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泥土裡長出的想像力與行動力—苑裡掀海風與地方創生 】
主講者:劉育育/苑裡掀海風 共同創辦人
文:鄭皓勻 ; 攝影:陳松泰(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苗栗苑裡,不同於大眾對苗栗的山城印象,苑裡是個靠海的平原小鎮,是苗栗的穀倉,同時也能在港口邊看見新鮮的漁獲,吃山又吃海是苑裡的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但這個小鎮也面臨著人口大量外流的危機,居民們紛紛往鄰近的台中、新竹等大城市討生活,此時卻有一群年輕人,因為一場社會運動的契機,選擇回到苑裡,回到熟悉的家鄉,重新地探究那些習以為常的一切,努力地發掘與推廣苑裡的特色,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見到苑裡的美好。
| 從「反」到「返」|
講者劉育育是從小在苑裡土生土長的小孩,求學期間帶著對鄉村的自卑經歷大城市的洗禮,過去總覺得苑裡沒有甚麼特色,當人問起時常常都要拿鄰近其他城市地名去介紹苑裡。畢業後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時,偶然看到苑裡反風車運動的新聞,毅然決然地申請留職停薪,回到故鄉了解事情的源由,也從此踏上她的返鄉之路。
「透過這場社會運動,我才真正去了解長者們和土地的連結與情感,也了解這個議題對他們生活可能造成的巨大影響。」
當時苑裡在地居民幾乎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他們對於這些即將高高豎起的風車感到害怕,卻只知道繼續用傳統的方法去表達抗議,劉育育看到這樣的場景,她想著說不定能夠運用年輕人的力量,去為家鄉長者爭取、表達訴求。她說社會運動所代表的並不是只有激烈場面,以及和國家機器的對抗,更多的是生活與溝通,於是他留下來和當地居民共同生活、經營社群,從中凝聚大家的向心力,努力地做著各種法規和資料研究,和大眾及社會溝通。最後也取得了一個小成果,這場運動看似圓滿結束,但是在整個運動期間育育和居民間建立起來的情感與認識,使得她開始思考:難道大家就要這樣結束各自回家了嗎?
|結束之後|
「反風車運動」結束以後,育育從當初一起抗爭時所認識的居民出發,貼身和居民學習農務,成立幫農隊去協助上了年紀的農民耕作,推廣友善農業,帶著農民一起北上參加市集販售農產品,縮短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也促使農民們開始學習怎麼向消費者分享栽種時的經驗、心得等等。
講到這些經歷時,育育不停地強調,他們所做的這些並不是上對下的幫助,而是一種互為主體的平等關係,彼此的互相尊重以及溝通,才是促成這些改變成功的主要關鍵。
|藺草產業實驗計畫|
苑裡過去是台灣藺草產業的重鎮,藺草帶動了遍佈整個小鎮的產業鏈,全盛時期還曾是全台出口量第三高的產品,但時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藺草編織工業也就和其他傳統產業一樣走上逐漸沒落的命運。但是育育和他的夥伴們不希望這一個曾經養活這麼多人的產業就這樣消失,於是他們開始推動藺草產業實驗計畫,讓鎮上擁有藺草編織技術的阿嬤們去教年輕人怎麼編織藺草,讓這項技法能夠被傳承下去,同時阿嬤們也因為她們從小練成的技藝而變成了老師,從中找到她們的自信與快樂,創造出雙贏的局面。
|苑裡掀海風|
2014年時,育育和一群對苑裡有著共同願景的年輕人,成立了「苑裡掀海風」團隊,透過軟性的小旅行規劃、田野調查等活動,挖掘在地的價值,認識苑裡這塊土地的歷史重量與脈絡。另外還有在地刊物《掀海風》的發行;舉行返鄉祭典《海風季》和那些離開苑裡的青年們喊話等等,期間這些活動也都受到了苑裡居民的大力支持,在團隊創辦的第四年,他們決定在苑裡開設一間獨立書店,讓在地人能夠共同參與他們的成果,從自己的「好」擴張到團隊的「共好」。育育說:「我希望有一天,苑裡的爸爸媽媽不用再跟小孩說離開苑裡才能有好生活,而是告訴孩子們留在自己的家鄉也可以過得很好。」
講座時間:5月09日
講座地點:永樂園青年旅店(R立方學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