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看見生命價值-莊凱詠與大山北月】
文:張瀞文;攝影:曾嘉盈(原文刊載於《R立方電子報》)
| 看見問題,解決問題 |
「透過自己的承擔,去成全當地的服務精神。」從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畢業的莊凱詠,現在是大山北月的負責人,莊凱詠說,之所以把廢棄小學改造而成的這個空間取名為大山北月,是將當地地名「大山背」的「背」字上下拆開,以此象徵一個新的開始。
因為有了穩定的理想和方向,莊凱詠對於正在做的事情堅定不移,他提到,有次一群坐著輪椅的朋友們來到大山北月,要離開時他們表示,能不能在草地上躺著,這是他們很久以來的夢想。莊凱詠二話不說,立馬就答應了。「當看著這些坐輪椅的朋友們開心躺在草地上時,我知道我們是在做一件很棒的事。」或許是因為身兼農村導覽員的身份,莊凱詠每一句娓娓道來都像在說一篇雋永的故事,透過話語,打動每一位正聽著大山北月故事的人們。
而莊凱詠自願性的服務精神,不僅反應在他對於這塊土地的保護,對於在地農民的辛苦及不被看見的付出,莊凱詠也運用行銷所學,毫無保留地給予幫助。
「帶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廣結善緣。」因為誠懇以待,大山背的農民漸漸卸下心房,跟隨著莊凱詠的腳步,一起參與導覽、策展以及農民市集的舉辦,並供應最新鮮的在地食材,讓遊客得以嘗到在地的好味道。
大山北月的美食佳餚,促使橫山這個地方的居民串聯起來,莊凱詠的行銷手法,也正一點一滴地改變新竹橫山鄉。
|「利他」的出發點 |
「研究所畢業那一年,我們決定要給自己一個禮物,於是出發到尼泊爾一個地方。」為什麼當初會想以「服務」他人、「服務」在地為出發點去付出?莊凱詠語氣緩了下來。他說,在去尼泊爾之前,他們做了調查,發現當地因為物資比較貧乏,許多孩子即使想學寫字,也沒有筆。於是莊凱詠和幾位夥伴聯合募集了一千支彩色筆,拿到當地時,孩子們興奮及喜悅的情緒渲染了他們。莊凱詠說,「那時候看到他們的笑容,知道我們一個小小的行動、小小的努力,竟然就可以改變別人的生活。」因為如此,莊凱詠決定從「利他」的角度展開行動,後來為新竹橫山鄉、為當地農民付出,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契機。
因為看見需要,所以提供幫助。從莊凱詠的經歷分享中,可以發現,他的理念很純粹,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大山這個如此悠靜的地方,也希望透過小的創意,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人不得不欽佩的是,他所有的行動,沒有其他營利價值的計算,而是在於「服務」,在於連結在地與台灣尚未被看見的美好。
講座時間:12/12 18:30
講座地點:R立方學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