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 星期二

2019【逐燈祭人物專訪】

【逐燈祭人物專訪(一)│講 錢 太 俗 氣 , 先 講 價 值 ── 陳 巨 凱】
文 : 吳佩宸 ; 圖 : 張晏慈、趙郁嘉

│從故鄉開始│
陳巨凱,返鄉青年,水田衣藝術家民宿、認真生活民宿、藍屋頂民宿負責人,波波米繪本民宿共同創辦人,也是逐燈祭的總召。作為返鄉青年,陳巨凱心中一直想對家鄉有所貢獻,恰逢鎮長上任後想舉辦一個大型活動,而陳巨凱一直在想,埔里什麼地方才能切中要點?作為埔里人,他從小就很喜歡地理中心碑,但地理中心碑卻一直沒有受到重視。十六年前他回到埔里創業,心中就一直有在地理中心碑辦活動的想法。因此,陳巨凱決定將臺灣在地理中心碑作為舉辦地點,除了心中獨特的記憶,地理中心碑更是有著歷史文化的脈絡。陳巨凱說,歷史文化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可以加入創意元素,用好玩的方式,讓鎮民能夠輕鬆接受較為生硬的內容。雖有了活動的構想,然而經費不足,也不知道是否能成功舉辦,但他想完成這個活動的意念很強烈,「講錢太俗氣,先講價值」,於是決定先行籌備,再募集經費。

│專業的團隊│
陳巨凱的核心團隊由 11人組成,都是專業人士,也是合作許久的夥伴,因此成員默契良好。12/27開了第一次籌備會,對逐燈祭做出初步構想,也預計於 2019年 2月 11日舉辦。確定大方向後,因為時間有限,僅剩不到50天的時間,為了讓流程加速,他決定將團隊拆成數個小組,分組開會。陳巨凱笑說,這樣一來效率大大增加,但相對來說,總召集人也會很辛苦。但也因為這個運作模式,逐燈祭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功舉辦。陳巨凱的團隊有專業的行銷人員,他們發現 30至 40歲區間的人最容易影響老人與小孩,也是會使用網路的世代,因此成為行銷的主客群。原先,逐燈祭主題曲想用年輕世代較為熟知的〈泡泡氣球島〉,但考量客群年齡,更改為小虎隊〈蝴蝶飛呀〉,更能產生共鳴。同時,為了兼顧年輕世代,第二首歌則選擇五月天〈最好的一天〉。那麼,如何說服埔里鎮民來參加活動?陳巨凱說,一切回歸專業,從心智圖發想、商業模式圖、企劃書撰寫都要非常完整。接著再使用相關軟體,導入科技,相信行銷團隊。果然,原本預計 1000人參加,最後來了 2500人,被稱為是「埔里 50日奇蹟」。陳巨凱表示,活動當天,起燈儀式的燈光、背景、音樂互相配合,營造出非常好的氣氛,甚至有遊客感動落淚,讓他知道,這個活動,真的成功了。

│價值的創造│
談起最感謝的人,陳巨凱說,最感謝的就是在還不知道是否有經費時,仍然願意跟他一起努力的團隊。他的籌備團隊,為何有這麼多專業人士願意跟隨?陳巨凱強調,核心價值非常重要。在帶領團隊時,必須不斷重述團隊的核心價值,尤其一開始屬於無償性質,若是心中沒有信念價值,恐怕無法支撐這麼久。是很強烈的「創造埔里的榮譽感」價值,才讓團隊願意堅持。陳巨凱表示,埔里有一些缺點,如環境髒亂、違規停車等,要先找回鎮民的自我認同、對埔里的榮譽感,才會願意開始改變環境。他的價值主張分為四層,第一是「核心價值」,有一個好的價值主張。作為信念;二是「價值創造」,也就是將價值轉化為實體的活動。三是「價值分配」,付出要有對等的回饋。最後為「價值延續」,有妥善的價值分配,團隊就能延續經驗,繼續合作。「你的現場,我的戰場」是他對逐燈祭的形容,這一戰,陳巨凱大獲全勝,逐燈祭美麗的現場也讓埔里被看見,成功創造了埔里的價值。

專訪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專訪
時間 : 2019年2月


#2019埔里森林逐燈祭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逐燈祭人物專訪(二)│執 行 一 場 打 破 習 慣 的 「 行 動 」─ 董 豐 菱】
文 : 鐘翊婷 ; 圖 : 張晏慈、趙郁嘉

