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專刊(一)打破學習邊界:以互惠與反思為基礎的服務學習
文:張晏慈;圖:張晏慈
自 105年起,暨大通識教育中心將原本的 「公益服務」,修改課名為「服務學習」。這 堂課也是暨大學生的共同必修,課程設計上主 要結合在地化、國際化、綠概念等校務發展目 標,讓學生們在服務中有所學習與反思。 而本次邀請了四位在服務學習課程中有實 務經驗的老師進行訪問,分別是通識中心社會 科學組的組長陳文學老師、中文系黃金文老師、 王子華老師以及吳宗澤老師。
|雙軌制的服務學習|
目前暨大服務學習課程的開課分為兩種類 別,一類是通識中心開設,由通識中心的教師 設計課程;另一類則是延續以往公益服務的作 法,由系上的特定老師或由導師開設課程。在 兩種類別中,課程內容皆由帶領的老師所決定, 而通識中心也提供了講座及部分服務單位等資 源,做為老師們帶領服務學習時的輔助,老師 們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採用,並以最大的彈性來 漸進轉化從公益服務到服務學習的課程內容。 而為什麼會採用雙軌制呢?通識中心社會 科學組的組長陳文學表示:推動服務學習課程 面臨兩個問題,分別是通識開課承載力與系上 原先安排。在通識承載力部分,若將服務學習 都採以方案實作時,通識本身的師資數尚不足 以因應各系的開課需求;而在系上原先安排的 部分,則是考量到有一些科系在更改制度以前 已有與既定的機構合作了,若要更改課程進行 方式,可能會造成機構的困擾。在種種考量後,決定在制度上採用雙軌制,讓各系的服務學習 課程能夠在體制內發展各自的特色。
|打破時數的框架|
對於服務學習課程,陳文學形容這類課程 的操作,類似社會參與式課程的實作部分,但 和社會參與式課程的差異是,服務學習的專業 知識承載度不如社會參與式豐富。因此在設計 服務學習課程時,要更為謹慎,避免讓服務學 習成為志願服務,畢竟這是一門課程。「打破 時數的框架是第一步」陳文學說,在進行課程 設計時,彈性地讓老師們規劃原先所訂定的 36 小時,「透過有意義的實作安排與結構化的反 思,會比以往累積時數的公益服務來得重要。」 唯有打破時數框架,才能夠讓課程有更多的可 能性。 而在課程設計上,陳文學分享自身經驗: 在動態中實作與反思,他鼓勵同學在課程中嘗 試「錯誤」,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同學們體驗到 以往所沒有做過的事,才是學習的根本。但陳文學也坦言,要帶好服務學習這門課程並不容易,它是一門以實作為主體的課程,在服務學 習前需要規劃與判斷「實作的意義性」與「可反思性」,才能讓同學有實作與深度反思的可 能。在實作時,老師們需要在動態的過程中, 及時觀察和反映學生們的狀況,相較於講授式 課程,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
|場域老師的選擇|
在師資的選擇上,陳文學認為「具備場域 經驗」對帶領服務學習的老師而言是重要的, 因為在實務場域中,有場域經驗的老師可以透 過親身的經驗帶領學生反思社會議題或價值態 度。不過,具備場域經驗的老師在開課初期也 會面臨一些問題,像是班級經營與教務系統的 學習等等。為了協助場域教師盡快掌握服務學 習的理念,並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通識中心 每學期定期召開服務學習教師社群,提供教學 案例、反思技術與相關教學資源,減少老師們 在帶領課程時所遇到的困難。
|一堂教「態度與價值觀」的課程|
「在高等教育中,我們很少有課程讓同學 反思『態度或價值觀』,但這很重要。」陳文 學說道,服務學習希望培養學生適應動態、問 題解決、團隊合作等素養能力,服務學習課程 的重點在於服務後的反思,要讓同學們知道服務的意義並不只是單純的勞動,無論是連結自 身經驗使服務更加深刻,或是在服務的過程中 讓自己的付出被看見並予以感謝等等,都是學 習的一部分。
