,也因此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學習狀況其實同樣影響著老師。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如何讓學生對課程更有興趣?這些都讓她感到困擾,也會因此思考如何使課程創新。而學生讀書讀的不專精、講話沒有條理,其實對老師而言也是一種困難,但王彥喬認為這是「進步中的困難」,是進步中本來就會遇到的阻礙,是相當正常的一件事,可以說是「不是困難的困難」,如果一件事情進行的太順利,反而讓同學沒有想要上進的心。因此有困難才會想要去克服、有想要前進的動力,「不論是對我還是對同學來說,都非常重要。」王彥喬說道。

主動,是王彥喬認為學生們帶給她最好的反饋。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嘗試跨越保守的界線,學生們這樣的表現,她認為比起書讀的專精,這樣一種人生態度上的改變才更為重要,「人生態度是比追求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因為實務是不斷變動的,老師也需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可能此次上課所講述的內容在下一周就會被推翻更動,因此王彥喬認為自己也必須保持更新資訊的學習力,建立自己的學習態度,才能帶著學生、讓同學主動跟進,而學生對她的反饋—放下恐懼、放下學習上沒必要的阻礙,主動學習,是她最希望得到的。

引導教學 壓力促使自己成長

王彥喬提到,她在台北大學唸書時遇到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的鄭又平教授,鄭教授是以「人本」為教育,課程非常創新,要求同學大量閱讀,採互動式教學。儘管課程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但上課教室常常爆滿。對王彥喬而言,鄭教授是她的貴人,對她推行創新教學的影響非常大。教學是一個良心事業,老師在其中扮演著引導的角色,給學生們壓力的目的在於成長,尤其在大學期間是最有本錢、好好成長的階段,好好充實自己,對於之後進入職場才不用面臨「吃老本」的窘境。「我給你十分的壓力,你會達到八分,但我若不給你壓力,你只會達到兩分。」王彥喬說道,這也是鄭教授對她說過的話,儘管沒辦法達到十分,但壓力會使自己成長從兩分變成八分。「壓力也算是我的創新教學吧!」她笑著說,同時要求學生將自己看作職場上的求職者,她也是這麼看待著學生,因為在學校裡如果犯錯,也許會有人安慰自己,但到了職場上,一個小錯誤可能就會使自己失去一份工作。因此,王彥喬說,一看到學生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她會以較嚴厲的態度指正,因為若不趁在大學時期好好擺正自己的心態,在職場上就會以較寬的標準來對待自己。

現階段該做的事:增加視野和執行力

在「數位媒體實務」這堂課一開始,王彥喬便寄給上課同學們一封信,內容提到暨大學生若與台大政大等等頂尖大學學生相比,可能較缺乏「視野」以及「執行力」。如何增加自己的視野?便是主動接觸外界實務,多利用寒暑假的時間來企業實習,接觸自己從沒接觸過的事務,越能接觸外界越多,越能摸索到自己的興趣,回到學校後再加強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不要固著於自己科系所學習到的知識。若是學校有提供海外實習、交換、海外志工等等的機會也要抓住,這些經驗在未來職場上便會轉換成自己的競爭力。「沒看過外界之豐富,你怎麼敢決定未來要做什麼?」

執行力的部分相當重要,台大政大的學生寒暑假行事曆上可能都是滿的,週一做什麼、週二做什麼都規劃的相當清楚;知道哪裡有實習機會,便會提前申請,提早做好準備。積極與外界接觸,讓自己在多元資源和經驗下,決定未來要走的路。沒有執行力便什麼也做不成,王彥喬認為暨大的學生離家背井到外縣市念書,更需要自己督促自己,對自已的一切負責,真正走出去,「他們可以,你們為什麼不行?只因為讀暨大,身在山中?請別找藉口!」

彥喬老師致同學們的一封信完整版:https://www.facebook.com/R.Cube.Zine/notes/

轉引自[R立方電子報]。執行編輯:鄭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