│一同「行動」的夥伴│
「比起說是一場活動,更像是一場行動。」董豐菱想了想,用「行動」定義這次逐燈祭的活動。
過往鎮上的活動常常依循著商業化的模式舉辦,從活動企劃到整合行銷,一切只要發包出去,活動的完成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這次不一樣,逐燈祭的發起到執行,甚至是活動以及現場規劃,都是由一群在地的埔里青年籌備的,這樣的籌辦方式是過往很少見的。這次逐燈祭的活動執行——董豐菱更表示「我覺得這次比較特別的是,以前的活動通常是由上而下,是政府單位早已規劃好今年度要舉辦什麼活動,從中央政府往下、再到縣級來執行;但我們比較不一樣的是,大家認同要辦這個活動,才去擾動公部門和其他的政府單位」。於是這一群埔里在地青年展開了一場名為「逐燈祭」的行動,希望透過這樣的「行動」吸引地方的人參加,藉由參加逐燈祭,讓居民對地方、對自己所處的埔里有一點想法。

│「突破同溫層,擾動各方」│
董豐菱總是說:「我們之前辦活動都是用擾動同溫層的方法去做的。但我們還是喜歡擾動各方的感覺,讓大家覺得這個活動是很好的、可以辦的。」所以他們別於過往,用擾動同溫層的方式去做活動,這次他們用不一樣的方式執行,看看地方會有多少人參與。而元宵節正是新任鎮長──廖志城上任後的第一個大節慶,時間可謂相當緊迫、夥伴們也都有各自的任務,但團隊早已決定要舉辦逐燈祭了,行動也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董豐菱還戲稱「這次的活動就像臨時組團打BOSS,但所有的分工就像板塊一樣,大家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所以說活動能順利的開始,甚至被外界喻為埔里的五十日奇蹟、埔里版的拿破崙之村,有很大的原因是團隊間的默契早已存在。

時間是他們肩上的壓力、資金也是,但所有贊助單位、協辦單位都用行動給予團隊最大的支持,而地方政府的行政速度,也被團隊用「光速」來形容,一環扣著一環;後期資金依舊不足時,鎮長也號召了所有產業一同支持、再加上橫向單位的協助、地方學校的支援,總算稍稍彌平了資金缺口。回憶起籌辦過程的總總困難,董豐菱說:「大家都很支持這個活動,所以我們也很有底氣;雖然掌握不了參與人數和資金,但我們做好就好。」

│埔里人的共同記憶——「地理中心碑」│
憶起活動當天,董豐菱說:「大概下午三點左右吧,我就看著凱哥(陳巨凱)站在司令台上面、插著腰,他說他覺得非常淒涼,參與人數可能不如預期;但三點半過後,開始有第一組人要領東西了,想說應該還可以吧,但到後面反而變成自己控制不了的狀況……」她開始擔心排隊領面具的隊伍會失控,但好在有主持人的機智和鎮民們的體諒,場面得到控制、活動也圓滿落幕。

談到活動地點,董豐菱和籌辦的夥伴們都有一個共識——「一定要在中心碑」。過往舉辦活動時,他們總是有一些訴求,但這次他們想要從中心碑開始,喚醒埔里人的共同記憶、喚醒地方認同,不去特別宣示什麼,只是想讓埔里的居民能透過行動,支持這樣的活動方式、認同居住的地方。身為埔里在地青年的她談起中心碑,就像重返童年一般:「埔里在很多事的分界都會以地震前、地震後來分割,那就像是一個節點,以前的埔里不論是花車遊行或是大大小小的園遊會,總是會以地理中心碑當地標,但從那之後中心碑已經沒有什麼大活動能夠讓鎮民一同參與了。」董豐菱又說:「活動會成功不是因為某個人,而是因為大家參與所以它成功。」她也希望往後逐燈祭能夠繼續傳承下去,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環,就如同元宵節和其他節日一般,是早已習慣的存在,更希望能讓居民對這樣的活動年年都抱有期待。

時間流逝所帶來的變化不僅在人身上看的見,在地理中心碑亦然;今年年初的逐燈祭讓地理中心碑重返二十年前的榮光,或許在這個同時,也讓居民重新找回身為埔里人的驕傲;在活動當天,我們聽到了一些驚呼、看到了一些感動的淚水,我想這些都能稍稍證明,逐燈祭已經踏出凝聚地方共識的第一步了。

專訪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專訪
時間 : 2019年2月


#2019埔里森林逐燈祭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逐燈祭人物專訪(三)│用 畫 筆 團 結 埔 里 、 畫 出 特 色─ 謝 顯 林】
文:鐘翊婷;攝影:張晏慈、趙郁嘉

│「看見」埔里的特色│
早在好幾年,謝顯林就認識了逐燈祭的總召陳巨凱、紙農書院的黃世豐,並討論出埔里應該每年要有一場屬於埔里的文化祭典,而且透過埔里鎮長廖志城的召集下,形成現在「埔里森林逐燈祭」的夥伴團隊,而這次的逐燈祭他負責的是最熟悉的視覺設計,團隊間的默契更是他能夠毫無顧慮去設計的後盾。