「知識除了來自書籍外,我們可以見到的 是:場域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陳文學說道, 透過服務學習課程不僅讓同學實際認識場域的 議題,也讓同學理解到,所謂的知識或是任何 學習不單只是透過書籍,而是透過實際的行動。 在行動中,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的行動,只要 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力去完成,改變將一點一 滴地在自己心中萌芽。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專刊(二)在互動中學習「服務」:吳宗澤]
文 : 鐘翊婷;圖:張晏慈
「我是 2018年開始協助怡君老師帶服務學 習的,主軸是和食與農相關的。」他是穀笠合作社的執行長,也是暨大資管系服務學習的業師——吳宗澤;這學期是他第二次帶服務學習,談起課程設計他頗有想法,也在一次次和學生的互動中,設計出更適合地方與學生的活動。
|服務,從認識故鄉開始|
這學期的規劃是將學生分成農事體驗、裝置藝術、「冬至圓」志工共三個組別,各組別除了實際到地方服務之外,也必須上一些室內課,強調和學生互動的吳宗澤老師,更透過課堂問答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走訪地方之前有更深刻的了解;提及師生間的關係,他說:「如 果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互動,那不如叫學生回 家看 TED」。在堂數不多的室內課裡,老師給了同學們一項任務——介紹自己的故鄉,任務看 似簡單,但大家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都有些茫然, 就像大部分的人一般,總覺得自己的故鄉沒什 麼好玩的,因此這項任務不僅讓同學重新審視 自己的故鄉、看見地方特色間的差異,也讓之 後的課堂服務,能有更多經驗重合的火花。
|態度決定一切|
帶同學到地方服務並不是件簡單事,從事前的合作規劃、時間安排,到活動當天的流程 都要準備周到,合作夥伴更是需要額外提供資源,同學才能服務、參與,為此吳宗澤老師再 三提醒同學「不要以為你是來幫人家」,乍聽 之下有些奇怪,但細細一問才會明白,這是老 師在培養學生們的態度,老師很坦白地說,他 不認為學生能夠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所以他 更重視態度;提及現實面,一堂僅有零點五學分的必修課,在教學上難免會遇到更多阻礙, 因此老師也活用助教的角色,透過助教的視角 去了解學生的困難與需求,而助教同時也能作 為師生間意見交流的緩衝;老師認為一個班級 裡面,同學認真的程度是呈現 M型化的,因此 他也對極端的同學做出了一些應對,在面對服 務時態度較不佳的同學,老師提供了兩個選擇 給學生,一是直接和老師面對面補完時數、二 是依照同學原本的表現打分數,給了選擇權的 同時,也能讓同學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態度。
|體驗學習|
吳宗澤老師認為在帶服務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一、二個同學有興趣,那麼這件事就值 得了許多;在課程最後報告時,有一個同學分享在參加「冬至圓」時,讓他印象深刻的事,他說當時活動正好到了吃湯圓的橋段,有個小朋友裝了一碗湯圓,但自己都還沒吃,卻先分給了他,同學為此深深感動,但老師聽完同學 的分享後,看到的卻是感動的另一面,老師說: 「正因為同學當下對人的態度是很好的,小朋友才會有如此反應。」由此更能證實老師在課堂開始前要求的態度,是和一切息息相關的。 從吳宗澤老師的角度來看,服務學習更像是體驗學習,透過親身到地方服務,打開同學們各方面的感覺,進而創造意願和主動性,若能在服務地方的過程中,將經驗折射到故鄉, 更是老師的期許;「態度、互動、體驗、參與」 是老師認為這堂課最重要的四點,雖然老師說: 「在服務學習這堂課中體悟出意義,可能要到 很久之後。」但他更希望的是,同學能在服務 的過程中反思、學會問出有意思的問題,然後 一同面對、解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服務學習
