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青年創業(二)│ChillRider Cafe Night Bar 美式重機風格咖啡廳──咖啡與美式復古交織的公路之旅

 2022年5月31日

  · 

【青年創業(二)│ChillRider Cafe Night Bar 美式重機風格咖啡廳──咖啡與美式復古交織的公路之旅】

文 / 葉智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圖 / 葉智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身處咖啡廳林立的年代,人們對於咖啡廳的需求慢慢提高。進到店內點取一杯咖啡,接著進入自己的世界,是許多人的日常。咖啡廳的存在不再只是一個聚會場所,它逐漸成為了一種生活風貌。矗立在桃米的美式風格咖啡廳ChillRider,不僅充斥著老闆對於美式生活的追求,亦是他生活風貌的具象展演。

王賀,埔里人,畢業於暨南大學觀餐系,目前經營著ChillRider Cafe Night Bar 美式重機風格咖啡廳。開店兩年多的他,將其所追尋的生活樣貌與精神貫注於ChillRider這個品牌,並透過咖啡、機車等媒介,將他所喜愛的生活向埔里與每位客人分享。

│公路起點│

大二時,王賀以擺攤開啟了創業之路。一直夢想建立一個品牌的他,在過程中發現建立品牌需要一個場域作為基地,才能推疊品牌的發展。因此大三那年,他開始在鎮上尋覓可能作為創業基地的店面,嘗試真正將咖啡品牌融入一家店裡。然而過程並不順遂,由於缺乏資金的緣故,一開始他僅能透過勞力來向店家換取品牌入駐的機會。在一番尋找之後,他輾轉來到現在所處的店面,並且得以ChilRrider這個品牌,拉開創業路途的下一個序幕。

架上《刺激1995》的劇照,與放在門口的偉士牌還有立於一旁的美式麥克風一樣,共同透露出店內的復古美式氣息,就連音樂都成為這股氣息的襯托。王賀希望能藉此吸引更多有相同喜好的人進到店內,讓他們能透過咖啡與這些事物相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ChillRider的核心理念之一,這源自於他喜愛交流下所產生的溫度,且希望這股溫暖能感染顧客,並充斥在整間店之中。

王賀與美式生活的初見面是在高中時期。當時台中的審計新村剛成立不久,是許多高中生消遣的去處。他在那邊遇見一間美式的男仕理髮廳,這家店的風格深深吸引他的目光,後來更成為他心中的精神指標,帶領著他與ChillRider一路向美式生活前進。與那間店的邂逅,深刻影響了王賀接下來的人生,他生活的風貌與精神逐步往這一個文化走去,ChillRider所堅持的風格,更是以它作為理想的目標。然而更為令人驚訝的是,在ChillRider開店一年多後,那家理髮廳的創辦人卻碰巧來到店內作客。對王賀而言,這是一個極為印象深刻的記憶。訪談中他談及這段過去時,記憶仍是清晰,彷彿是昨天剛發生的事情。

「有一次有四位車友騎過來,騎過來的時候我看到其中一台是哈雷路王,是我最喜歡的品牌,我就去跟車主聊天。聊天的時候發現他有帶一個名牌,上面寫著『俐落[1]總裁Louis』。」

生命的奇妙在這刻具體地表現在王賀面前,他們相談甚歡,王賀更是將這段仍在進行的創業故事告訴對方,跟他述說ChillRider與自己是如何受到那家美式理髮廳的影響。一路以來的精神指標在毫無預期的情況下來到店內作客,ChillRider所追求的品牌信念「人與人互動的溫暖」,在當下被賦予了更上一層的感觸,此次的奇妙探訪不僅是一次王賀與車友的日常相聚,更是對他與ChillRider而言,極具非凡意義的一次經驗。

[1] 《Slick Barbershop 俐落男仕理髮廳》,即是作為王賀心中精神指標的那間美式男仕理髮廳

│通往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路途景象│

「人與人互動的溫暖」亦是支持王賀不斷往前的動力,從一開始不太受到家人認同的擺攤時期,直到現在每位客人來到店內的建議與關心,以及面對穩固經營之現實壓力的同時,他仍需不斷替ChillRider的現在和未來作調整與規劃。內外壓力交疊的情況,使得王賀得不停的調適自己來面對這些壓力。然而,從人們攜帶著故事到訪的每次相聚中,他清楚知道自己喜愛這份溫暖,因此在目前為止的路途中,這份溫暖都支撐著每一個王賀與ChillRider所共同經歷的探索與堅持,而他也始終相信這份溫暖可以貫徹這家店,以及接下來的人生。

踏穩每一步後再跨步向前,是王賀目前為止的經營步調。他將每次跨出的步伐拉長至半年或一年,好讓處於經營前期的美式重機風格咖啡廳可以更為穩定的發展。他計畫將樓上閒置的空間整理成小背包客旅館,或著當成店內空間的擴展,亦租下了隔壁一區的露營地,為客人的來訪提供更多空間與選擇。而在歷經一年的客人偏好測試之後,他也打算替菜單設計與餐點品項作調整,將過去一年不常被點到的項目從菜單上畫除,好更貼近目前客源的喜好。他亦預計推出更多美式風格的正餐品項,增加顧客留於店內用餐的意願,並期望能逐步往他所理想的餐館來經營。這些計畫皆預估半年至一年的時長來推展,雖然沒辦法即刻看到成果或改變,但也因為這種穩固緩慢的步伐,ChillRider才得以堅持到現在且著眼未來。

│歸於自己的旅程│

「你不要覺得你不行,你要相信你可以。在別人都不相信你的時候,你要相信你可以。但不是說自大,而是要維持這個信念,然後也保有通盤思考的能力」

除了王賀所追求的那份溫暖,相信自己是他創業之路最堅信的價值。王賀認為人一生中都在追尋自己,無論任何事情,最終都會回歸到自己這個課題。在建立ChillRider的過程中,他沒有任何人可以依賴,不管從經營收入、菜單設計、咖啡沖泡,到每位來客及家人朋友的眼光,他都僅能憑藉自己的不斷嘗試,盡可能在一切的不穩定中展現自身的平穩,而這樣的平穩無非就源自於堅信自己的信念。深度思考自己在一路上的轉變與價值,並且謹慎的作好下一步的安排,是王賀在一路上最大的收穫。然而人生的轉折多變是事實,許多事情往往無法順從自己的安排進行,但即便如此,他相信人終究要肯認自己在這過程中所耗費的力氣,因為這些歷程不會消逝,它是在追尋自己這個課題上的投資,是釐清自己一生的資本。而ChillRider美式重機風格咖啡廳的建立與經營,就是王賀在追尋自己的過程。