做為豬年年初的一個大節慶,這次逐燈祭的海報結合台灣和埔里的元素,用山豬做為視覺主體,以插畫性的方式呈現童趣,在畫面上加上廟會常見的涼傘、舞獅,再加以呈現埔里在地的特色,像是蝴蝶、青蛙和拿著芭蕉扇的平埔族小人偶,還有象徵埔里作為紙鎮的代表──紙鶴和燈籠,而畫面最上方老虎敲鐘的動作,則是活動內容「敲鐘。心」的呈現,同時還附有埔里景點虎頭山的意象,最後再以燈籠點綴整幅海報,畫面融合埔里各式特色卻不失美感,正展現了謝顯林一流的設計功夫。

這次的宣傳裡還能看到一個充滿埔里特色的LOGO,在圓角矩形的框架上,將LOGO設計成白底黑字,上面有蝴蝶、紙、筊白筍、百香果、木頭、群山、瀑布,全都是埔里的特色,但視覺上也沒有特別強調哪一項,謝顯林說:「埔里LOGO我在逐燈祭之前就設計好了,那時候大家在吵說要用蝴蝶、紙、筊白筍……去做統一的視覺設計,但我覺得任何東西,都沒辦法涵蓋埔里。」這樣的想法一直延續到逐燈祭的視覺設計,因此可以看到在視覺上,他並沒有強調什麼、也不表達什麼意識形態,一方面是能夠讓宣傳做到最大化、另一方面則回到逐燈祭的初衷——喚醒埔里的地方認同。

│終於熬出頭的好口碑│
謝顯林覺得舉辦逐燈祭是團隊對於地方展現能力的一種宣示,再加上地方上一直沒有太多活力的感覺,所以他們更想藉此宣示,希望能吸引在外地的埔里青年返鄉,間接地去感動別人,讓其他人看見,在埔里有一群人正在為腳下的土地努力。

也正因為夥伴一起合作了無數次,這次的贊助商、協辦單位沒有太多的意見、也都是全力支持,能有這樣的反饋,謝顯林說:「他們會覺得我們辦活動是一個品牌了。」他的夥伴董豐菱也說:「有一種終於熬出頭的感覺。」過往辦活動的好口碑,是這次籌備活動的後盾,也替他們減少了許多溝通上的問題。

│政府、地方、團隊的合作無間│
談到籌備的過程,謝顯林笑道:「這次活動點火的是阿凱(陳巨凱)、潑油的是鎧麟(梁鎧麟),因為鎧麟(梁鎧麟)總是表現出很罩的模樣,夥伴們的熱情也常常是被他燃起的。」正因為成員們都把自己的角色扮演的很好,再加上鎮長是一個會聽別人意見、默默支持的行政首長,有別於過往政治人物的形象,在活動前鎮長甚至號召了整個公所的部門去整理活動場地、排除了萬難,被籌辦逐燈祭的成員們稱讚是一個「給力」的鎮長。

聊到鎮民們的反應時,成員們說前陣子和總召陳巨凱一起吃早餐的時候,遇到一個老伯伯一直盯著他看,還問說:「那個逐燈祭你辦的喔?」陳巨凱笑著說:「沒有啦,是我們幾個朋友一起辦的。」老伯伯又說:「喔~我覺得辦得還不錯餒,這種活動很有意義阿,你們明年還可以再辦,阿還有沒有錢?」……;這些直接的反饋,可以說是成員們繼續舉辦的動力。

謝顯林又說:「凱哥(陳巨凱)的習慣就是會一直辦下去。」而團隊接下來的目標,是要將明年的逐燈祭提到國際節慶協會(IFEA)參賽,他們希望這樣別具意義的活動,能夠得到國際的認證,他們並不急著在第二年就往觀光的方向走,所以明年的宣傳對象還是會維持在埔里鎮民,先求活動穩定的成長、建立起好口碑,再經由比賽,讓逐燈祭的聲量提高,第三年舉辦時,能見度也能更廣,藉此吸引外地人,第四年,再更進一步吸引國際觀光客。將活動一直辦下去,五年、十年是一種考驗,但不疾不徐的規劃、一年一年的辦下去,是他們的習慣、也是他們守護核心價值的方法,唯有讓居民認同、有計畫的經營,才能讓活動一直順利舉辦下去,所以他們堅守核心價值,讓逐燈祭能圓滿落幕,不僅可以說是籌辦團隊的成功、更能說是整個埔里的榮耀。

專訪時間:2019年二月
專訪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2019埔里森林逐燈祭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