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繞草湳
廖心瑜、石津寧、朱姵齡/採訪
當初的企劃是秉持著對毛線的好奇,而後來怎麼會是成對草湳濕地上的螢火蟲的護育呢?在偶然的參訪下,提到了草湳的螢火蟲,這才想起夥伴們每年都在接觸、參觀,而激起對螢火蟲的愛,因此親身去保護這微小的生命。
一開始做計劃時都是美好的幻想,學姊曾經想做公仔來提升大家對螢火蟲的愛護,但是製造的成品問題考量只好放棄這夢想。而第一次的溼地參訪文宣、活動籌備都準備齊全,卻引起當地居民的反彈,居民本身是贊同此活動,但由於缺少接駁部分造成交通混亂反而增加了困擾,發現了缺點才開始籌畫接駁工作。然而濕地本身是私有地,也為此不敢做太多對於溼地的建設,因為對於擁有者來說被動用太多可能被迫變成公有地,而旁邊又是產業道路,不能將此地圍建起來保護,無能為力之下只能看著螢火蟲往深山方向生存。
螢火蟲的旺季是梅雨季的時候,顛覆我們的觀念的是,其實螢火蟲在下著少量雨的時候會更活躍。也因為每年的觀察發現參訪遊客的素質都有漸漸提升,第一年時,雖然平時有宣傳過不能拿燈光照著,旁邊的告示牌也清楚寫道,卻還是一直不遵守規定,才省思是平時宣傳不夠還是他們的理念沒有被感應到,而在非旺季的時候社區又有做哪些事情使大家更加了解愛護螢火蟲的觀念。
在社區互動方面,也常常給小小的建議,非旺季時社區也有不定時的清淨家園活動,像是清除外來種吳郭魚和福壽螺,來確保幼年的螢火蟲的食物不會被干擾,也會定時在桃源國小裡做宣導活動,第二年發現參訪遊客多數都了解也會遵守規定,這也是對他們活動的一大肯定。
而整件企畫的推行下最開心的是受訪人很願意被採訪,因為時常會被以網路上有資源或是因為太忙而要求去尋找別的受訪者為由被拒,而當初企劃能順利進行的主因是微沙龍的介紹,找到主要的關鍵人物,經過一連串的推薦介紹下更了解草湳,也才能順利推行企劃。
小小的信念,想愛護的心,為了使大家能夠欣賞到螢火紛飛的美妙,發起的活動而人們看見螢火蟲的悸動和激起對螢火蟲的愛護,是活動最大的回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