王賀希望向同樣有著創業之夢的學弟妹們分享這個信念,並且希望他們能了解,創業只是一個選項,而非必然的終極目標。人生需要不斷的面對每件事之間的平衡,如同咖啡廳一開始並不打算加入餐點,以保有對咖啡最純然的享受,到後來逐步往餐館或俱樂部的發展。這樣的轉變無非是為了更長久的經營所作出的妥協與平衡,但這樣的調整並不代表著懦弱或失敗。尋求平衡的過程中,面對的是自己的理想與社會的牴觸,在這碰撞之中尋求改變,其所傷害的對象也包含自己,因為你需要刪去部分的堅持來保有整體。而也因此,平衡有時候來得比抗拒改變更需要勇氣。

ChillRider Cafe  Night Bar 美式重機風格咖啡廳

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青年創業(一)│埔隆宮──「埔式文化」的興起

 2022年5月29日

  · 

【青年創業(一)│埔隆宮──「埔式文化」的興起】

文 / 葉智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圖 / 葉智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你的信仰就該是你自己。」

斗大的招牌,旁邊掛著數盞燈籠,橘紅的燈光從店內發散,它們都彰顯著同樣的三個大字──埔隆宮。強烈的店面風格是它獨一無二的特色,懸吊在座位上的燈籠映照出整間店的氛圍,讓客人一旦開了那扇門,就彷彿被宣告進到了「埔隆宮宇宙」。

鄭糧鋐,綽號「餅王」,埔隆宮的負責人,畢業於暨南大學觀餐系。憑藉從高中就開始創業所積累的經驗,他包辦了埔隆宮大大小小的事情,從店面設計、裝潢、油漆,到食材購買、菜單設計、餐點製作,都是他親手的成果。舊店面到新店面的遷移,是埔隆宮的另一個開始。餐點與菜單設計都有變動,內用的空間也比以往多了許多,不過「不以賺錢為目標」的初衷,始終是埔隆宮的主旨。

│「埔式文化」的誕生│

鄭糧鋐並不想要埔隆宮成為十家相同宵夜店的第十一家,因此他試圖建立一個專屬的品牌,使得人們來這邊用餐時,會不只是告訴別人來到一間宵夜店,而是來到了「埔隆宮」。強烈的風格、新奇的餐點品項、「漢堡手勢」[1]、或者把彌勒佛的頭換成三明治,都是埔隆宮的表徵。這些表徵都明確的與其他店家做出了區別,彰顯了埔隆宮的與眾不同。他希望這裡可以逐漸變成一個埔里的小派對,讓更多人看見這裡,並願意帶著朋友一起來。

除此之外,埔隆宮未來也有其他方向的經營計畫,試著與埔里當地建立更多連結。鄭糧鋐計畫與在地合作推出食物銀行,以「你付一半,我付一半」的形式,為埔里當地的貧窮學子供應早餐。隨著這樣的計畫,埔隆宮的經營將分成兩個面向,一個是現在的夜晚版埔隆宮,主要的目標族群一樣是以大學生為主;另一個則是早上版埔隆宮,以當地的長輩與小孩為目標客群。也因為客群的不同,在餐點的設計與口味的調整上,也會做出相對的調整與改變。

另一個面向的出現,表示著埔隆宮經營格局的擴大,然而擴大的規模會逐漸超出一個人所能應付的範圍,因此退居幕後,將經營店面的工作與權力下放,是鄭糧鋐未來的目標。他希望能漸漸成為一位企業家,拓展更多埔隆宮能發展的機會,以穩定埔隆宮的經營,但「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初衷,依舊是他謹記在心的信念。

對於一個地方的情感,很容易來自於在那個地方所產生的回憶。訪談中他談到了「居間人」這個角色,他希望埔隆宮可以成為顧客之間的居間人,讓他們藉由埔隆宮這個管道認識彼此,進而替他們創造一個專屬這裡的回憶。數年後,當他們與朋友聊到埔里,便會不由自主的談到在埔隆宮所發生的事情。

「我鑿了一個裂痕,裂的有多深,是源自於你自己。但是我鑿了,一個裂痕,是面對人生這件事情。」

文化的身影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彰顯,無論喜好或行為都會透露出我們所觸碰的文化,而鄭糧鋐期許埔隆宮能乘載的,就是一個專屬於「埔隆宮」的文化。

店內取餐口的牆上,寫著一長排的語句。「你的信仰就該是你自己」是「埔式文化」的核心。喜愛寫長篇文章的鄭糧鋐,發覺了文字觸及的侷限性。長篇文章低觸及的限制,使得他的想法無法完整的傳達。埔隆宮的存在,便成為了一個突破限制的載體,乘載他想創造的文化與傳遞的訊息,並以更全面的方式展演出來。然而他並不希望這股文化演變成一道枷鎖,它代表的只是埔隆宮在來客心中所鑿的一道裂痕,這道裂痕試圖提醒你要面對人生且相信自己,但裂的有多深,終歸於人們自己。

[1] 埔隆宮的LOGO,模擬手拿漢堡的樣子。未來會將店內漢堡的麵包上印上該手勢以作為標記。指法:雙手張開、三指併攏、左手在上、拇指相觸。(圖示可見埔隆宮粉專)

│「相信自己」源自於沒有他人│

「業界都在看衰你,看衰青年創業這件事,所以當你面對這個壓力的時候,你更不能輸啊。也就是說,你的同儕沒辦法給你支持,你的社會沒辦法給你信心的時候,你該靠的是誰,靠的是你自己啊。」