R立方電子報有官網了👉https://rcube.tw/blog
[服務學習專刊(三)動態學習的課程:王子華老師]
文 :張晏慈;圖 :張晏慈
「服務學習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種生活上的學習,提早了解人與社會的『共存』關係。」 王子華說道,王子華擔任服務學習課程的開課 教師已逾三年,主要帶領的場域是菩提長青村 與籃城社區,在帶領服務學習的過程中,也接觸了不同科系的學生。他認為在大環境之下, 社會是不斷變動的,而服務學習這門課程所進行的是,在進入社會前的生活教育與最根本的思維教育,以長期來看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 王子華提到,菩提長青村是個很好的教學地點, 因為有著公益性的背景,可以讓學生更容易了解到服務及其背後所需要學習的態度與反思。
|作為一個「服務學習」課程的帶領者|
王子華說:「帶領服務學習課程的老師所需要的能力不亞於專業課程,甚至比專業課程困難。」要帶好一堂服務學習,「老師」是非常關鍵的角色。在老師的角色中,他會先對帶領對象的專業有初步了解,再來規劃後續的課程,「讓學生們在課程中可以連結自己的專業」 也是王子華在帶領服務學習課程中很重視的。 他也說,身為一位服務學習的帶領者,人生的歷練也要足夠,在服務學習課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再侷限於專業知識,而更多的是關於社會議題、哲學思辯等等的疑惑,面對學生們多樣態的問題,王子華透過涉略許多不同領域的書籍來充實自己,且增強自己生命的厚度,對於「帶領者」這個角色有著使命感。
|因為帶著學習,所以服務不一樣|
王子華認為服務學習中的「服務」與「學習」兩者在課程中的重要程度是相同的,在課 程中是相輔相成的。也因為課程中要有所學習, 所以在規劃課程時,「反思」就是個很重要的 環節,他也針對這個環節對學生進行實驗。 在一次的課程中,他將兩天的服務學習課 程規劃為:第一天進行場域服務、第二天進行服務學習意義與長青村現況的講解與論述,而 第二天早上有學生對於他的安排提出疑問,並 建議應該要將兩天的課程對調,「如果這在第一天就了解這些緣由的話,我就不會以敷衍的態度來面對了。」學生對他坦言,但王子華也給予了學生機會教育,他說:若不是透過這個方式來進行,學生或許不會有那麼深的反思。 透過這次的安排,王子華也傳達了他想帶給學生們的概念,讓學生以自身反思的強度來影響 他往後面對事情的態度,對他來說,服務學習中的「服務」是有限的,但學生所學習到的卻是他帶得走的態度。
|角色交叉的概念與動態的學習關係|
「服務學習其實是一門很活潑的課程,它可以讓授課者與被授課者的學習角色反轉,不如專業課程中的單向。」王子華說,在行動與執行過程中最可以看出來。在土木系服務學習 課程中,有次是要協助拆卸花棚,「即使是專業的人來拆卸都有些難度」王子華說道,但也因為剛好有位土木系學生有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便著手規劃拆卸花棚的行動,而在這次的行動中,由該學生帶領、老師協助組織人力, 一組人馬完成了這次的任務,也透過了這次的經驗,讓同學有實作的機會,帶領者與被帶領者的角色,也產生了一些反轉與互動,「這就是帶領服務學習課程有趣的地方啊!」他笑著說。
王子華老師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導入「服務」與「學習」於課程中,對他而言,兩者是相輔相成且同樣重要的。他期許著學生們可以在這門課中培養面對未來社會的能力,並提早與社會有所連結,也期許自己,能在這動態的學習過程中,能與學生們並進。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服務學習
R立方電子報有官網了!!!
