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 以義為名──從《大佛普拉斯》談起 】

【 以義為名──從《大佛普拉斯》談起 】
演講者:黃信堯
文:蘇瑾珮;攝影:郭芳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1973年出生的黃信堯,二十八歲時開始拍攝紀錄片,《大佛普拉斯》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2017年時獲得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及最佳改編劇本等等獎項,但在此之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拍劇情片、更沒有想過會編寫劇本。

「紀錄片對我來講是一個觀察這世界的方式、一個工具,然後我採集了很多東西一直放在我心裡。」

黃信堯說起他在十幾年前的某一天,在台南七股的堤防上經過一個海防衛哨,裡面住了一位陌生的、披著有點發黑的白色毛巾的阿伯。阿伯告訴他,因為他覺得家裡太吵了才搬到這來住,這邊雖然沒有電沒有水,但晚上可以看見星星、旁邊的鹽水溪給他一種像海浪般的搖籃曲,讓他能安心入眠。

這位請他喝茶的阿伯默默地記在黃信堯的心裡,成為後來《大佛普拉斯》裡釋迦的原型。不論是菜脯、肚財等等角色,也同樣取材於黃信堯人生中所遇到的各色人事物,加了點糊裡糊塗的想像力,一點一滴地醞釀出來。

《大佛普拉斯》描寫了三位靈魂人物──菜脯、肚財、釋迦。在社會最底層的肚財在生活裡被社會壓迫,在警衛室裡卻能壓迫菜脯。人生處處有著不公平,這些不公平和困難卻都是真實存在的,只好在生活的背後繼續埋藏夢想。

但當所有人都在為現實討生活時,釋迦卻是為活著而活著。在介紹釋迦時,黃信堯反過來問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賺錢?當生活變成約定俗成的道德、法律,人們對這一切理所當然並且深信不疑,我們難道沒辦法懷疑這一切嗎?

大佛慈眉善目的模樣,卻不知裡頭到底裝了些什麼,黃信堯笑著說這是他之前無心想到的一個問題,能有一日變成劇本的材料,但這彷彿告訴了我們,儘管是再虔誠的信仰也無法救贖人們艱困的生活環境,「生命有很多困難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面對。」黃信堯說,用著淡淡地語氣,像極了《大佛普拉斯》裡單一又立體的黑白畫面。

講座時間:12/5 13:00 
講座地點:暨南大學圖書館一樓新書展示區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R立方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