「埔式文化」的核心,源自於鄭糧鋐目前為止的經歷。從高中開始創業,到大三那年創立「大五餅王」,接著大四一整年到中國廣州磨練技術。在廣州的那段期間,因為沒錢的緣故,導致他過著東奔西跑,一邊讀書、一邊以工作換取三餐的生活。這些歷程練就了「追求當下」的心態,使他一旦遭遇問題就立刻調整,一有新想法便立馬付諸行動。埔隆宮從第一天開張,到現在逐漸成為一間無法被取代的店,即是源自於他追求當下的成果。

「那個時候我壓力很大,你今天在一間日商公司,那個階層管理一直以來都是業界有名的嚴格,你遇到問題可以問主管,你知道你處理不了會有人來處理。可是我沒有,今天錢沒有怎麼辦,就得要去借,你能想像的到嗎?三點半!銀行要關了……」

當我們談論到埔隆宮曾經歷的困境,鄭糧鋐述說中的語氣愈加激動,哽咽的聲調更是頻頻打斷他試著說出口的話。他提到曾有段時間無法支付員工薪水,那段時間至今依舊讓他對於當時的員工心生愧疚。他真心感謝當時有員工願意無償工作,但這樣的狀況與他對自己所設定的樣貌有著極大的落差,加上埔隆宮的經營需要不斷的把收入再投資進去,因此幾乎沒有甚麼額外盈餘。

內外交困的局面,使得他承受的壓力更為加劇,面對巨大的壓力,他能依靠的終究只有自己,因此他希望就結他目前的經歷,將「你的信仰就該是你自己。」的信念傳遞出去。

│學習接受並往前│

鄭糧鋐認為大學四年已經足以影響一個人這輩子的走向,因此他透過埔隆宮想要給予學弟妹或者員工的,僅是希望他們不要浪費掉大學四年的時間,把握每個「當下」。只管去做想要完成的事情,不要因為「沒做」而感到後悔。

有許多人將創業訂定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期望能依靠自己的雙手拚得一片成就。這條路途艱辛且困難重重,比起成功來得是更多的失敗案例。而他希望藉由埔隆宮傳遞的最後一件事,即是在追求創業的過程中,不要只是緊緊死守著「創業」這個最終目標。路上會經歷各種機會與可能,一旦發現自己更適合某一條路,那就應該改變方向,順著更適合的那條路往前。

訪談中他提及,天堂應該像一個社區,有著數扇門能通往各種理想世界,而當你開始對前一個理想世界感到困乏,就應該走向其他扇門,準備進入下一個理想空間,現處的人生就是其中一扇門後的世界。

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亦是如此,若你已經無力繼續創業,在盡了最大的力氣後仍舊得到挫折,那就應該順任自然,循著在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下一條路徑前去,或許那才是屬於你的目標及未來。無須在意別人是否對此贊同,只管去做並且不要後悔,因為這是屬於你的人生。

埔隆宮-吐司大王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在地創業(二)│甲你作伙的青少年培力商店:靠山咖哩

 2022年5月26日

  · 

【在地創業(二)│甲你作伙的青少年培力商店:靠山咖哩】

文 / 范姜煒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

圖 / 葉智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 現在我們可以做你的靠山,未來你可以做社會的靠山。」── 靠山咖哩

│甲你作伙的青少年培力商店│

位於大城路上的靠山咖哩,是許多觀光客和學生慕名而來的餐飲店,外表看似只是一家近年剛開的普通餐飲店,然而這家店背後是由在地從事社會服務的良顯堂基金會所設立,全名為「良顯堂基金會附設青少年培力商店之靠山咖哩」,提供給基金會 15~19歲的弱勢學童在進入職場前,能夠有學習職場技能、態度與知識的實務學習場所。

在良顯堂基金會服務數十年的徐主任,有感於他所服務的青少年,因為家庭背景與社會文化的影響,進入職場後,技能、態度或知識上有許多無法適應,如某些孩子因各式因素,無準時的習慣,在進入職場後,往往會被老闆認定不適用而遭到刁難或開除。為了提供這類青少年學習進入職場的相關技能與態度,開設此間具有青少年培力性質的商店,給予基金會服務的青少年,在包容與輔導的環境,培養在職場需要的相關能力。

當初選擇將店命名靠山咖哩,是取「咖哩作伙 ( 共你做伙 )」之義。靠山則是能夠成為彼此的靠山。咖哩的食材多樣才能形成這般美味的佳餚,如同來自各種不同家庭的孩子,帶著不同的身分到這此,在靠山咖哩這家店能夠接納不同的孩子,幫助他們在這短暫的過程中,整理過去的生活、立足現在的培力、展望面對未來的信心,期盼著「現在我們可以做你的靠山,而未來你可以做社會的靠山,為自己與社會貢獻。」

這般熱忱與信念便是靠山開店的理念,兩年多的經營過程,雖然遇到許多的波折,但看著每個孩子的成長,是給與店內繼續經營的動力。在經營過程中,主要由基金會中具有社工背景的專職人員,處理餐廳裡各種事物,並且協助與輔導學童在店內學習,一步一腳印經營起靠山咖哩。

│堆積而起的靠山│

靠山咖哩的店長余宗憲是服務此店開辦到現在的生活輔導員,研究所從暨大畢業後,因緣際會來到大學時接觸過的良顯堂基金會就職,來基金會服務的內容就是擔任學童的輔導員,並經營與管理這家店面。

他說在經營這家店曾經遇過許多的風霜,像是當初在開店時,是由專職人員自行去外面學習料理的製作、出餐流程的安排、價格的設定等等,曾經也遇過好幾次飯煮不熟、肉炸的太乾的問題。在店內的硬體設施上,因為管線配置的問題,櫃台外在出餐,而裡面在淹水的情況,而他們花了許多的時間去磨合與面對這些事情,像是不斷尋找適合客人喜歡的口味的餐點、餐點價格期望達到收支平衡、硬體設施的改善等。

面對種種的挑戰,對於余宗憲以及其他人,並非將其視為困境,而是當作一種契機,一方面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該如何經營店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孩子的榜樣,勇敢與積極的去面對事情。

