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英、李郁緣/採訪

首先訪問零食零售行,這間店開了十年,面臨量販店的衝擊是最大的,逢年過節時,才會有比較多生意,老闆也沒有什麼新的銷售策略,唯一的經營理念就是「品質顧好」,若食品快過期,也只能丟掉餵豬,自行吸收成本。


第三間受訪店家-傳統食材行,開店已四十年,販售的商品像是紅豆、糯米、罐頭、香菇等等傳統食材,客群主要是阿公阿嬤輩分的長者,有些就算住在清境、魚池等較偏遠地方的長者,都會特地來到埔里鎮上跟他們買,因為開店四十年,累積的老主顧讓他們免於被淘汰的命運,除了消費習慣,老闆更有信心的是「人情味」,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機下,現在物價都很高,量販店也只有在促銷的時候,價格比較優惠,但也只便宜幾塊錢,「人情味」是他們很大的優勢,老闆認為與顧客維持良好關係是重要的,能帶給顧客溫暖也能帶給他們動力繼續經營。
採訪三個不同類型的零售業,我們能夠看出零售業能生存的重要關鍵是走向專業化,擁有大量固定客群,以及管理升級。現實是殘酷的,若沒有跟上時代改變的腳步,很容易就會被現實淘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