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公民肥皂箱

公民肥皂箱
郭雯雅、蔡佩昀/採訪

       在採訪「公民肥皂箱」之前,我先在臉書的專頁上詢問創辦人的聯絡方式,然後才透過臉書和宗澤學長聯繫。學長很熱心的告訴我他會去圖書館參加公共微型提案,問我要不要參加,等活動結束再做參訪。

        這一場分享會的主要活動是「暨南大學學生公共參與行動微型獎勵方案」,其目的是為鼓勵暨大同學透過團隊合作,關心社區的公共議題,並且延伸課堂所學化為具體行動,透過過程學習,培養公共參與的知識力與行動力,於是制訂本獎勵辦法,申請資格有以下:1.獎勵對象:暨大在學學生,須組成至少三人以上之團體,團隊成員可跨科系或跨社團2.行動構想書:提出以三至五頁的行動構想書,內容必須包含公共參與行動的主要構想、主要執行方式與執行期程3.陪伴導師或學長姊:團隊須自行找一位對社團行動主題有興趣或有經驗之老師或學長姐,作為諮詢的對象。在場有四位評審老師,評分標準有三大面向,分別是互動性、創意性、延續性。

       接下來是宗澤學長的分享,創立「公民肥皂箱」想法,是因為一年前參與「微沙龍」公共空間分享,但是題目太淺,無法深入討論,都是被動的被告知發生什麼事,性質很類似讀書會,因此產生創立公民肥皂箱的想法。因為想要知道其他系知道什麼、想要互相了解,或是針對一個議題討論,所以討論的議題很廣,農業、知識發展、經濟…等都包含在內。

       為了可以多元交流,所以最初的選擇地點是女宿交誼廳,可惜成效沒有很好,有很多人不發問,優點則是有人參與。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個土木系的同學聽不懂,但是他很樂於討論專業書籍,和大家一起交流、思考、辯論摸索期待的理想。

        在延續性的方面,參與活動的同學不用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而且都有固定的時間、人、議題。自我檢討的方面,宣傳做得不夠廣,每次參與的同學人數都不太多,在這個部分會再加強,至於階段性目標,希望可以邀社區民眾一起參與,讓「公民肥皂箱」的活動不僅限於校園,可以和一般民眾進行交流,並且互相交換彼此的想法,然而原本期待的深度交談就必須為此做一些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