另外,他們也期望能夠透過具有社工背景的人員,建立起來在一個包容與對話的環境,給予青少年更多嘗試與學習的機會,在服務的過程中,能夠與他們溝通,並養成思考為甚麼要這樣做事情的原因以及這樣做會有甚麼影響,如為甚麼要準時上班?不準時上班會如何?等等。

│多元與包容的學習環境│

至於來店面服務的青少年,余宗憲表示大約有三種來源。一是由基金會服務當地弱勢家庭的兒少中心,二也是基金會因學童本身的司法議題或家庭問題,而居住在兒少家園的兒童,三是由埔里高工餐飲科的學生來此服務學習。

店內的服務過程中,余宗憲表示重要的不是讓孩子的習得餐廳工作的技巧,而是與人互動和對談的方式,許多青少年在個別的成長環境中,缺失了與人互動的學習或做事的態度養成,因此期望他們在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學習這些內涵。一開始的學習過程,專職人員都會在旁適時協助與輔導學童,如何學習處理店內的事務,如送餐、做餐、點餐等,待學童對事情有足夠的穩定後,會讓給學童自主處理,甚至,能夠挑戰更複雜的事情,提升他們的反應力、抗壓力與耐心等。

雖然店內的宗旨是服務需要的青少年,但從未特別告知顧客這些服務員的背景,在店內只有擺放基金會自製的季刊,與店內裝潢上有基金會學童的畫作,可供民眾自行參觀與理解,作為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店內仍主要希望能夠營造一般的餐飲業,在包容、對話與真實的環境中,讓青少年能夠實際的學習店內的事務,並提供他在面對挫折時,有個溫暖的場所提供支持與鼓勵,讓他們能夠反思學習,再次出發。而非提供類似庇護工廠的模式,因他們的背景而提供保障就業的場所,因為他們跟我們是一樣的,未來仍需要進入社會生活。

│做彼此的靠山│

從開店至今兩年多的時間裡,大約有20多位的同學曾來過店內服務,每位大約服務1~3月,大多是利用課餘時間來此打工。離開靠山咖哩後,有些人選擇繼續升學,有些則出社會工作,如從事服務業、職業軍人等。

回憶這些青少年的工作狀況與成長,余宗憲表示每位對他們來說印象都很深刻,像是曾經有一位處在智力邊緣的青少年,處理和理解事情上相較他人比較慢,因此讓他從簡單的事情開始做,如切水果、燙青菜、洗碗等,讓他對做事有一定的理解後,開始安排須要互動的工作,如出餐、對餐點等,過程中因他對於人群的壓力,使得他往往跟別人沒有互動,於是余宗憲讓他把同事當客人,不斷練習與討論,給予漸進式的陪伴,到後來這位孩子能夠自主處理以前不敢面對的事物,像是待位、站櫃台點餐等。

另外,曾經也有一位孩子因為疾患,時不時會脫口出不好聽話語,但他的個性是喜歡幫助別人,余宗憲表示這樣的行為在外工作可能會被別人視為很不好,但若仔細分析原因,可能有關乎他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內心的自卑感需要透過某種氣勢去讓大家關注他。於是余宗憲曾運用說文解字的分析,與孩子討論粗俗的話語產生的原因以及背後的意義,讓孩子去思考自己的本意是想要汙辱他人,還是只是因為環境而模仿出來的行為,使得他得夠理解話語可能影響他人,藉此慢慢的減少粗俗的話語。

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看著他們成長,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們學會如何與人互動,以及如何在壓力的環境下處理事情,許多以前服務過的孩子,仍會不定時的回來跟他們聊聊近況與心情感受,像是一位在7-11工作的孩子曾回來表達在店內服務時,學習到的一切,讓他能夠於現在的工作,面對高壓的環境以及同時處理多種事物的耐心等,很感謝當初他們的照顧與輔導。

時光荏苒,孩子們漸漸長大,離開店面,但靠山咖哩永遠都是孩子的依靠,若有需要都歡迎他們回來店內,分享近況,作為彼此心靈的靠山。

│縱使風雨飄搖,依然聳立的靠山│

在瞬息萬變的疫情時代,靠山咖哩可說剛開幕不久就面臨,疫情下餐飲店的困境,余宗憲表示他們在餐廳的營運上面臨許多的虧損,但問題也是一種契機。這使得他們開始思考該如何去拓展營運的面向,因此,他們開始與外送平台合作、出自製的咖哩醬料包、未來也打算出外送便當等。這些營運上的改變,也使得他們在思考對於同學學習服務上也是有不同的幫助,像是該如何應對趕時間的外送員以及電話另一頭的客人,如何告知時間與程序等,在未來出社會工作上,也是一個新的學習機會。

縱使外界風雨飄搖,靠山咖哩依然聳立在此,余宗憲表示未來希望能夠結合更多社福組織或政府資源,能夠提供更多服務於學童,像是其他基金會的學童也能媒合來此服務學習。甚至,社會上也能創造出更多培力商店,提供給需要的學童學習與成長,期望可以成為彼此的靠山,邁向成就自我、幫助他人、回饋社會的展望。

靠山咖哩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在地創業(一)│承繼老店的思念,傳承百年的目標:太源商店

 2022年5月25日

  · 

【在地創業(一)│承繼老店的思念,傳承百年的目標:太源商店】

文 / 范姜煒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

圖 / 葉智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隱身巷弄的太源商店│

位在紅瓦厝的信仰中心,正氣堂五府王爺旁的「太源商店」,開業至今已有五十五年。從現任店長王堯弘的阿嬤開始經營,以前的雜貨店是當地民眾的聚集聊天和買東西的地方,許多孩子們會來此買糖果,附近的居民也會在此購買日常用品,店外的涼亭常常是居民聚集聊天的所在。數年前,店長的阿嬤打算退休後將此間老房子與店面賣給別人,並購買較舒適的房子與孩子們一同居住。

聽到此消息的王堯弘便想起自己曾經在旅遊業工作,看到日本的鄉村中雜貨店的老闆,雖然只是一間小而傳統的店面,但他們卻可以雜貨店富有著當地傳統文化的要素自居,尤其是牆上往往擺設著「昭和幾年營業」以及「百年老店」為榮,這讓王堯弘感到驚訝,並由此感受到日本傳統店面所擁有的文化渲染力與精神,並開始反思起在台灣是否也擁有這般的精神與價值。