快點進來看👉https://rcube.tw/blog/
[服務學習專刊(四)「意外」帶起服務學習:黃金文老師]
文 :鐘翊婷;圖:張晏慈、鐘翊婷
畢業於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班的黃金文老師,目前在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任教。談起為 什麼會踏入暨大,她說:「當時九二一發生的時候,我正在寫博士論文,那時候就動了心念 要到暨大,我想替這個地方做些什麼。」她放棄了其他知名學校任教機會,一心要來暨大教書,也就此開啟了和服務學習的淵源。
|「意外」的轉捩點|
在暨大教了幾年書,一切對老師來說都頗為上手,直到民國九十三年的某一天腦血管瘤破裂,好在當時的校長、全校各級主管和老師很是體恤,前後給了二三年的假。後來老師回 學校教課後,也承當時系主任美意,帶起「公益服務」的課程(現今課名已改為「服務學習」),此時老師到埔里的心願才真正落實。 幾年後女兒就讀國小,她也才發現小學教育的實際問題。和友人的某次聊天中,談到埔里愛蘭國小的一些五、六年級生,在考試時居然需要志工媽媽讀題目給他們聽。這讓身為老師的黃金文很是驚訝與不捨,於是她決定服務學習的對象要從這裡著手。 當時是先從中年級的補救教學入手,黃金文老師說:「我規定他們每個人,一個禮拜至少要到愛蘭國小兩次,為的是早自習或午休的那半個小時。但我也怕對同學挑戰性太高,可能會失落,所以不斷地提醒同學把角色定位在陪伴。」後來和外文系的學生一同合作,再加 上本系的學生,大約有百餘人一同進入愛蘭國小,那一年兩系的學生撐起了全校的補救教學。 就這樣在愛蘭國小的補救教學,前後維持三四年,不僅如此,在課程結束後還是有同學繼續無償地為小學生們上課。這讓老師既欣慰又感動,因為這群學生的行動是真的體現了服務的精神。
|不同時期的難題|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埔里的各中小學乃至暨大附中、蒙愛教會、阿朴咖啡、博幼或陳綢 基金會、護理之家、埔里鎮公所,鎮上許多地方都有中文系服務學習的足跡。服務學習的課程一路帶到現在,也經歷了十幾個年頭,為了課程能順利進行,學期末時老師就會和助教們討論下個學期要服務的對象、機構。但一開始找合作對象並不是那麼順風順水的,要找到合適且有意願的單位,老師坦言這是經過無數次的溝通、磨合的,最初有些機構是不太歡迎這群大學生的。是被我們的熱情與執行力感動, 才漸漸地建立起中文系服務學習的好口碑。 而在這總總活動中,舉辦營隊是維持最久的活動之一:談起長期舉辦營隊,老師說這有很多方面的考量。起初辦營隊是希望能幫助相對偏遠、需要協助的學校,同時也讓同學有實踐的感覺,所以選定的地點都是在合作、互助、 春陽等山區。之所以用營隊的方式,主要是因交通不易與雙方的時間限制,再者是籌備營隊時間緊湊,更易凝聚同學的向心力。營隊開銷雖大,但還是持續地舉辦下去,因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把自己的鐘點費拿出來贊助活動、 補助餐費等,對於老師來說都是小事,因為這些都是為了讓大家,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去籌備營隊。 直到一年的營隊出了點意外;當時舉行營隊的地點是信義國小,營隊很順利地結束。但為了機動性騎機車的同學,在回程途中摔車, 幸好沒事,這次的事件讓老師很猶豫是否要繼續辦營隊。訪談過程中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受 傷並不是意外險就能解決的。」但老師後來想了個折衷的辦法,選擇校車路線上能步行走到的學校或機構合作,不僅能讓營隊在交通、經費的需求與風險都降到最低,也能維持初衷—— 幫助需要幫助的學校與機構。
|服務至今|
兩個助教、兩個服務機構,這樣的安排在中文系的服務學習已經行之有年,而今年的服 務項目是愛蘭國小的營隊和懷恩養護中心的陪伴,會這樣安排是思考到臺灣面臨的人口結構 問題——人口老化、生育率降低。老師說:「每學年都會重新思考服務的對象,而且一定要跟人有互動;今年讓我注意到的是,有些選擇懷 恩(養護機構)的同學,是因為家中也有長輩遇到類似的困難,所以想要藉此了解如何照顧 年長者。」透過課程讓同學了解如何付出、服務他人,同時也能用不同角度去面對生命的課題,這就是「服務學習」的初衷。在服務的過程,增進思辯能力、擴充自己的見聞,更是服務帶給我們的成長。
#國際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服務學習
R立方有官網囉 👉https://rcube.tw/blo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