王堯弘在一次旅行社派駐北京出差完成後,回家放假陪著阿嬤顧店時,與購買芒果乾的小朋友對話後,發現小朋友其實知道芒果乾裡有些化學成分,卻仍買的原因在於當地沒有機會買到純天然的芒果乾。種種原因使得王堯弘深思起該如何看待這家老店。對這間老店進行SWOT分析後,發現其精神價值大於物質價值,不僅是建築或商品上的傳統價值,而是雜貨店可以作為社區的情感維繫中心,把他改造成比在涼亭更舒適的空間,提供社區居民聊天與享受生活的空間。於是開啟了他接手店面並思考如何改造這家店,使這家店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從技工、旅遊到創業│

畢業於台中高工機工科的王堯弘,他在接起雜貨店前,曾經經歷過許多的工作,而這些經驗也帶給他後來對於改革雜貨店上有許多的新思考。在他高中畢業後,曾經擔任過水泥和水電工,但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不喜歡在工地的環境與生活,直到他有次擔任眼鏡公司的技師後,開始喜歡具有商業性質的工作環境。然而,在他開始發現自己喜歡的工作後,因為兵役而被徵招入伍,他於陸軍航空訓練中心從軍七年。而在他離開軍中前,軍中的學弟曾介紹他可以往旅遊業發展,對於喜愛遊山玩水與在商業性質的地方工作,這項工作對他來說有很大的興趣。於是他在離開軍中後,考到導遊執照,開始進入旅遊業工作,從台北的公司基層做起,直到後來回家接手雜貨店後,並自己創立一家深度旅遊旅遊社,在當地從事生態與文化的旅遊。

這些工作經驗讓王堯弘在經營與設計店面時派上用場,像是室內設計,都是由王堯弘自己親手設計,除了技工相關的知識背景提供他在從事設計上有許多方便之處,還有他在從事旅遊業時,造訪世界各地觀察其建築與室內擺設,應用在自己的店內中,其中包括自然色系(黑、木、灰色)以及保留原本老屋的瓷磚的室內顏色搭配、舒適寬敞的空間與燈光等。打造出具有生態與老屋風味的空間。另外,在經營店面上,他認為重要的是該如何吸引客人或與客人對話的人文設計,如標榜生態的產品、聯絡社區感情的空間等,如同經營旅行社時,必須考量人們喜歡甚麼?該如何安排活動?等等的技術。因此,使得他不管是在硬體或軟體的面向上,創立這家店時有許多的背景知識能夠幫助他開啟經營與改造這家店。

│「農村美學」商店的改革之旅│

當初在改建商店的時候,王堯弘的目標是打造美國綠建築的生態商店,他打算對房屋進行重建與改造,於是他向奶奶買下這家店面與房屋,並與奶奶一同出資改造店面。然而,原先預期的改革工程,到了要開始動工之際,鄰居卻不願意與王堯弘配合工程的進行,使得店面的改造進化必須擱置,進行協商,但終究未能達成共識,王堯弘在面對擱置半年工程且須負擔房屋費用,開始對於店面的改造心灰意冷,甚至出現放棄改造的念頭。

直到在好友野自的父親幫助下,建議王堯弘可以改用老屋翻新的方式進行店內的改造,不僅可以節省工程費用,亦可以使工程順利的進行。在聽到這般建議的王堯弘,轉變重建老屋的想法,改以好友父親的設計進行翻新,而他則負責室內設計的部分,一同將老舊的雜貨店翻新起現今的太源商店。

有別於一般社區理傳統的雜貨店,此店門口為木質色門的大門,門旁有樹木盆栽等裝飾,進到屋內則有寬敞的木質桌椅供客人休息聊天、自然色系的室內設計,以及由架子搭建起零零總總的商品,如有機、無毒、民生、奶奶自製的商品等,甚至還有關於埔里在地生態介紹的小冊子供客人欣賞。創造出不同於一般雜貨商店,而是具有「生態」與「美學」的商店。

│多樣化的銷售商品│

除了店面的翻新與改造外,在商品的銷售上,太源商店有別於一般雜貨店的僅販售傳統的民生用品,其店內除保留油米鹽糖等民生用品供居民購買外,亦創造出另外三種特別的商品,吸引外地的人前往此店光顧。

第一種商品為具有「生態」的商品,王堯弘透過接觸許多友善環境的店家,媒合他們在店面販售此商品,如來自台中親水的有機稻米、新北文山區的包種茶等農產品,幫助商家提升其產品的知名度。王堯弘表示,這幾年的經營中,他曾幫助過許多的店家,有些商家的產品已經銷售的很好,所以沒有在店內擺售,但他還是會不停地找具有友善生態的產品且需要提升產品知名度的商家,幫助他們銷售。一方面給予在地的人可以購買此種商品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支持友善生態的產品能夠繼續發展。

第二種是由王堯弘的奶奶親手「自製」的家鄉食物「醬筍」,每一罐都是她親手製作完成,吸引許多外地的饕客或在地的餐廳老闆,會特地來買此作為食材,如醬筍排骨湯。此商品不僅是提供外地客能夠享受家鄉美味,也是推廣在地特色食物。

第三種是在地的神秘甜點師,經由王堯弘的推薦,固定每個星期六來太源商店銷售甜點,甜點師出現的那一天大家稱之「太源商店西點日」,數量少而美味,許多人都為此慕名而來想要品嘗此甜點。

這些商品,不僅讓當地有更多購買的選擇,也創造出許多外地遊客為此購買商品與參觀社區的動機。

│「青銀共創」的太源商店│

太源商店不僅想要打造出一個友善環境的商店,還要著手「青銀共創」的商業模式,王堯弘對這家店的經營目標並非以營利為導向,他認為重要的是能夠提供給奶奶(老年人)一種新的生活型態。由身為青年的王堯弘返鄉,在家鄉工作與改造原有店面,藉此提供一個最接近奶奶原來工作的環境,讓她能夠在此生活與經營。平時店面就由奶奶看顧,王堯弘的父親也會幫助她,自己則負責商品價格的制定與進出貨等,共同經營這家店面,就如同起初在改建這家店上,是由奶奶和王堯弘一同出資的概念,提供給老年人能再創價值的機會。生活上,也能夠在老屋三代同堂生活,達成老年人與青年共同生活的模式。

王堯弘對此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模式能夠創造出新一種的具有商業,亦有長照的生活模式,雖然,在商店經營或生活上,有時會跟奶奶產生衝突,如店面是否應該以營利為主,但這比起讓老年人住在安養中心,能夠給予老年人更多情感上的支持與鼓勵,就像奶奶有個美好的晚年生活。

│新商店造就新風景的誕生│

在經營店面的過程中,除了改造店面和維持家人關係的面向上,王堯弘也發現店面能夠改變社區的風貌。透過店面的經營,許多外地的人會到商店內購買商品、討論事務、參加活動,如暨大的老師曾來此討論、親子寫生的活動等,這讓當地的人感知到為了維護社區的形象,自主整理社區環境以及減少噪音,提供給外地人好的社區印象,提供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環境的保護與互動。

另外,在訪談過程中,王堯弘的好友野自表示,現今的太源的商店從視覺和商品上,不同於以往傳統的雜貨店,給予當地或外地居民不一樣的商店選擇,但有一個不變的是人情,無論是王堯弘或是奶奶都是很熱情的招待他,保有鄉村與家鄉的風味。

│創造下一個不一樣的商店│

在面對疫情的衝擊下,王堯弘主要營收的旅遊業慘澹不堪,使他在從商上備受打擊,雖然如此,他現今轉往議員助理的工作,且他不忘經營這家店面的三個目標,透過商業提供友善環境的商品、注入新元素到社區促使其改變、建立青銀共創的生活模式。

他期望未來能夠繼續往這些目標經營店面,將老店轉變成新的風貌,加以傳承百年,並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類似商店,青年能夠回鄉生活,並建立青銀共創的商店模式。

太源商店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部落裡的圖書館:專訪松林書屋執行長啟明‧拉瓦

 2022年5月10日

  · 

【部落裡的圖書館:專訪松林書屋執行長啟明‧拉瓦】

文 / 郭芳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所 )

圖 / 郭芳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所 )

松林書屋啟用儀式當天,書屋前樹蔭下,一張鋪著帶有傳統花紋桌巾的摺疊長桌,和桌前幾張摺疊椅坐著成排的貴賓。這些貴賓皆參與書屋從無到有的過程,設計、搭建到內部家具擺設,都付出了一份心力,書屋可以說是集社會各方之力而成。這一天,他們齊聚在書屋前,見證書屋啟用、揭牌的一刻。

前來觀禮的賓客們,在樹蔭下挪動著簡易的凳子,隨意找一隅舒適、自在的位置。這是一場簡易而溫馨的啟用儀式,沒有過分鋪張的布置,也沒有整齊但冷冰的座位。免去遮住天空的棚架,珍貴的冬日暖陽得以自葉片的間隙灑落在群眾肩上。偶爾飄來一小片烏雲,短暫地遮住冬陽又緩緩散去。

典禮進行的步調,和週末時的部落同步,以一種緩慢且舒適的方式前進。貴賓們輪流在賓客前致詞,分享參與書屋建造過程的心得,麥克風的傳遞,猶如書屋的搭建過程,一棒接一棒,眾人合力完成。

此刻,書屋的執行長啟明 ‧ 拉瓦老師,在離貴賓席稍微有一段距離的入口處,和觀禮的賓客站在一起,隱身在群眾當中,靜靜地當一位聽眾,偶爾向晚來參與的賓客遞上一張書屋的介紹資料。

|回家路上|

在成為書屋執行長之前,啟明‧拉瓦老師已擁有許多身份,專業是社會學,任職於科博館,長年從事人類學考古工作。

多年來,以人類學的目光,凝視文化的變遷、社會議題,曾出版《重返舊部落》、《我在部落的族人們》、《移動的旅程》等報導文學集。近幾年每週到暨南大學擔任講師,教授原住民文學。

集人類學家、報導者、教學者的身分於一身,幾乎在各領域及社會各個角落都能看見啟明‧拉瓦老師的身影。為了調查舊部落,往返於都市於山林;為了撰寫二林喜樂保育院的瑪喜樂阿媽,飛越太平洋訪查阿媽的前半生。老師的身影,猶如在叢林裡觀察的動物學家,為避免驚嚇、擾動現場,總巧妙地隱身在人群當中。

活動過程中,人們很難在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他,但他卻掌握著身邊的風吹草動及細微變化。

在這段觀看與被觀看的雙向關係當中,有時角色對調,觀看者成為被觀看者。啟明.拉瓦老師曾因外貌與族人的不同,在部落裡受到族人的注目。如瓦歷斯‧諾幹在《重返舊部落》的推薦序〈移動的旅程〉中所言:「啟明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部落時還不是叫做泰雅名的『啟明‧拉瓦』,特別是那他那一張平地孩子素淨的臉龐根本是漢人,我們泰雅族也是以貌取人的直呼他的漢名──趙啟明。」 漢人樣貌的啟明往返都市、山林間,手持筆記、錄音機的身影,引起族人們的好奇,成為被觀看的對象。過了一段時間,族人們才知道,漢人的外貌下,也流著泰雅的血液。

如啟明老師在《重返舊部落》的自序中所敘,啟明老師的母親是仁愛鄉發祥村紅香部落的泰雅族人,第一任丈夫為同為泰雅族的瑞岩部落族人,因隨南洋高砂義勇隊出軍而歿,帶著幼子改嫁至親愛村的松林部落,生有一子一女,第二任丈夫不幸病故後,帶著幼女,再次改嫁至台中的眷村當中。啟明老師為第三段婚姻所生之子,上有兩位哥哥、一位姊姊。這位眷村孩子身上流著的,還有泰雅族的血液。

改嫁至台中後,母親每年仍會帶著幼子往返台中與南投部落之間數回。

當時交通不如現今便利,「回家」需先搭乘行經台14線的客運至埔里,大里、霧峰、草屯、國姓,最後才至埔里。仁愛鄉各部落尚未有對外公車行駛,部落與埔里聚落的往來,仰賴族人們以客貨車接送。

在柏油路還沒鋪到部落前的年代,險峻的山勢,沿途的顛簸和蜿蜒的山路。這趟旅程既耗時又費力,每回上下車、等待時間,便耗去大半天。

在部落入口處,有一入山檢查哨,戒嚴時代,警察嚴查每一輛進部落的車輛,嚴防「可疑份子」進入部落。國中時,啟明老師獨自回部落,因一張平地漢人臉,和臉上掛著的眼鏡,實在不像族人。在檢查哨前被攔下,直到客貨車回到部落內,族人們通知部落裡的大哥,騎車出來證明是家人,才得以通行。

經歷幾十年的歲月,管制站早已撤去,書屋裡展出部落百年歷史影展,啟明老師指著一張甲種管制站的照片說:「後來我每次經過這裡都會特別緊張,我會把眼鏡拿下來,側頭假裝睡覺。」當時的心情,直至今日仍感受得到那份緊張、不安。

而今,時代變遷,解嚴後,管制站也撤去了,柏油路一路鋪到部落的家門前,家戶幾乎都擁有私人汽車的時代,回家的路途,不再需要經台14線客運到埔里,這趟車程,彷彿有了直達車,一路從台中的家開往南投的部落。也不會再有警察守在部落口,逐車檢查,或質疑著身分的正確與否。

回家的路,看似平坦多了。

|到家了|

「其實回部落最常是到處走走,去探訪多得始終寄不清楚的親戚朋友。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說明誰是我伯伯,誰是我阿姨,誰是Bayi、誰是Bagi,我應該較他什麼,他應該叫我什麼。小時候實在不明白母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親戚;為甚麼她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帶我上山;而每次來只為了看看她們而已。

那時候實在不明白。」

—趙啟明〈移動的旅程〉

〈移動的旅程〉記載了童年時往返台中眷村與南投部落的車程,同時也回顧了過往看待和母親一同回部落的情景、心情,但一句「那時候實在不明白」也刻劃同年時對於母親舟車勞頓的不明白。

彼時、此時,彼時的不明白,此時在童年遠去的新時代裡,逐漸明白母親的用意。這一趟車程看的,不僅僅是族親,更是避免兒子和族群疏遠。

如《重返舊部落》自序中所言「母親的走,像是祖靈棒喝,我如乍醒之子」母親辭世後,啟明老師用社會所學的專長,找尋文化的根源,關注原住民相關議題,如中輟問題、正名問題、大地震後族人的創傷與療傷。

啟明老師是喜歡擬訂計畫的人,喜歡事前規劃,按步執行。帶著錄音機、筆記本,用文字作為載體,紀錄這一切。

在人生這條路上,啟明老師既是直線式地向前行,一件一件計畫的進行,安排、執行、修正;又是迴圈式地,繞著文化紀錄、族群議題,向下深掘。

而書屋,一直都在計畫中。

計畫讓一座小屋矗立在部落中,供族人借閱書籍、舉辦討論會。這項計畫,隨著年紀的增長,啟明老師計畫著,可以在退休後實踐。原住民文學課期末的聚餐上,老師總對修課同學說:「老師快退休了,退休後,書屋建成了,大家再到書屋來聊天!」老師生性不喜愛高談闊論,說起話來保有學者式的文靜,總以不急不徐地語速講課,這種文靜帶有觀察的眼光。下課後,大多是靜靜地觀察席間同學的互動、神情。

修過課的同學們總想像這場「聊天」的邀約,會在書籍的環繞下進行,討論文化、文學。老師還沒退休,但書屋計畫提前到來了,因緣際會有與逢甲大學建築系進行合作的計畫,在部落裡開始動工。

「這件事情就很剛好,有這項計畫,遇到了,就先執行了。」熱衷計畫的人,有時難免會有種偏執,希望既定的計畫可以如期展開,遇到計畫被迫改變的因素,有時會不知如何面對。

但啟明老師坦然接受變化,如書屋計畫因緣際會提前執行,他樂見其成。老師評論道,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時間到了、機會到了,便是最佳的時機。

在選址上,啟明老師則花了一番時間抉擇。紅香部落是母親的故鄉,松林部落也曾是母親生活過的地方。多年來,啟明老師的身影也多次穿梭在這兩部落之間。最後書屋地址落定,決定在松林部落紮根。

「原因很簡單,我的家人都在這裡。」一句「我的家人都在這裡」說起來雲淡風輕,但所乘載的份量卻不小。原住民社會注重的血緣、家庭凝聚,都寄託在這一句中。

老師笑著說,在2021年,他申請原住民身分,原先漢名趙啟明,現隨母親姓徐,法定身分登記為泰雅族。他在松林部落的家人,在法定身分上則為賽德克族。最有趣的是大哥,父母親皆為泰雅族人,但幼年隨母親改嫁來到松林部落後,在此成長、成家立業,後代身分登記皆為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泰雅族都無妨,即使法定身分登記的不同,仍不改家人間的凝聚力。書屋位置的選地,也和家族關係緊緊相連。

多年來,老師在計畫書屋時,四處找地,都沒找到合適的。

「這一塊地,其實一直都在,但是屬於我大哥的二兒子,多年來,我也不知道怎麼和他談這件事,他每天都在喝酒!」大哥的二兒子彷彿長年浸泡在酒精當中,於是這塊地,從前不在老師預期的選項當中。直到有一天,大哥的二兒子戒酒了。

老師說:「你能想像嗎?一個幾十年的酒鬼,有一天他不喝了,他把酒戒了!」這是一個生命的轉折,也促成整項計畫的進行。當他不再溺於酒精當中,老師才開始有機會討論土地的租用。

最終,書屋就落在這塊從前曾是舊倉庫的位置上。

老師原先期待著,接下來一切都會如他所計畫的,拆掉原有的地上建築、屋前會有一個前院、屋頂上有石板。但逢甲建築小屋團隊來看後,建築師堅持,不會拆掉原有的房屋結構,要在原有的結構上進行改建,穩固建築結構。

「我一開始其實不是很能接受。但建築師說服我,這如果拆掉了,就沒有那個精神了。」老師說。現在的書屋,鋼骨結構還依稀可見從前的模樣,但是除去了陳年未整理的鏽,使之更堅固。擺進成排的書架,和充棟的書籍,書屋便落成了。

老師、師母開始每週頻繁往返台中、松林部落的生活。週五下班後,從台中市區驅車回到部落,週末在書屋閱讀,規劃書屋活動,晚上也在書屋的閣樓過夜。

問起老師在書屋建成前,回山上會在哪過夜,老師笑說:「就家人的家裡借住呀。」書屋建成後,除了家人的家,老師在部落的家也建成了,這個家不僅僅是為生活而存在,更是為了文化在部落的存在而生活。

書屋內有最簡易的生活所需,廁所、廚房、臥鋪,一應俱全,但也只維持最簡易的需求,其餘一切捨棄。留下最大的空間給書,和寬敞的空間,週末永遠敞開的大門,顯現書屋著重的仍是與部落間的互動。

|大門敞開以後|

習慣將事情預先計畫的老師,早已設定書屋的目標:原住民文化與文學主題圖書館、部落文化中心、城鄉交流與大學生平台、青年讀書會、部落電影會、課輔小教室、小型展覽館。

在揭牌儀式舉行前,書屋早已啟用,舉辦各樣活動。立體書製作課程、電影播放暨討論會、天文課程、網球冬令營、摺紙課程、舊部落踏查,和親愛國小萬大分校合辦徵文活動。除了2021年五月受到疫情影響而暫停,其他月份皆安排活動、課程,一檔接著一檔。週末時光,部落的孩子會在書屋頻繁進出,偶爾帶著玩具在書屋玩樂。

揭牌儀式當天,書屋充滿著遠道而來的賓客,孩子們起初拿著籃球在場中穿梭,好奇地看了看,後來帶著一位賓客的孩子,到不遠處的球場打球。隔天,人群散去後,孩子又進到書屋內,在屋內聽老師讀書,閱畢後又到地上玩起了積木和撲克牌。

其實在這些多元的活動安排當中,老師也在觀察,觀察著究竟什麼樣的活動,會吸引到部落裡的大人、小孩。

「其實你會注意到,部落的大人進到書屋裡來的,真的非常少!」老師分析書屋運行這一年多以來他所觀察到的現象。這一現象使老師開始思索背後的原因。大人們不常進到書屋裡。但每逢週末,書屋門一開,大人們會鼓勵孩子到書屋來看書。

「當大人自己不進來,但是他鼓勵孩子來!其中有些孩子,他們的父母專程騎車載他們來,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大人們本身覺得這件事是好的,但他們不進來,為什麼?」這一連串的問題,也使老師開始著手修訂計畫。

書屋的成立,希望可以成為部落裡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圖書館。書屋的臉書粉絲頁命名為「松林書屋-松林部落原住民文化與文學主題圖書館」,現有藏書4200冊,網站建置了藏書搜尋引擎,可以藉由網路搜尋查詢書屋的藏書。在計畫的初衷,目標的對象並非學童,而是成人。原先的定調也是原住民文化與文學主題,只收原住民主題的書籍。

但隨著書屋開始運行,頻繁進出在書屋的反而是學童,書屋陸續開始有童書的捐贈。陸續又辦了相關活動,不了解事件脈絡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一所專為孩童教育而成立的書屋。

為了讓大人願意進到書屋,老師開始思索為何書屋和部落成人有段距離。門永遠敞開,卻不會向內移動腳步,是否是因為作為載體的書讓人有距離感?於是書屋舉辦了「部落的照相館」活動,由專業的志工團隊到書屋來,替族人免費拍攝全家福,且當天就可以拿到相片。

活動果真讓部落的大人進到書屋來,全家一起拍了一張充滿紀念性質的全家福。

另一件讓老師驚訝的活動則是三月份的摺紙活動。

「那天,小朋友在這裡,老師帶著大家摺紙,大家都很開心,一起摺了作品出來。」老師回憶道,活動的一開始,和預期的差不多,活動氣氛融洽,而這樣的活動也並非少見,通常在活動結束後,會有一件作品,可以帶回家和家人分享。

「但當天回家時,只有三位孩子把作品帶回家,其餘的孩子把作品都留在書屋裡了。」老師從擺有兒童讀物的書架上,拿下一疊摺紙作品,這些作品老師一直把他整齊收在書架上,隨時都可以看到的位置。

因為這個特別的現象,讓老師開始思考背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不喜歡這個作品,也不是不喜歡這堂課,那是什麼原因?」老師不斷在心裡思索這個問題。想了很久,幾個月後,想出一個比較有可能的解答。

「我們常說,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但這群孩子才是真正活在當下,活動過程很開心,很快樂,那就好了,這些作品,有沒有帶回家也不是那麼重要了,是我們覺得很重要、應該要帶回家,但對孩子來說,最重要是他坐在這裡參與的當下。」老師說這猶如當頭棒喝,也因此開始注意到應該換一個角度思考。

書屋建成後,彷彿打開一扇窗,得以從新的視野觀察。老師說,身為作家,愛書、愛知、愛閱讀,這些事件也是他閱讀的一部份,也帶給他許多寫作上的啟發,希望未來能在這小小空間當中,持續閱讀和書寫不輟。

書屋從零到有,從紙上的計畫,到真正矗立在部落裡。從老師原先預計的樣貌,漸漸發展出現今的樣貌,而未來或許也會改變,擁有其他的面貌。

老師不會因為這些計畫的改變而灰心喪志,也不會因為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而不再計畫。計畫猶如一條預定的路途,沿途所遇到的變化或許都是風景,縱然有時轉向,老師仍記得原先出發時的初衷。

大門敞開後,會遇到什麼樣的變化,老師說從不擔心,反而覺得因為這些預期外的事件,是開始思索的關鍵。

雖然書屋現在大部分的活動對象是部落裡的孩子,但老師熱愛的舊部落的踏查、展覽仍不定期舉行,還有未來藍圖中的讀書會,不會從計畫裡刪去。書屋會在期待與現實當中,取得平衡。不僅僅是一人的書屋,也不是常見的藏書館,而是有松林部落獨特樣貌的主題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